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历史的荒谬
  4. 礼仪之邦中的“歪礼邪说”——戕害妇女的封建礼教
设置

礼仪之邦中的“歪礼邪说”——戕害妇女的封建礼教(1 /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义廉耻,崇尚知书达理。这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严抓精神文明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凝结着无数忠君爱民的封建礼法专家们的大量心血。说来也很有意思,这些专家尽管朝代不同,年龄不一,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对女性都有很浓厚的兴趣,执著的为妇女们专门制定了许多必须遵守的礼节。于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年代的增加,妇女头上的规矩和方圆也越画越多,也越来越让她们头晕眼花、苦不堪言。终于有一天,中国迎来了“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千百年来禁锢女性的繁文缛节几乎一夜之间遭到清算。它们被愤怒的男女青年们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万恶的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究竟万恶在什么地方而臭名远扬呢?可以这么说,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女性看做了能说话的玩偶,会生育的机器,可撒气的工具,就是没把她们看成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追求的活生生的“四有新人”。为了使妇女们变成男人的附属物,封建礼教从各个方面入手,逐渐的禁锢和摧毁女性独立的精神。

首先是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力。古代封建社会的礼法专家们在家庭实践中摸索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想让一个女人驯服,莫过于把她变成文盲。他们经过提炼总结后,提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口号,它无比明确的指出:作为一个女人,你越是大字不认识一个,越是什么道理都不懂,越是只精通于刷锅洗碗,那么你的品德就越高尚,就越让人敬仰。虽然现在看来明显逻辑不通,但是当时这句通俗易懂的话可是毫不含糊的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它传便了神州大地,横扫了乡村城镇,制造了文盲无数。甚至直到今天,有些落后的地方还存在着不让女孩上学的风俗习惯。

妇女们成了两眼一摸黑的文盲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因为无论给她们灌输什么样的思想,单纯的她们都只有来者不据、深信不疑的份了。专家们一计得逞,又不失时机的提出了“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四德是指“妇德不必才明绝异”(大脑最好要显的傻里吧叽一点)、“妇言不必辩口利辞”(说话最好要说的结巴口吃一点)、“妇容不必颜色美丽”、(脸蛋最好要长的马马虎虎一点)“妇功不必工巧过人”(干活最好要干的笨手笨脚一点)。

“三从四德”的提出和实行,开始了对女性新一轮的摧残。“三从”使妇女们彻底丧失了独立地位,而“四德”又强迫她们去大智若愚,装疯卖傻,压抑了她们的聪明才智。“三从四德”大大完善了封建礼教的内容,不过到此时,礼教所构筑的道德大厦离完工还缺点睛的一笔。不用着急,接下来一顶硕大无朋的帽子马上就要向可怜的妇女们当头罩下了,那就是“贞节”二字。

如果说“三从”是让妇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么“贞节”则是要求她们对丈夫要无比的热爱和忠诚,从一而终。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女性冰清玉洁的身体只能为自己的丈夫所占有,不能被其他男人窥视抚摸;二是如果丈夫不幸先亡,那么妻子不管是多么的年轻,在道德上也是绝不容许再嫁人的,否则就会有被人指责成荡妇,终身名誉扫地的危险。

明朝就是一个大力提倡贞节观的朝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喜欢给妇女修建贞节牌坊,他在法律上规定,如果女子在三十岁之前死去丈夫,到五十岁还能守寡不嫁的,那就属于旧时期女性的典范。这位老婆婆不但可以立即获赠一座硕大的贞节牌坊,还能从此免除本家的徭役,可谓是名利双收。而对于那些死了丈夫就改嫁,甚至屡嫁不改者,除了当事女性被指责“忘廉耻”外,她的后夫也要跟着倒霉!

在长时间的压迫和熏陶下,女性们也慢慢习以为常,开始自觉的“遵纪守法”起来,于是一幕幕家庭悲剧不断的上演了。

万历年间,蒲城有个叫张蝉云的姑娘和一个叫俞桧的小伙子定了亲。后来俞桧被人诬陷进了监狱,张蝉云心急如焚,四处打听解救的方法。当她听说可以通过行贿试一试的时候,便趁着吃饭的时候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情,希望老妈能够慷慨解囊。母亲听说后,大概嫌弃未上门的女婿成了劳改犯,想悔婚,于是对张蝉云说:“你们还没结婚,你瞎操什么心啊。”张蝉云一听这话,马上把饭碗摔在地下,气呼呼的走了。到了傍晚,家人发现她竟然上吊死了。(需要说明的是,张俞二人素未谋面。)

江宁府陈伯的妻子黄氏,十八岁出嫁到陈家。结婚没多久,黄氏的父亲死了,母亲想改嫁。黄氏知道后,苦口婆心的劝说母亲不要改嫁,结果母亲没有听她的意见,还是另嫁他人。有一天,母亲来看望黄氏,黄氏觉得自己母亲的行为丢人现眼,结果闭门不和她相见。后来黄氏的丈夫陈伯病危,黄氏发誓要和他一同死去,于是拿着菜刀自刎而死,年仅二十一岁。

无锡有一个姓成的妇女,跟随丈夫及其家人外出去靖江游学。有一天夜里,江水忽然上涨,家庭的男性成员顾不得穿衣服,纷纷爬到屋顶上避水。成氏穿戴整齐后出屋,也想去屋顶避水,她抬头一望,发现大家都是裸体,大吃一惊,气急败坏的问道:“你们怎么不穿衣服?我竟然看见你们的裸体,有损妇道,我不活了!”说罢,这位妇女不顾大家求爷爷告奶奶般的劝说回到了屋中。等到江水退去后,家人们悲痛的发现该妇女已经盘腿坐在床上淹死了。

这些现在看来让人不可思议的行为,却是那时候妇女们的最高道德规范,她们的事迹被官方隆重的记载到了《明史烈女传》当中,以便天下的女性学习和效仿。

稍微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灭绝人性的封建礼教并不是一直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在汉唐时期,女性还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比如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就属于二婚,唐朝的贵夫人们热衷于穿性感的低胸装等等。然而到了宋明时期,随着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兴起和社会日趋的保守,封建礼教在不断的完善后,终于对妇女显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以来,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万恶的封建礼教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流毒日渐肃清。青年男女们又找到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种热情自由的感觉。有趣的是,随着女性地位的上升,有人提出了新的三从四德标准:“三从”是老婆出门要跟从,命令要服从,说错了要盲从;“四德”是化妆要等得,生日要记得,打骂要忍得,花钱要舍得。牢牢套在中国女性脖子上的千年枷锁被改的如此幽默,也不能不让人感叹社会的巨大进步了。

本文史料来源于《明史》列女传:

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照耀井闾,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虽间有以文艺显,要之节烈为多。呜呼!何其盛也。

张蝉云,蒲城人,许字俞桧。万历中,桧被诬系狱。女闻可贿脱,谋诸母,欲货妆奁助之。母不可,曰:“汝未嫁,何为若此。”女方食,即以碗掷地,恚不语。入暮自缢死。

成氏,无锡人,定陶教谕缯女,登封训导尤辅妻也。辅游学靖江,成从焉。江水夜溢,家人仓卒升屋,成整衣欲上,问:“尔等衣邪?”众谢不暇。成曰:“安有男女裸,而尚可俱生邪?我独留死耳。”众号哭请,不应。厥明,水退,坐死榻上。

黄氏,江宁陈伯妻。年十八,归伯。父死,母欲改节,氏苦谏不从。一日,母来省,女闭门不与相见,母惭去。后伯疾笃,黄誓不独生。一日,姑扶伯起坐,黄熟视曰:“嗟乎!病至此,吾无望矣。”走灶下,碎食器刺喉不殊,以厨刀自刎死,年二十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