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乱世之下,除了诞生出一群逐鹿天下的霸主,也孕育出了一批充满觉悟的哲学家、思想家,今天我们要说的“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孔子名“丘”,字“仲尼”,“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他身高九尺六寸,折合到今天得有一米九多那么高,这大高个古时候的人光看就很震惊了!可更让人为之惊叹的,还是他创立的学说。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在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便和母亲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
孔子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其他孩子还在和泥玩的年纪,孔子便会摆设祭祀用的礼器,练习祭祀时的行礼演礼,把这当成一种游戏。
孔子早年生活艰辛,在15岁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和生活的本领,立志要好好地做学问!
聪明且好学的他,年仅20岁知识就已经非常渊博。因为一直想当官,所以他很关注天下大事,时不时就会思考治理国家的问题,也经常会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孔子认为学无止境,生活的各种地方都是他学习的来源。据说,他曾多次向“老子”请教学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识和见解深深启发了孔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孔子的学说。
孔子自23岁起就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主张“有教无类”,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孔子的学生也来自各个阶层。
到了30岁的时候,孔子已是小有名气,所收的弟子和学生遍布各个诸侯国,我们常说的“三十而立”也是这么来的。
后来鲁国发生内乱,孔子逃离鲁国来到了齐国,在这里受到了齐景公的厚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表示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大家都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齐景公对此很是赏识。
可惜一年后,有齐国的大夫眼红了要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已经老了,帮不上什么忙了。无奈之下,孔子只能仓皇地逃回鲁国。
就这样在鲁国平平淡淡地过了几年,已经40岁的孔子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磨练,对人生的各种问题和疑惑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不惑”。
当时社会动荡,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社会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产生了“仁”的主张,倡导“为政以德”,就是要用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
回到鲁国的孔子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官场上不断得到提拔。五十岁的时候,孔子称自己“五十知天命”,认为做什么事都应该保持平常心,不能因为想要什么结果而刻意地去追求。
后来,52岁的他被任命为鲁国大“司寇”,他专心于政事,政绩出色,仅上任几个月就让鲁国的外交大有改善,国家实力大增!
因为孔子杰出的行政能力,齐国倍感威胁,于是想出一招“离间计”,主动送了鲁国大批美女。鲁国的君臣们因此沉迷于美色和歌舞之中,好几天都没有管理朝政。
孔子非常失望,和君主出现了分歧,也就此不再被任用。
为了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无奈只好离开鲁国,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旅程的第一站是卫国。卫灵公最开始很仰慕孔子,但后来有人在他面前说了孔子的坏话,他便起了疑心,开始派人监视孔子。孔子察觉后决定离开这里,出发去陈国。
在去陈国的路上途径匡城,因种种误会孔子被围困了五天;逃离匡城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的贵族发动叛乱,孔子再次被围。
这时卫灵公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孔子,便邀请他回来。于是兜兜转转,孔子又回到了卫国。
在卫国的这段时间里,孔子意识到卫灵公不任用他这样的贤能之人,而近女色,这样可看不到复兴周礼的希望,于是又离开了卫国。
孔子继续周游列国,途经宋国,刚停留不久,就因为批评宋国君臣的暴政而被追杀。
随后,孔子一行人来到了郑国。在这里,因自己的样子十分落魄,孔子被路人嘲笑像一只“丧家之犬”。这时的孔子已经60岁,他认为这个阶段的自己“六十而耳顺”,无论什么样的言论都能够欣然接受,因此一笑了之。
离开郑国,孔子又去陈国住了三年。可这里常年战乱不断,孔子无奈只好离开。那下一站去哪里呢?结果,他又回到了卫国。尽管卫灵公依然对他态度很好,但就是不重用他。
在孔子愁闷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之时,正在招揽人才的楚国向他发出了邀请。孔子非常高兴,出发去了楚国。
这事被陈国、蔡国知道了,他们认为楚国本来就是大国,再把孔子招揽过去岂不是更强大了?于是派人半路包围了孔子一行人七天七夜。因为没有东西吃,孔子的好多弟子们都饿晕了。
一直等到楚国派兵前来,孔子一行人才得以获救。
来到楚国,等待孔子的又是猜疑。本想给孔子封地的楚昭王听信了大臣们的谗言,认为孔子不仅才能过人还有众多贤能的弟子,一旦给予了封地就不一定能制约他们了,于是没有任用孔子。孔子失望极了。
就在这时,鲁国传来了好消息!鲁国君主对之前驱逐孔子感到非常后悔,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召回孔子。其子继位后,便派人将孔子接回了鲁国。至此,孔子终于得以回国了。
这时的孔子已经68岁了,在外漂泊了整整14年。虽然名满天下,但自己的政治主张依旧没得到认可,始终没人想任用他。
因为无法实现政治抱负,自己也已年事已高,回国后的孔子就在家中钻研学术,整理典籍。他编纂了《春秋》《诗》《书》《礼》《易》《乐》等典籍,继续向世人传达着自己的思想理念。
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们也将孔子平日里的思想和言行语录记录下来,汇集成书,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学术思想深刻影响着后世,直至今天,他仍被公认为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一生怀揣着美好的政治理想,只可惜生不逢时,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过他的思想经过后人的完善,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理念。他在教育方面成绩也相当显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学校,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他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伦理思想,对华夏民族行为的影响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