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赵匡胤已经死了。然而,他的人格和为人处事的方法却永远让世人怀念和效仿。
他当初当上皇帝没多久,就于太庙里秘密立下了一块碑。这块碑影响了大宋各代皇帝,也显示了他在人格上的伟大。
这是一块誓碑。
这块誓碑第一条就是诏令他的后代皇帝们要善待前朝的宗室柴家后人,违者定遭天谴!
赵匡胤取得了后周柴氏的江山,按说在那个时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并且其他人都做得很绝,都是把被取代者杀得片甲不留。这样的事仁厚的赵匡胤做不出,他当上皇帝后不但不允许伤害人命,对柴荣一家给予保护,还给了柴荣一家优厚的待遇。虽然这样,他还是觉得非常对不起柴家,当初柴荣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对他那么好,栽培他、提拔他、信任他,把他当亲兄弟一样待,他因此心里总是有愧,这就像一座山一样总是压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夜里睡觉他每每做梦,梦见后周的皇帝柴荣来向他讨回公道,说:“赵匡胤,好兄弟,朕可是待你不薄,一直对你非常器重,精心栽培你,可你如今是怎样对待朕的?”
赵匡胤很是惶恐:“臣弟很是惭愧,可是世宗年龄太小,不能驾驭大局,天下又乱了很长时间了,百姓苦不堪言,都想过上安定的日子了,天下需要统一,这也是陛下您平生所愿……也是臣弟一心跟随您、敬重您的地方。可是世宗他如今很难做到这样的事,陛下您可以仔细想想。”
柴荣良久不语。赵匡胤心里忐忑不安,也不敢抬头看柴荣的脸。半晌后,柴荣说:“朕也知道你一向仁厚,为天下着想,所以才器重于你,你现在做的事也许是没有错的,以你的胆略,完全可以做到,朕和你想法相同,却不幸英年早逝。”
柴荣说:“既然这样,你要好自为之,但不要亏待了我们柴家的人!”
赵匡胤说:“陛下在世时的英明,臣弟谨记于心,有好多东西都沿袭您在世时候的做法。”
柴荣说:“这你可看着办。”
赵匡胤说:“好!”
在这样的心境下,他于建国的第三年便命人秘密镌刻了一块石碑。碑有七八尺高,有四尺多宽,上边镌刻着三行字: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此碑立于太庙寝殿的一个秘密夹室内,名为誓碑,用镶嵌金线的黄色丝幔遮蔽着,封闭得十分严密,不让任何人知道。每到四时祭祀与新皇登基之时,便由一个不识字的太监用钥匙把这个夹门打开,新皇进去燃香、跪拜和默诵碑文。无论什么样的大臣全不晓得这块碑上写的是什么,历代皇帝皆严守此秘,这是他们当这个大宋皇帝的底线,他们也不敢泄露,否则,这块碑上的誓言也无法遵守了。北宋的继任皇帝们全这样相承,按时拜读。
柴荣的儿子恭帝柴宗训在大宋建立三年后患病去世,赵匡胤很是揪心和悲痛,素服发丧,还下诏停朝十日,以示哀悼。
这块誓约碑上面的誓言,在整个北宋王朝,每一个皇帝都自觉遵守。不仅是因为对赵匡胤的尊敬,更重要的是他们迷信得很,认为有这块誓约碑,就有了神灵在冥冥之中监视着他们,“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于是,大宋的所有后继皇帝们便很少对臣下进行诛杀,大宋的所有子民纵然都不晓得皇帝家藏有这块誓约碑,然而由于每任皇帝都自觉遵守不杀士大夫这一誓约,使所有的臣民也都总结出了这一规则,体会很是深刻。
宋仁宗的时候,赵家的统治凸显弊端,激化了社会矛盾,淮南一带出现了一些绿林义军,四处打家劫舍,和官府作对。其中有一支义军途经高邮的时候,高邮知军心内思忖难以抵御,为了保一方平安,他便号召当地的富人出酒拿钱,对这些军队进行慰劳,并且主动送给了他们不少财物作礼。这支义军受到如此优待,感觉此地风土人情不错,很是高兴,也就没对他们进行任何骚扰,径直过去了。朝廷知道此事后,一片哗然,一时间议论纷纷,仁宗皇帝也大怒。上上下下没有不说这个高邮知军该死的,即便不是通匪,但这么亲近匪军,也是死罪。不少大臣都向皇帝建议说:“陛下,像高邮这样的官吏实在丢朝廷的脸面,应当即刻拿下处死!”
然而,却独有范仲淹极力反对这样的做法。范仲淹当时是副宰相参知政事,他说道:“从我大宋建立以来,根本没有过擅杀大臣之事,此为一个令人称道的盛德之事,如何便把这样的好规矩破了呢?”
众人一听此话,就无人言语了。仁宗便不再下令诛杀高邮知军。
宋神宗的时候,朝廷军队在陕西边境作战,屡屡吃败仗。神宗感觉是手下人不尽力所致,就下令斩杀一个负责漕运的官吏,以儆效尤。
次日,宰相蔡确上朝奏本。神宗问他说:“朕昨日下令要杀的那个漕运官,已经杀了吗?”
宰相蔡确道:“还没有,臣正要向陛下奏明此事。”
神宗有点不满,说:“难道杀他还有什么不妥吗?”
蔡确回答说:“打自建宋以来,就没有斩杀士人的先例,臣等不愿陛下开此先例。”
这一番话,说得宋神宗很是气馁,不禁想起太祖那个誓约碑来,他真是无可奈何呀,只好恨恨地道:“那就在他脸上刺字,发配他到偏远的又穷又恶劣的地方去!”
众文臣听皇帝如此说,都心里不好受,门下侍郎章惇出班奏道:“陛下,若如此,还不如将他斩于市曹。”
神宗不解,刺字、发配,总比死强吧?说:“爱卿如此说何意?”
章侍郎理直气壮地说:“士可杀,不可辱!”
这一下把神宗皇帝给惹火了,杀不能杀,刺字发配也不行,他声色俱厉道:“一件让朕快意之事都做不成!”
章侍郎也不害怕,说:“陛下,如此快意之事,就是不做也好!”
神宗一时很泄气,也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最后也只能是顺着这些文臣们的意思办理。
就北宋之情形来看,赵匡胤所立誓碑,虽不为天下人知,然而不杀士大夫之做法一旦成为惯例,便像一种无所不在的政治原则,束缚着北宋所有后继皇帝们不能恣意而为。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宰相吕大防借哲宗皇帝听御前经筵的机会,全面总结了一下宋朝的祖宗之法。当中的一条就是宽仁之法。吕大防解释道:“过去的王朝用苛刻之刑,只要是犯了稍大一点的罪就会被杀头,出现些小的过错便会被流放,被发配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唯有咱们这个朝代用刑最仁,即便大臣有了罪,至多也只是罢免斥退,此即为宽仁之法……”
这和赵匡胤所立誓碑上的誓言不杀士大夫是一致的。当时天下大众虽然不知道誓碑,但都能意会到这个隐秘的规矩。
赵匡胤之所以在誓碑上写上不杀士大夫的誓言,主要是因为,他觉得文人读书做学问不容易,这个时代也太需要文人了。武人打天下,文人治天下,五代十国时期之所以那样乱,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是武人的天下。武人是一个只知道动武,使用暴力,毫无知识可言的人,他如何能够治理天下呢?不把天下弄得乱七八糟才怪。而文人象征着文明,象征着繁荣,象征着和平与安定,赵匡胤的心愿就是让天下的百姓都过上这样的日子。所以,诏令他所有的后继者们都不要杀文人。
待北宋末年,靖康战乱,金国的军队攻入了东京汴梁,一片大乱,都争抢东西,把北宋朝廷的很多珍贵东西全抢跑了,闯入了皇宫,最后人们方看到了这块神秘的誓碑。
金兵们看到这块誓碑,装扮得如此的神秘和庄严,就揭开了它的面纱,但念了碑文后,都不敢动,赶紧请他们的将军来。将军也很是好奇,抢步来看,读了碑文,对这个神秘的誓碑,肃然起敬,对这位大宋朝廷的缔造者由衷地表示敬佩,禁不住一起下跪叩头,然后命令,谁也不许动此碑,违令者斩无赦!然后恭敬地退出去,重新又把此门给封死了。
南宋建炎年间,被金国掳去的曹勋自金国返回南宋,临回来之时,宋徽宗对他嘱托说:“卿回去之后,一定要让赵构知道,太祖有一通誓碑藏于太庙内,不杀大臣和言事官,违者不祥。”
直到此时,就连当了皇帝南迁的赵构也还不知道誓约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