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庄的生活——“田水琮琤,别有一段乐意”
鸦片战争之后,左宗棠想“买山而隐”,但他是个“无产者”,祖传的几十亩薄田已送给了寡嫂。他在陶家坐馆,每年得到束脩200两银子,省吃俭用,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手中有了些积蓄,于是在湘阴东乡柳家冲买了70亩地。他自己设计、建造了一座小庄园。园内除了稻田外,还有坡地和水塘。他在屋门前题署了“柳庄”二字。他高兴地说:“从此我才有个家了。”
第二年秋天,周夫人率领三个女儿从湘潭迁来。王太夫人疼爱女儿和外孙女,也带了孙女同来。左宗棠虽然仍在安化教书,但也经常回家,一家人热热闹闹。王太夫人从前教儿女读诗,现在又教孙儿女、外孙女读书。每天晚上,全家欢聚在一起。孩子们朗诵唐诗,一会儿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隔会儿又是“床前明月光……”“慈母手中线……”引起全家一阵阵的欢笑。念诗声和欢笑声一直传到大门外。
周夫人来柳庄后两年,孝威出生。那年正值久旱。左宗棠在安化教馆,八月的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中雷电大作,似乎紧紧缠绕了他的身体,窗外大雨如注。醒来后很高兴,以为久旱该下雨了。几天后柳庄的信到,正是做梦的那天周夫人产下一男婴。因此宗棠给他取个号,名“霖生”。因为得子迟,夫妇二人都很钟爱。宗棠不常在家,周夫人亲自管教孝威。三岁就教识字。周夫人用薄木片削成一寸见方的字片,写上《千字文》,每天教孝威认几个字。她又找了一本旧书《养正图》讲解给他听。那是一本讲述历代好人好事的书,一边有文,一边有图。她对儿子很严格,坐立姿势不规矩,衣履不整洁,都要教导他改正。
周夫人自得了肝病后,一般都素食。家中省俭度日,平时也少吃鱼肉,只有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或是来了客人,这才宰鸡杀鸭。初一、十五是“打牙祭”的日子,全家上下都有肉吃。这时总是烧一大锅厚厚肥肥、五花三层的“拳块肉”,加上青葱和调料,香喷喷、热腾腾的,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周夫人总是将肉先送给工人和仆妇们吃。平日她对仆妇们很慈爱体贴,仆妇患病时,她必去看望,并送药去。仆妇们和她感情很好,当她们辞工回家时,常常是含着一泡眼泪离开。周夫人对邻里中的贫苦残疾人,总想法周济他们一些,虽然自己也并不富有。
左宗棠是在农村长大的,自幼就在田头劳动,对农业既爱好也熟悉。会试三次失败后,就开始钻研农业,勤读古今农书,还亲自从事农业试验。在湘潭周家时,就种植桑树,养蚕、缫丝。周夫人也理解和支持他。她认为,民以食为天,宗棠重视农业,具有远见。他们写诗互相唱和,歌颂种桑、养蚕和从事农业的乐趣,周夫人诗说:“树艺养蚕皆远略,从来王道重农桑。”周夫人最了解宗棠,当时局势昏暗,暂时退藏溪山。她安慰宗棠:“书生报国心常在,未应渔樵了此生。”(《秋夜偶书寄外》)尽管农业十分重要,也有无穷乐趣,但国家处于内忧外患、危急存亡之际,左宗棠满腔爱国热情,他决不可能一辈子退隐深山的。
左宗棠那时大部分时间还在安化,每次回到柳庄,他就专心钻研农事,兴致勃勃,似乎忘了自己曾一再嗟叹的时事。柳庄虽小,总是自己占有的一块试验基地,除了水稻外,还种茶、桑、竹和其他树木,也养蚕、种菜、种花等。他雇用了少数有农业经验的长工师傅,农忙时还雇用短工帮忙。每次从安化回来,就和雇工一起下地,进行各项农业试验。每天早晚在田垄上巡视农作物生长情况,自己起了一个别号:“湘上农人”。他准备在种桑、竹、蔬菜的经验成功后,推广到农民中去,让广大农民都获得利益。他的农桑业都很成功,茶园收入可以了清当年的农业税。湘阴现在盛产茶,就是他那时首倡和推广的。
在柳庄的生活,是他一生中从事农业活动比较集中和频繁的一段时期,他说,“少小从事陇亩”,“于农书探讨颇勤”,“于农事颇有所窥”。从农书上学到一些方法,作为理论指导;同时向老农学习,通过亲自种植来验证其效果,这是一种科学种田的方法。他自认在所钻研的学问中最优长的是农学,而不是地理、军事、政治等。他俨然以农学家自居,还批评当时的农学家与当时各类学者犯了同样的毛病:“急于求成,目光短浅,自误误人。”他写信给同学罗研生说:“近人著书,多选那些易于成名的空洞内容,有关实用者绝少。我近来读了不少新书,真正好书不过数种而已。可见学问之敝和人才之衰!我认为农事为人生第一要务。这方面的书又特别少。我早就想写一部农书,这也是人世间不可少的书。”早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刚27岁时,就写过一篇《广区田图说》,极力推广古代分区种田的区田制,他认为有六善三便,可以节水、省肥、积水保墒、防虫害、省劳力、亩产高等。到柳庄后,他的农业经验更为丰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他写了一部《朴存阁农书》,“朴存”是他自己起的别号,书共十余卷,分门别类叙述各种农事。他去世后,这部残稿还存留在家中,以后几经变乱,已失散了。
柳庄是个美丽的地方,有山有水,左宗棠很爱柳庄,也从农业劳动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他曾把这段田园生活描绘给贺仲肃(贺熙龄的儿子)听,他说:“我每天和工人们忙忙碌碌,在田间劳动。看到秧苗茁壮地长出来,田水琮琤流过,鸟儿在枝头乱鸣,湿润的泥土里露出一片片新草。多么美好的景象!我真想邀请知心好友到柳庄来,一同领受这段乐趣呢。”
他在柳庄村前屋后种了十来棵梅树。每到冬尽春来,梅花盛开,一片红艳,幽香扑鼻,给寂寥的山村增添了无限生机。他从安化乘舟归来,风雪载途,看到村前梅花在寒风中怒放,妻女迎候门前,真正感受到天伦之乐了。后来他请友人杨季鸾(字紫卿)将梅花画下来,题了一首诗,诗中有句云:
柳庄一十二梅树,腊后春前花满枝。 …… 大雪湘江归卧晚,幽怀定许山妻知。
他是想将柳庄经营成一个桃花源吧?这是不可能的。他当时的志趣是,一辈子做个农夫,后来曾向友人说:“自戊戌(1838年)罢第归来,即拟长为农夫没世。”若干年后他还谈起柳庄这段往事,说:“早年我爱好种田种菜,不愿做官,要求不高,容易满足,也不想外出经营活动。这样我才心安理得。”但是,他早年这个希望,后来因时局的迅速变化,终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