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4. 总序 肩负起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神圣使命
设置

总序 肩负起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神圣使命(1 / 1)


◎李捷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主编刘国新同志要我为丛书写篇序。要说的很多,想来想去,还是从国史的地位和国史研究的意义说起。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党史、国史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提到很高的地位。

学习、宣传和研究国史,有助于我们认清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今已经走过近七十年的光辉历程。这个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的辉煌篇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中国共产党继续承担起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大历史任务。为此,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重温这段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什么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而不能由其他政党来领导?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又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什么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其他的道路为什么走不通?这些本需要从理论上用许多笔墨来阐释的道理,只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不难得到解答。这本身就说明,科学理论的逻辑根植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脉络之中。只要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而不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是抱有某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得出历史的结论。因此,国史同党史一样,都是认清历史方位、历史走向、历史结论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学习、宣传和研究国史,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史和发展史。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在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理论上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理论创新,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的结合和运用,更根源于自身的历史和实践,根源于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科学总结党和国家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结果,都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认识产生新飞跃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也是在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经过不断艰辛探索,不断概括总结,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接力发展得来的。尽管改革开放以前的探索经历过严重的曲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之后,这一探索才真正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改革开放以前成功的探索所提供的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是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前严重失误的探索所提供的历史借鉴同样是使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财富。为什么说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说新中国的一切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开辟形成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学习研究共和国的历史,深入地了解党的治国理论是如何从自身的历史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又是如何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发展的。因此,国史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在中国的成功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学习、宣传和研究国史,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与本质,更加自觉地划清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虚无主义的原则界限,增强辨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有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种全局性的严重失误。然而,这些曾经给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失误,都依靠党和国家自身得到了彻底纠正。不仅如此,从这些失误中得到的教训,还转化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推动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成功开辟新路的宝贵财富。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我们把这些作为完整的历史过程联系起来看,既看到党和国家在艰辛探索中犯错误的历史,也看到党和国家自觉纠正错误探寻新路的历史,更看到党和国家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历史,就不难认清新中国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为什么说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其深刻的道理就在这里。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国史的主题和主线。一部共和国史,就是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历史,就是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这就是国史的主流和本质。在这方面,通过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形成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为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对待历史树立了榜样。历史反复证明,把握国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但不会妨碍对自身所犯错误的反思与纠正,而且正是彻底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科学前提。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区别。因此,国史是启迪人们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学习、宣传和研究国史,还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等,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亲手培育了这些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我们党树立了坚持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精神与道德的楷模。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中国共产党用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的事实,用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业绩,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感召了全中国各族人民聚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之下,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因此,国史是继承中华文明5000多年优良传统,坚持近代170多年以来形成的革命传统,在当代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研究国史是神圣的事业,一定要投入真感情。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项工作,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更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一份值得投入精力、倾注感情的事业。有了这份深厚的感情,才能有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也才能取得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科研成果。《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专业背景,曾承担过国家级重大课题,也都有个人的研究著述,形成学风严谨、功力扎实的品格。我相信这套丛书是他们用心写就的。

如今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质疑国史和党史的倾向,这种质疑恰恰是对历史缺乏深入了解的结果。一方面,极少数人为了某种目的,想要刻意否定这段历史,因此就把历史上共产党人的缺点和错误无限夸大,这是一种歪曲历史的行为;另一方面,有些人以“历史解密”“历史内幕曝光”为噱头,在网上抛出许多没有依据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来吸引人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误导。这套丛书以正史的姿态普及国史知识。它所选取的12个年份,是有影响和充实着重大事件的12年,构成了共和国历史的基本框架。该丛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分别立传,既不歪曲历史也不误导读者。创作理念上以平实为要,不求新奇,不发空论。古代史学家刘知幾认为“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顾炎武也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中即见其指者”,都讲的是论从史出的道理。该丛书秉承了中国史学的这一传统。在行文上力求鲜活、生动、明快。内容铺陈上又能做到严谨而不失于呆板,摆脱了偏重政治史的范式,特别注意对社会风尚、时代精神、民间习俗以及大众意识的描述,每一本书相对来说都有一个知识增量。

站在今天去理解历史、感知历史,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我们在感知共和国脉搏律动的同时,也在书写共和国不同凡响的篇章。一位老同志曾经说过,共和国千秋万代,国史研究也千秋万代。让我们在千秋万代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点一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