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
  4. 冷战时期
设置

冷战时期(1 / 1)


1946年3月,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城里的威斯敏斯特学院热闹非凡。学院门口车水马龙,院内的草坪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座椅,3000多名观众陆陆续续地进场,并不断地兴奋高昂地讨论着。原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将在这里进行一次演讲。

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在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

在众目睽睽之下,美国总统杜鲁门走上了讲台,他首先对丘吉尔来美访问致了欢迎辞。紧接着,丘吉尔在一片掌声中迈着稳健的步子走上了讲台,他满面微笑,向听众们挥动着手里白色的礼帽,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

在演讲中,丘吉尔首先对美国进行了吹捧,称其为“正高踞在世界权力的顶峰”,随即话锋一转,提醒听众新的战争和暴政正日益威胁着世界,而根源就是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了表示他本人对世界和平的担忧,丘吉尔沉默了许久,然后带着激动的声音说道:“从波罗的海边的海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一张巨大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城市——华沙、柏林、布达佩斯、布拉格、维也纳、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等。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居民都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了。这些都市不是以这样就是以那样的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且越来越强烈地受到来自莫斯科的高压控制。

在这张铁幕外面,共产党的‘第五纵队’遍布各国,刚被盟国的胜利照亮的大地,又被罩上了阴影,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没有人知道,苏联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

如果我们不趁现在还来得及的时候正视这些事实,而任苏联继续扩大它的势力范围,那么我们的危险会越来越大,所以,现在是我们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丘吉尔呼吁英美联合起来,建立“特殊关系”,推动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并建议在军事上“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共同研究潜在的危险”,用实力反对苏联。

坐在台下的杜鲁门带头鼓起了掌,他与丘吉尔的想法是非常一致的。自从他接任总统后,马上就表示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尤其是日本投降后,他公开宣称“已厌倦了笼络苏联人”,开始推行一种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重点,以谋求世界霸权为目标的战略。而苏联也不甘示弱,在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同美国进行直接对峙。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发表演说时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杜鲁门正为找不到反击苏联的理由而苦恼,于是,马上把这篇演说污蔑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并表示赞成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提出的必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的建议。

当时国际国内舆论对苏联普遍持有好感,如果一意孤行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肯定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杜鲁门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反共斗士,他首先把目标锁定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身上。

丘吉尔发表如此言辞激烈的演说也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当时国际形势与英国的利益、自身的反共情结使然。二战后,昔日的日不落帝国风光不再,沦为二流强国,美、苏转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始终是维护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就算它在全世界发号施令,英国也还能接受,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苏联却也位居其上,很是让英国不服气。于是,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邀请下欣然来到美国访问,并发表了旨在反苏反共的这一演讲。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对苏联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也是美国统治当局借别人之口发出的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的最初信号。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了要求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冷战正式开始。

“铁幕”一词不是丘吉尔的首创,但自从丘吉尔这次演说后,“铁幕”便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有关东西方对抗的专有名词。

每年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都会有一位政界要人或是工商巨子来到学校对即将离开学校的学子们发表演讲。1947年6月5日,又是哈佛每年一度的毕业典礼的日子,今年请来的知名人士会是谁呢?

随着学生们的一片喧哗声,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走上了讲台,他频频挥手,向台下的同学们致意,然后用他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开始了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马歇尔描绘了欧洲面临的困难局面,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说:“在以后的几年中,欧洲的需要大大超过了它的支持能力,而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我们的目的就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生存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用15分钟就把这一计划叙述得淋漓尽致,他非常投入,台下的学生们也听得入了神。其实,马歇尔计划并不是他心血来潮的结果,而是当时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杜鲁门主义出笼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已经开始扮演世界领袖的角色,企图充当未来世界的霸主。由于美国在战争中本土没有受到攻击,工业基础未遭到破坏,生产力继续提高,而且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使其战后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一方面为英、法、德等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的没落而暗自高兴,一边又怕动荡不安的西欧落入到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范围当中。于是,美国政府认为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控制西欧的时机到来了,而必须找一个时机恰如其分地抛出所谓的“欧洲复兴计划”,以作为美国全面控制西欧、抗衡苏联、充当霸主的战略的一个部分。哈佛大学是世界上知名学府,在这个学府发表演讲就是美国政府认为最恰当的时机。

“欧洲复兴计划”虽然是马歇尔正式提出来的,但在马歇尔提出之前,美国政府早已经把这一计划的雏形进行了多次宣传。

1947年2月22日,马歇尔刚刚上任,便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了对外政策演说,强调鉴于西欧各国经济处于困难,美国应给予各国强有力的援助。3月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得克萨斯州贝纳大学发表演说时,声称美国将决定世界经济关系的格局,进一步明确表现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5月8日,受杜鲁门的委托,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克利夫兰一个集会上发表了对外政策演说,强调欧洲重建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通过贷款或赠予方式解决,以此来保持欧洲的繁荣。艾奇逊的演说其实是马歇尔这次“欧洲复兴计划”的序幕。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刚一发表,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英、法两国率先响应,6月17日至18日,英、法就“欧洲复兴计划”问题在巴黎举行会谈,19日两国发表公报,对这一计划表示欢迎,并按照美国政府的意思,邀请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前来参加讨论。6月27日,苏联派遣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讨论“欧洲复兴计划”的会议。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然后拟出欧洲国家统一的经济复兴大纲,这一要求遭到了苏联代表的拒绝。7月2日,莫洛托夫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基于民主的国际合作,但谴责西方各国的做法将导致某些国家对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并宣布退出会谈。7月12日,英、法等西欧16国在巴黎继续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实际上,“欧洲复兴计划”应该叫作“西欧复兴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在西欧得到热烈欢迎后,美国加紧将该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予以落实。首先,成立了直属总统的对外援助委员会,并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作为复兴欧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于6月20日给予希腊3亿美元援助,8月14日停止对意大利在美财产的冻结,等等。

1948年4月3日,杜鲁门正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该法案规定各个参加“欧洲复兴计划”的受援国必须与美国就援助条件签订双边条约,并相对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为此,美国还特别成立了经济合作署,开始正式实施“欧洲复兴计划”。

1951年12月31日,“欧洲复兴计划”执行完毕。在这一计划中,美国共向西欧各国援助了131.5亿美元,欧洲16个受援国分别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援助。

“欧洲复兴计划”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推动了欧洲经济的一体化。然而,让美国始料不及的是,这一计划不但没有遏制住苏联,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冷战。

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伦敦召开外长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国代表提议在德国西方占领区建立德意志国家。由于美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导地位,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其他5国的赞同。这次会议完全是在美国的操控之下进行的,持续了近4个月。6月7日,伦敦会议才告一段落,参会的国家在会后发表公告,决定在德国西区拟定“基本法”,召开“制宪会议”,把美、英、法等国的占领区合并成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在建立的“西德”进行币制改革,“西德”的工业生产由6国组成的国际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等等。伦敦会议为什么没有苏联参加呢?原来,美国召开这次伦敦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排斥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发言权,试图单独解决德国问题,在德国西部建立一个国家,以此为反苏的前沿阵地。

在二战前夕的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众参会国达成了在战争结束后由苏、美、英、法4国分管德国的协议。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将德国领土分区占领:苏联占据东区,英国占据西北区,美国占据西南区,法国占据西区,而首都柏林由4个国家共同管理。1945年以后,4国曾举行过数次外长会议。但是,4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军事管制,只按照本国政府的政策行事,对本国政府负责,所以各国之间出现的分歧越来越多,很难就同一个问题取得一致的意见,这就使得盟国管制委员会形同虚设。

1946年底,美、英签订了双方对德国占领区合并的协定。第二年初,苏、美、英、法4国外长在莫斯科讨论德国问题,苏联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建立德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张遭到了其他3国的反对。同一年,美国开始推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加紧了对西欧的控制。尤其是在1948年的伦敦会议之后,美国蓄意分裂德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1948年3月20日,对美国行为极度不满的苏联宣布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6月19日,苏联针对美国宣布将于20日在德国西区进行币制改革的消息发表了政府声明,指出柏林是苏占区的一部分,并警告西方国家,如果其对苏占区货币流通进行破坏,苏联将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进一步控制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柏林危机由此开始。

美国把苏联的警告当作了耳旁风。6月21日,在美国的坚持下,美、英、法3国在德境西占区实行了单独的币制改革,发行了新的德国马克。苏联对美、英等国的上述活动一再提出抗议和反对,美国依然我行我素。

22日,苏、美、英、法4国代表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柏林货币问题。针对德国西区的情况,苏联代表在会上宣布:苏联决定在柏林发行新货币,并拒绝了美国提出的西方3国管理柏林货币的要求。由于柏林是由4国分管的,美、苏关于柏林货币的问题一时争执不下,双方都声称有权在柏林推行新的货币政策。最后,柏林当局采取了折中方案,允许美国在西柏林执行其货币政策,在东柏林则执行苏联的货币政策。

柏林是苏联红军最先占领的,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无论是从兵力还是财力上,苏联的损失都是巨大的。而用这么大代价换来的成果却白白地被美国占去了一半,苏联不能不为之恼火。24日,苏联封锁了柏林,中断了西柏林与西方占领区之间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对苏占区实行交通和贸易限制,并向西柏林空运物资。此时,柏林苏占区和德境西区关系非常紧张,市政管理陷入混乱之中,战争一触即发。

尽管柏林局势非常紧张,但美、苏双方都不愿最先使用武力。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表示,如果美、英、法3国同意把建立单独的西德国家推迟到研究整个德国问题的外长会议召开时,苏联将会取消对柏林的交通管制。经过谈判,双方于5月12日解除了对德国各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交通限制。双方还决定于5月23日在巴黎召开4国外长会议,继续就德国问题进行讨论。

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西占区宣布成立,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占区也宣布成立。至此,德国被分裂成两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力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美国在欧洲复兴过程中,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冷战开始后,国际政治出现了新一轮分化,分别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自此,这两大阵营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展开了对峙。

1948年2月,共产党掌握了捷克斯洛伐克政权,捷克政府宣布退出西方阵营,加入到东方的社会主义阵营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被捷克的这一政变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更是把苏联看成了眼中钉。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的呼吁表现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心声:西欧面临被苏联倾覆的危险,西欧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能保卫西欧的联盟。很快,这一呼吁便表现在了行动上。

1948年3月,美国、加拿大、英国3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谈,通过了美国草拟的《五角大楼文件》。随后,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5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这一条约简称《布鲁塞尔条约》。

但是,西欧各国的不安并没有随着《布鲁塞尔条约》的签署而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了。其实,西欧各国的担心也并不是多余的。当时,苏联与东欧已连成一片,拥有210个师的大军,而整个西欧只有14个师的兵力,其中还包括美国的两个师。西欧各国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这点力量是很难与苏联抗衡的,所以他们急需寻找一个能与苏联相对峙的力量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而在西欧各国眼中,只有给予他们援助的美国才有这个能力。同样,美国也正寻找着具有相同利益的伙伴与其联盟。1948年6月,柏林危机爆发,美国和西欧各国联合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1948年7月6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卢森堡7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建立北大西洋安全体系问题。虽然各国的最终目的一致,但他们在会议中还是为了多为己国争得一些利益而争吵不休。最后,参会各国通过了《北大西洋公约》,这一公约除了序言外,还包括14项条款。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家参加到这个公约中来,各国并没有在这一公约上签字。

1949年4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美、英、法、意、比、荷、卢、丹、挪、加、葡和冰岛在内的12国外长在华盛顿再次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各国“进行集体防御”,当一国遭到“武装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西方各国还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统一的军队,司令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首届司令官由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担任。北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外长或是国防部长组成。此外,北约的主要组织机构还有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

北约是一个政治联盟,最终的目的是遏制苏联。而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出席签字仪式上的讲话却把这一组织的建立形容成是“一种反侵略的盾牌”,甚至美其名曰“希望用它来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在1914年和1939年有这样的公约存在,那么曾把世界推入两次战争浩劫的侵略行为就不会发生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西方一些国家又相继加入,其中,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西班牙分别于1955年、1982年加入北约。1999年,波兰、捷克、匈牙利3国也加入北约。

北约组织使苏联感到自身面临着严重的威胁。1949年1月29日,苏联外交部针对美国国务院的声明进行严厉谴责,把北约称作“美国和英国统治集团推行侵略政策的主要工具”。此后,苏联在各种场合都猛烈地抨击北约组织,并向联合国大会上诉。1954年10月23日,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允许联邦德国建立正规军,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开重新武装德国。11月13日,苏联政府立即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布照会,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全欧洲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问题,但遭到西方国家拒绝。11月29日至12月2日,苏联召集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等东欧七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汇聚,警告西方国家,一旦《巴黎协定》被批准,苏联与东欧国家将采取共同措施,组建联合武装。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警告置若罔闻。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5月14日,苏联与东欧七国在波兰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称为《华沙条约》,简称“华约”。

华沙条约组织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条约规定:当缔约国之一遇到武装威胁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方式给予援助;设立统一的武装部队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缔约国不参加与华约相反的任何联盟或同盟,不缔结与华约相反的任何协定。华约还欢迎一切赞同该条约的国家参加。华约组织的主要机构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和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前者由缔约国各派一名政府成员或一名特派代表参加,负责审议一切重要的政治、军事问题。从1960年以后,政治协商委员会一般由各缔约国执政党的第一书记或总书记以及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参加。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负责统率根据缔约国各方协议拨归其指挥的各国武装部队。上述两机构总部均设在莫斯科。

华约的建立使东、西方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使两大阵营带有强烈的军事对抗色彩,从而使冷战的气氛更加凝重。

华约组织后来成为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1968年8月,苏联以华沙条约组织名义,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阿尔巴尼亚退出该组织。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不复存在。1991年4月1日,华约组织宣布解散其军事机构,7月1日,华约6个成员国领导人在布拉格签署议定书,宣布华约结束。至此,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两大阵营的对峙宣告结束。

欧洲共同体是一个联合的政治和经济集团,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美国与西欧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西欧一些国家利用“美援”和美资,进行了大规模经济重建工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此时美国的经济则开始衰退。

自二战后,美国一直把西欧作为主要销售市场,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后,力求摆脱美国控制,维护自己的市场。要实现这种目的,建立一个排他性经济集团势在必行。大垄断集团之间也相互结合,彼此渗透,建立起了一些跨国垄断组织。同时,它们也要求各国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互相流通,打破国界,扩大市场。应这种形势的要求,欧洲共同体得以建立。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主张把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炭与钢铁工业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领导下,形成一个一体化国际组织,即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还欢迎欧洲其他国家加入该组织。舒曼的倡议很快得到了联邦德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响应。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外长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规定,建立6国煤钢共同市场,取消各种关税限制,调整各类煤、铁及钢的生产和销售。《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于1952年7月25日生效,有效期50年。随着《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问世了。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后,建立一个更为完整和广泛的经济共同体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56年10月21日,欧洲煤钢共同体6个成员国外长再一次齐聚巴黎,讨论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等问题。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意大利罗马签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这两款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同时,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各成员国间建立关税同盟,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对外关税率和贸易政策;制定共同竞争规则,消除各种限制和歧视竞争的协定和制度;实现共同市场内部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通,等等。条约还规定设立欧洲投资银行,设立欧洲社会基金。

1965年4月8日,上述6国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统一的机构,统称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洲议会秘书处和欧洲法院设在卢森堡。欧洲共同体的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执行委员会、欧洲共同体法院、审计院、经济社会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其中,部长理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欧洲议会是监督和咨询机构。

欧洲共同体成立后,于1973年接纳英国、爱尔兰、丹麦为正式成员国,1981年和1986年又接纳了希腊和西班牙、葡萄牙为正式成员国,1995年,瑞典、奥地利和芬兰也加入欧洲共同体。此后,又相继有欧洲国家加入。

20世纪70年代前期,有更多的国家加入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作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同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正式关系。在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中派驻了代表团,各国也派遣外交官驻欧洲共同体。中国与欧洲共同体于1983年11月全面建立正式关系,并派驻了大使。

欧洲共同体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支重要的经济、政治力量。欧洲共同体在实施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方面的主要活动包括: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和实行统一的外贸政策,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统一对外渔业政策,统一预算,加强政治领域的合作,等等。

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共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洲共同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1954年2月28日,苏、美、英、法4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决定于同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4月26日,除苏、美、英、法、中五大国的代表外,还有有关国家的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由总理周恩来率领,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

日内瓦会议的第一项议事日程是讨论朝鲜问题。参加这次讨论的有朝鲜半岛两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希腊、哥伦比亚、荷兰、新西兰、菲律宾、土耳其等国的代表。

1953年7月27日,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朝鲜战争结束了,但朝鲜问题仍悬而未决。根据停战协议的规定,停战3个月内应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谈,但美国政府丝毫没有解决朝鲜问题的诚意,根本不想召开政治会谈,采取一拖再拖的手法,并于12月12日宣布中断板门店会谈。即使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提到了日内瓦会议上,美国还是百般阻挠。

会议一开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提出了“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韩国代表却提出“在选举前1个月,中国军队应全部撤出朝鲜,联合国军队作为监督方,则在选举和完成统一后撤退”的无理建议,美国代表马上对韩国代表的建议表示了支持。很明显,美、韩是想把整个朝鲜划归旗下,用假和平吞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周恩来代表中国同朝鲜、苏联代表团协商后指出:“联合国是朝鲜战争中的交战方,不能由交战方来监督朝鲜的选举,而应该对选举进行国际监督,成立中立国监督委员会,对全朝鲜选举进行监督。”

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苏联代表对周恩来的这一建议表示了赞同。但是,美国还是不甘心,纠合了属于“联合国军”一方的16个代表团于6月15日在会上宣读了“十六国宣言”,决意要破坏和谈。周恩来不肯放过一线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希望,他又提出:“日内瓦与会国家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不能被有关国家通过,那这种反和平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不良的影响。”但是,美国还是以各种理由阻止了这一最低限度、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致使朝鲜问题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讨论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日内瓦会议对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讨论是交叉进行的。从5月8日起,各国代表就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者除五大国外,还有越南民主共和国、柬埔寨、南越、老挝的代表。

印度支那问题主要讨论包括:停战后一段时期内为越南交战双方武装力量划分集结区,停战的监督和保证,印度支那3国的政治前途等。越、中、苏3国代表主张印支全境停火,政治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但法、美等国则坚持军事停火只限于越南,拒绝承认印度支那3国的民族权利。美国的目的很明显,企图延长或扩大印度支那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同苏联和越南代表团紧密合作,尽力争取与会国的多数,包括法国,集中反对美国的破坏,推动了会议的发展。

在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上,中国代表及时折中了有关国家的意见,使与会国就两国的停战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在解决如何划分越南交战双方的集结区问题上,中国代表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总理专门与越南胡志明主席和法国新总理孟戴斯·弗朗斯交换意见,进一步协调了越、中、苏的看法,打破了在划分谈判中的僵局,扫除了会议达成协议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7月21日,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签订了关于在印度支那三国交战双方停战的协定,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多年的殖民战争和统治,确定了印度支那三国的民族权利。

日内瓦会议表明,国际争端是可以用和平协商的方法求得解决的,不同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持续了8年之久的印度支那战争通过协定停止下来是日内瓦会议的重大成就,这次会议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巨大作用。

1955年4月18日,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沉浸在一片喜气之中。市礼堂前,一阵礼炮声过后,操着各种语言的代表们步入礼堂,举手投足之间尽是喜悦。原来,这里将举行一场国际盛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而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与操纵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因此被称为万隆会议。

二战后,亚非的许多国家都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由于长期的奴役,这些国家在经济上与帝国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将命运真正掌握到自己手中,许多亚非国家认识到,只有制定一个针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共同纲领,才能保卫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成果。

1954年4月,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在南亚5国(印尼、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总理会议上提出了“举行一次更广泛的亚非国家会议的可能性”的建议,与会代表对此表示支持。此后,印尼、印度、缅甸、中国等国都为召开非亚国家代表会议做着努力。1954年6月,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和印度时,在中印、中缅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并认为这五项原则同样适用于国际关系准则。12月底,南亚5国总理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发起亚非会议,邀请一些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参加,并把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维护民族自主权等作为会议宗旨。

周恩来总理抵达万隆时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但是,帝国主义反对势力不会轻易放弃亚非这块肥肉,他们对亚非的独立进行了阻挠。看到独立趋势不可阻挡,他们便又对亚非国家的团结进行破坏。

1955年4月1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亚非国家宣布,在他的建议下,美国国会将通过新的“援助”计划,妄图以经济援助为诱饵对某些参与国施加影响。但万隆会议还是如期举行了。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5个发起国和中国外,还有阿富汗、柬埔寨、老挝、约旦、苏丹、泰国、土耳其、伊朗等共计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美国虽然没有被邀,但却派遣了一个庞大的记者团参会。

印尼总统苏加诺致开幕词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为了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亚非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我们并不是要建立反对其他集团的集团,而是为亚非各国乃至全人类找出一条通向和平的道路。亚非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出呼声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苏加诺激昂的情绪把与会代表的热情都带动了起来,会议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但是,美国利用各国代表间存在的分歧挑拨离间,制造纠纷,鼓动一些国家代表“反对共产主义”,把矛头直指中国。

面对越来越紧张的会议气氛,中国总理周恩来于4月19日做了回应各国的精彩发言:

“中国参加这个会议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亚非国家中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坚定而真诚地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求同存异”的方针也为与会各国普遍接受,笼罩在会议上空的乌云终于被驱散了。

4月24日,万隆会议举行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就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协议。公报还提出和平共处和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在万隆会议之后,亚非各国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奉行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的土地上只有3个名义上的独立的国家,它们是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埃及。二战后,长期受奴役的非洲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民族独立运动一直不如亚洲进展得快。

就整个非洲来说,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状况,北部非洲要比南部非洲发展得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非洲北部和东北部的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展开。1956年,摩洛哥和突尼斯从法国殖民者的统治下获得独立,面积最大的苏丹也冲破了半个多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迎来了独立。

1957年独立的加纳是二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黑人国家中最早摆脱殖民统治的一个国家。

加纳在独立前被称为黄金海岸,于20世纪初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前,黄金海岸的人民就已经开始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二战后,独立的呼声在黄金海岸越来越高。为了缓和与殖民地的矛盾,英国殖民当局推行“宪法改革”,并表示要在立法会议的选举中增加非洲人的名额。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变黄金海岸殖民地的地位。

1947年,黄金海岸民族主义者成立了黄金海岸统一大会党,恩克鲁玛当选为总书记。统一大会党一面抵制英国扶植的傀儡政府,一面组织和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

1948年2月,统一大会党参加了在黄金海岸首都阿克拉爆发的大规模群众抗议运动。在英国殖民当局的武装镇压下,有260多人死伤,恩克鲁玛被逮捕。英国殖民当局的这种做法激起了广大人民更强烈的反抗,更大规模的运动开始了。一个多月后,恩克鲁玛被释放。这时候,英国殖民当局又想出了另一个方法,通过利诱的方式把统一大会党不坚定的一部分人拉拢到了自己一方。1949年6月,恩克鲁玛成立人民大会党,继续领导黄金海岸的独立斗争。

第二年春,在人民大会党的发动下,黄金海岸开展运动反对英殖民当局公布的“库赛宪法草案”,要求实现自治。英国殖民当局在强大的人民斗争浪潮下,不得不向黄金海岸人民做出让步,允许黄金海岸举行历史上的第一次大选,人民大会党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952年3月,恩克鲁玛任内阁总理。1957年3月,黄金海岸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加纳。

加纳的独立,有力地推动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深入发展。1958年10月,几内亚在几内亚民主党和塞古·杜尔的领导下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并成立共和国,杜尔当选为首任总统。

1960年6月14日,非洲独立国家第二次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就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斗争、谴责南非的种族歧视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决定建立一笔基金,以援助非洲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此后,非洲民族独立潮流汹涌澎湃。仅1960年这一年,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其中包括喀麦隆、马达加斯加、扎伊尔、索马里、加蓬、尼日利亚、毛里塔尼亚、多哥等。人们通常把这一年称为“非洲独立年”。

鉴于民族解放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形势,1961年3月25日,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在埃及开罗召开。来自非洲32个国家的67个代表团围绕着遏止新殖民主义、清除帝国主义最后的老根这一主要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通过了“关于新殖民主义和联合国”、“关于附属国的解放”、“关于非洲统一和团结”等决议。此外,大会还通过了支持肯尼亚、安哥拉、尼亚萨兰、莫桑比克等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决议。

在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的指引下,从1961年到1968年,又有15个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这些取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在同殖民主义残余势力斗争的同时,努力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侵略,争取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并给未取得独立的国家以各种支持。

20世纪70~80年代,非洲9国获得独立,90年代,纳米比亚独立,至此,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最终胜利。

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新政府成立后,美国政府担心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南端只有90多千米的古巴将成为苏联威胁美国的桥头堡。所以,美国中情局一直秘密训练古巴流亡分子,准备登陆古巴,推翻卡斯特罗政权。1961年初,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组成“古巴旅”,在美国飞机和战舰的掩护下在猪湾登陆,企图颠覆古巴政权。但“古巴旅”刚一登陆,便遭到了古巴革命军事武装的迎头痛击。

美国不肯就此罢休,又先后多次派遣间谍潜入古巴暗杀卡斯特罗,但卡斯特罗对美国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强硬。1962年7月,古巴国防部长前往莫斯科请求苏联对古巴实行军事援助。苏联方面立即应允,并秘密地与古巴达成协议:苏联提供的军事援助中,常规武器归古巴所有,导弹、核弹由苏联掌握。古巴开始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建立导弹发射基地。

美国总统肯尼迪早就对古巴与苏联的关系心生疑虑,恰在这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侦察到苏联正用货船向古巴运送导弹。肯尼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召集由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参谋长联席会议等方面的负责人和一批顾问参加的紧急会议。会上,有的人主张实行海上封锁,有的人主张采取进行军事打击。最后,肯尼迪考虑到苏联实力的强大,决定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为了避免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产生摩擦,美国对外宣称这次行动为“海上隔离”。此外,美国还在佛罗里达集结重兵,数百架战略轰炸机随时待命。

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向全世界宣布了苏联在古巴建立进攻性导弹发射场的消息。肯尼迪称,苏联的这种做法极大地威胁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半球,为安全着想,美国会采取相应行动,迫使苏联把导弹撤出西半球,而“海上隔离”只是行动的第一步。与此同时,肯尼迪还命令部署在加勒比海域的180艘美国舰只,对前往古巴的船只进行拦截和检查。美国海外的军事基地以及潜艇上的导弹也进入了戒备状态,并通过卫星追踪站密切监视苏联在古巴境内的一切军事活动。

南南合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同发达国家的谈判地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图为设在埃及开罗解放广场的阿拉伯总部,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正在举行会议。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看到建设导弹基地的计划已经被美国人识破,忙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发表声明,如果苏联船只遭到拦截,苏联将会予以回击。此刻,在赫鲁晓夫的命令下,一支由25条商船和战舰组成的苏联船队正向美国海军的警戒线冲来。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战争一触即发。

10月24日,美国对古巴实施的“海上隔离”正式开始。美军舰队在执行任务的时,与两艘苏联货船相遇,双方在海上形成了对峙。

最终,肯尼迪的强硬态度还是使赫鲁晓夫退却了。当苏联船只在即将到达美国警戒线时,突然停了下来,既而掉头返航。

10月25日,在联合国的调停之下,赫鲁晓夫表示愿意停止向古巴运送武装。赫鲁晓夫还致信肯尼迪,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再入侵古巴,防止危机升级。肯尼迪思量再三,表示同意赫鲁晓夫的建议。

10月28日,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赫鲁晓夫的决定:苏联已经停止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施工,下令撤除这些武器并包装运回苏联,等等。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古巴导弹危机最严重和最危险的时刻终于过去了。12月6日,苏联运走了在古巴的全部导弹和轰炸机。经过核实后,美国也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夺霸权的结果,也是战后美苏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始觉醒,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民主义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把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有40多个国家先后摆脱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仅1960年一年的时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就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大都选择了独立自主、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西方帝国主义之间和与苏联的对抗对新兴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有声望的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萌发了建立不结盟国家组织的想法。

1956年7月18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布里俄尼举行政治会晤。20日,三国领导人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表示拥护万隆会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加入军事集团,主张“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此后,三国领导人进行了长达4年的酝酿和讨论,并在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与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协商召开不结盟会议事宜。1961年上半年,铁托对非洲9个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了访问,提出关于举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建议。

在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努力下,1961年6月,2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各抒己见,最后一致通过了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5项标准,其中包括:执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条约;不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等等。这5项规定使万隆会议的精神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发扬。

9月1日,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张灯结彩,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不同肤色的人们聚集一堂,参加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5个正式成员国家,此外还有3个国家作为观察员列席会议,与会国家一致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宣言》。宣言指出:“只有根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之后,持久和平才能实现”,呼吁“与会各国全力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以及其他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各国人民”,要求“各大国签订全面彻底的裁军条约”以缓和国际紧张形势,认为“不结盟国家应该参与有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强调“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此外,会议还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壮大。

不结盟运动形成以后,得到了亚非拉国家的积极响应,运动规模也越来越大,自1961年至1990年,先后召开了9次首脑会议。在1964年的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宗旨共有11条,其中包括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尊重各国主权及领土完整、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一切核武器试验、推动经济发展和加强合作,等等。

此后,不结盟运动逐渐走向制度化,规定每隔3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由会议东道国领导人任首脑会议主席,任期3年。会议主席还可以代表不结盟运动向联合国提出不结盟国家的决议。20世纪60年代时,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大都是亚、非国家,欧洲只有南斯拉夫,拉美只有古巴。但到1979年,非洲国家(除南非外)全部加入到不结盟行列。1983年,已有119个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占当年联合国158个成员国中的3/4。

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于发展的历史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2年9月,中国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1968年8月20日晚11时,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鲁津机场值班人员突然收到一架苏联客机发来的信号:飞机发生故障,希望在鲁津机场紧急降落。值班人员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向苏客机发出命令,同意迫降,并采取措施,引导苏联飞机在机场降落。苏联客机安全降落后,并没有停在跑道上,而是直接开到机场指挥塔附近。从飞机上下来的是几十名穿着统一服装、提着统一样式行李箱的“乘客”,鲁津机场上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表示怀疑。突然,这些“乘客”从行李箱中拿出武器,迅速控制了机场的指挥系统,机场的工作人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成了苏军的俘虏。随后,装载着坦克和苏军部队的大型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地降落在鲁津机场,荷枪实弹的苏军开着坦克和装甲车向布拉格冲去,占领了布拉格的各个战略要地,并包围了捷共中央大厦、布拉格广播电台和总统府等。

与此同时,苏、波、匈、保、民主德国5个国家的30多万军队从各个方向开入捷克境内,24小时内,捷克全境被外国军队占领。

苏联不是与捷克斯洛伐克一直处于友好状态吗?为什么苏联会用如此的手段突袭捷克呢?

在东欧国家中,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基础原本比较发达,但二战后走上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内建设方面照搬苏联经验,对外政策方面也追随苏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弊端,使原来的优势日趋衰退。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东欧各国追随苏联开始纠正斯大林主义在本国造成的偏失,但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诺沃提尼却极力维护斯大林模式。到20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形势恶化,群众纷纷表示不满,要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1968年1月,在捷共中央全会上,担任捷克第一书记14年之久的诺沃提尼在选举中落败,他的职位由杜布切克接任,杜布切克的上台预示着捷克斯洛伐克内外政策的重大变动。诺沃提尼不甘心失败,企图策划军事政变,事情败露后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杜布切克上台后,积极倡导改革,发展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1968年4月,捷共中央全会通过了指导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进行试验”,“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行动纲领》强调,除了继续扩大企业权限,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外,还要成立“工人委员会”,以行使企业自主权;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行动纲领》确认国民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构,实行党政分开,并使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行动纲领》把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当时的东欧国家中独树一帜,表现出创新和探索精神,捷克人民把随之出现的改革局面亲切地称为“布拉格之春”。

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的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使苏联感到了惶惶不安。苏联方面认为,捷克的改革背离了苏联共产主义正统的道路,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为了防止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加以效仿,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决心对捷克改革加以扼杀。

1968年3月至8月,勃列日涅夫及华沙条约国家其他领导人先后同杜布切克举行过5次“高层会谈”,试图说服杜布切克改变方针,放弃改革。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杜布切克没有屈服。恼羞成怒的勃列日涅夫决定以华约军事演习为名,对捷克进行军事干涉。

面对苏联的这一粗暴行为,捷共中央发表了杜布切克起草的《告全国人民书》,谴责苏联“这种入侵不但违反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还破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号召人民保持冷静,不要抵抗前进中的外国军队。

但是,苏联的行径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愤慨,他们已经无法保持冷静。布拉格的市民涌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并高呼“我们不愿屈膝求生”、“我们要真理”等口号。有些青年还向入侵者投掷石块,把汽油倒到坦克上,然后点燃。顿时,大街上火光冲天,爆炸声不断。

苏军冲进捷共中央大厦,逮捕了杜布切克等捷共领导人,并押解到莫斯科。

苏军侵捷后原想组织一个亲苏政府以取代现政府,但一时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只能继续同现政府的领导人打交道。8月25日,苏联与被捕的捷克领导人举行谈判,苏方向捷克提出了16点要求,并逼迫捷方领导人签字。在苏联的高压下,杜布切尔等人被迫做出了让步,先后在《苏捷会谈公报》和《关于暂驻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条约》,使苏军对捷克的占领合法化。

就这样,“布拉格之春”在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凛冽寒风中夭折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领袖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在由中、美、苏、英、法等23个国家参加的日内瓦会议上,法国承认了印度支那三国的独立、主权和统一的地位,并同意从三国撤军。而美国出于在远东的利益和其全球性战略考虑,一心想在该地区取代法国,因此拒绝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只表示不会使用武力威胁来妨碍协议的实施,暗中却指使吴庭艳在南越成立南越共和国傀儡政权。

吴庭艳上台后,5年内残害革命者8万余人。在越共的领导组织下,1960年12月20日,以越共为核心的人民解放武装力量组建起来。

1961年5月,为保护吴庭艳政府,美国出钱、出枪、出装备,武装南越伪军,并派遣一支特种部队作为顾问,对越南人民解放武装军队进行剿杀,开始了美国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特种战争”。1962年2月,美国在西贡设立军事司令部,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南越伪军在美国的指使下,在南方建立1.7万个“战略村”,周围用带刺的铁丝网和碉堡围圈,将整个南部划分成为较小的若干地区,使越共很难渗透到村里,群众也全部被囚禁在村里,“战略村”成了变相的集中营。游击队针对敌人的战略村计划,想方设法与群众联系,将战略村变成战斗村。

1963年1月,美荻省丐礼县北村对敌人的扫荡进行勇猛的反击,击伤击落美直升机15架,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到年底,南方游击队共打死打伤美军2000余人,南方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

南越的军事受挫,使美国统治者愤怒。1963年11月,美国策划政变,杀死吴庭艳。1964年初,“特种战争”宣告结束。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在越南领海被北越鱼雷袭击,制造了“北部湾事件”。美军开始对北越义安、清化、鸿基等地进行连续空中轰炸。企图以“逐步升级”的局部战争取代原来的“特种战争”,以挽回败局。接着,美军实行焦土政策,对北方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对南方不断增兵。

越南群众极其愤怒,他们积极参加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采用奇袭战、游击运动战、伏击战,围点打援,给美军及伪军沉重打击,歼灭美军6000余人。

1968年1月30日,南方军民开始对大中城镇进行攻击,对西贡、岘港、顺化等64个城市展开全面的“新春攻势”。45昼夜的激战,歼灭敌军15万余人,赢得了新春大捷。美军虽然拥有各种兵种54.5万人,伪军110余万人,但在战场上完全陷入被动防御。

1968年3月11日,美国被迫提出和谈。企图一面和谈,一面继续增兵,搞战争升级。越南军民的顽强反击,使计划屡遭失败。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后,迫于国内及国际压力,不得不调整侵越政策。不甘心失败的美国政策决定实行“战争越南化”,一面从越南撤军,一面由南越伪军承担作战任务。

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签订《巴黎协定》,宣告结束其在越南的军事行动。但变相地使两万余名军事顾问和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留守越南,支援南越伪军。

1975年3月,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自卫反击战,在顺化、岘港、西贡会战中,全歼阮文绍伪军,彻底解放了整个越南,结束了越南战争,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遭到惨重失败,从此美国的霸权开始衰落。越南虽然赢得胜利并实现了统一,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美国在越南使用的大量除草剂、除叶剂等生态武器,给当地群众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二战后,双方矛盾在新条件下变得日益尖锐,加上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在这一地区的争夺,中东地区的战争一触即发。

1948年5月14日,也就是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第二天,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联合进攻以色列。这次战争持续了一年,阿拉伯各国分别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军占领。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1956年10月和1967年6月,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色列两次向阿拉伯国家发起进攻,占领了部分阿拉伯领土。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

1970年,萨达特出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刚一上台,就发誓要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为六五战争)中失去的领土。

自从以色列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后,修筑了长123千米的“巴列夫防线”。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以军还沿运河修筑了31个核心堡垒,在半岛上配置坦克、飞机和导弹,随时准备进入下一场战争。在戈兰高地上,以军也构筑了防线,转攻为守。

1973年8月,萨达特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经过协商达成共识,埃及收复被占领的运河东岸部分失地和西奈半岛,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两国还决定于10月6日向以色列发起进攻。选在10月6日开战,是因为这一天是伊斯兰教的斋戒日,也是犹太教的赎罪日,犹太人会在这一天停止一切公务活动,如果这天进行突袭,一定会给以军一个措手不及。

正如萨达特所料,10月6日那天,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巴列夫防御工事里静悄悄的,突然,巴列夫防线上浓烟滚滚,部分以军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已经命丧黄泉,这是埃及军队布置在运河西岸的几千门大炮在向巴列夫防线发出猛烈轰击。与此同时,叙利亚军队也对以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埃、叙军队对以开战不久,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组织也派部队或飞机参战。

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情报侦察系统,骄横麻痹,疏于戒备。就在双方开战前不久,以色列总统梅厄还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只在西奈半岛驻了4个旅,在戈兰高地驻3个旅,根本敌不过早有准备的埃、叙军队。

炮轰之后,埃军突击队员登上运河东岸,摧毁了一些以军工事,并掩护后续部队登陆。傍晚时分,埃军的大部队成功地渡过了苏伊士运河,向以军发动猛攻,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落入了埃军手中。埃军在西奈半岛上势如破竹,到13日,埃军占领了以军在运河区的最后一个据点。

在戈兰高地,叙利亚军队在伊拉克、约旦等阿拉伯军队的协助下,很快收复了戈兰高地的部分领土。

以色列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动员预备役军队,先在北线遏制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军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城市。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以色列还向美国发出了呼救,一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则紧急运送武器装备,这次中东战争发生了转变。

以军使用美国最先进的反坦克导弹,于10月14日击毁埃及坦克200多辆,埃军遭到了重创。次日,埃军更是损失惨重。

苏联一直都是阿拉伯各国家的后盾,但埃以双方交战后,苏联担心起战争升级问题,敦促埃及、叙利亚停火,并连续施加压力。

在美、苏的干涉下,联合国安理会于10月22日通过第338号决议,要求交战双方停火,以色列在接受安理会停火的当天侵占了大片埃、叙领土。25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建立一支联合国紧急部队,监督实施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南部,虽然经济落后,土地贫瘠,但它是连接亚欧大陆和印度洋的枢纽。20世纪70年代,苏联加紧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步伐,积极推行全球战略。阿富汗在苏联的全球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从1973年起,苏联便对阿富汗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进行渗透,在阿富汗内部培植亲苏势力。阿富汗政局动荡,军事政变不断发生,苏联趁机以支援为名向阿境内派军。1979年9月,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阿明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苏联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

1979年12月中旬,苏军把军队集结在预定区域。26日,280架大型运输机在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降落,5000余名苏军和大量军事装备运抵。27日,空降部队兵分三路向阿首脑机关、电台和国防部进发,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拉开序幕。苏军的闪击行动,使阿明猝不及防,他本人被杀,苏军控制了首都喀布尔。随后集结在边境的苏军6个师,以阿富汗发生政变、受新上台的卡尔迈德之邀的名义,分东西两路进攻阿富汗。8.5万苏军在亲苏派的支持下,进展顺利。次年1月2日,两路大军在坎大哈会合,不久苏军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苏军的入侵激起了阿富汗人民的愤怒,他们奋起反抗,大大小小的起义组织如雨后春笋。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不断奇袭苏军和政府伪军。妄想速战速决,一举征服阿富汗的苏军陷入了阿富汗人民游击战的泥潭之中。

1980年2月,苏军将战略转移到扫荡、清剿反政府的游击队上来,但是阿富汗的地形复杂,苏联现代化机械部队受到严重限制,扫荡并没有收到成效。于是,苏军全面封锁游击队的根据地,切断其对外联系,随后集中优势兵力,分进合击,空降突袭,利用飞机、大炮、坦克对游击队根据地进行猛烈轰炸,清剿根据地的游击队。

出乎苏军意料的是,扫荡和清剿并没有给游击队造成重创,相反,游击队伍迅速壮大到10万余人。他们充分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破坏苏军交通线,频繁向大城市发起攻击,给苏军和政府军造成很大麻烦。1985年,7大抵抗组织建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统一战线,各战场上的游击队进入相互策应、协同作战的新阶段。6年战争中,苏军共伤亡3.5万余人、耗资400亿美元,苏联不但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且背上了沉重的战争包袱,还遭到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

阿富汗人民的勇敢抵抗,使苏联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985年,刚上任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改变侵阿政策,将清剿起义军的任务移交阿政府军,苏军只控制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为把苏军赶出国土,推翻现政权,游击队采用奇袭、破坏交通线、迂回包抄等战术,攻击苏军已被孤立的据点,对城市进行围困打援。游击队虽给苏军和政府军造成了很大威胁,但没能改变苏军控制城市和交通线的局面。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僵持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1988年4月14日,苏联被迫接受了日内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从5月15日开始至1989年2月15日,从阿富汗撤出全部军队,苏联侵阿战争结束。

苏联入侵阿富汗,改变了苏联的全球战略,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表明苏联的扩张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场战争不仅使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而且其国际声誉也大大降低,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重重的一笔。

在南美洲的最南端,有一块星罗棋布的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人把马岛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认为英国人约翰·斯特朗在1690年就曾到过此岛。但是,英国人的说法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马岛曾被法国、西班牙等国占有。1816年,独立后的阿根廷把马岛变成了自己的第24个省。几年后,马岛上的阿根廷人与到该岛捕猎的美国人发生冲突。在美国人和阿根廷人进行争执的时候,英国人乘机占领马岛。此后,马岛一直为英国所占。

二战后,阿根廷多次就马岛问题向联合国提起申诉。1965年和1973年,联合国大会也两次通过敦促英、阿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马岛问题的决议,但英阿谈判却丝毫没有进展,不过矛盾也没有激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昔日荒凉的马岛被发现埋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再加上航运技术的突飞猛进,马岛的地理位置也越来越重要起来。出于对资源的需要,英阿谈判终止。在美国的调停下,不久谈判又得以恢复。1980年,英国虽然同意将马岛主权移交阿根廷,但却要求长期租借马岛。英国的这一无理要求被阿根廷毅然拒绝,此后,英阿两国的矛盾越来越深。1981年,军人出身的加尔铁里被选为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刚一上台,便开始制定用武力收复马岛的计划。

“马岛是阿根廷的一座宝库,英国人却强行将它占领。100多年过去了,我们实在忍无可忍,我们必须要夺回马岛的主权,把英国人赶出去。”加尔铁里在讲话中表达了他收复马岛的决心。随后,加尔铁里命令军方制订了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

1982年4月2日凌晨,4000名阿根廷海军陆战队队员在航空母舰“五月花号”统领下,乘坐数艘军舰浩浩荡荡地奔赴马岛,经过精心策划的阿军登陆马岛后攻占了机场和港口。英国对马岛已经占领了100多年,没有料到阿根廷军队会进行突袭,所以只在岛上留驻了80名守军,其余英军被调到南乔治亚岛同阿根廷军队交战。世界各国的目光马上被聚集到马岛上,在被英国占领149年后突然又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难道这不意味着一场战争的到来吗?

初战告捷的阿根廷人举国欢庆,士气高涨,加尔铁里也因此成了民族英雄。而此时的英国国内则一片议论,一种蒙羞的感觉正在迅速蔓延,官员们则为丧失“领土”而相互指责,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更是如坐针毡。

为了稳住国内阵脚,撒切尔夫人于4月3日召开紧急会议,并发表了激烈的讲话:“英国的领土主权多年以来第一次受到了侵犯,马尔维纳斯群岛是英国发现的,岛上居民的生活方式是英式的,而阿根廷人却占领了它,这是对大英帝国的侮辱,我们必须把它夺回来。”随后,英国议会决定派出一支由英国海军少将约翰·伍德沃德为统帅的特混舰队开赴马岛。看到英军势在必得的架势,美国国务卿黑格又想通过外交方式来调解英阿的矛盾,但这一次没有成功,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不会像二战时期的张伯伦一样听由别人摆布。

4月25日,英军击毁了阿根廷数艘潜艇、巡洋舰,马岛在英战斗机的疯狂轰炸下一片狼藉。30日,英军完成了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范围的海上和空中封锁部署,阿军也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5月2日下午,英国的“征服者号”核潜艇在马岛200海里禁区外36海里处击毁了阿海军旗舰“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第二天,在马岛北侧,英军用“海鸥”式导弹击沉了阿军的“索布拉尔号”巡逻艇。面对接连的胜利,英军开始沾沾自喜起来,但一场噩梦正悄悄地向他们袭来。

面对英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加尔铁里把目光投向了从法国购得的5枚“飞鱼”导弹上。5月4日,英国花费两亿多美元最新建造的“谢菲尔德号”军舰被阿根廷“超级军旗”战斗轰炸机携带的两枚“飞鱼”导弹击中了。不久,英国当作“第三艘航空母舰”用的大型运输商船——“大西洋运送者号”也被“飞鱼”导弹击中。这对骄傲自大的英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是,阿根廷在总体实力上毕竟不能与老牌资本主义英国相抗衡,当最后一枚“飞鱼”导弹发射出去后,阿根廷再也拿不出任何足以抵抗英国的力量了。6月8日,3000名英军乘坐“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客轮登上马岛,使岛上的英军人数增加到了8000人。英军仗着人多势众,牢牢地掌握着马岛的海空控制权,并封锁了马岛。

6月13日,英军调集火力,飞机、导弹、大炮等一齐向马岛进行了最后轰炸,阿军阵地瞬间被夷为平地。次日晚7时,马岛阿军司令梅内迪斯将军向英军投降,为期74天的马岛之战终于结束了。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突然出动了10多万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邻国科威特。科威特是一个小国,只有2万人的部队根本禁不住伊拉克军队潮水般的进攻。次日,伊拉克军队攻入科威特王宫,随后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宣布科威特政府被推翻,将成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伊拉克的这种侵略行为很快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联合国安理会先后12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恢复科威特的主权与独立,尽快从科威特撤军,并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封锁和武器禁运。其他国际组织也相继与伊拉克方面接触,试图说服伊拉克领导人结束这场侵略战争。但是,处于内外交困中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却对此置若罔闻。萨达姆心里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知道国际社会正把眼光盯在忙于和平演变的苏联身上,中东地区根本不会引起太大注意。伊拉克的近邻科威特是海湾地区一个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在奥斯曼土耳其时期,这里是伊拉克巴士拉省的一部分,虽然伊拉克于1961年承认了科威特的独立,但从未正式承认过两国间的边界,这为以后的战争埋下了祸根。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海湾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为了保证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为了防止伊拉克操纵石油输出国组织进而控制西方国家经济命脉,也为了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势力均衡,显示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美国与部分西方国家制定了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计划,随后便以联合国的名义开始了在海湾地区的大规模的军事集结。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授权使用武力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的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萨达姆根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与联合国的最后通牒,依然加紧扩军备战。在积极进行军事部署的同时,还打出了“人质盾牌”作为对“沙漠盾牌”的反应:禁止所有敌视伊拉克国家的外国公民离开伊拉克和科威特,一旦战争爆发,这批滞留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外国人将成为第一批牺牲品。同时,以美国为首的8个国家派往海湾地区的军队已经达到了70万人左右,组成了以美军将领斯瓦茨科夫为总司令的多国部队,进行好了随时发起军事行动的准备。海湾地区剑拔弩张,一场恶战已不可避免。

多国部队进入伊拉克沙漠区。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驻海湾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开始执行“沙漠风暴”军事计划,720多架飞机从不同的方向向伊拉克的60多个目标发起攻击。由于此前采取了迷惑伊拉克的措施,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被伊拉克方面察觉。当巴格达市民还处在甜美的睡梦中时,一枚枚炸弹临近了他们。代表美国最先进技术的F-117隐形轰炸机把一颗激光制导炸弹投到了位于巴格达闹市区的电话电报公司大楼的正中,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大楼周围火光冲天,而负责守卫大楼的伊拉克士兵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顷刻间,密集的炸弹从天而降,铺天盖地地落下,爆炸声不绝于耳。总统府大楼、国防部大楼、空军指挥部大楼及近郊的萨达姆国际机场等军事目标先后被击中。很快,整个巴格达处于一片火光之中。在连续不断地进行狂轰滥炸的同时,驻守在波斯湾海域的多国部队的军舰,向伊拉克及科威特也发射了近百枚载有重磅弹头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伊拉克虽然对多国部队强大的空袭进行了还击,但却收效甚微。80%的“飞毛腿”导弹被美国的“爱国者”导弹拦截,伊拉克的反击能力被削弱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空中打击,伊拉克的指挥系统、导弹基地、军工厂等均遭到了严重的毁坏和损伤。2月,多国部队统帅部决定执行代号为“沙漠军刀”的作战计划,转入地面进攻阶段。在多国部队强大的攻势下,伊拉克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伤亡惨重。

2月26日,萨达姆被迫下令驻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撤离科威特。27日,萨达姆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伊拉克的决议。至此,历时42天的海湾战争结束了。

战后,东西方特别是美苏之间长期而全面的对抗,致使德国统一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先后建国,1955年两德分别加入北约和华约,1973年又同时加入联合国,1975年一起参加“欧安会”首脑会议最后文件的签字,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并存进一步得到确认。直到1989年秋东欧形势出现急剧变化之前,两德和美、苏、英、法四大国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德国统一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民主德国的经济是东欧国家中最好的,但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及联邦德国的一半。民主德国百姓被联邦德国的高生活水平所吸引,不少人逃往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政府筑柏林墙阻止居民外流,但收效不大。1989年10月7日,民主德国庆祝建国40周年。柏林、莱比锡等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扩大民主,实行改革,放宽出国旅行。警察用高压水枪冲散游行队伍,拘捕数百人。全国形势动荡不安。执政18年之久的昂纳克被迫于10月18日辞职,各级党政领导也大量易人。12月8日到9日和16日到17日,统一社会党举行非常代表大会,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宣称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实现民主、建立法制、社会平等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允许居民自由过境。两天中,有75万民主德国人涌进联邦德国。这股洪流把象征分裂的柏林墙“推倒”,使统一问题成为全德人民共同关心的焦点。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抓住时机,于11月28日提出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民主德国政府反对科尔的计划,但是不久,就改变了态度,于1990年2月1日建议两德通过缔结睦邻条约、建立邦联、主权移交邦联、民主选举等四个阶段实现统一。

在迅猛的统一浪潮推动下,美、苏、英、法四大国不断调整对德政策。1990年2月13日,两德同四大国在渥太华共同制定了先由两德解决与统一有关的“内部”问题,再由两德同四大国一起解决与统一有关的“外部”问题,即所谓“2+4”方案。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举行人民议院选举,结果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和民主觉醒三党组成的德国联盟选胜。4月12日,新政府组成,有24名成员,民主社会主义党被排除在外。5月18日,两德财政部长签署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2日起,东西柏林的边界卡全部撤销,柏林墙被拆除。

两德于7月6日开始关于政治统一问题的谈判。1990年8月31日,两德签署了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规定东西柏林合并,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

德国统一涉及欧洲各国的利益和安全,而德国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一直受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的某种监控。因此,科尔政府利用“2+4”外长会议,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科尔政府“保证忠于北约和欧共体”,明确表示承认波兰西部边界,并在第三次“2+4”巴黎外长会议上就德波边界问题达成全面协议。苏联坚决反对统一后的德国归属北约。科尔为争取苏联交出德国统一的“最后一把钥匙”,决心从德苏之间的双边交易突破。7月15日,他表示永远承认战后边界;答应把德国统一后的武装力量裁减到37万;允诺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近100亿马克的低息贷款等,从而换取了戈尔巴乔夫的点头。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第四次“2+4”会议,各国外长签署了《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

莫斯科条约照顾到各方的利益。它宣布,统一的德国对内对外拥有完全的主权并可自由结盟。条约确定德国现有领土和边界的最终性,规定苏军在1994年底前撤离原民主德国的地区。德国声明奉行和平政策,放弃制造、拥有和控制核武器、生物武器以及化学武器,并保证在四年内裁军45%。10月1日,四大国外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从10月3日日起中止四大国对德国和柏林的权利和责任。至此,德国统一的一切问题都已完满解决。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升起了联邦德国国旗。分裂了40多年的德国重新实现了统一。

1989年1月,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此时正值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施行的改革措施遇到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在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形势在极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在美苏关系上,苏联力求通过同美国的广泛合作来全面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公开宣布不再与美国为敌,并在许多国际问题的处理上不断做出妥协和让步。所有这些变化,都促使布什政府把对外战略进行一次重大调整。

布什对苏政策的主导思想是采取谨慎的方针,他看到戈尔巴乔夫的内外政策虽然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还要研究这些变化的性质和意图是否对美国真的有利。通过审议,布什认为应当承认“苏联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但“对苏联的看法要以苏联制度自身的性质为基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还没有使苏联的制度“发生意义重大的变化”。保守势力预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会失败,其继承者“可能重新采取对抗的政策”,而且认为“不管戈尔巴乔夫将来是成功或失败,或者只是保持生存下来,我们面前都将存在着同苏联的竞争和斗争”。

1989年5月13日,布什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了他的第一次对苏政策讲话,提出美国根据苏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要实施“超越遏制”战略,从而取代战后美国推行了40多年的“遏制”战略。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确肯定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公开性方针符合美国和西方的利益,“西方的政策必须鼓励苏联朝着开放社会演变”;第二,在维持足够的军事实力和加强美、欧、日三边联盟的基础上,同苏联继续对话与合作;第三,在以往遏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文化、书刊和思想自由交流等途径,“努力谋求把苏联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布什的“超越遏制”,并不是放弃遏制,而是遏制的发展,它比单纯遏制苏联扩张的目标还高。布什的对苏政策也没有完全放弃里根坚持的实力地位原则,但他更多地采取经济和政治手段,同苏联既竞争又合作,进一步推动缓和与对话。但最终目的是在战胜苏联的前提下,由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最终实现美国的世界霸权。

和平是时代的最强音。

“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互助、互利基础之上的,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揭开了南南合作的序幕。在60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南方国家开始进行整体性的合作,同时,兴起了许多区域性经济和贸易组织。

进入70年代,绝大多数前殖民地国家都已获得独立,南南合作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取得突出成就,其标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登上世界舞台。发展中国家通过欧佩克作为一个集体采取行动,干预世界石油市场,从中获取合理的利润。这是南方集体自力更生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联合起来共同行动与北方争夺对一种重要产品的生产和价格的控制权。整个70年代在南方国家的集体斗争中,商品价格不断得以调整,许多南方国家经济增长显著。南南贸易大幅度增长,从1970年到1981年之间,南南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几乎增加了一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走向地区一体化。1980年成立的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取代了60年代初建立的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合作委员会和马格里布联盟的诞生,也推动了中东和北非一体化的发展。1985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产生加强了南亚国家的合作。进入9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加强。

拥有128个成员国的“七十七国集团”也在积极开展活动。1991年11月,在德黑兰举行部长级会议,发表《德黑兰宣言》。1992年2月在哥伦比亚召开的联合国贸易会议上,协调了南方国家的立场。第三世界国家在争取和平与发展、维护主权和独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

南南合作地区集团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在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继续发展壮大。1995年7月底,在文莱举行的第28届东盟外长会议上,正式接纳越南为其第七个成员国,并希望把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三国也纳入进来。

在非洲,各国为加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采取务实措施,取得很大的进展。1991年6月,非洲51个国家在非洲统一组织第27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94年5月,非洲经济一体化开始起步。

1992年南部非洲10国决定把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改组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随后接纳南非和毛里求斯为新成员国,为该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1994年年底,东南非地区22国首脑会议批准建立东南非共同市场。1994年1月,西非货币联盟和西非经济共同体合并成立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

在拉美地区,90年代以来,出现新的一体化组织。

1989年7月,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成立三国集团,支持中美洲和平进程和一体化。1995年伊始,三国集团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安第斯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又重新活跃起来,并于1991年底建立安第斯自由贸易区。

1991年3月,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四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共同市场,推动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1995年1月,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启动。

拉美地区常设性政治协调机构——里约集团也有发展,1994年9月,里约集团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第八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就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达成广泛的共识。

1989年12月,波兰修改了宪法,将国名由“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这样,在东欧国家中出现了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局势最不稳定的一个国家。二战后,尤其是华沙组织成立之后,波兰的经济大多采用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中央高度集权,限制商品经济,强化指令性计划,片面强调重工业,使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20世纪70年代,波兰政府不顾实际情况,推行“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政策,大量举借外债,以此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80年7月,波兰政府举借的外债已高达近300亿美元,波兰政府不得不采取冻结工资、提高商品价格的措施来偿还外债。对政府的这种做法,群众极为不满,以各种活动进行抗议,波兰经济顿时陷入混乱。

政府宣布肉类价格上涨40%~60%的当天,一座小城里的交通设备厂的工人举行了罢工。很快,罢工浪潮席卷各地。这次罢工成为波兰战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群众抗议活动。在罢工中,有一个叫瓦文萨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他原是格但斯克造船厂的电工,由于无法忍受波兰政府的政策,他四处奔走,广泛联络,成立了“团结工会”,他本人担任工会主席。在瓦文萨的宣传下,团结工会很快壮大起来,在总人口不足3700万的波兰有950万人成为工会的会员,而且,政府部门也有大批官员加入了团结工会。

1981年9月,团结工会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纲领决议》,决议明确指出,“不承认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宣布要“改造国家机构”,并公开提出要夺取国家政权。会后,瓦文萨开始准备武装夺权的各项工作,建立了武装工人卫队。

在团结工会的策划下,波兰全国进行了无休止的罢工,全国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使人们本来就困难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没多久,人们对团结工会也产生了怀疑。

在这种情况之下,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出任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是一个手段强硬的人,他并没有被接手的烂摊子吓倒,而是宣布从12月13日零时起在全国实行军事管制,取缔团结工会,并且逮捕了瓦文萨等团结工会的领导人。这次罢工浪潮总算被遏制下去了,波兰经济开始复苏。可惜好景不长,1988年,波兰再次出现了财政危机,物价暴涨,罢工浪潮再度掀起。在这种形势下,美、英等国政府也开始向波兰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波兰政府恢复团结工会的合法地位。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统一工人党于1988年12月举行十届十中全会,决定在波兰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有条件地承认团结工会为合法组织。

东山再起的瓦文萨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表示不再以“推翻当局”而是以“帮助政府摆脱困境”为主要目的。次年2月,波兰政府与团结工会及其他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统一工人党向团结工会做了原则性的让步,同意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进行议会和参议院的大选。

按照圆桌会议达成的协议,1989年6月,波兰举行议会选举。在选举中,统一工人党虽然获得了议会中的299个席位,但在参议院中未获一席,而团结工会则获得了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99个。团结工会一跃成为控制两院的第一大党。

在议会投票中,雅鲁泽尔斯基以一票的微弱优势当选为波兰总统,而新政府则由团结工会的成员为主。出任总理的是团结工会顾问马佐耶茨基,此外,在23名内阁成员中,团结工会占12席,统一工人党仅占4席。就这样,统一工人党节节败退,在不久后波兰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又删去了统一工人党在国家中起领导作用和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条文,将国名由“波兰人民共和国”改为“波兰共和国”。在1990年12月的大选中,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瓦文萨当选为波兰共和国总统。

波兰是东欧国家出现的第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紧接着,东欧各国相继发生剧烈的政治变动,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东德、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共产党失去政权,宪法中也都删除了“共产党领导作用”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条文。

总体来看,东欧剧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之久的有着镰刀和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徐徐落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蓝白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这样消逝在历史之中了。

苏联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亲手缔造的,建国之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的干涉,苏联人民给予了坚决反击。二战后,苏联开始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明争暗斗。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的政治、经济与民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但是,苏联领导人认为依然有必要与美国抗衡,只相当于美国经济实力1/3的苏联就这样维持着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庞大的军费开支。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不仅使苏联陷入了经济泥潭之中,还使苏联共产党的威信一落再落。

在这种情况下,54岁的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联邦南部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一户农民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1950年,戈尔巴乔夫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毕业后,戈尔巴乔夫从事共青团工作,曾任边疆区团委宣传部副部长、第二书记、第一书记,一路青云直上,直到成为契尔年科时期的第二把手。随着外交活动的增多,西方世界普遍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平易近人又思辨超群的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他主张进行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要任务。重视科技发展,强调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把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自治提上议事日程。在对外关系上,他主张缓和矛盾和和平共处。此外,他还进行了重大的人事调整,提拔年轻干部,以保证共产党的年轻化,新的上层领导核心基本形成了。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阐述了政治改革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倾向,强调“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在苏共代表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明确地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改革与新思维》书中以“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等所谓新观点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他对西方干预东欧各国的所谓“自由化”改革不加干涉,最终加速了东欧剧变。所有这些都使得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许多人开始对戈尔巴乔夫表示不满。

随着改革的加深,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局面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糕,社会出现了混乱和动荡。无政府状态迅速蔓延,罢工、犯罪事件不断,反对党公开反对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趁机抬头,矛盾斗争激化。

1989年8月,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组织的“人民阵线”在波罗的海沿岸举行抗议活动,提出“脱离苏联”。1990年3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被取消,多党制和总统制开始实行,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同月,立陶宛宣布独立,紧接着,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也先后宣布独立。

面对失控的政局,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1月提出了新联盟条约草案,草案规定,除国防、外交和关系全国经济命脉的部门仍由联盟中央掌握外,其余主权均归各共和国所有。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不再强调社会主义。但是,苏联再一次统一的最后希望还是破灭了。

1991年8月19日,副总统亚纳耶夫向外宣布,正在黑海克里米亚度假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无法继续履行苏联总统职责”,他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使命”,并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成立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呼吁全国人民支持他们“采取重大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尽管戈尔巴乔夫在“八一九”事件中被叶利钦等人解救出来,但他已无法继续留在领导职位上。8月24日,戈氏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于12月25日辞去总统职务。

12月1日,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都宣布独立。21日,除格鲁吉亚外的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26日,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解体。

从1991年6月至1992年4月,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各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其中,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即波黑由穆斯林、塞尔维亚、克罗地亚3个主体民族组成,这3个民族分别占波黑总人口的44%、31%、17%。其实,早在历史上,穆、塞、克三族就积聚了很深的矛盾,波黑独立后,这种历史遗留的矛盾越来越深。

在波黑未独立之前,3个主要民族曾就波黑的前途问题进行过讨论:穆斯林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罗地亚希望建立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塞尔维亚则坚决反对独立。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宣布波黑独立,这无疑给塞族人火上浇油,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顿时,穆、克、维三族间的矛盾以战争的形式爆发了。

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与其宿怨极深的克罗地亚交战。塞族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原南斯拉夫人民军,而弱小的克族只能请求穆斯林的援助。穆、克两族在利益分配、作战方案上都存在着很大分歧,交战三方趋于混战,波黑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国际上的一些国家纷纷给各自支持的一方以经济或军备上的援助,伊斯兰国家更是向穆斯林伸出了援助之手,甚至派出志愿者加入战争。混战一开始,三方都率先抢夺本族居民占多数的地区,后来逐渐把争夺的对象扩大到塞、克族之间在北部靠近克罗地亚边界的地区,塞、穆族之间在东部的塞尔维亚与波黑边界一线、西北地区及首府萨拉热窝。交战三方共投入兵力20多万,战火波及波黑3/4的土地。

由于塞族得到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支持,军事装备也较穆、克两族先进,有坦克、大炮、飞机等重武器,所以交战不久就显出了优势。到1993年底,塞族控制了波黑约70%的领土,而克族和穆族只占20%和10%。为迫使占人口最多的穆斯林接受现状,塞、克两族转而联手对付穆族。

为制止波黑战争,早在波黑战争一开始的1992年5月,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了对波黑塞族和南联盟实施全面制裁、在波黑建立“禁飞区”、向波黑派驻维和部队、为穆族设立“安全区”等一系列决议,北约还为穆族的“安全区”提供空中保护。国际上的其他各组织也多次在波黑三族之间进行调节,但均没有收到多大效果。波黑局势处于一种不战不和、边谈边打的僵持状态。

1994年2月之后,由于西方各国加强了对波黑的干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看到三方谈判始终没有结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拼凑穆克联邦,使波黑战场再度出现穆、克两族联合对付塞族的新态势。1994年4月,穆族从“安全区”主动出击,试图收复被塞族占领的失地。塞族也不甘示弱,攻入穆斯林“安全区”戈拉日代。北约迅速将对塞族进行的军事威胁升级到实施空中打击,以遏制塞族的攻势。

8月,美、俄、英、法、德五国向波黑三族提出了《波黑和平方案》,遭到了塞族的拒绝。为了摆脱国际舆论的压力,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与塞族断绝了一切联系,使塞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年底,穆、塞双方达成停火协议。1995年3月,穆、塞两族之间战事又起。8月,北约出动3400余架次飞机对塞族阵地实施空中突击,使塞族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陷入瘫痪,克族也乘机在波黑西部向塞族发动进攻。到9月下旬,塞族已经丧失了大规模进攻的能力,被迫同意由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代表塞族参加由美国主持的波黑和谈。12月14日,《波黑和平框架协议》正式生效。协议规定,波黑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将继续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看到扩大北约有利可图,同时,为迎合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愿望,开始制订和实施北约东扩的计划。北约东扩的进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1年11月苏联解体前夕,北约在罗马召开首脑会议,决定组建有北约和前华约成员国参加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由于其宗旨是致力于在北约和苏联及中东欧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所以北约的这一提议立即得到苏联和中东欧国家的响应。1991年12月该委员会正式成立时,共有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中东欧国家等25个国家参加。

第二阶段,推行北约和平伙伴计划。西方迈出第一步后不久,感到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难以担当演变和融合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国家的重任,于是决定敞开北约的大门,接纳这些国家进入。1993年上半年,美国和北约公开表示,应尽快吸收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但是,考虑到这些国家问题众多、情况复杂,立即接纳会给北约自身带来许多麻烦,同时也会遭到俄罗斯的反对,便想出了一个过渡的办法:先吸收中东欧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加入和平伙伴计划,作为它们加入北约之前的热身,待条件成熟后再吸收它们加入北约。这样既稳住了俄罗斯国内的民族情绪,又能让急于加入北约的国家有更多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内政与经济,尽快地向北约国家的政治、经济模式转化。

第三阶段,北约稳步向东扩展。“和平伙伴计划”提出后,中东欧国家的踊跃加入大大刺激了西方扩大北约的欲望。同时,俄罗斯民族主义和左翼力量的增强,更促使西方产生了防范、遏制念头。于是,西方决定加快北约东扩的步伐。1995年9月,北约常设理事会批准了《关于北约东扩的研究报告》。报告就北约东扩的方式、申请加入国的条件、东扩后北约组织的地位以及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1996年上半年,西方国家考虑到俄罗斯正在进行总统大选,决定在俄政局未稳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激怒俄罗斯国内的民族情绪,把北约东扩一事稍稍放松了一些。叶利钦再次当选总统后,北约便宣布加快东扩的步伐。1996年年底,北约理事会决定:1997年7月,在北约马德里会议上确定第一批扩员名单。此后,随即与第一批扩员国进行了谈判。1997年7月8日,北约东扩的第三阶段达到高潮,波、匈、捷三国被正式确定为北约东扩的第一批国家。1999年3月12日,波、匈、捷三国正式加入北约。

北约东扩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已经加速了大国战略关系的调整步伐,大国之间相互制衡、互联互动的关系格局更加明显。从欧洲范围看,北约的东扩侵犯了俄罗斯在欧洲的利益,严重威胁了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安全。因此,俄加快独联体一体化特别是军事一体化的进程。北约一定要东扩,俄罗斯一定会抵制,这两种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都难以避免,它们之间的这种较量将影响欧洲新均势的形成,也会给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从北约东扩的进程来看,美国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实质上,美国想通过北约东扩扩大其在西欧的影响,继续在欧洲发挥领导作用。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其居民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人,其余是塞尔维亚和黑山人。历史上,阿族和塞族长期不和。20世纪80年代末,阿族人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从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出来。一直视科索沃为家园和宗教圣地的塞族人不愿放弃,两族矛盾激化,阿族极端分子组建了“科索沃解放军”,暴力冲突愈演愈烈。1998年2月,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派军队对阿武装进行镇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

科索沃危机伊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积极卷入,使其国际化,以便利用科索沃民族矛盾来扩大北约的影响,实现在科索沃驻军,进而控制巴尔干地区,完成东扩目标,并从该地区排挤俄罗斯的传统势力。1999年1月,在美国的操纵下,冲突双方进行谈判,但谈判最终破裂。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为名,对南联盟开始了代号为“盟军”的大规模空袭行动。

塞尔维亚人焚烧带有纳粹标记的英国国旗,抗议北约的轰炸。

3月24日19时,以美国为首,拥有19个成员国的北约盟军,在其最高司令兼美军驻欧洲部队总司令韦斯利·克拉克上将的指挥下,一批接一批的北约战斗机、轰炸机向南联盟军营、防空设施、电厂、通信设施实施猛烈轰炸,科索沃战争由此开始。

27日前,北约空军先后进行4轮空袭击,旨在摧毁南联盟的防空体系、指挥和控制中心、军工厂和在科索沃的塞族部队。但南联盟军民并没有屈服,纷纷拿起武器,对北约的入侵进行顽强的抵抗。美国最先进的、拥有不可战胜神话的F-117隐形飞机在贝尔格莱德以西60千米的上空被击中,坠落在布贾诺夫齐村附近。在海湾战争中显赫一时的“战斧”巡航导弹命中率仅为20%,多次被南军防空武器截击。

3月28日,美军对南联盟开始了新一阶段的空袭。对南部的南联盟地面军队和军用物资进行疯狂轰炸,试图摧毁南军的军事装备,迫使南联盟屈服。南联盟军队充分利用山多、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和当时多雨多雾的有利天气,分散队形,隐藏弹药等军需物品,不失时机创造局部优势,采用藏、打、运动、迂回相结合的战术,不断使北约的飞机、导弹部队受到突袭。

南联盟军民的反抗,给北约军造成严重损失。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实施24小时不间断轰炸。轰炸开始变得惨无人道、丧心病狂,民用设施的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信系统、电力系统、供水系统、医院、商店,甚至居民楼都遭到狂轰滥炸。灭绝人性的轰炸,使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到破坏,交通干线、民用机场、广播电视基本瘫痪。

北约的野蛮行径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战略轰炸机的袭击,3名记者死亡,20多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引起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怒,北约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孤立。

6月5日,在中、俄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斡旋下,北约和南联盟在马其顿举行谈判。9日,双方签署了南军撤退协议书,北约结束了对南联盟的轰炸。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这场战争使南斯拉夫人民遭受巨大灾难,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遭到践踏,世界和平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通过这场战争,美国独霸全球的战略野心暴露无遗,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部地区发生一系列严重恐怖袭击事件,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和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等重要建筑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一事件必将载入美利坚民族的史册,也必将长存于人类的记忆之中。

9月11日,纽约当地时间上午8时25分,一架由波士顿开往洛杉矶的美国美洲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飞机,突然与空管中心失去了联系。空管中心马上意识到该架飞机遭到了劫持,立即与北美防空司令部取得联系。当防空司令部想做出一些应对措施时,被劫持的飞机已经撞在了纽约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的北侧大楼。十几分钟以后,一架由华盛顿飞往洛杉矶的第77次航班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南侧大楼。两架飞机撞入楼内,喷出一团巨大的火球。当时是美国人上班高峰时期,听到巨响后,在世贸大楼附近的行人和住户忙抬头观望,眼前的景象使他们惊呆了。

就在人们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什么事时,一辆辆警车长鸣而来。虽然消防队员和救护人员克服千难万险进入大楼对困在里面的人员进行抢救,但却无法挽回爆炸吞噬的生命。据幸存者之一的德维塔回忆:“当北楼被撞以后,人群才陷入了恐慌……最令人难过的是,当我们一步一步摆脱死亡纠缠的时候,一些年轻的生命(与他们相向而行的救护人员和消防员们)正陷入到了绝境之中……”

世界贸易中心由两座塔楼组成,分居南北,高110层,是曼哈顿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当初在建造世贸中心时,动用了1万多名工人,历经了8年时间。楼内有世界著名的银行6家,著名的投资公司5家,还有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公司数千家。每天约有3.5万名雇员在楼内工作,有5万名内工从事服务工作。可想而知,世贸中心两座大楼的倒塌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数以千计的生命被坍塌的大楼吞噬,曾经辉煌壮丽的世贸大楼顷刻间灰飞烟灭,成为了历史。

当惊魂未定的人们还处在痛苦的哀叹中时,从华盛顿也传来了噩耗。当地时间上午9时45分左右,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第175次航班客机从华盛顿杜勒斯机场起飞后不久,被劫持并撞在了五角大楼西南端。紧接着,美国国务院大楼、国会山附近相继发生炸弹爆炸事件,美国总统府白宫附近发生大火。在宾夕法尼亚州,当地时间上午10点左右,从新泽西州纽瓦克飞往旧金山的联合航空公司的第93次航班客机在距匹兹堡东南130千米处坠毁,机上40名乘客和机组成员遇难……

灾难发生后,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小布什正在佛罗里达的萨拉索培。当他惊悉恐怖袭击事件后,于9时15分发表声明:“我们国家发生了一起全国性的悲剧。显然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我已和副总统、纽约市市长以及联邦调查局通过电话,命令动用联邦政府的所有资源来帮助遇难者,已经采取了一切适当的安全防范措施来保护美国人民。并彻底调查追捕策划发动恐怖袭击的人,对我们国家的恐怖主义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当日,美国联邦航空局宣布美国有史以来首次关闭领空。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各大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也都从办公地点紧急疏散,战斗机开始在空中巡逻。

“9·11”这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3200多人死亡或失踪,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是迄今世界上策划最周密、造成损失最大的恐怖袭击事件。

“9·11”造成重大伤亡的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世界各国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恐怖主义分子惨无人道的袭击。

9月1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授权总统动用武力对恐怖袭击进行报复。15日,小布什表示,美国“正在准备一场对恐怖分子的全面战争”,并认定藏匿在阿富汗并受到塔利班庇护的本·拉登是“9·11”恐怖事件的主谋,决定从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打击。到12月初,在美国和阿富汗北部联盟的共同打击下,塔利班完全放弃抵抗。

“9·11”事件之后,不但美国视恐怖主义为当前头号大敌,世界各国也都把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在20分钟内接连遭到两架飞机撞击,相继轰然倒塌,数千人于瞬间死亡。随后,白宫附近起火,又有飞机撞击五角大楼,国会山发生爆炸……这就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在随后的调查中,美国认为“9·11”事件的元凶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支持下的基地组织首领、沙特富商本·拉登,于是,美国把复仇目标锁定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上。9月20日晚,小布什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对塔利班政权提出了几点要求:释放所有在阿富汗入狱的外国人;永久关闭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训练营;交出每一个恐怖分子,尤其是本·拉登;让美国享有完全进入恐怖分子训练营的通路。

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拒绝了美国的要求,并声称,阿富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把本·拉登交给美国。

阿富汗地处中亚和南亚间的枢纽地带,战略地位重要。长期以来,阿富汗一直是前苏联和其继承国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虽然美国觊觎已久,但却欲占不能,而“9·11”事件正为美国势力进入这一地区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口实。

“9·11”事件后,美国使用外交手段孤立塔利班政权。9月18日,在美国的鼓动下,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塔利班立即无条件交出本·拉登。随后,一些国家断绝了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关系,并从阿富汗撤出了外交人员。此外,美国还向中东、非洲、亚洲、欧洲等一些国家进行游说,使这些国家为其提供领空或是飞机降落的机场。

紧接着,美国开始了军事进攻阿富汗的步伐。美军大量地向印度洋地区结集,特种兵还提前进入阿富汗,在山区搜捕本·拉登。到战争开始之前,大约有1万名美军在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区结集完毕。

10月7日,在浓浓夜色的掩护下,美英联军对阿富汗塔利班多处目标发动了首轮空袭,拉开了“持久自由行动”的序幕,打响了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第一枪。

联军空袭的主要目标是阿富汗境内的机场、空防设施以及恐怖分子的基地。

阿富汗喀布尔机场附近地区首先遭到了美军的轰炸,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和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也遭到导弹袭击。在美国先进武器的攻击下,使用笨拙武器的塔利班武装进行了还击。9日上午,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遭到了美军军用飞机和导弹的空袭。此后,美军开始对塔利班政权和拉登的基地组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打击。

从10日起,美军对阿富汗全境进行空袭。14日,美军除用飞机轰炸喀布尔外,还用导弹袭击了阿北部重镇马扎里沙里夫、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等。15日,美军共出动了50多架舰载攻击机、10架B-1和B-52轰炸机,对阿富汗境内的13个目标进行了空袭。与此同时,美军还加强了与阿富汗北方联盟的合作和协调行动。

在美军的协助下,阿富汗北方联盟不断扩大控制地区的范围,使塔利班控制的范围越缩越小。26日,北方联盟军队进入昆都士,至此,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的所有据点都已失守,但塔利班残余势力仍在负隅顽抗。

12月7日,曾为塔利班总部的坎大哈塔利班守军投降,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不知去向。22日,阿富汗临时政府成立。

塔利班政权垮台后,美军开始在阿富汗境内展开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残余力量的清剿工作。在山区,美军甚至对每一个山洞进行搜查。不过,时至今日,对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清剿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海湾战争后,联合国第687号决议规定,派遣武器核查小组进驻巴格达。美国企图利用核查小组牵制伊拉克,但核查小组一再受挫,美对伊的政策开始转变。9·11恐怖事件爆发后,美国对世界恐怖主义保持高度警惕,并把伊拉克看作是继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后全球反恐怖战争的打击对象。在联合国核查小组再次对伊进行调查而未发现其拥有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的情况下,美军以清除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发动了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

2003年2月20日,美国在海湾地区集结海、陆、空军队近20万,英军也有4万余人调向这里。美英联军将部队部署在伊拉克周边的沙特、巴林、阿曼、埃及、土耳其等国,并控制住各战略通道。

一直与美国对抗的萨达姆也做好了战争准备,除部署在边疆地区的部队外,他还以巴格达为中心构建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准备多层阻击和抵抗敌人。

3月20日,美军制定的代号为“斩首行动”的计划开始实施,美F-117隐形轰炸机和导弹对巴格达进行轰炸,拉开了伊拉克战争序幕。在这次空袭中,美军使用“电子炸弹”攻击伊拉克,这种新式武器产生的高能电磁波可使伊军及萨达姆卫队拥有的各类电话、无线电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立刻失灵,并用精确的制导导弹准确地打击伊指挥和控制中心。

为避开美英联军的优势空军和导弹袭击,萨达姆分散兵力,将实力最强的9万共和国卫队、4个特别旅、2个特种部队部署在巴格达周围。并在巴格达周围筑建野战工事,开挖战壕、沟堑,在飞机跑道上放置水泥等障碍物,阻击美英空降部队着陆。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其高层领导人的住所等要害部门进行连续三轮的狂轰滥炸。20日晚21时05分,美英地面部队在战斗机、直升机的掩护下,凭借配备尖端的夜视作战设备,兵分几路对巴格达进行合围,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巴格达,俘虏或击毙萨达姆。顽强的伊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给美、英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虽然发射的导弹部分被美国的“爱国者”导弹截击,仍有效地阻滞了敌人的攻势。

次日,联军以惊人的速度突进,准备以闪电式进攻在短时间内赢得战争,萨达姆的精心布防和顽强的共和国卫队粉碎了美英的“斩首行动”。

4月4日,战争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英联军经过一番调整,大批的后续援兵到位,又开始重新发动大规模进攻,对巴格达西南的萨达姆机场实施争夺。5日,巴格达周围的守兵与敌人短兵相接。6日,联军在巴格达上空进24小时不间断空中巡逻,对市内目标继续轰炸,加强对巴格达外围的控制,力图合围。8日,联军连连突破伊军防线,开始从北南两方向巴格达市区推进。次日,美军进入市中心。11日,美军宣布萨达姆政权垮台,大规模的伊军抵抗行动结束。14日,萨达姆的故乡提克里特市也被联军所控制。

美英联军控制的伊拉克,局势至今一直动荡不安,虽然美军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但也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伊拉克“石油换食品”的计划也因战争而中断,伊拉克平民受到饥饿的严重威胁。

伊拉克战争彻底摧毁了萨达姆的专制统治,也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和重大生命与财产损失。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国内混乱不堪,不利于伊拉克的社会经济发展。此外,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程媒体直播的战争,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了现代化战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