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三月,郑伯使宛来归②。庚寅,我入③。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④。辛亥,宿男卒⑤。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⑥。八月,葬蔡宣公⑦。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⑧。螟。冬十有二月,无骇卒⑨。
[原文]
〔传〕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②。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易许田③。三月,郑伯使宛来归④,不祀泰山也。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⑤。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⑥。辛亥⑦,以妫氏归。甲寅⑧,入于郑。陈子送女⑨。先配而后祖。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注释]
八年: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会期:会盟日期。②犬丘:即垂,一地两名,卫国地名(在今山东曹县北,一说在今鄄城县东南)。③释:舍弃,废弃。(Bēnɡ崩):郑国祭祀泰山之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南)。许田:近许之田(在今河南许昌市南)。④宛:郑国大夫。归:馈送地。鲁国此时尚未把许田给郑国,而郑国先把地给鲁国。⑤虢公忌父:周王室卿士。⑥四月甲辰:四月初六。妫(ɡuī龟):妫氏,陈国为妫姓。⑦辛亥:四月十三日。⑧甲寅:四月十六日。⑨陈子:陈国大夫。配:同房,即同床共寝。祖:指告祭祖庙。温:周地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瓦屋:周地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北)。释:捐弃,即丢却旧事不再置念。东门之役:见隐公四年《传》。八月丙戌:八月某日。据推算八月没有丙戌日。浮来:纪国邑名(在今山东莒县西)。成纪好:达成与纪国的友好。三国:指宋、卫、郑三国。众仲:鲁国大夫。图:图谋,即相报仇的图谋。鸠:安定。谥:谥号。族:氏族,族与姓氏之氏同义,族也称氏。胙之土:分封土地。胙,赐给,此犹言封给。世功:累世有功。官族:以官名为氏族。如司马氏、司空氏、司徒氏,宋国的司城氏,晋国的中行氏等。以字为展氏:用无骇祖父的字命为展氏。
[译文]
鲁隐公八年春天,齐侯要让宋、卫两国与郑国讲和,已经有了会盟的日期。宋公用财礼向卫国请求,想要先会面,卫侯同意了,故而在犬丘非正式相会。郑伯请求废除对泰山的祭祀而祭奠周公,用泰山旁的地交换鲁国的许田。三月,郑伯派遣大夫宛来鲁国致送地,表示不再祭奠泰山了。夏季,虢公忌父开始在周王室做卿士。
四月初六,郑公子忽到陈国迎接妻子妫氏。四月十三日,带着妫氏回国。四月十六日,进到郑国。陈子送妫氏到郑国。他们先同房之后再告祭祖庙。陈子说:“这不能叫做夫妇,欺骗他的祖先了,不合于礼,如何可以生育呢?”
齐国人最终让宋、卫两国和郑国讲和。秋天,在温地会见,在瓦屋缔结盟约,丢弃东门之役的旧怨,这是合于礼的。
八月某日,郑伯领着齐人朝觐周天子,这是合于礼的。
隐公跟莒人在浮来结盟,以达成与纪国的友好。
冬天,齐侯派人来鲁国报告宋、卫、郑三国讲和的事。隐公派众仲答复说:“君王让三国舍弃互相报复的图谋并安定他们的民众,这都是君王的恩惠。寡君听到命令了,如何敢不接受君王的明德。”
鲁卿无骇死,羽父为他请求谥号与氏族。隐公向众仲请问有关氏族的事。众仲答复说:“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依据他的生地而赐姓,分封土地而赐予他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后人用这个作为氏族,累世做官而有功绩,后人便以官名为氏族,也有以封地为氏族的。”隐公命令以无骇祖父的字赐为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