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官场:美人如玉
  4. 第165章 农村的特色
设置

第165章 农村的特色(1 / 1)


两人继续交流着想法,车子也缓缓驶入了村庄。他们下车后,与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和实际需求。陈超认真倾听着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在考察过程中,陈超还亲自走进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土壤的质地和作物的长势,仿佛在与这片土地进行着亲密的对话。

小李跟在陈超身后,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和认真的态度,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这位年轻的镇长是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着想,为青山镇的发展着想。

考察结束后,陈超与小李一起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准备将引进先进技术和培训农民的工作落到实处。

然而,在他们回去的路上,陈超和小李看到了农村很常见的一幕。

当时,陈超站在镇文化广场的边缘,望着不远处一群村民正围在一堆即将点燃的冥纸旁,准备进行清明时节的祭祀活动。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给这个传统仪式增添了几分庄重。

“陈镇长,您看这焚烧冥币,是不是太封建迷信了?”小李走到陈超身边,眉头紧锁,似乎对眼前的景象感到不解。

陈超转过身,目光温和:“小李,中国的丧葬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焚烧冥币,虽然在现代看来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但它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悼。这不仅仅是封建迷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小李挠了挠头,似乎并不完全认同:“可是,这不也会污染环境吗?西方人都是送花,既环保又文明。”

陈超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西方人也有他们的祭祀方式,比如邀请牧师或法师为逝者超度。这和我们焚烧冥币,本质上都是为了寄托哀思,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过度的西化,反而会导致我们民族文化的消失。”

他顿了顿,目光远眺,仿佛穿越了时空:“清明节能从传统民间节日上升到国家法定节假日,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和尊重。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表面的现象,就轻易地否定它。”

小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神色渐渐缓和:“陈镇长,您说得对。是我太片面了,没有深入理解这背后的文化意义。”

这时,一阵风吹过,冥纸被点燃,火焰跳跃着,仿佛在为逝去的亲人照亮前行的道路。村民们围成一圈,默默地祈祷,脸上写满了对亲人的怀念。

陈超看着这一幕,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李,记住,文化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偏见,就否定了它的价值。只有理解和尊重,才能让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

小李重重地点了点头,还表示会从今天起,他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和理解那些看似古老而神秘的传统习俗。

回到镇政府,陈超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召集了小李,准备着手推进农业发展的计划。他坐在办公桌前,双手交叠,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

“小李,你尽快安排一下,邀请青山镇的农民代表和相关专家来镇政府讨论。我们要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技术的发展。”陈超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小李点头应允,同时拿出笔记本记录下陈超的指示。他看着陈超,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陈镇长,您真是有远见。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青山镇的农业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陈超微微一笑,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的田野。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小李,你知道吗?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殷勤能换来好运,这是我一直坚信的。特别是在我不熟悉的农业发展领域,我一定要勤能补拙,多学习、多请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说着,他转过身,看向小李,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鼓励和期待:“你也要多学习,多了解农业方面的知识。”

小李听后,深受鼓舞。他挺直了身子:“陈镇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陈超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信任和鼓励:“好,我们一起努力。”

随后,两人又详细讨论了邀请农民代表和专家来镇政府讨论的具体事宜。小李认真记录着陈超的每一个指示,在陈超的带领下,小李和农业农村办公室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讨论会的相关工作。

几天之后,青山镇的一间会议室里,陈超正与几位农业专家及镇上的老农民围坐一桌,讨论着镇上农业发展的问题。

窗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桌上,给这场讨论添了几分温暖的气息。

“陈镇长,您看这玉米和甘薯,可是咱们镇上的宝贝啊。”老农民李大爷抿了一口茶,笑眯眯地说,“自从这两种作物引进以来,咱们镇的粮食产量可是年年攀升。”

陈超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思考的神色:“是啊,李大爷,您说得没错。我听说,明朝以后中国人口之所以能急剧膨胀,从几千万快速增长到三四亿,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玉米和甘薯的引入。这两种作物,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啊。”

农业专家王博士接过话茬,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陈镇长,您说得非常对。玉米的单产比小麦高,甘薯的单产又比玉米高。虽然它们的单产还是比不上水稻,但甘薯的适应性极强,几乎在任何地区都能生长。这就意味着,那些原来不能生产粮食的地区,现在也能种甘薯了,粮食供给大大增加,粮食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陈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这样一来,人的生存成本就降低了,人口增长也就有了可能。咱们镇上也得好好利用这两种作物,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李大爷听了,笑得合不拢嘴:“陈镇长,您这话可真是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咱们农民啊,就盼着粮食能多收点,日子能过得好点。”

陈超站起身,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语气坚定地说:“大家放心,我会尽力推动镇上农业的发展。咱们不仅要种好玉米和甘薯,还要引进更多的优质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让咱们青山镇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