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
  4. 乾坤变幻
设置

乾坤变幻(1 / 1)


北魏崛起后统一了五胡十六国,北周又进一步扩大了北朝的地域,成为南北对峙中北方的最后一个政权。公元581年,北周相国杨坚迫使自己的外孙、9岁的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在北周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隋朝。杨坚积极改革,增强实力,灭掉了南方陈朝政权,结束了东晋以来数百年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南北。

杨坚生于贵族之家。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的军事贵族,西魏时因辅佐宇文泰建立政权,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后来袭父职,他的妻子独孤氏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爱女,他的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宣帝好酒色,常在后宫酗酒,并实施严刑酷法,统治无道,北周政权日趋衰落。宣帝死后,宦官郑译、刘昉假传遗诏,召杨坚进宫,并极力主张让他入宫辅政,杨坚因此总揽军政大权,并逼迫彦之议交出天子玉玺和兵符。

为防止各地的诸侯王发动兵变,杨坚借口赵王要嫁女儿给突厥,把北周皇室成员召进京都,又让静帝下诏书把威望极高的元老重臣尉迟迥召回京师。尉迟迥统兵数十万,北联突厥,南结陈朝,在相州举兵反杨,同杨坚对抗。杨坚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发兵讨伐,尉迟炯兵败自杀。杨坚在重臣李穆、韦孝宽的支持下,不到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各方叛乱。公元580年,杨坚自称隋王,是因其父封随国公,而随字不吉利,国号便改为隋,杨坚即是隋文帝。隋朝建立后,文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改革措施,国力渐渐强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隋初,北方突厥的势力强盛,与隋朝对抗。突厥可汗曾率军南下大举侵隋,隋军损失惨重。后突厥内部发生叛乱,隋才得到短暂安宁。不久突厥内部矛盾更加激化,并分裂为东、西两汗国。文帝利用突厥的分裂进攻突厥,突厥大败,东突厥归附隋朝。隋文帝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转而集中兵力于南方。

文帝积极作伐陈的准备工作,令大将军贺若弼和韩擒虎镇守离陈朝较近的广陵和庐江;大将杨素调集水工大造战船,做渡江的准备。公元587年,文帝灭掉后梁的割据势力,扫除了向陈进军的障碍。公元588年,隋文帝诏告天下,历数陈后主的罪恶,以瓦解陈军斗志,为战争做好舆论准备。之后,文帝令儿子杨广率兵50多万兵分8路,南下攻陈。

陈后主从小生活在宫廷中,根本不知创业和守业的艰难,沉湎于酒色,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劝他以国事为重的就被他杀掉。当后主得知隋朝进攻后还不以为然,宣称有王气在陈朝。隋朝首先在长江沿岸对陈军发起全面进攻,陈军毫无抵抗力,隋军乘胜包围建康。

公元589年初,隋将韩擒虎、贺若弼率军渡江,分两路攻入建康。后主和张贵妃、孔贵妃躲到景阳殿的枯井中,最终还是当了俘虏,陈朝灭亡。自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结束了,南北又归于统一,全国进入稳定时期。

在北方动乱不安的时候,南陈王朝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定的时期,经济渐渐发展起来。但是传到第五个皇帝,却是一个荒唐得出奇的陈后主。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是个不过问国事,只知道喝酒玩乐的人。他大兴土木,为他的宠妃们造起了三座豪华的楼阁,自己常在里面淫乐。他手下的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人,也都是一伙腐朽不堪的文人。陈后主和宠妃经常在宫里举行酒宴,宴会的时候,就把这些文人大臣召来,通宵达旦地喝酒赋诗。还把他们的诗配上曲子,又挑选了一千多个宫女,专门为他们演唱。

陈后主过着荒唐生活的同时,北方的隋朝却渐渐强大起来,并在为灭掉陈朝做着准备。

杨坚在建国之始,便开始谋划消灭陈朝,统一全国。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十一月,朝中宰相向隋文帝献策说:“每年逢江南收获时节,我们便四处扬言说将攻打陈,他们必然放弃农事进行驻防,这样他们的粮食便会减产,财力亦随之日渐困乏。如此再三,他们的防备必将松弛,我们便可以趁机过江攻陈。”文帝采纳了此计。同月,隋文帝下令大造巨型战船,准备进攻陈朝。隋将梁萧岩率兵投降陈朝,隋朝有了进攻陈朝的借口。

公元588年,隋文帝造了大批战船,派他的儿子晋王杨广、丞相杨素担任讨阵元帅,贺若弼、韩擒虎为大将,带领51万大军,分8路进兵,向陈朝攻来。

杨素率领的水军从永安出发,其他几路隋军也进展顺利,都将队伍开到江边。北路的贺若弼的人马到了京口,韩擒虎的人马到了姑孰。江边的陈军守将慌忙向建康告急。告急的警报传到建康时,陈后主正跟宠妃、文人们醉得一塌糊涂。他收到警报,连拆都没有拆,就往床下一扔了事。

公元589年正月,贺若弼的人马从广陵渡江,攻克京口;韩擒虎的人马从横江渡江到采石,两路隋军一齐向建康扑来。

到了这个时候,陈后主才如梦方醒。这时城里还有十几万人马,但是陈后主手下的宠臣江总、孔范一伙哪里懂得指挥,隋军很快就攻进了建康城。

隋军打进皇宫,搜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陈后主。后来,捉住了几个太监,才知道陈后主躲到后殿的井里去了。隋军兵士来到后殿,果然有一口井。往下一望,是个枯井,隐约看到井里有人,就高声呼喊,让井里的人出来。井里没人答应。兵士们威吓着大声说:“再不出来,我们就要扔石头了。”说着,拿起一块大石头放在井口比划,做出要扔的样子。井里的陈后主吓得尖叫了起来。兵士把绳索丢到井里,把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宠妃拉了上来。

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经过270多年的分裂局面,又重新获得了统一。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许多巩固统治的措施: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严办贪官污吏。经过一番整顿治理,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隋文帝又派人修订了刑律,把那些残酷的刑罚都废除了。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隋文帝本人却不完全按照这个刑律办事,往往一时发怒,便不顾刑律规定,随便下令杀人。

隋文帝的做法,叫大理(管理司法的官署)的官员十分为难。大理少卿赵绰觉得有责任维护刑律公正,常常跟隋文帝顶撞。

在大理官署里,有一个叫来旷的官员,听说隋文帝对赵绰不满,想迎合隋文帝,就上了一道奏章,说大理衙门执法不严。隋文帝看了奏章,认为来旷说得很中肯,就提升了他的官职。

来旷自以为皇帝很赏识他的做法,就昧着良心,诬告赵绰徇私舞弊,放了一些不该赦免的犯人。

隋文帝虽然嫌赵绰办事不合他的心意,但是对来旷的上告,却有点怀疑。他派亲信官员去调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隋文帝弄清真相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处死来旷。

隋文帝把这个案子交给赵绰办理,他觉得这一回来旷诬告的是赵绰自己,赵绰一定会同意他的命令。哪知道赵绰还是说:“来旷有罪,但是不该判死罪。”

隋文帝很不高兴,起身就离朝回内宫去了。

赵绰在后面大声嚷着说:“来旷的事臣就不说了,不过臣还有别的要紧事面奏。”

隋三省六部制简表

隋文帝信以为真,就让赵绰随他进了内宫。隋文帝问赵绰要奏什么事。赵绰说:“我有三条大罪,请陛下发落。第一,臣身为大理少卿,没有管理好下面的官吏,使来旷触犯刑律;第二,来旷本不该被判处死,臣却不能据理力争;第三,臣请求进宫,本来无事可奏,只是因为心里着急,才欺骗了陛下。”

隋文帝听了赵绰最后几句话,禁不住笑了。在一旁坐着的独孤皇后很赏识赵绰的正直,便让侍从赐给赵绰两杯酒。隋文帝终于同意了赦免来旷,改判革职流放。

隋文帝吸取了陈后主亡国的教训,比较注意节俭,对那些有贪污奢侈行为的官吏,一律严办,连他的儿子也不例外。他发现太子杨勇讲究排场,生活奢侈,很不高兴,渐渐疏远了杨勇。

皇子晋王杨广很狡猾,他摸到父亲脾气,平时装得特别朴素老实,骗得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再加上杨素经常在隋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结果,隋文帝把杨勇废了,改立杨广为太子。直到他病重的时候,才发现杨广是个品质很坏的人。后来,杨广害死了父亲,夺取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隋炀帝。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后经隋朝(7世纪)和元朝(13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成为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它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隋朝数次开凿形成的南北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全长1794千米,水面宽5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30~40米。运河修通后,隋炀帝杨广率领数达几千艘、长达200里的船队,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前往扬州游玩。杨广乘坐的龙舟,高15米,宽17米,长达67米。由此不难看出大运河的规模和通航能力。

南北大运河是由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永济渠以及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其开凿的时间前后不一,计有20多年之久。

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为了改善漕运,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历时3个月。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下令调集民工,开挖江淮河段,“于扬州开山阳渎”。山阳渎长约300里,疏导了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调集河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彀、洛水入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与汴水合流,然后又分流,折入淮水,直达淮河南岸的山阳。通济渠、山阳渎连接后,淮河南北漕运畅通。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隋炀帝又调集河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永济渠。这个工程先引沁水入黄河,又自沁水东北开渠,到达临清合屯氏河。主要用途是通舟北巡,所以称之为御河。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冬,隋炀帝下令修江南运河。工程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开始到余杭入钱塘江,全长800余里,河宽10余丈。

隋朝修筑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5条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这是一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南北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演义都归结为隋炀帝醉心游乐。事实上,主要因为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客观需要。从经济方面来说,当时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丰富,十分繁华。南北的经济需要交流,水运方面的状况尤其需要改善,漕运南方的粟米丝帛到中原地区来,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政治军事方面来说,南方广大地区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王朝也需要修建一条运河来及时运兵,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开凿南北大运河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朝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大运河自从凿通以后,就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说:“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即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在运河两岸,商业都市日益繁荣。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如杭州、镇江、扬州、淮安、淮阴、开封等地,都逐渐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成为繁盛一方的大都市。

开挖大运河,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题。工程涉及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一工程的完成,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隋炀帝当上了皇帝,就开始追求享乐起来。他生性好玩,享乐游玩的兴趣要经常更换,因此频繁出巡。

隋炀帝一生中曾经8次巡游,其中4次北游,1次西巡,3次游江都。他在位时,呆在京城长安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他每次出行都劳民伤财,挥霍无度,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隋炀帝曾镇守过江都,所以对江都一直情有独钟。江都虽然经济并不发达,但地域辽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是个令隋炀帝心驰神往的地方。

第一次巡游江都时,隋炀帝下令建造了龙舟、楼船等大小船只数千艘。龙舟高15米,宽17米,长70米。龙舟上有4层建筑,最上层是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是用金玉装饰得金碧辉煌的房间,有120间;最下层是内侍宦官居住的地方。还有比隋炀帝乘坐的龙舟规模略小的翔螭舟,专供皇后乘坐。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船只,数不胜数。

这些船动用拉船的民夫共计8万多人,其中拉漾彩级以上的有9000多人,而仅龙舟就需要1080个身穿华丽服饰的民夫拖曳着前进。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船队绵延200余多里,当第一艘船已出发50多天之后,最后一艘船才从洛阳驶出。隋炀帝船队浩浩荡荡、壮观无比,当然花费也很大,仅每天所需食物的数量就极其庞大。隋炀帝要求船队所经过的地方,500里内都必须进献食物。进献食物多的州郡甚至用100辆车来运送。所供食物中,空中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无所不有,吃不完的在出发时就扔掉。他还下令营建离宫,从长安到洛阳营建了40多处。公元605年仲夏,隋炀帝从显仁宫出发前往江都游玩,这是他第一次巡游江都。

如果隋炀帝第一次巡游江都还有出于巩固其政权、加强对南方豪强士族的控制的考虑,那么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则完全是为了玩乐。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隋炀帝西巡河右归来后,他一直处于极度兴奋之中。公元611年,隋朝各郡总共增加了24.3万名男丁,新归附的也有64.15万人,人口的增加说明他政策英明、治国有方,这当然是喜事之一。第二件喜事是隋炀帝对全国各地驻军的军械武器进行了一番考察,他看到的都是精美锐利的枪械武器。第三件事是这一年各藩部落酋长都聚集到洛阳,与隋炀帝同乐,显示出当时各民族之间关系和谐,亲如一家。第四件喜事是曾在武力威逼下拒不归顺的琉球也在这一年俯首称臣。这四件喜事令隋炀帝高兴不已,他认为自己这几年励精图治,辛苦劳累了几年没有白费。看到自己的治理成就,他飘飘然了,想好好放松一下,于是便打算第二次巡游江都。为了尽情享乐,他令人在江都营建江都宫等许多宫殿,最有名的当数位于城西北旧观音寺蜀冈东峰的迷楼了。此楼修建得气势恢宏、富丽堂皇,隋炀帝的奢侈腐化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611年,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这次游幸,又是大肆挥霍。不仅如此,隋炀帝一行到了江都,还大摆酒席,宴请江淮以南的名士,炫耀豪华,向百姓摆威风。

公元617年,隋炀帝第三次出游江都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大河上下、长江南北,隋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了。可是隋炀帝只顾个人享乐,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在游江都之前,停泊在江都的几千艘龙舟全被起义军烧毁了。隋炀帝马上下令重新建造,规格比原来的还要豪华富丽,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百姓也已穷困到了极点。

隋炀帝的船队从宁陵向睢阳开进时,常常搁浅,拉纤的民夫用尽力气,一天也走不了几里路。炀帝十分恼火,下令追查这一段河道是哪个官员负责开凿的。经查问,原来这个河段的负责人是麻叔谋。这时,督造副使令狐达乘机上书告发麻叔谋蒸食婴儿、收受贿金等事。于是,炀帝下令查办麻叔谋,并将当时挖这一段河道的5万名民工统统活埋在河岸两旁。

隋炀帝到达江都后,更加荒淫无度,每天都与嫔妃美女一起饮酒作乐。此时,他见天下大乱,心中也常常烦躁不安。一天,他照镜子时对萧后说:“我这颗头颅将会葬送谁手呢?”他还准备了毒药带在身边,准备在危急时吃。

隋炀帝一人出游,几乎是全天下的人民都在为他准备行装、供奉食物。他的游幸,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以致百姓没有饭吃,只能剥树皮、挖草根,或者煮土而食,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至此,隋朝江山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

隋炀帝穷兵黩武,公元612年~614年三次出兵征伐高句丽都是无功而返,每次动用几百万人,致使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河北和山东是隋炀帝进攻高句丽的主要军事基地。这里人民受害最深,加以水旱灾荒的发生,起义首先在这里爆发。王薄在长白山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王薄号召农民不要为打高句丽而到辽东送死,各地起义者纷纷响应。公元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乘炀帝二征高句丽之机起兵反隋。他是隋代两朝重臣杨素的儿子,东征时在黎阳督运粮食,十多万人跟随他攻围东都。隋炀帝极为惊恐,立刻让进攻高句丽的隋军回朝,并派遣隋将率军抗击。王薄、杨玄感相继败死,但反隋局面已经形成。隋炀帝被农民起义吓得坐卧不安,每天晚上心惊肉跳,常在睡梦中大叫有贼,要几个美女像哄小孩那样摇抚才能入睡。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由于各地起义队伍迅速发展,隋炀帝意识到隋王朝危在旦夕,便将注意力放到镇压农民起义上来。隋王朝逐渐加强了对起义军的镇压,但各路起义军经过持久的战斗,壮大了力量,也开始与它对抗,攻陷了很多郡县,消灭了大量的郡兵和府兵。

在隋王朝集中力量进行镇压的情况下,少数最早的起义军受到挫折。起义军吸取分散作战易于被各个击破的教训,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初,形成了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与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三大义军。

瓦岗军的首领翟让原来在东郡衙门里当差,因为得罪了上司,被关进了监牢,还被判了死罪。有个狱吏很同情他,在一天夜里,偷偷地给翟让解下镣铐,把他放了。

翟让出了监牢,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召集了一些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当地一些青年人听到消息后,都来投奔他。这些人中有一个17岁的青年叫徐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谋略。

翟让听从徐世的意见,带领农民军到荥阳一带,打击官府和富商,夺了大批钱粮。附近农民来投奔翟让的越来越多,队伍很快壮大到1万多人。

这时,有一个叫李密的青年前来投奔翟让,并且帮助他整顿人马。李密对翟让说:“从前刘邦、项羽,也不过是普通老百姓,后来推翻了秦朝。现在皇上昏庸残暴,民怨沸腾,官军大部分又远在辽东。您手下兵精粮足,要拿下东都和长安,打倒暴君,是很容易办到的事!”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攻打荥阳。荥阳太守见势不妙,慌忙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带大军前来镇压起义军。

李密请翟让在正面迎击敌人,他自己带了1000人马埋伏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密林里。

张须陀根本没把翟让放在眼里,莽莽撞撞地指挥人马杀奔过来。翟让抵挡了一阵,假装败退。张须陀紧紧在后面追赶,追了10多里,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进入了李密布置的埋伏圈。李密见敌军到了,一声令下,埋伏着的瓦岗军将士奋勇杀出,把张须陀的人马团团围住。张须陀左冲右突,没法突围,最后全军覆没。张须陀也被起义军杀死了。

经过这次战斗,李密在瓦岗军里声望提高了。李密不但号令严明,而且生活俭朴,对起义将士也十分关心。日子一久,将士们就渐渐倾向他了。

后来,翟让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李密。大家推李密为魏公,兼任起义军元帅。

瓦岗军在洛口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不久,又乘胜攻下许多郡县,隋朝官吏士兵都纷纷前来投降。瓦岗军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发出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历数炀帝的罪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王朝的统治。这样一来,震动了整个中原。

正当瓦岗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它的内部却发生了严重分裂。翟让让位给李密后,翟让手下有些将领很不满意。有人劝翟让把权夺回来,翟让却总是一笑了之。这些话传到李密耳朵里,李密就心生疑虑了,李密的部下也撺掇他把翟让除掉。李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终于起了杀心。

有一天,李密请翟让喝酒。在宴会中,李密把翟让的兵士支开后,假意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请他试射。翟让刚拉开弓,李密便暗示埋伏好的刀斧手动手,把翟让杀了。

从此,瓦岗军开始走向衰弱了。这时,北方由李渊带领的一支反隋军却日益强大起来。

在反隋的割据势力中,李渊父子集团最终扫灭群雄,统一中国。

李渊出生于关陇一个贵族家庭。其祖父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刚建国时被追封为唐国公。其父原任北周柱国大将军。李渊生于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幼年丧父,7岁袭唐国公爵。隋灭北周后,李渊先后任身侍卫官、太原刺史等职。

公元617年,隋炀帝派李渊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但是隋炀帝不信任他,还任命王威和高君雅为太原副留守,以监视李渊。

公元616年,突厥侵入北部边境,隋炀帝命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抗。结果战事不利,隋炀帝于是派使者押李渊和王仁恭至江都治罪。李渊一方面托词不赴江都,故意纵情声色;另一方面加紧策划。

李渊有四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他很喜欢结交朋友。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就是李世民非常赏识的一个朋友,他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监牢里。

李世民得知刘文静坐了牢,急忙赶到监牢里去探望。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一面叙友情,一面请刘文静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杨广远在江都,李密正进攻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正是打天下的好时机。我可以帮您召集十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不出半年就可以打进长安、取得天下。”

李世民回到家里,反复想着刘文静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要说服他父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好在这个时候,太原北面的突厥(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可汗向马邑进攻。李渊派兵抵抗,连连打败仗。李渊怕这件事传到隋炀帝那里,要追究他的责任,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就找李渊劝他起兵反隋。李世民对李渊说:“皇上委派父亲到这里来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吗?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唯一的出路,只有起来造反。”

李渊犹豫了许久,才长叹一声,说:“我思考你说的话,也有些道理,我只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好吧!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夺取天下,就凭你啦!”

李渊把刘文静从晋阳监牢里放了出来。刘文静帮助李世民,分头招兵买马。李渊又派人召回正在河东打仗的另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要起兵必须扩大兵力,李渊为太原留守,虽握有重兵,但是仍须招募一支自己的队伍。可是公开招募会

引起高君雅、王威的注意。恰在此时,马邑人刘武周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郡,起兵反隋,且自称皇帝,还勾引突厥直驱太原。于是,这为李渊公开募兵提供了借口。

战争壁画

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唐代的战争壁画。从双方隔河相峙、筑城而战的紧张场面,可看到“城”之于“战”的重要。

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托词,召集各位将领商议,提出自己招募兵丁。高君雅和王威迫于当时的形势,只好同意说:“公地兼亲贵,同国休戚,若俟奏报,岂及事机;要在平贼,专之可也。”于是,李渊命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去招募士兵。不多久,便募兵近万人。这支队伍由李渊、李世民父子私自控制和直接指挥,是晋阳起兵的主力。

李渊父子大量募兵,毕竟无法完全掩盖其真实的想法,况且其所用将领长孙顺德、刘弘基是为了逃避征辽诏令而逃到太原的,而窦琮也是逃犯。高君雅、王威见此,怀疑李渊有谋反之心,于是就暗中策划利用晋祠祈雨的机会,将李渊父子诱骗来并全部杀死。不料此事被经常出入王、高家的刘文龙得知,于是刘文龙立刻将此事报告给李渊。因此,李渊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617年初夏的一天夜里,李渊命令长孙顺德、赵文恪等人带领500名壮士,和李世民的精兵一起埋伏于晋阳宫城外,严密封锁。第二天清晨,李渊与高君雅、王威在留守府大厅议事。按照计划,刘文静召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入厅,说:“有密状,知人欲反。”李渊故意让王威先看,但是刘政会不给,并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接过密状一看,是控告王、高暗引突厥入侵。王、高正待辩解,刘文静与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将王威、高君雅逮捕入狱。事也凑巧,第二天果然有突厥数万人进攻晋阳,民众以为是王、高所致,于是李渊趁机杀掉高君雅、王威。这标志着李渊父子正式开始晋阳起兵。

晋阳起兵后,李渊父子的目标就是乘虚入关,直取长安,以号令天下,建立新的王朝。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统治者听说李渊带兵进攻,忙派大将宋老生和屈突通分别领兵数万,在霍邑与河东抵抗李渊大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军进攻宋老生驻守的霍邑,却逢秋雨连绵,无法开战,而且道路泥泞,军粮运输困难。相持数日,眼看军粮将尽,李渊准备退兵,李世民劝阻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之无日。”听了李世民的意见,李渊决定不撤兵。

八月,连日的阴天终于放晴,李渊遂下令攻城,并由李世民率兵诱敌出城,双方展开决战。李世民身先士卒,奋勇冲锋,“砍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霍邑(今山西霍县)一战,李渊大获全胜,斩杀了隋将宋老生,攻下了霍邑。随后,李渊率兵进攻河东郡,虽取得初战的胜利,但是隋将屈突通固守河东郡,李渊久攻不下。后根据李世民的建议,李渊留下部分兵力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率主力部队渡过黄河,直取长安。

同时,李渊在关中地区的家属和亲族也纷纷起兵响应,其中有李世民的胞妹平阳公主、李渊的从弟李神通,李渊的女婿段纶也在蓝田县聚众万余人。

在这种有利形势下,李渊父子一路上采取收揽人心的办法,废除了隋朝的严刑酷法,还开仓济贫。一面收编关中各地的起义军,一面争取关中地主阶级的支持。数月中,李渊、李世民的军队已达20万人,并于十月开始围攻长安。

十一月,长安城破,李渊率军进入长安宫,立年仅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并改元义宁,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总揽军政大权,晋封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定国号唐,李渊就是唐高祖,年号为武德。然后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国到公元624年统 一全国,共历时7年之久。从晋阳起兵到长安建国,李渊是起了决定作用的,但是对于建国、镇压各地农民军、消灭地主武装割据,这些任务大部分是由李世民领导完成的。

李渊建都长安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四周强敌遍布:薛举集团占据兰州、天水一带,并时常进攻关中;李轨集团占据武威一带,亦虎视关中;刘武周则占据马邑,并时常勾结突厥南下威胁晋阳;梁师都占据夏州朔方,在北面威胁着关中地区。因此,消灭四周强敌,完全控制关中、陇西地区(今甘肃省),以关中为根据地,再消灭关东群雄,从而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就成为唐朝统治集团的必然选择。

统一战争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实力较强且经常进攻关中的薛举父子。薛举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宝鼎)人,家私巨万,交结豪强,雄于边朔。公元617年,薛举自称秦王,封儿子仁杲为齐公。从公元617年底到公元618年春,唐军曾与薛举进行了两次大战。公元618年十一月,薛举再次进攻长安,不料在出兵前暴病而死,遂由其长子薛仁杲率军出征,李世民率兵迎敌。

李世民见敌军来势凶猛,便下令坚守,避其锋芒,伺机出战。两军相持60余日,秦军粮食耗尽,军心浮动;况且薛仁杲有勇无谋、残暴成性,其部下已有多人投降世民。至此,李世民认为战机成熟,便以少数部队引开秦军,然后亲领主力从秦军背后袭击。秦军溃败,逃往折墌。于是世民率大军乘胜追击,渡过泾水,围攻折墌城。至半夜,守城秦军纷纷投降唐军,薛仁杲走投无路,只好于第二天出城投降。

公元619年,占据河西王郡的大凉皇帝李轨,因内部矛盾重重而使政权分崩离析。户部尚书安修仁与其兄安修贵发动兵变,并俘获李轨,将其押至长安,后处死。

同年,割据马邑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向山西发起进攻。数支唐军先后迎战,均被其打败,镇守太原的李元吉闻风趁黑夜逃回长安。刘武周的先锋宋金刚则乘势打到了河东,“关中大骇”。在这种不利形势下,高祖李渊准备放弃河西,固守关西。此时,秦王李世民审时度势,向李渊说道:“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盗,若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3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于是李渊征调关中全部兵力,由李世民率领由龙门渡过黄河迎战敌军。过黄河后,李世民将大军驻扎在柏壁坚守,与刘武周先锋宋金刚之军队相持。期间,李世民时常离开营阵侦察地形。有一次,世民带领很少的轻骑兵外出侦察敌情。骑兵四散而去,李世民与一名士兵登上一小山丘休息。忽然,敌军从四周包围了山丘,李世民与士兵都没有发觉。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一条蛇追逐一只田鼠,碰到了士兵的脸。士兵惊醒,发现敌军正在包抄上来,于是赶紧叫李世民上马,眼看就要被敌兵追上。李世民十分镇静,他手取大羽箭,张弓便射,一发就将敌兵的将领射死。敌兵见此,慌忙撤退。

在相持中,李世民派出精兵切断了宋金刚的粮道。两个月后,宋金刚面对强敌无粮草供应,只好撤退。

李世民则率领大军趁机追杀,“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回合”。一直追击到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终于追上宋金刚部队,“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南,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只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刘武周、宋金刚失败后逃往突厥,均被突厥杀死。公元620年,李世民收复了太原。

公元620年夏,关东地区原有的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窦建德四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李密、宇文化及都已失败,只剩下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消除了来自于背后和侧面的威胁后,唐高祖李渊诏令李世民东征,直指河南一带的王世充集团。

王世充本姓支,字行满,西域胡人。王世充集团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瓦岗军的军事力量。打败瓦岗军李密后,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

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王世充原先所属州县的一些官员纷纷降唐。至公元620年底,洛阳城外的王世充所属州县大部分已落入唐军之手,洛阳城处在李世民大军的包围之中。

洛阳城坚壕深、军备充实,但在唐军的长期围困下,王世充在洛阳孤城中危在旦夕。为了解围,王世充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是河北、山东一带势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的领袖,他出身农民,于公元618年称帝,定国号夏。他的部下认为,唐朝在消灭了王世充以后,必将会进攻窦建德。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

这样,唐军的处境变得极为危险,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主张退守新安,寻机再战;另一种是进占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挡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然后趁机消灭他,如此一来,洛阳不攻自破。

李世民采用后一种主张,命屈突通等协助齐王元吉围困洛阳,自己率精骑3500百余人急奔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的前进道路。

两军相持三个月。五月一日,李世民渡河,并假装粮草已尽,让士兵牧马于河北以迷惑窦建德,他本人则于当晚返回虎牢关。窦建德果然中计,第二天早晨全军出击,陈兵汜水,长达20里,鸣鼓大喊而进,要与唐军决战。

李世民胸有成竹,决定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等到敌军疲乏后再出击。

果然,到了中午,窦建德的军队饥饿困乏,互争饮水,席地而坐,已无斗志。李世民看准战机,下令攻击,唐军铁骑直冲向窦建德军队的阵地。窦建德仓促应战,不久其阵势大乱,全线崩溃。唐军追杀30多里,俘获敌军5万多人,窦建德本人中枪,退至本口渚时被俘。

虎牢之战后,王世充惊惶不已,准备突围南走襄阳,但是部下一致反对,王世充不得不自缚投降。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

同时,割据江淮一带的杜伏威归顺了唐朝。大将李靖平定了长江中游的萧铣。后来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杜伏威的旧部辅公祐分别再次起兵作乱,都被李世民迅速扑灭。公元624年,江南也被唐朝平定。至此,唐朝完全统一了中国。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大胜而归。高祖李渊认为前代官职皆不足以称之,因此特设天策上将一职,位在王公之上。十月,李世民以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世民的声望、地位和权势日增,令太子李建成受到威胁。于是在王珪和魏徵的建议下,李建成向高祖请求领兵征战。高祖以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之帅,于公元623年率军讨伐刘黑闼、徐圆朗。这是李建成在统一大业中立下的唯一重大战功。

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由于统一战争的结束而迅速激化,形成明争暗斗之势。

在朝廷中,最受高祖宠幸的裴寂支持李建成,支持李世民的大臣有萧瑀、陈叔达等。在后宫中,秦王李世民曾得罪过高祖的宠妃张婕妤、尹德妃,于是这些人便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李建成的好话,说李世民的坏话。如此一来,朝廷和宫中都有人支持李建成,形势对李建成颇为有利。他们之间的斗争终于因为突厥的进攻而演变成流血事件。

公元626年夏,突厥南下犯边。太子李建成为进一步拉拢李元吉,于是向高祖建议,让齐王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被高祖采纳。这样,李元吉当上了主帅。出发前,李元吉请求高祖调秦王府中的大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宏、秦叔宝同他一起出征,并从秦王府挑选精锐士兵以补充李元吉的军队,此举目的在于为杀害秦王作准备。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为李元吉宴别时,安排伏兵,先杀李世民,然后再杀尉迟敬德。李建成对李元吉许诺,即位后立即封他为太弟。有人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密谋报告给李世民,李世民忙与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决定先动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六月三日,太史令傅奕向唐高祖秘密奏报,说太白星再次出现在秦地,“秦王当有天下”。于是唐高祖询问李世民,李世民趁机向唐高祖告状,指控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并且设计谋害自己。高祖听后极为惊讶,决定第二天早朝时进行查问。

六月四日天还没亮,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率领精兵提前埋伏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这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时的必经之地。六月四日清晨,唐高祖上朝,裴寂、萧瑀、陈叔达、宇文化及等均已入朝,只等李建成兄弟三人到来。此时,李建成、李元吉已进入玄武门,一路走来。当二人行至临湖殿时,发觉情况有些异常,于是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回府。不料此时李世民突然出现,并且在后面呼喊二人,李元吉回身张弓搭箭,射杀李世民,但是连发三箭,都没能射中。李世民的目标是李建成,他一箭就将李建成射死。就在此时,尉迟敬德带着70多名骑兵赶到,朝李建成、李元吉射箭,李元吉坠马后逃入树林中,李世民策马追赶,结果衣服被树枝挂住,也坠马落地。李元吉力气很大,这时跑过来夺取了弓箭要射杀李世民,恰巧尉迟敬德驱马赶到,李元吉慌忙放弃李世民向成德殿逃跑,结果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说出事了,于是派兵猛攻玄武门。这时,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赶到,东宫与齐王府的将士见主人已死,立即溃散而逃。

唐高祖对玄武门之事已有所耳闻,于是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进宫担任宿卫。唐高祖见尉迟敬德头戴铁盔,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大吃一惊,便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起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唐高祖这才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于是派人将敕令向众将士宣读,交战双方才放下兵器。玄武门之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结束。

六月七日,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诏书说:“自今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实际上,唐高祖已把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了李世民。两个月后,唐高祖下达诏书,让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于是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改元贞观,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并且能够虚心纳谏,因此贞观年间出现了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如王珪、魏徵、刘洎、褚遂良等,形成了以进谏为忠的风气。在众多的谏臣中,最著名的是魏徵。

魏徵字玄城,钜鹿曲城(今河北巨鹿县)人,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任窦建德的起居舍人,窦建德兵败之后,入唐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前,魏徵曾建议李建成尽量培植自己的力量,及早除掉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了魏徵策划杀他的事。李世民找来魏徵,板着脸问道:“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拨是非?”魏徵神色自如地回答说:“要是皇太子早听我的话,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了!”左右大臣都替魏徵捏把汗,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转怒为喜。他觉得魏徵很正直,就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于是他开始参与朝政的一些重大的决策,后一度拜相任侍中,封郑国公,成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魏徵不但有卓越的文治武功,而且还有一套系统的政治思想。他总结了历代治国安邦之道,其功绩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是不可比拟的。

魏徵以讽谏出名,被誉为“前代诤臣一人而已”。他曾多次谏止太宗意气用事,有时甚至令太宗下不了台。魏徵还注重提醒太宗要防微杜渐,善始善终。魏徵前后陈谏200余事,曾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著名的政治谏言。

公元626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大臣建议说:有些16岁以上的男孩,虽然不满18岁,可长得身材高大,也应该让他们当兵打仗,唐太宗同意了。但是魏徵扣住诏书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徵就是不发。唐太宗气得火冒三丈,对魏徵说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扣住我的诏书不发?”魏徵不慌不忙地说:“我不赞成您这样做!军队强大不强大,不在于人多人少,而在于用兵得法。好比湖里的鱼和水,您把水弄干了,可以捉到很多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如果把那些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到哪里征兵呢?”唐太宗虽觉得有理,可就是不服气。魏徵也生气了,不顾一切地说:“陛下,您已经好几次说话不算数、失信于民了!”魏徵一席话,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他别扭了好半天,才老老实实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公元628年,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年满16岁,花容月貌,长孙皇后得知后,请求太宗召此女入宫,聘为九华。当时诏书已经发出,只是还未派出册封的使者,魏徵得知此女已许给了陆氏,于是忙向太宗进谏。太宗听后,立即以手诏回答魏徵,并表示自责,下令将郑氏女归还旧夫。

由于魏徵敢于犯颜直谏,所以太宗在魏徵面前非常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有一次,唐太宗要去南山巡游,车马都已准备了,却又改变主意不去了,魏徵问唐太宗何故,唐太宗笑着回答说:“本来是打算去,后来怕你不高兴,所以就不去了。”还有一次,唐太宗在御花园中玩弄一只新得的鹞鹰,正玩得尽兴,看见魏徵远远走来,太宗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徵早就看见了,于是故意把汇报时间拖长。等魏徵走后,唐太宗发现鹞鹰已经闷死了。还有一次,唐太宗去洛阳巡视,中途在昭仁宫(今河南寿安)休息,他对用膳安排不周大发脾气。魏徵当面批评唐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为百姓不献食物而发火,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使百姓背上沉重的负担而灭亡了,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意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再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提醒,恐怕我就难得听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彩绘文官俑 唐

公元643年,63岁的魏徵得了重病。唐太宗不断派人前去探视他的病情。这一天,唐太宗听说魏徵病危,急忙领着皇太子,亲自到他府里去看望。唐太宗难过地问魏徵:“您还有什么话要说么?”魏徵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最担心的就是国家的危亡啊!如今国家昌盛,天下安定,希望陛下您在太平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啊(文言是居安思危)!”唐太宗边听边点头,表示一定记住他的话。几天以后,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十分悲痛,亲自为他撰写了墓碑的碑文。此后,他还时常怀念魏徵。有一次,唐太宗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衣帽;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亡的道理;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过失。我常常拿这三面镜子来检察自己的得失。如今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

魏徵的忠言直谏和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使唐朝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形成了后世历史学家称赞的“贞观之治”的局面。

从公元627年~649年,这段时间是唐太宗统治的时期。在这期间,封建统治较为开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稳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目睹了强大的隋朝怎样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中分崩离析,因此他时时注意以隋朝的灭亡为教训,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常常说:“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有了这种认识,唐统治者为了实现长治久安,不得不对人民做出一些让步。

在经济上,唐太宗继续实行均田制。均田制规定:凡18岁以上的男子,分给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口分田在农民死后要归还国家,由国家另行分配;永业田则归农民所有,可以买卖或传给子孙。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租是指每年纳粟二石;庸是指每年服役20天,可以让农民纳绢代役;调是指每年纳绢二丈、棉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唐太宗对租庸调制没有进行重大改革,但是在即位后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他尽量减少徭役的征发,即使非征不可的徭役也多改在农闲时征发。如公元631年,皇太子承乾年满13岁,需要举行加冠典礼,这样要征发各地的府兵作为仪仗队。唐太宗认为当时正是农忙的季节,不应该影响正常农事,于是下诏将冠礼改在秋后农闲时举行。

唐太宗还很重视兴修水利,朝廷设有专门的官员以“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另外还命各地兴修水利。他还经常派使者到各地考察官吏,劝课农桑。

在政治上,唐太宗总结了前代的经验教训,对三省六部制进行了适当变革。唐代时的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执行政令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下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省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令,因为李世民曾任尚书令。为了避讳,便以左右仆射作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省主要管理军国大事的审议和决定,负责进奏章表、草拟治敕等,因而有“中书出诏令”之说,其最高长官是中书令。门下省的职责是对中书省的决议进行审查,不同意的可以驳回,其长官是侍中。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巩固了中央集权,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也正是因为依靠三省六部制,唐太宗的政令才能畅通。

在地方上,唐实行州县制,设刺史和令为州、县长官。唐太宗十分注重地方官吏的选拔,常把刺史的名字写在寝宫的屏风上,并在每个人的名字下记录他的政绩,以决定奖惩。唐太宗规定,县令须有五品以上的中央官员保举,各州刺史必须由皇帝选拔任命。

为了选拔人才,他还确立了完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唐代科举制已实行分科,其中以进士科最重要。有一次,唐太宗在金殿端门俯视新科进士鱼贯而入的盛况,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在文化教育上,唐太宗尊崇儒学。从贞观二年开始以孔子为先圣,在国学中设置庙堂,以备祀典,并下令各州县都置孔子庙。为培养更多通晓儒学的士人,唐太宗大力兴办学校。在朝廷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在地方设京都学及府、州、县学。国子监规模很大,曾有8000多学生。

唐太宗还十分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他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在贞观年间,史书编纂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编了晋、梁、陈、北齐、北周、隋等朝的史书。除此之外,还开始编修国史。

在个人方面,唐太宗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唐太宗即位后,没有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宫殿,而是住在隋朝时建造的已破旧的宫殿里。公元628年秋天,大臣们想为唐太宗建造一座楼阁,但是当年发生了天灾,于是唐太宗就把这件事阻止了。在建造自己的陵寝时,唐太宗亲自制定规格:以山为陵,能放得下棺材即可。

经过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出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局面。犯罪的人也大大减少了,有一年,全国仅有29人被判死刑。天下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

唐高宗是个懦弱平庸的人,他即位以后,把朝政大事交给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处理。后来,他又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权力欲很强,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原来是一个很有钱的木材商人,隋末时弃商从戎,成了一名府兵制下的鹰扬府队正。李渊起兵反隋,武士彟转而参加了李渊的军队,后来在唐朝廷为官,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9岁时,父亲死去。14岁时,已经近40岁的唐太宗听说她长得很美,便选她入宫,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后来又封为才人。

唐太宗死了以后,她和一些宫女依旧制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曾与她有暧昧关系,于是让她蓄发入宫侍寝,封为昭仪。但武则天心里还不满足,想进一步夺取皇后的位子,于是武则天千方百计想陷害王皇后。

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天,王皇后来探望,爱抚地摸了摸,逗了逗。王皇后走后,武则天竟狠心地把女儿掐死,用被子盖好。当高宗来看时,她便诬陷是王皇后杀了她的女儿,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唐高宗因此大怒,从此动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到了公元655年九月,唐高宗不顾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正式提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有一天,唐高宗问李:“我打算立武昭仪做皇后,褚遂良他们坚决反对,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呢?”李看见高宗废立决心已下,便为武则天说好话,他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得到外人同意呢?”许敬宗也说:“乡巴佬多割10斛麦子,尚且想换个新媳妇,何况天子富有四海,立新皇后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高宗决定,废王皇后为庶人,册封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参与朝政。她利用高宗与元老重臣之间的矛盾,在短短几年内,就杀了长孙无忌,罢免了20多个反对他的重臣。武则天对拥护她的人全都重用,李义府、许敬宗因而青云直上,当了宰相。到了后来,武则天甚至同高宗一起垂帘听政,当时朝臣并称他们为“二圣”,即称高宗为天皇,武后为天后。武则天作威作福,高宗一举一动都受她约束。唐高宗很不满,就秘密把大臣上官仪找来,让他起草废武后的诏书。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怒气冲冲地去见唐高宗。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唐高宗十分害怕,没了主意,就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这么干的。”武则天立刻命人杀掉上官仪等人。从此大小政事,都由武则天一人定夺。

唐高宗感到武氏一派的威胁越来越大,担心李家的天下难保,就想趁自己还在世,传位给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但是,武则天竟用毒酒害死了李弘,立次子李贤做太子。不久,又把李贤废为平民,改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弄得唐高宗束手无策。

到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后来,她容忍不了唐中宗重用韦氏家族的人,又废了唐中宗,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同时,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事务由她自己做主。

武后步辇图 唐 张萱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武后的亲信法明、怀义和尚等10人献呈《大云经》,内有女主之文,陈符命,说武则天是弥勒下界,应该做人间主。这一切都是为武则天称帝制造理论根据。九月三日,侍御史傅游艺猜中了武则天的心思,率关中百姓900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武则天假装不许,但升傅游艺为给事中。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6万余人又请改唐为周,睿宗皇帝亦不得不上表请改武姓。于是武则天在九月九日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武则天受尊号为圣神皇帝,将睿宗皇帝立为皇嗣,赐姓武,以皇太子为皇太孙。十三日,立武氏七庙于神都洛阳,追尊其父王为始祖父皇帝,平王少子武为睿祖康皇帝,又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氏诸姑姊为长公主。十月,制天下武氏悉免课役。

武则天掌理朝政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唐帝国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又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对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她乐意采纳,反对她的意见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

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在于改革官制,削弱三省六部制的相权,加强御史台的监督作用;同时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使更多的寒族参与政治。她完善了科举制,为表示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她亲自过问,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并且开设武举,由此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文臣武将,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制造冤狱并广开告密之风,形成政治上的恐怖。她生活奢侈,支持佛教,大修宫殿、佛寺,并宠信张易之等小人,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同年,82岁的武则天病死,她生前曾留下“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言,并令人在陵前高高竖起一座无字碑。

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唐第7代皇帝。他性格果断,仪容英武,且多才多艺,尤其擅长音律。他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为临淄王。

李隆基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和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韦后之余党消灭,拥其父睿宗即位。因李隆基除韦后有功,唐睿宗李旦立其为太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七月,西方出现彗星,经轩辕入太微至大角,于是,太平公主遣方士向睿宗进言:“彗星是预示当除旧布新之星;彗星一出,帝座也随之变位,这表明太子要为天子了。”他们向睿宗进此言的意思是李隆基将要弑君篡位,让睿宗赶快将其除掉。睿宗不理解他们的意图,说:“传位于太子就可避灾,我已经下了决心,传位于他。”

李隆基知道后,急忙入宫,叩头道:“我功劳微薄,越诸位兄弟成为太子,已经觉得日夜不安了,如父皇让位于我,会使我更加不安。”睿宗说:“我之所以得天下,都是因为你的缘故。现在帝座有灾,传位于你,为的是转祸为福,你怀疑什么?”李隆基仍再三推辞,睿宗说:“你是孝子,为什么非要等我死后在柩前即位呢?”李隆基只好流泪应之。太平公主和其同党也力谏皇帝,认为不可让位,但是睿宗主意已决。于是唐睿宗在七月二十五日诏令正式传位于李隆基。

八月三日,李隆基(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帝。八月七日,唐玄宗李隆基改元为先天,大赦天下。

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励精图治。姚崇讲究实际,宋璟坚持原则,守法则正,二人鼎力辅佐朝政,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而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姚崇提出的抑制权贵、不接受礼品贡献、接受谏诤、不贪边功等建议,玄宗不仅采纳而且严格执行。宋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又敬又怕。

为改变当时的奢侈之风,玄宗下诏将皇帝服御和金银器玩销毁,重新造成有用的物品,交给国家使用;把珠玉锦绣在殿前焚毁,并规定后妃以下,不准穿锦绣珠玉。在玄宗的倡导下,节俭成了时尚。对日益扩大的佛教势力,玄宗下令严禁建造佛寺道观、铸造佛像、抄写佛经,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往来,并精简僧尼人数,从而扼制了寺院势力。

开元年间,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改革。

为安定皇位,稳定政局,玄宗采取出刺诸王、严禁朝臣交结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出刺诸王即玄宗解除诸王皇亲国戚的兵权,让他们做外州的刺史并严格限制他们,使他们不能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从而无法叛乱。而且规定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减少他们和京官接触的机会。对那些功臣权势,玄宗或罢免他们的官职或让他们出任地方官。这就消除了动乱的隐患。

为强化皇权,玄宗裁减冗官,加强吏治,革新政治。针对武后以来官吏冗滥的现象,玄宗下令免去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撤销、合并闲散司、监十余所,从而精简了官僚机构,节约了开支。同时健全监察机构,严格选拔官吏制度,赏罚严明。玄宗对官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在开元四年组织的县令考试中,不及格的45人立即被罢免。另外他还鼓励官员外任。

玄宗比较注意发展经济。开元初年,流民人数巨大,玄宗采取检田括户、抑制兼并的措施,下令在全国清查户口和土地,安置逃亡人口,将籍外土地重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就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兼并活动,增加了国库收入。其次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玄宗当政期间,全国共兴建了56项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全唐水利工程总数的20%以上。

玄宗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天下人口786万户、4543万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天下人口841万户,4814万人。唐都长安有人口百万,是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对外贸易兴旺,往来于唐和波斯、天竺、大食等地的商船络绎不绝。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长安。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气象万千的长安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好写照。

唐玄宗在平定太平公主集团、执掌全部大权后,国内仍然是经济凋敝,吏治混乱,困难重重。

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玄宗决心首先整顿吏治,任用贤人。先前武则天和韦后为了收买人心,用人不问才干,大量任用官吏,导致官僚机构膨胀。玄宗首先下令严格官员铨选制度、裁汰冗员,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任命官员,消除了人浮于事的现象。

在整顿吏治的同时,他还起用贤臣姚崇和宋璟。姚崇在武周和睿宗时已两次入朝为相,素有“救时宰相”之称。开元元年十月,玄宗召见姚崇,宣布任命姚崇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以为姚崇会大喜过望,但姚崇却沉默不语,也不拜谢龙恩,心中好生奇怪。稍后姚崇才对皇帝说:“臣有建议十项,如果皇上不听或者不实行它,臣斗胆冒死不接受皇上的任命。”玄宗颇感兴趣,便让他说来听听。姚崇逐一说出他的10项要求:实行仁政;不求边功;不要让宦官干政;减少百姓赋税;不要再建造寺庙;以礼法对待大臣等。玄宗听完姚崇的10项建议,郑重承诺愿意实行,接受了姚崇的建议,任命他当宰相。姚崇任宰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把朝政治理得焕然一新。

正当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河南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蝗灾。中原的广阔土地上,到处都是成群的飞蝗。那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蝗群落到哪里,哪里的庄稼就被啃得荡然无存。灾情越来越严重,受灾的地区也越来越大。地方官吏向朝廷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传到京城。

宰相姚崇向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处理得当,是可以治理的。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虫完全可以扑灭。

唐玄宗很信任姚崇,立刻批准了姚崇的奏章。姚崇下了一道命令,要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将火堆燃起。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边打边烧。

各地官民发动起来,用姚崇的办法灭蝗,效果很显著。仅汴州一个地方就扑灭了蝗虫14万担,灾情缓解了下来。

可是那时在长安朝廷里有一批官员,认为姚崇的灭蝗办法过去没人做过,现在这样冒冒失失推行,只怕会闯出乱子来。

唐玄宗见反对的人多,也有点犹豫不定。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镇定自若地回答说:“做事只要合乎道理,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大蝗灾的年头,都因为没有采取好的扑灭措施,造成严重灾害。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那样才危险呢。”

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国家安全会受到威胁,就害怕起来,说:“依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姚崇说:“大臣们不赞成我的办法,陛下也有顾虑。我看这事陛下只管交给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意受革职处分。”

由于姚崇不顾个人安危,只考虑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姚崇一生节俭,衣着朴素,妻子儿女也过着贫寒的生活。开元四年姚崇病重,宋璟前往探视,见他家床铺破席,门无布帘,时值刮风下雨,只好将竹席挡雨,深受感动。姚崇死后,家中无钱发丧,后有一个老家人自愿卖身替他办丧事。玄宗听说后,赏赐了他100段布帛、200石粮食。后玄宗偶经他的墓地,见墓地上空无墓碑,感动得泪雨滂沱,命人为他立碑,并亲手书写了碑文,以嘉良臣。

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20多年中,除了姚崇之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比如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人。他还愿意采纳宰相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实行了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唐玄宗执政二十多年,见天下太平,便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觉得,天下太平无事,宰相管政事,将帅守边防,自己何必那么为国事操心。于是,他就追求起奢侈享乐来了。

宰相张九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常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唐玄宗本来对张九龄很尊重,但是到了后来,再也听不进张九龄的意见了。

李林甫原是吏部侍郎,奸诈狡猾。他善于拉拢宦官和妃嫔,故而对皇帝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因此,他每次都能揣测到皇帝的心思而去奏旨,深得唐玄宗的赏识。当时唐玄宗对武惠妃最为宠爱,其子寿王瑁也最受玄宗喜欢。李林甫谄附武惠妃,由此得以擢升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二十八日,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三人分别被唐玄宗任命为礼部尚书、中书令、侍中,同为中书门下三品。

唐玄宗想提升李林甫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是个心术不正的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就要遭难了。”李林甫听到这些话,把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

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将领牛仙客没读过书,但是很会理财。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不赞同。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是宰相的合适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没有大局观念。”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任用牛仙客的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唐玄宗生气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做主吗!”

经过几件事,唐玄宗越来越讨厌张九龄,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终于找了个借口撤了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了宰相。

李林甫当上宰相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

有一个谏官不肯依附李林甫,上奏本向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他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去外地做县令了。大家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谁也不再向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自知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出朝廷。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逢迎,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

有一个官员叫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去外地做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在什么地方?这个人很有才能,可以任用。”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朝后,李林甫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一直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他如愿。”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对他哥哥很关心,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怎么办才好。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自己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治病就行了。”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果然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这时,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实在太可惜了,严挺之现在已经得了重病,干不了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作罢了。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有很多。但是,不管李林甫装扮得多么巧妙,他的阴谋诡计还是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样来的)。

公元747年,玄宗欲广招贤士,下令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可到长安参加考试。李林甫下令郡县官吏先行挑选,然后送到尚书省,由尚书复试、御史中丞监试,然后再挑选几人送至皇上。考试结果,李林甫未录取一人,却向玄宗贺喜说:“这些人才能平庸,可见野无遗贤。”

李林甫在宰相的职位上,一干就是19年,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挤,一批批阿谀奉承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从兴旺走向衰败,“开元之治”的繁荣景象也消失了,接着就发生了“天宝之乱”(天宝是唐玄宗后期的年号)。

唐玄宗暮年时,宠爱年轻美貌的杨贵妃,并把她的近亲都封了官。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天都在宫里饮酒作乐,时间一久,宫里的一些老歌词听腻了,他便派人到宫外去找人来给他填写新词。就这样,贺知章推荐李白进了宫。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城(位于今巴尔喀什湖南),5岁的时候,他父亲才千里迢迢拖儿带女回到内地,在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清廉乡(一作青莲乡)定居下来。

李白的父亲从小就对李白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李白5岁时就能诵六甲,10岁时就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书,连佛经、道书他也拿来读。

20岁前后,李白游历了蜀中的名胜古迹,并做了《登锦城敬花楼》《白头吟》《登峨眉山》等名诗。雄伟壮丽的山川,开阔了李白的视野,养育了李白广阔的襟怀、豪迈的性格和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李白决心像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那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他不愿像当时的读书人那样,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而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学问、品德,获得声誉,一举成名。

抱着这种目的,李白在家乡时就开始了“遍访诸侯”的活动。出蜀之后十余年中,李白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求仕活动未获得成效,他的诗歌却越来越成熟了,而社会的阅历和生活的磨难,更使他洞悉到世态的炎凉。在这期间,李白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自己也因而名满天下。后来,贺知章利用唐玄宗找人填写歌词的机会把李白如何有才学、如何想为国出力的情况奏明了唐玄宗。唐玄宗很爱才,对李白的诗也十分欣赏,当即决定召见李白。

公元742年,李白应召进宫。10余年来的愿望终在这一天实现,李白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于是他口中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高高兴兴地面见唐玄宗去了。

李白到长安后,被安置在翰林院,以才华出众经常为皇帝起草诏命,或侍从皇帝出游,写些宫廷题材的诗文;侍从之暇,则在繁华的长安市游冶饮酒,贺知章金龟换酒的事就发生在这时候。对于他们的宴饮盛况,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有生动的记载,李白的风采最为出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但是由于他本人的桀骜不驯,不但官僚显贵容不得他,连唐玄宗也打消了重用他的念头,把他晾在一边。李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经过一番思索,终于下决心离开。就这样,他怀着怨愤而又眷恋的心情,告别皇帝,告别京城。这时距应诏入京刚好3年。他的名篇《蜀道难》《行路难》《月下独酌》以及一部分《古风》,都写于这个时期。

李白不幸离开长安,却赶上了一个千年的约会。这个意外的相逢,或许是文学史上最美的故事。他出京后,向东到了洛阳,在这里和杜甫相遇。诗仙和诗圣终于会面了,而且还加上了高适。他们三人一同东游梁宋,终日痛饮狂歌,慷慨怀古。这年的秋天,高适独自南游,李白和杜甫继续同行,到了齐鲁大地。二人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深厚的友谊。

此后李白继续自己的天涯孤旅。他北游燕蓟,南返梁宋,往来于宣城、金陵等地,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前后一共10年时间。这10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或批判现实,或寄情于纵酒求仙,或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怀念真挚的情谊。《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远别离》《秋浦歌》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哭晁卿衡》《赠汪伦》等篇章,就写于这一时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于居留宣城期间。谢朓楼是南朝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修建的楼。李白对谢朓十分钦服,登上他的故楼,自然会有万千感慨: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若论感情之奔放激烈,《将进酒》最能代表李白的特色。一开篇,诗人就用两组奔放跳荡的排比长句,如天风海雨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万里长河是那样的伟大,而生命是如此的渺小脆弱。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巨人式的悲伤,但是悲伤却不悲观,在诗仙看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全诗笔酣墨饱,由悲转乐、转狂傲、转愤激,如黄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感情悲愤而发为狂放,诗句豪纵而不觉其浮嚣,自有一种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洛阳称帝,攻破潼关。玄宗幸蜀,长安沦陷,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此时李白已年近花甲,他认为当此天下大乱之际,正是壮士立功之秋。他进永王李璘的幕府。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称帝。安史之乱还未完全平复,皇家兄弟先打起来了,结果永王战败。李白沦为朝廷的囚犯,坐监狱,遭流放,甚至几乎被杀头。李白在狱中,亲人朋友多方营救,但是朝廷还是判处他长流夜郎。亲人相送至浔阳江头,然后他只身西行。他仍旧作诗、喝酒,走到了白帝城。这时候朝廷大赦天下,诗人欣喜的心情无法言表,立即返舟东下,重出三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遇赦后,他又作了很多诗。如《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豫章行》,都是很感人的诗篇。《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他这样描写庐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竟然还能写出如此豪壮的诗句,从古到今,能有几人?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顽强而执着地追求着惊世骇俗的功业。一直到临终,他还写了一首《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也就是藩镇),这些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很大,不仅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按照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有被调到朝廷当宰相的可能。

李林甫掌握朝政大权后,不但排挤打击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4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就有著名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等人。李林甫见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就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王忠嗣为此险些丢掉了性命。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在这些胡人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欣赏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经常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许多卑劣的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到军营来赴宴。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割下他们首领的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的手段,逢迎拍马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做了范阳、平卢两镇及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分地区。他秘密扩充兵马,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又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造反。

没过多久,李林甫病死了,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借着他的外戚地位,继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越闹越僵。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自然不相信他的话。

公元755年农历十月,安禄山作了周密准备以后,决定发动叛乱。这时,正巧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便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向将士们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将士们都觉得事出突然,但是谁也不敢对圣旨表示怀疑。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出兵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时间,道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天。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过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安禄山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还不相信,认为是有人造谣,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才慌了起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满朝官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扬扬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我没说错吧。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10天之内,一定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献上。”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心情才安稳下来。可是,谁知道叛军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长驱直入,一直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潼关形势险要,道路狭窄,是京城长安的门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重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攻打进去。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生起事端。哥舒翰主张在潼关坚守,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请求引兵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让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他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歼灭叛军的时机会丧失掉。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凶多吉少,但是又不敢违抗皇帝的圣旨,只好痛哭一场,带兵出关。关外的叛将崔乾祐早已做好准备,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祐派精兵埋伏在灵宝(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20万大军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失守后,关内已无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弃城而逃。到了此时,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他让杨国忠赶紧想办法。杨国忠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大家都失魂落魄,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已经没有了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群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的护卫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了长安。他们事先派了宦官到沿路各地,让官员准备接待。

谁知,派出的宦官早已经自顾逃命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也没有人给他们送饭。他们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疲惫不堪,饥渴难忍。他们心里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待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都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拖累,这笔账应该向杨国忠算。

这个时候,有二十几个忍饥受饿的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粮。杨国忠正忙着应付,周围的兵士便嚷起来:“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向他射起箭来。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更加激昂起来,把唐玄宗住的驿馆也包围了。唐玄宗听到外面的吵闹声,问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监告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杀了。唐玄宗大惊失色,不得不扶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要将士们回营休息。

兵士们哪里肯听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将军陈玄礼,问兵士们不肯散的原因。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

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陪伴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只好下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出去,用带子勒死了。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除了一口恶气,撤回了军营。

唐玄宗经过这场兵变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玄宗便分3000人给太子李亨,令太子击破逆贼,收复长安。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皇帝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帝,改元至德。

唐玄宗匆忙逃出长安不久,安禄山的叛军便攻进了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得到长安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驻守。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被叛军占领。

叛军在进入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将领令狐潮去攻打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原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投降了他。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就招募了1000多个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4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60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负了伤也不下战场,打退了叛军300多次进攻,叛军死伤无数,终于迫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久了,城里的箭射光了。为了这件事,张巡非常心急!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索往墙下爬。这一情况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报告给了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直到天色发白,叛军才看清楚,原来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

张巡的兵士们在雍丘城头上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查点了一下,竟有几十万支之多。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足够用啦!

又过了几天,与前几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以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于是,谁也不去理它。

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并非是草人,而是张巡派出的500名勇士。这500名勇士乘叛军没有准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几万叛军失去指挥,四处乱奔,一直逃到十几里外,才停了下来。

令狐潮连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又增加了兵力攻城。他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有几万人之多,张巡的兵士不过1000,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得胜而回。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告急,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13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张巡接到告急文书,马上带兵去了睢阳。

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七月六日,叛军大将尹子奇又起兵数万攻打睢阳。睢阳城被围多日,粮食已吃尽,将士每人每天只能以米一盒,杂以茶纸、树皮而食。张巡令部将南霁云率30骑奋杀突围,求救于临淮。但临淮守将惧怕贼兵,拥兵不救。叛军知道临淮守将不来救援的消息后,围攻更急。茶纸被吃光,便杀战马而食;马亦杀光,又罗雀掘鼠而食;雀鼠也尽,张巡忍痛杀己之爱妾,许远也杀其奴,以供士兵之食;然后尽杀城中妇人食之,继之以男子老弱。当时城中人知必死,无一叛者,最后只剩下400余人。十月九日,叛军攻上城头,守城士卒都因病或因饿无力再战。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36人都被杀害。张巡临死时毫无惧色,大义凛然。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不久,身边的文武官员只有30人。这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事都没有秩序,一些武将也不太听指挥。肃宗想平定叛乱,非常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这时,他想起他当太子时的一个好朋友李泌,就派人从颍阳(今河南省境内)把李泌接到灵武来。

李泌原是长安人,从小就很聪明,读了不少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对他十分器重,称赞他是个“神童”。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曾向玄宗上奏章,想给李泌一个官职。李泌推说自己年轻,不愿做官,玄宗就让他和太子交上了朋友。后来,他看到政局混乱,索性跑到颍阳隐居了起来。

这一回,唐肃宗来请他,他想到朝廷遭到困难,就到了灵武。唐肃宗看见李泌,高兴得像得到宝贝一样。那时候的临时朝廷,不太讲究礼节。唐肃宗跟李泌就像年轻时候一样,进进出出总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李泌出的主意,唐肃宗全都听从。

唐肃宗想封他当宰相,李泌坚辞不受。后来肃宗只好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相当于军师)。

那时候,郭子仪也到了灵武。肃宗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整日忙于批阅四面八方送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一刻的间歇。唐肃宗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要先送给李泌拆看,除非特别紧要的,才直接送给肃宗。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和李泌两人掌管。李泌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安稳。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称帝。这本来是个消灭叛军的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让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回攻长安,结果打了败仗。后来,郭子仪向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借精兵,集中了15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头目安庆绪逃到了河北,不久,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便觉得心满意足起来,用骏马把李泌接到了长安。

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在宫里安睡。李泌趁机对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做个闲人吧!”

唐肃宗说:“我和先生几年来患难与共,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

无奈李泌一再请求,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离开,最终也只好同意。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了个屋子,重新过起了隐居生活。

李光弼是契丹人,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父亲李楷洛原本是契丹首领,武则天年间归顺唐朝,被封为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从小擅长骑马射箭,为人严肃坚毅,沉着果断,具有雄才大略。早年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后来逐渐晋升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府兵马使,王忠嗣非常赏识他,对他十分优待。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大将军郭子仪知道李光弼是一位了不起的将才,就推荐他为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

李光弼执法严明,言行一致。唐肃宗即位后,李光弼奉命来到灵武,做了户部尚书。当时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侍御史崔众掌握兵权,号令不行,唐肃宗便命李光弼带兵5000至太原,接过了崔众的兵权。

公元757年,叛将史思明、蔡希德以10万大军围攻太原。当时留守的李光弼军队不足1万人,双方力量相差很大。将士们都主张加固城墙,全力坚守。李光弼认为这是消极防守,应该在防守中积极主动地出击。李光弼动员百姓拆掉房屋做礌石车,叛军靠近则发石攻打。史思明则命令部下建造飞楼,围上帐幕,筑土山接近城墙。李光弼便组织人力挖地道直到土山下,这样,土山便自然倒塌了,然后出其不意派精兵出击。史思明害怕了,留下蔡希德继续攻城,自己先逃走了。李光弼看出叛军力量削弱,军心动摇,便抓住这一时机,组织主力军奋勇出击,史思明军队迅速溃败。

公元760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改范阳(今北京西南)为燕京,自称为大燕皇帝。不久,史思明整顿人马准备重新攻打洛阳,唐肃宗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命令他去攻打叛军。李光弼到了洛阳,当地官员听说叛军势力强大,都很害怕,主张退守潼关。李光弼权衡了一下,认为这个时候官兵决不能退,但可以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州)。史思明率兵进入洛阳后,发现是一座空城,只得率军到河阳南面与唐军对峙。

史思明为了显耀自己兵强马壮,每天把一批批战马牵到河边洗澡。李光弼见状,想出一计。他命令将军中500多匹马集中起来,把小马关在厩里,待史思明放马洗澡之时,把母马赶到城外。母马思念小马,便嘶叫起来,而史思明的马听到马群叫声,立即挣脱缰绳,浮水泅过河来。史思明一下子失去了上千匹好马,气得咬牙切齿,立即纠集几百条战船,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浮桥烧掉。李光弼得到消息,命令士兵准备几百条粗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待叛军的船靠近后,唐军几百条竹竿一齐顶住火船,火船无法靠近,很快便烧沉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礌石机关炮攻击叛军,叛军死伤无数,仓皇逃窜。不久,李光弼打败了史思明。

李光弼多次扫平叛乱,战功卓著,后来被晋封为临淮郡王。不久,他的图像被悬挂于凌烟阁,赐铁券、予一子以三品衔。后因受宦官牵制,在洛阳北邙山战败。宦官鱼朝恩和程元振屡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蓄意加害李光弼,李光弼也一度被撤了帅职。

后来,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从安禄山发动叛乱,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经历了8年的战火浩劫,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结束,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真是一件大喜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得知消息,更是与妻儿老小一起欣喜若狂。

杜甫字子美,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他幼年就失去母亲,父亲外出做官,他被寄养在洛阳的姑母家中。杜甫自幼聪明过人,7岁便开始作诗,10多岁就同当时的文人名士交游,受到广泛的称赞,他们把他的文章和汉代著名文学家班固、扬雄相比拟。杜甫年轻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也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公元735年,杜甫回洛阳应试,没有考中。两年后,他又北游齐、赵,与朋友一起呼鹰逐兽,饮酒赋诗,流连于山水之间,这一时期杜甫的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来到京城长安。他先是参加考试,结果奸相李林甫妒贤嫉能,竟然让所有的考生全部落榜,并给皇帝上表称贺,说“野无遗贤”。正规渠道走不通,杜甫只有和众人一样,到处去拜访达官贵人,期望得到他们的帮助。这种生活太伤自尊了,杜甫想起来就觉得屈辱: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但是生活仍然是那样无可奈何。整整十年的时间,杜甫困守长安,到头来,总算弄到了正八品下的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管理兵器和仓库门的钥匙。

然而杜甫“走马上任”的官定之日——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也就是安禄山造反之时。国家残破,生灵涂炭,杜甫连这个比芝麻还小的官也做不成了。他先是带着一家老小流亡,途中得知太子李亨即位,便把家人安置下来,自己去投奔皇帝效力,不料却被叛军捉住并押解到长安。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了,漫步在昔日繁盛的曲江边,一切都触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哀江头》)

过了几个月,杜甫冒险从长安逃出,到肃宗那里,很快被任命为“左拾遗”,就在御前当值。就任不久,他因上疏营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被下狱问罪。幸亏有人相救,才保住性命。但是皇帝再也不想用他,于是让他回家探亲。这个打击很沉重,但它给诗人带来了创作的巨大丰收。他的所有反映国运民瘼的代表性作品,都在这时出现了。

《北征》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分为五大段,依次叙述了蒙圣恩放归探亲,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的破败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的情景,以及在家中对朝廷局势的关心,最后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和对肃宗中兴的期望。

《羌村》三首,则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探亲还家的种种情景:刚到家时合家悲欣交集的场景、在家时的忧国的苦闷以及邻居相访的情谊。一切都是如实地写来,颇见诗人的白描功力。以第一首为例: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抵达家门,满天是峥嵘起伏重叠万状的赤云。迎接归客的是喧闹的鸟雀。爱妻和孩子们第一眼看到我时都愣住了,他们压根没想到,在这人命危浅的年月,亲人还能活着回来。远远旁观的邻人们,看着这一幕历经生死的意外重逢,也不禁心酸而泣下。夜深人静了,可是一家人还沉浸在重聚的喜悦之中,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这一切难道是在梦中吗?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之处,就在于它洗净铅华,于自然平淡之中见出款款深情。“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的心理活动,故能感人至深。

这一时期,个人的遭遇也就是整个社会的苦难。杜甫在飘零的旅途上,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春望》《月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每一篇都是那个时代的忠实的记录。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杜甫实在找不到养家糊口的活路了,他想到了此时正在蜀中做官的朋友高适。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之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草堂。这下总算有了一个安定的家,虽然简陋,但环境清幽: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

家安下了,自然会有客人来,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诗中不仅具体地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请邻人助兴的细节,表现了诚挚率真的友谊。但是这种宁静美妙的日子只有两三年的时间,由于他所倚重的朋友几度离开成都,他的生活时时发生危机。草堂经常被大雨淋得屋漏床湿,家里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杜甫表现出了圣人的淑世情怀。他并不单单地为自己的一己之困而烦心,而是想到了普天之下和自己一样身在困境的人们,祈愿他们能够过得比自己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也难以为继。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告别草堂,告别成都。他经过将近一年的漂泊,到达了奉节白帝城。依靠地方长官的照顾,他在这里住了下来。又是一段安定的生活,杜甫得以大力地写诗。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杜甫写了430多首诗,诗歌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尤其是他的律诗创作,登上了一个前人没有达到的、后人也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峰。后人把他的律诗专称为“杜律”,成为写作律诗的最高准则。《咏怀古迹》5首、《秋兴》8首,以律诗写组诗,是他的律诗里登峰造极的代表之作。其他如《登高》《登楼》《春夜喜雨》《蜀相》《野老》《白帝城最高楼》《旅夜书怀》等,莫不是传诵千古、堪为典则的名篇。仅以《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在声律上极其精密。八句都是工整的对仗句,而全诗这种严整的对仗又被形象的自然流动掩盖起来,精密得不着痕迹。句中平仄谐调,轻重疾徐,变化有致。

三峡的楼台淹留日月,但是诗人开始想念家乡了。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携家人乘舟东出三峡,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漂泊。江陵、公安、岳阳、衡阳……但就是回不了他魂牵梦萦的河南巩县。两年时间,江流上的一叶孤舟就是他的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冬天,经受一生流离之苦的诗圣,终于停下了浪迹天涯的脚步,静静与天地造化相融为一。“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杜甫写给李白的句子,正好也应在了他自己的身上。他把自己的苦难,化作了彪炳千秋的壮美诗篇,铸成了一部泽被后世的诗史。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朝廷权威下降,地方藩镇势力强大,父死子继,不服从中央委派,控制财、政、军权,形成割据。代宗、德宗朝都实行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但成效甚微。宪宗即位时,长安毗邻的淮西镇已割据50余年,严重威胁朝廷,宪宗决定征讨。

公元814年农历闰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侵掠。对淮西早有戒心的唐宪宗,遂于十月以严绶为招抚使,督诸道兵进讨。但严绶无能,被吴元济打败。宪宗以韩弘为将代之,但韩弘出于私心,想以贼自重,不愿淮西速平,以至损兵折将,让淮西军气焰更加嚣张。正当宪宗为淮西战事毫无进展犯愁之际,身为太子詹事的李愬挺身而出。宪宗龙颜大悦,让宰相裴度领军,李愬为先锋,进征淮西。

公元817年农历一月李愬任唐、随、邓三州节度使后,着手制定奇袭吴元济老巢蔡州的战略方案。他至唐州(今河南唐河)抚恤伤卒,假装自己懦弱以使淮西军松懈轻敌。在与叛军的几次交锋中,他对俘捉的敌方兵将,皆以礼相待,不加侮辱,让他们感恩而愿死心塌地归顺,并详尽地把淮西的战备情况告诉他,使他知己知彼。有一次,唐军俘获了吴元济手下骁将丁士良,士兵们请求把他的心挖出以解众恨,但李愬见丁面无惧色,暗自叹服,令为其松绑,免其死罪。丁士良本以为必死,没想到李愬放了他,泪水顿时倾眶而出,给李愬跪下感谢并言愿以死报李之厚爱。李愬扶起他,任他为“捉生将”,又用其计擒住淮西又一骁将吴秀琳,并以礼相待,吴秀琳也感激不尽,愿报效朝廷。李愬发现吴秀琳部下有个叫李宪的,智勇双全,很是喜欢,便为其改名“忠义”,帐下留用。

不久李愬设计生擒了吴元济军中骨干李祐,此人精于谋略又勇武善战,之前屡败唐军,令唐军损失惨重。唐营部将纷纷请求杀掉他,李愬为保护他,在派人押他入京时,密奏宪宗,请求赦免李祐以为己用,并强调若杀之则淮西难平。宪宗在李愬的苦求下赦免了李祐。李愬当即任他为“六院兵子使”,让他配刀出入大本营。李祐为李愬对己信赖有加而感激涕零,随即献计“雪夜袭蔡州”。李愬大喜。

公元817年农历十月十日,大雪纷飞,寒风凛冽,这天下午,李愬突然号令三军紧急集合,以李祐、李忠义为先锋率3000人马东进,自己率主力跟进,唐州刺史田进诚引3000人殿后。部队东急行60里,袭占沿途要点,抵汝南张柴村后,李愬令丁士良领500人留守以断诸道桥梁;又遣兵500警戒朗山,然后向全军宣布此行目的是去蔡州捉拿吴元济。全军将士大惊失色,监军大哭:“果堕李祐奸计!”李愬不作理会,令三军继续前进。士兵们以为此行有去无还,但将令不敢违抗,只得前进。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夜半,风雨更加肆虐,唐军在四点钟抵达了蔡州城下。蔡州自李希烈反唐以来,经吴少诚、吴少阳到吴元济,官军不至此地已30多年了,因此,吴元济毫无防备。李祐、李忠义首当其冲,率兵在城墙上掘坎而上,杀掉熟睡的门卒,只留更夫继续打更,城中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平静如常,唐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已进至内城。

鸡鸣时分,风雪稍停,李愬军已占据吴元济的外衙,这时守卫才发现情况异常,忙告于吴元济。吴元济此时还未睡醒,听到报告,不以为然,说:“慌什么?这是俘虏抢东西罢了,等天亮时把他们全杀了就是。”稍后又有士兵报城已失守,吴元济仍不在意,说这一定是驻洄曲的士兵索取寒衣来了。及至听到李愬军中号令之声,吴元济才大惊,忙组织军队登牙城抵抗,但此时唐军已全部蜂涌入城,他哪能挡得住?无奈之下吴元济出城投降,李愬把他解送长安,淮西遂平。

唐德宗宠信宦官,贪得无厌的宦官便想尽办法来盘剥百姓,不择手段地掠夺财物。他们设立了“宫市”,派太监专门到宫外采购宫里需要的东西。这些太监看到他们需要的货物,只付给百姓1/10的价钱,强行购买。后来,索性派了几百个太监在街上瞭望,看中了就抢走,叫作“白望”。

还有一些宦官在长安开设“五坊”。五坊是专门替皇帝养雕、养鹘、养鹞、养鹰、养狗的地方。五坊里当差的太监,叫作五坊小儿。这批人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专门向百姓敲诈勒索。

那时候,太子李诵住在东宫,由两位官员——王叔文、王伾陪伴读书。太子读书之余,喜欢下棋写字。而王叔文和王伾,一个是个好棋手,一个写得一笔好字,于是他们俩就经常在东宫陪太子读书下棋。

王叔文是下级官员出身,多少了解一些百姓疾苦。他趁跟太子下棋的机会,向太子反映外面的情况。太子听到宦官借宫市为名在外面胡作非为,大为不满。有一次,几个侍读的官员在东宫议论起这件事,太子气愤地说:“我见到父皇,一定要告知这件事。”

王叔文说:“我看殿下眼下还是不宜管这些事。如果坏人在皇上面前挑拨离间,说殿下想收买人心,皇上怀疑起来,殿下很难辩白。”

太子猛然醒悟说:“没有先生提醒,我很难想到这一点。”

从此,太子对王叔文更加信任。王叔文认为德宗已是暮年,太子接替皇位是迟早的事,就私下替他物色朝廷中有才能的官员,跟他们结交。

没想到过了一年,太子得了中风病,说不出话来。年老的唐德宗为此事急出病来,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去世,时年64岁。二十六日,太子李诵于太极殿即皇帝位,是为顺宗。

顺宗即位前,已因中风而不能说话,所以不上朝堂处理国事,唐顺宗不能说话,只得靠原来在东宫伴他读书的官员王叔文、王伾来帮他处理朝政。王叔文明白自己力量不够,不便公开掌握朝政大权,只好请一个老资格的官员韦执谊出来做宰相,自己当一名翰林学士,为顺宗起草诏书。他和韦执谊、王伾相互配合,又起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些有才能的官员,这才把朝政大权抓了过来。

王叔文掌权后,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整顿宦官欺压百姓的坏风气。他替唐顺宗下了一道诏书,免了一些苛捐杂税,统统取缔了宫市、五坊小儿一类欺负百姓的事。这个措施一实行,长安百姓个个拍手称快,一些作恶多端的宦官却气歪了脸。

王叔文又对财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永贞”是唐顺宗的年号)。

王叔文大力度的改革,自然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宦官头子俱文珍认为王叔文的权力过大,便以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

不出一个月,俱文珍又勾结一批拥护他们的老臣,以顺宗病重不能执政为由,由太子李纯监国。又过了一个月,太子正式即位,这就是唐宪宗。

顺宗一退位,俱文珍等一批宦官立刻把王叔文、王伾革职,贬谪到外地去。第二年,又处死了王叔文。“永贞革新”不到一年就全盘失败,那些支持王叔文一起改革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

宦官专权时期,朝廷官员中凡是有反对宦官的,大都受到打击排挤。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不同的派别。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唐宪宗时,两党政争开始,穆宗时朋党正式形成,历经敬宗朝、文宗朝、武宗朝、宣宗朝,两党此起彼伏,反复较量,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两党斗争的形式是交替掌权,一党掌权,就积极排挤另一党,把朋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两派官员互相攻击,争吵不休,这样闹了40年,历史上把这场政治争斗叫作“朋党之争”。

这场争吵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都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后,认为这两个人都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向唐宪宗推荐了。

宰相李吉甫知道了这件事。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想法,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对朝政大加指责,揭了他的短处,更加令他生气。于是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考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对李吉甫的话深信不疑,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凭借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事件,仍旧记忆犹新。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了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有熟人应考,就在私下里与考官沟通,但是考官钱徽没卖他们人情。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结果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便谎称有这样的事。唐穆宗于是降了钱徽的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做官。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存心排挤他,恨透了李德裕,而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从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员拉帮结派,双方明争暗斗得很厉害。

唐文宗即位之后,李宗闵利用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把牛僧孺也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对李德裕进行打击,把李德裕调出京城,派往四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做节度使。

唐文宗本人因为受到宦官控制,没有固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就日子不好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轮流转换,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向宦官讨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人们传说杨钦义回去必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给他送上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到了唐武宗即位以后,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南方去。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对武宗时期的大臣全都排斥,即位的第一天,就把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撤了。

李德裕一贬再贬,于公元848年死于贬所,从此李党瓦解,牛李党争以牛党的胜利告终。宣宗以后,牛李两派的领袖人物相继去世,朋党终于停息。

历经六朝近40年的牛李党争,使官僚集团陷于严重的内耗之中,他们为争夺自身的政治权力而丧失理智,不惜一切,乃至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但两党官员有些还是做出一些政绩的。如李党首领李德裕曾经辅佐朝廷北破回纥,安定边陲;又平定昭义镇叛乱;抑制宦官权力,并裁减冗官、禁断佛教。但他却又不择手段维护自己的同党,陷害敌党,可惜一代名相身陷朋党倾轧中而“功成北阙,骨葬南溟”。

唐朝末年,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之争,朝政混乱不堪。尽管唐宣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但也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只知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腐朽到了极点。僖宗初年,河南、山东一带连年天灾,庄稼颗粒不收,许多人以草籽、槐树叶充饥,而官府只知向百姓搜刮。于是,唐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里爆发。

公元874年,也就是唐僖宗即位那一年,濮州(治所在今河南范县)地方有个盐贩首领王仙芝,带领几千农民,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王仙芝称自己为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造成贫富不等的罪恶,这个号召很快得到贫苦农民的响应。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

后来,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了,继而转战山东、河南一带。黄巢决定跟王仙芝分两路进军,王仙芝向西,黄巢向东。不久,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打了败仗,他本人也被唐军杀死了。

王仙芝失败后,剩余的起义军重新与黄巢的队伍会合,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当时在中原地区的官军力量还比较强,起义军进攻河南的时候,唐王朝在洛阳附近集中大批兵力准备围攻。黄巢看出官军的企图,决定攻打官军兵力薄弱的地区,于是带兵南下。后来,一直打到广州。

起义军在广州休整后不久,岭南地区发生了瘟疫。黄巢于是决定挥师北上。

公元880年,黄巢统率60万大军开进潼关,声势浩大。

起义军攻下了潼关,唐王朝惊恐万状。唐僖宗和宦官头子田令孜带着妃子,向成都出逃,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部出城投降。

过了几天,黄巢在长安大明宫称帝,国号叫大齐。经过7年的斗争,起义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唐代铠甲

但是,黄巢领导的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攻占过的地方,都没留兵防守。几十万起义军占领长安以后,四周还是官军势力。没过多久,唐王朝便调集各路兵马,把长安围住。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困难。

黄巢派出大将朱温在同州(今陕西大荔)驻守。在起义军最困难的时候,朱温竟投降了唐朝。

三月,唐僖宗任用先前因兵败逃往鞑靼部落的李克用父子以攻击黄巢军。李克用率沙陀兵5万讨伐起义军,取得成效。四月,联合忠武、河中、义武等军击溃黄巢军,收复长安。

黄巢带领起义军撤退到河南时,又遭到朱温、李克用的围攻。公元884年,黄巢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失利,官军紧紧追赶。最后,黄巢在泰山狼虎谷兵败遇害。

长达10年之久的唐末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政权,导致统一王朝彻底的大分裂。黄巢虽没有灭亡唐朝,但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名存实亡。

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四月,梁王朱温即帝位,国号大梁,建元开平,是为梁太祖。大梁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重新分裂,五代十国的混战从此开始。

朱温又名朱全忠,全忠之名为唐王朝所赐。他原本是黄巢部将,后见起义军大势已去,便举兵降唐。唐朝廷授朱温任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后授为梁王。朱温拥兵自重,权欲熏心,企图篡唐以代之。他先后杀昭宗、立幼主、屠诸王、灭朝士,摧残唐王朝的统治。当时,他兵力强盛,诸藩如李克用、李茂贞、王建、杨渥、钱镠、刘仁恭等皆不能与之抗衡。唐哀帝困居洛阳,在朱温掌握之中。

公元907年农历正月,朱温强迫哀帝下诏,定于二月禅位。三月,哀帝正式降下御札,禅位于朱温。四月,梁王朱温更名朱晃,服衮冕,登上皇帝宝座,史称后梁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唐西京长安,改称大安府,置佑国军。将哀帝降为济阴王,迁于曹州,派兵防守,次年将哀帝杀死。将枢密院撤废,另设崇政院,任命首辅敬翔为使。

至此,自武德以来经21帝、289年的李唐王朝为梁王朱温所亡。以后50多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前后更替了5个王朝——梁、唐、晋、汉、周(为了跟以前相同名称的王朝区别,历史上把它们称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为五代。五代时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还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有的称王,有的称帝,前后建立了九个国(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加上建立在北方的北汉,一共是十国。所以又把五代时期称作“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刚一即位,镇海(治所在今浙江杭州)节度使钱镠第一个派人到汴京祝贺,表示愿意臣服于梁。朱温很高兴,立即把他封为吴越王。

吴越王钱镠为唐代镇海、镇东节度使。后梁灭唐后,于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二月,派兵部侍郎崔协等为使,拉拢钱镠并册封其为吴越国王。从此,吴越开始建国,都城设在杭州。

吴越国王钱镠为杭州临安人,出身寒门。年轻时以贩私盐为生,后应募参军,慢慢掌握军权而占据两浙之地。唐末时被封为越王和吴王。后梁初立,吴越为提高自身地位及加强国力,一改别国的做法而和后梁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被封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他虽受封却不对梁称臣而称吴越国,次年改元天宝,是一个表面臣属而实际独立的政权。吴越国的版图在十国之中较为狭小,包括杭、越、湖、苏等13州。因其国小力弱,孤处东南,所以一直对北方朝廷示好纳贡,以联络中原抗衡周边政权为国策,自身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及海上交通,但国内赋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

钱镠当了上节度使后,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享受。他在临安盖了豪华的住宅,出门时坐车骑马,兴师动众。他的父亲对他这样的做法,很看不过去。他对钱镠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靠打鱼种庄稼过日子,没有出过做官的人。你处在今天的位置,周围都是敌对势力,还要跟人家争城夺地。我怕我们钱家今后要遭难了。”

钱镠听了很有感触,从那以后,他做事谨小慎微,只求保住这块割据地区。当时,吴越是个小国,人少势弱,比北方的吴国弱小得多,吴越国常常受他们的威胁。

由于钱镠长期在混乱动荡的环境里生活,使他养成了一种保持警惕的习惯。他给自己做了个“警枕”,就是用一段滚圆的木头做枕头,倦了就斜靠着它休息;如果睡熟了,头从枕上滑下,人也惊醒过来了。

他除了自己保持警惕外,还严格要求他的将士。每天夜里,都有兵士在他住所周围值更巡逻。有一天晚上,值更的兵士坐在墙脚边打瞌睡,隔墙飞来几颗铜弹子,正好掉在兵士身边,惊醒了兵士。兵士们后来才知道这些铜弹子是钱镠打过来的,就不敢在值更的时候打盹了。

钱镠就是靠小心翼翼地做事才保持住他在吴越的统治地位的。吴越国虽然不大,但是因为长期没有遭到战争的侵扰,经济渐渐繁荣起来。

后来,钱镠征发民工修筑钱塘江的石堤和沿江的水闸,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海水倒灌;又叫人把江里的大礁石凿平,方便船只来往。民间因他在兴修水利方面的贡献,给他起了个“海龙王”的外号。

吴越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建国,至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降宋,共历五主,计71年。

朱温在建立梁朝的时候,北方还存在着两个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个是刘仁恭,据守在幽州;一个是晋王李克用,在河东割据。与此同时,北方的契丹族异军突起,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公元907年,李克用想利用契丹兵力与朱温抗衡,就跟阿保机联络,双方见了面,结为兄弟,还约定了一起攻梁的日子。但是阿保机一回到契丹,看到朱温势力很大就后悔了,又偷偷地跟朱温结成了同盟。

李克用得知消息,气得一病不起。他自己知道好不了了,就把儿子李存勖叫到跟前,叮嘱说:“朱温是咱家的冤家,这你早就知道;刘仁恭是我举荐上去的,后来他反复无常,投靠朱温;契丹曾经跟我结为兄弟,结果不守信用违背盟约。这几口气没出,我死不瞑目。”说着,他吩咐侍从拿来三支箭,亲手交给李存勖,说:“给你留下三支箭,你要记住三个仇人,给咱家报仇。”

李存勖含着眼泪跪在床边,接过箭,表示一定牢记父亲的嘱咐。李克用听了,点点头,闭上眼睛死了。李克用死后,李存勖即了晋王位。他专心训练兵士,整顿军纪,训练出一支勇猛善战的队伍。

李存勖出兵跟梁兵进行了几次大战,大败朱温率领的50万大军。朱温一气之下,发病死了。接着,李存勖又攻取了幽州,活捉了刘仁恭和他的儿子刘守光。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过了5年,发兵南下。李存勖亲自出兵,大败契丹,把阿保机赶回北边去了。

朱温死后,李存勖又跟朱温的儿子梁末帝打了十多年仗。最后,李存勖于公元923年,灭了梁朝,统一了北方。他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唐,这就是后唐庄宗。

后唐正式建立后,起兵灭梁,基业初成,便开始尽全力治理内政。因其号称“大唐”,自认为唐朝嫡系,故一切法律均从唐旧制,并于农历十二月迁都洛阳。第二年,又灭掉蜀国,使国力大增。这时,唐庄宗开始沉醉于胜利之中,贪图享受,不仅大兴宫室,充实后宫,沉溺声色,而且疏远群臣,听信谗言,残害正直之士,引起了朝臣和藩镇的强烈不满,后唐政权陷入激烈的内部纷争之中。唐庄宗从小喜欢看戏演戏,做了皇帝后,他便整天跟伶人在一起,穿着戏装,登台表演,不问国事,还给自己起了个“李天下”的艺名。

后来,唐庄宗要封伶人当刺史。有人劝谏说:“新朝刚刚建立,跟陛下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还没得到封赏,如果让伶人当刺史,恐怕大家不服。”

唐庄宗对劝告不理不睬,让伶人当了官。一些将士见了,果然气得发疯。没过几年,后唐朝廷内部就乱了起来,大将郭崇韬被人暗害;另一个大将李嗣源(李克用的养子)也遭到猜忌,差点把命丢了。

不久,将士们拥戴李嗣源,打进汴京,唐庄宗被乱箭射死。李嗣源做了后唐皇帝,这就是唐明宗。

其后后唐虽又经过三朝皇帝,但内忧外患最后导致了后唐的灭亡,在立国14年后被后晋所灭。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是后唐明宗的女婿,早年与李从珂一齐追随明宗,都以能征善战著称。后来,石敬瑭与李从珂发生了矛盾,上奏弹劾李从珂,唐明宗大怒,将其免职。

唐明宗死后,他的儿子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这就是唐末帝。唐明帝在位时,唐末帝已与石敬瑭不和,等到他登基后,两人终于闹到公开决裂的地步。

石敬瑭本是勇将,唐朝沙陀部人,辅佐李克用和李存勖,屡立战功,升至刺史。他从小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唐明宗对他很器重,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将他视为心腹之将。

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救岳父唐明宗,在遇到政治难题时又是他为唐明宗分析局势,指点迷津,体现出了过人的政治谋略。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劝唐明宗顺应时势,在兵乱时取得帝位。石敬瑭后来去河东任节度使,并兼云州、大同军等地蕃汉马步军总管,掌握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

石敬瑭不仅在军事和政治方面有勇有谋,有韬略,在地方事务的治理方面也表现出色。在陕州、魏博、河东等地,他都很有政绩。石敬瑭在任时异常节俭,不贪声色,很多事都亲自处理。到陕州时不到一年就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再加上他自己很清廉,施政很得人心。

唐末帝派兵讨伐石敬瑭,石敬瑭眼看要抵挡不住了,这时,有个叫桑维翰的谋士给他出个主意,让他向契丹人求救兵。

那时候,耶律阿保机已经死了,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做了契丹国主。桑维翰帮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对耶律德光表示愿意拜契丹国主做父亲,并且答应在打退唐军之后,将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州,都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土地献给契丹。

耶律德光正打算向南扩张土地,听到石敬瑭给他优厚的条件,真是喜出望外,立刻出五万精锐骑兵援救晋阳。这样,内外出兵夹击,把唐军打得大败。

后来,耶律德光来到晋阳,石敬瑭亲自出城迎接,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称作父亲。

经过一番观察,耶律德光觉得石敬瑭的确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便正式宣布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称帝后,立刻按照原来答应的条件,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

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带兵南下攻打洛阳,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唐末帝被契丹的声势吓破了胆,在宫里烧起一把火,带着一家老少投火自杀了。

石敬瑭攻下洛阳,灭了后唐,在汴京正式做了中原的皇帝,国号叫晋,这就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感恩戴德,向契丹上奏章,把契丹国主称作“父皇帝”,自己称“儿皇帝”。朝廷上下都觉得丢脸,只有石敬瑭毫不在乎。

石敬瑭做了7年的儿皇帝,病死了。他的侄儿石重贵即位,这就是晋出帝。晋出帝向契丹国主上奏章的时候,自称孙儿,不称臣。耶律德光借机说晋出帝对他不敬,带兵进犯。

契丹两次进犯中原,都被晋朝军民打败了。但是后来,由于汉奸的出卖,契丹兵攻进了汴京,俘虏了晋出帝,把他押送到契丹。后晋便灭亡了。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进了汴京,自称大辽皇帝(这一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后来,中原的百姓受不了辽兵的残酷压迫,纷纷起义,反抗辽兵。东方的起义军声势浩大,攻占了三个州。

取律德光害怕了,被迫退出中原。但是,被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仍在契丹贵族的控制之中,这些地方后来成为他们进攻中原的基地。

辽兵被迫退出中原的时候,后晋大将刘知远在太原称帝。随后,率领大军向南进兵。刘知远的军队纪律严明,受到中原百姓的欢迎。刘知远很快收复了洛阳、汴京等地。同年六月,刘知远在汴京建都,改国号为汉。这就是后汉高祖。

刘知远只做了10个月皇帝就得病死了,他的儿子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辽军攻打后汉辖地,后汉隐帝任郭威为天雄节度使,前去抗击。郭威率军离去不久,隐帝忽又派使者去杀郭威。郭威大怒,带兵攻入汴京,隐帝为郭威部队所杀。另立刘后,郭威又率大军前去抗辽,行到澶州时,数千名将士鼓噪起来,将黄旗披在郭威身上,要拥戴郭威为皇帝。郭威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废刘阴公,自任监国。第二年正月,后汉太后无奈下诰书,授予郭威皇帝玉符,郭威即位(是为后周太祖),国号周,改元为广顺。后汉从此灭亡。

郭威(公元904年~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18岁从军。后晋末,曾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建国,任枢密副使。汉隐帝时任枢密使,负责征伐之事,并平定汉中、永兴、凤翔三镇叛乱。称帝后于显德七年(公元954年)正月病逝,在位3年,庙号太祖。

后周太祖出身贫苦,很能体量民间疾苦,同时他也有些文化,注意重用人才,改革政治。在他的治理下,五代时期的混乱局面开始好转。

公元954年,后周太祖死了。他没有儿子,生前把柴皇后的侄儿柴荣收做自己的儿子。柴荣从小聪明能干,练得一身武艺。周太祖死后,柴荣继承皇位,这就是周世宗。

即位后,周世宗继承周太祖重农恤民的政策和统一中国的大志,重用王朴等贤能之士,浚通漕运,发展文教,虽然在位仅6年,在39岁病逝,但却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周世宗重用王朴,王朴献“平边策”,提出先攻南唐,取江北以控制南方诸国,再取后蜀和幽州,最后解决契丹边患的战略思想;又提出争取民心和避实击虚等建议,周世宗都加以采纳,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兼并战争。

周世宗刚即位时,北汉国主刘崇认为周朝局势不稳,正是进占中原的大好时机。他集中了3万人马,又请求辽主派出1万骑兵,向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进攻。

消息传到东京,周世宗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他提出要亲自出征。大臣们看周世宗态度挺坚决,也不好说什么了。这时,有一个老臣站出来反对,他就是太师冯道。冯道从后唐明宗那时候起,就当了宰相。后来,换了4个朝代,他都能随机应变,一些新王朝的皇帝也乐得利用他。所以,他一直位居宰相、太师、太傅等职。

周世宗对冯道说:“过去唐太宗都是自己带兵最终平定了天下。”

冯道说:“陛下与唐太宗相比,谁更英明呢?”

周世宗看出冯道瞧不起他,激动地说:“我们有强大的军队,要消灭刘崇,还不是像大山压鸡蛋一样容易。”

冯道说:“陛下能像一座山吗?”

周世宗听罢一甩袖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朝堂。后来,由于有其他大臣的支持,周世宗把亲征的事决定了下来。

周世宗率领大军到了高平(在今山西省),与北汉军相遇,双方摆开了阵势。

刘崇指挥北汉军猛攻周军,情况十分危急。周世宗见状亲自上阵,指挥他的两名将领赵匡胤和张永德各带领两千亲兵冲进敌阵。周军兵士看到周世宗沉着应战,也奋勇冲杀。最后,北汉军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高平一战,大大提高了周世宗的声望。过了两年,他又亲自征讨南唐。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次征伐南唐,周世宗每次都胜,后南唐自去帝号,割地请和。后周平定长江以北,得州14、县60。后周又谋取蜀邻地,显德二年大败后蜀,取秦、成、阶、凤4州。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以契丹没有彻底离开中原为由,决意北伐。后周多次将辽师击败,取燕南之地,周世宗于此役染病班师,很快就病逝,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周世宗在位6年,多施仁政惠民,不只是减免苛政,还在大兵过后,淮南大饥时,命发放米粮与淮南饥民。其未竟之志,在他死后由赵匡胤继续完成。他死后,由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接替皇位,就是周恭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