[原文]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②。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③。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原文]
〔传〕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②:“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③,谓之有礼。易此④,必败。”
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⑤,公谪之⑥。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⑦,公薨于车。
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⑧,恶于诸侯⑨。请以彭生除之。”齐人杀彭生。
秋,齐侯师于首止。亹子会之,高渠弥相。七月戊戌,齐人杀子亹而高渠弥。祭仲逆郑子于陈而立之。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称疾不往。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也。”
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
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谏曰:“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
[注释]
有:词头,无义。②申:鲁国大夫。③渎:亵渎。④易:改变违反。⑤通:通奸。⑥谪(hāi):指责。⑦乘(shènɡ):助人登车。⑧咎:罪过。⑨恶:布恶,生恶,造成恶劣的影响。之:代恶。首止:卫地,接近郑国。相:作助手。():用车拉四肢使分尸。郑子:郑昭公之弟。是行:指此次往会齐师。王子克:庄王弟弟子仪。辛伯:国大夫。属:同嘱,委托。耦国:大城和国都相等同。
[译文]
十八年春天,鲁桓公想要离鲁外出,同姜氏一块前往齐国。申劝谏讲:“女人有丈夫,男人有妻子,不相互轻慢亵渎,这称为有礼。改变了此种情形,必然坏事。”
桓公跟齐襄公在泺地见面,然后便同文姜到了齐国。齐襄公跟文姜通奸,桓公谴责文姜。文姜将此事告诉了齐侯。
夏天,四月丙子日,齐侯设宴款待桓公。宴后派公子彭生帮忙桓公登车,桓公死在车上。
鲁国人通知齐国讲:“寡君害怕君主的兵威,不敢安心,前来贵国重修两国往日的友好关系,礼节完成后却没有回国,又无以追查罪责,在诸侯中造成很坏影响,请求用彭生来去除这种影响。”齐人于是杀死彭生。
秋季,齐侯领着军队驻扎在卫地首止。郑国公子亹子前往见面,高渠弥作为助手参加了会议。七月戊戌日,齐人杀死亹子,车裂高渠弥。祭仲到陈国接回郑公子子仪,立为国君。这次见面,祭仲先前预料到齐侯的目的,故而假托有病而没有一起去。有人说:“祭仲有预知而逃过一场杀身之祸。”祭仲讲:“真的是那样的。”
周公黑肩想杀死周庄王,另立王子克。辛伯把这个密谋汇报给庄王,并帮助庄王杀死周公黑肩。王子克逃跑到燕国。
先前,子仪受到桓王的宠信,桓王把他交托给周公黑肩。辛伯曾劝谏周公说:“但凡妾跟王后并同,庶子跟嫡子相等,权臣跟卿士权力等同,地方大城跟国都一样大,这些都是引起国家祸乱的缘由。”周公不听从辛伯的建议,最终招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