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4. 春秋图霸
设置

春秋图霸(1 / 1)


大事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周朝国都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

周王朝迁都到洛邑以后的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几经衰落后,周天子名义上是各国共同的君主,而实际上,他的地位只等同于一个中等国的诸侯。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家经常使用武力兼并小国,大国之间也互相征伐,争夺土地。强盛的大国诸侯,可以号令其他诸侯,成为诸侯国的霸主。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齐国原是姜尚的封地。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内乱。在这次内乱中,国君齐襄公死于非命。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辅佐的能人,辅佐公子纠的叫管仲,辅佐公子小白的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准备回齐国争夺君位。

鲁国国君庄公决定亲自把公子纠送回齐国。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万一回到齐国去,事情就不好办了。让我先带一路人马在路上截住他。”

正如管仲所预料的那样,公子小白在莒国的护送下眼看快要赶到齐国了,管仲在路上截住了他。管仲拈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小白中箭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真的死了,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去。可是,管仲却不知他射中的不过是公子小白衣带的钩子,公子小白大叫倒下,原来是假装的。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赶到了国都临淄,小白自然做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为报一箭之仇,立即发兵攻打鲁国,并且逼迫鲁庄公杀掉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鲁庄公无可奈何,只好照办。

《管子》书影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押送到了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可以帮助齐桓公干一番大事业。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仅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相齐后,尽心辅佐齐桓公的霸业,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管理上,他号召礼法并用,知礼可以使民众懂得廉耻,明法可以让民众遵守规矩,两者结合起来,便可以使国力大增。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改善和稳定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领国的手段,以建立霸权。管仲的这些政策为齐国称霸准备了物质条件。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是齐桓公霸业的开始之年。此前,齐国曾几度与邻近的鲁国交战,结果都没有取得多少胜利。这使齐桓公与管仲看到,仅靠齐国自己的力量,是不能称霸于天下的。于是,他们想到了利用周天子。

人面纹护胸牌饰春秋

齐桓公首先与周室结亲,他迎娶周庄王之女共姬,向全国诸侯表明自己与周天子的亲近关系。在拉拢到周天子之后,齐桓公又以尊崇周天子为口号,取得各国诸侯的支持。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周釐王之命,通知各国诸侯到齐国西南边境上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开会。这时候,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望并不高。通知发出以后,只有宋、陈、蔡、邾四个国家来了。还有几个接到通知的诸侯国,像鲁、卫、曹、郑(都城在今河南新郑)等国,采取观望的态度,没有来。齐桓公便以此为突破口,杀鸡骇猴,制伏了鲁国,随后,齐桓公又软硬兼施,把卫国和郑国拉入同盟。

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在齐国的帮助下,原先国内政局很混乱的宋国和郑国也实现了初步的稳定。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终于被各诸侯国认可,齐国开始称霸中原。

公元前684年,也就是齐桓公即位的第二年,齐桓公又派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对一再欺负他们的齐国,忍无可忍,决心跟齐国决一死战。

齐国的行径,也激起鲁国百姓的愤慨。有个鲁国人曹刿去见鲁庄公,要求参加抗齐的战争。鲁庄公高兴地接见了曹刿,并向他问策。

曹刿见到鲁庄公后,就自己心中的疑虑询问了鲁庄公,他问鲁庄公用什么与齐交战。鲁庄公说:“暖衣饱食,不敢独自享用,一定分于他人。”曹刿说:“小恩小惠不能施之于众,老百姓不会因此为你与齐国拼命。”鲁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夸大其词,祝史的祷告一定据实反映。”曹刿说:“这种诚心不能代表全部,神灵不会因此赐福。”鲁庄公接着说:“每逢百姓打官司的时候,我虽然不能把每件事都查得很清楚,但是都会尽最大努力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这才点头说:“我看凭这件得民心的事,可以和齐国拼上一场。”

大事记

公元前613年,《春秋》记载“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为世界上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观测记录。

而后曹刿请求跟鲁庄公一起到战场上去,看见曹刿胸有成竹的样子,鲁庄公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两个人坐在一辆兵车上,带领人马出发了。

彩漆木雕箭箙

春秋装箭的盒子。

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列开阵势。齐军凭借人多势众,最先擂响了战鼓,发动进攻。鲁庄公准备马上让士兵反击,曹刿连忙阻止道:“等一下,还不到时候呢!”

齐桓公求胜心切,命令齐军击鼓发动第二次攻击。鲁庄公又准备让鲁军倾巢出动迎击齐军,曹刿认为齐军士气仍然旺盛,就劝鲁庄公不要传令进攻,再等一等。鲁军的坚守再一次让骄横的齐军无功而返。齐军士气开始下降,没有了刚来时的锋芒。齐桓公遭受重大挫折却未取得一丝战果,岂肯善罢甘休?短暂休整后他又下令擂响第三通鼓,鲁军还是按兵不动。齐军兵士以为鲁军胆怯怕战,耀武扬威地向鲁军冲杀过来。曹刿这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鲁军阵地上擂响了进军鼓,兵士顿时士气高涨,像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齐军兵士面对勇猛的鲁军,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一会儿就招架不住鲁军的攻势,一齐溃败下来。鲁庄公欲下令紧追。曹刿说:“且慢!”他登上一辆戎车远眺齐军,只见齐军战车乱行,战旗东倒西歪,知道齐桓公这次是真败了,而不是诈诱鲁军深入齐军营地,于是跳下车对鲁庄公说:“可以追击了。”庄公号令实施追击,鲁军争先恐后,一鼓作气把齐军赶出了鲁国。

一鼓作气

此成语出自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的话,《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鲁军反攻胜利后,鲁庄公对曹刿镇静自若的指挥,暗暗佩服,可心里想不明白这个仗是怎么打胜的。回到宫里后,他先向曹刿慰问了几句,接着说道:“齐军头回击鼓,你为什么不让我出击?”

曹刿说:“打仗这件事,全凭士气。对方擂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最足;第二通鼓,气就松了一些;到第三通鼓,气已经泄了。对方泄气的时候,我们的兵士却鼓足士气,这时我们擂鼓出击哪有不打赢的道理?”

鲁庄公这才品味过来,称赞曹刿的见解高明。在曹刿指挥下,鲁军击退了齐军,鲁国也稳定下来。

齐桓公四十三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由于他生前没有妥善解决继位问题,齐国发生了诸公子争位的内乱,齐国的霸主地位刹那间烟消云散。

齐国内乱时,公子昭走投无路,就想起父亲嘱咐的话:大难之时请宋襄公帮忙。于是公子昭逃往宋国。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想起齐桓公当初称霸诸侯时,何等显赫,现在乘其内乱,正是树立自己威信的大好时机。于是宋襄公便号召各诸侯国出兵一起送公子昭回国当国王,把竖刁、易牙这些乱臣贼子杀死,将公子无诡赶下台来。

但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只有3个小国出兵跟他攻打齐国,公子昭被拥立为齐孝公。

本来齐国是诸侯的盟主,如今齐孝公依靠宋国的帮助,才得到了君位。所以,齐孝公对宋国感恩戴德,这样一来,无形当中提高了宋国的地位,宋襄公也真的萌生起做霸主的想法来了。但一想到上次扶立齐孝公,只来了3个小国,几个中原大国都不理睬他,便决定先教训几个小国,以挽回面子。他处罚了滕国国君婴齐,便邀曹、邾、等国结盟,借口国国君迟到,就叫邾国人把他抓起来杀了祭祀社神。

春秋五霸

东周末年,先后出现5个大诸侯,包括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作“春秋五霸”。还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春秋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宋国公子目夷以为,小国争当盟主是灾祸,宋国将自取灭亡。但宋襄公刚愎自用,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与楚成王约定此年秋天只乘坐国君普通的车辆而不带兵前往相会。秋,楚成王召集宋、陈、蔡、郑、许、曹等国诸侯在盂(今河南睢县境)相会,宋襄公准备乘车前往,公子目夷进谏说,楚国兵力强盛而又诡计多端,还是让兵车护送前往为上策。宋襄公以为,既已约定,就不要更改,遂以乘车往盂赴会。楚国果然埋伏兵车,并抓获宋襄公,由于宋国没有齐国强大,所以楚国并不害怕私押宋襄公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还挟着他攻打宋都商丘,幸亏宋太宰子鱼率全城军民顽强抵抗,才抑制了楚军攻势,使楚军围商丘数月却不克。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才得以被释放回国。宋襄公受此奇耻大辱,愤恨难平。他大骂楚成王不讲信义,但自知军力非楚国对手,为了挽回自己为楚俘虏而失去的尊严,他决定兴师征伐楚国的盟国郑国以显君威。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认为攻郑会引起楚国干涉,劝其罢兵,但宋襄公一意孤行,率军伐郑。

郑文公闻知宋师入侵,忙求救于楚。楚成王立即起兵攻宋以救郑。宋襄公得到消息,也知事态严重,不得不从郑撤军,于公元前638年十月底返抵宋境。这时楚军尚在陈国境内向宋挺进的途中,襄公为阻击楚于边境,就令宋军在泓水以北屯扎列阵,等待楚军。

大事记

公元前741年,楚国熊通杀侄自立,自号武王,开启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的序幕。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开始衰弱,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开始争霸称雄。

这时,齐桓公乘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经过多年征战,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渐趋衰落,随着晋国的强大,晋文公成为春秋的第二个霸主。楚庄王继位后,北上与中原各国争雄,于公元前597年灭郑,成为春秋第三个霸主。后来,吴王夫差在战胜越国、齐国、晋国后,终于称霸中原。之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春秋时代展开的大国争霸战争,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代替周室并夺取其对各国的号令及索贡权,实际是兼并掠夺战争另一种形式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春秋无义战”。

公元前638年十一月,楚军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公子目夷看到楚军准备渡河,连忙对宋襄公说:“兵贵神速,此时乘敌军没有渡完河的时候,发起进攻,一定能战胜他们。”宋襄公摇头说道:“宋是讲仁义的国家,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时与人开仗呢?那样岂不是太不仁义了吗?”说着说着,楚军已经全部渡过泓水,正在列队摆阵。公子目夷又对宋襄公说:“楚军已经过泓水,趁他们阵脚未稳,赶快杀将过去,楚军一定战败,此时不动手,恐怕就来不及了。”宋襄公不高兴地对目夷说:“你又错了!古人云:不鼓不成列。人家没摆好阵,你就攻打人家,太没有战争道德了!传出去别人会耻笑我们的,所以万万不可!再说了,如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不存在什么先机后机。”

一会儿的工夫,楚国兵马已经排好阵势,接着擂响了战鼓,楚军如排山倒海般杀向宋军,宋军哪里抵挡得了,纷纷败下阵来。宋襄公见状,跳上一辆战车仗剑指挥。一阵乱箭射来,宋襄公腿上中箭负伤。公子目夷等几员战将见状,拼命厮杀冲开一条血路,杀出重围,才没让宋襄公第二次当楚国的俘虏。

大事记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假虞灭虢,晋国的领土大大扩张。

宋襄公率残兵败将回到国都商丘。宋国百姓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和楚国交战,更不该采取那种打法,这些话传到宋襄公那里,他还不服气,气愤地说:“君子要讲仁义。不能在对方有危险的时候攻击他们,不能碰到受伤的人再去伤害他,不能捕捉头发花白的老兵作俘虏。”

宋襄公志大才疏,又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最终自取失败。宋襄公因箭伤很重,过了一年就死了。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后来晋献公年纪大了,想到立嗣的问题,便狠了狠心,将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申生一死,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性命难保,便都逃到别的诸侯国避难去了。

晋献公死后,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夷吾感到留着重耳是个祸患,便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时很有声望,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辅佐他。

重耳在狄国一住就是12年,后来有人行刺他,只好逃往卫国。卫国国君看他时运不济,也不肯接待他。重耳一班人一路流亡到齐国。那时齐桓公在位,待他不错,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他。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舒适,便不再想回国的事,可是跟随的人都思念晋国。于是,众人商量了个办法,把重耳带出了齐国。

秦穆公称霸西戎

齐桓公和晋文公相继称霸中原之际,西部的秦国也逐渐强大起来。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想趁机进占中原,但是与晋国交战几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秦穆公只好转而向西发展,派兵进攻西戎,先后征服兼并了十四国,开拓了上千里的疆土,成为西戎地区的霸主。

后来,重耳又到了宋国。正赶上宋襄公生病,他手下的臣子对重耳的随从狐偃说:“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帮助你们回晋国去。”

狐偃明白宋国的意思,便与重耳等人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由此,重耳十分尊敬楚成王。两个人渐渐成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邀请重耳到王宫去,在宴会上开玩笑说:“公子要是将来回到晋国当上国君,那么会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我愿意和贵国永远友好。如果两国交兵打仗,在两军相遇时,我一定退避三舍。”等宴会结束,楚国大将成得臣对楚王说:“重耳言谈没有分寸,我看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不如趁早杀掉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

楚成王对成得臣的意见不置可否,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成王就让重耳到秦国去了。

当初秦穆公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回晋国当了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不仅不感恩戴德,还和秦国发生了战争。夷吾死后,他儿子又同秦国发生事端。于是,秦穆公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秦穆公派人向重耳提亲,愿意将女儿怀嬴嫁给重耳。重耳大惊,自己已六十有一,与秦穆公年龄相仿,若做了他的女婿,以后晋秦相交,岂不凡事都吃亏三分?再说当年秦穆公为笼络夷吾,已将怀嬴嫁与入秦为质的夷吾之子子圉,秦晋翻脸后,子圉逃回晋国,怀嬴实为重耳侄媳。如今穆公提此要求,如何回答是好?重耳的谋士赵衰长思半晌,对重耳说:“听说怀嬴美貌而有才华,穆公及夫人视为掌上明珠,如今提出此议,正是看重公子。公子如拒绝,就无法结好于秦国,自然无法得到秦国倾力相助。古人说,‘欲人爱己,必先爱人;欲人从己,必先从人。’臣意公子不可拒绝穆公的美意。”重耳为难地说:“怀嬴是我侄媳,我怎可乱辈夺爱?”狐偃说:“公子今日赴秦,意在图晋,君位尚且可夺,何在乎区区一女子?”重耳想想有理,便依言允婚。

晋文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前628年),姓姬,名重耳,谥曰“文”,史称晋文公。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政治家、外交家,公元前636年至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勤于修政,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春秋时代第一强国,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

公元前636年,秦国的大军护送重耳渡过黄河,从此流亡了19年的重耳在晋国当上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以后,治理内政,发展经济,晋国又渐渐强盛起来。晋文公的机智、仁慈、勇敢与宽厚都预示着他将成为中原霸主。

这时候,逃往郑国的周朝天子周襄王派人到晋国讨救兵。原来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取了周襄王的王位。

晋文公马上发兵攻打狄人,狄人大败,晋文公又杀了太叔带和拥护他的一帮人,护送天子重返京城。

周襄王设宴款待,并允许晋文公向自己敬酒。晋文公乘机请求周襄王,自己死后能用天子葬礼的仪制安葬。周襄王说:“这是天子的典章。现在还没有人能取代周王室,天下不能有两个天子,那样您也不会喜欢的。”周襄王宁肯损失土地,也不愿损害周礼,他将阳樊、温、攒茅、原等地的田地赏赐给晋文公。

兽头陶范春秋

出土于山西侯马春秋晋都遗址。此地出土有大量精美的铸铜陶范,证明这里曾大批铸造过青铜器。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楚国攻打宋国,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又来向晋国求救,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同意出兵救援宋国,扶助有困难的国家,以建立霸业。

晋文公知道,要拥有中原霸主的地位,就得打败楚国。他便将部队编为上、中、下三军(三阵),于公元前632年1月渡过黄河。根据战略方案,晋军进攻卫国并将其占领,又于3月攻克曹都陶丘,俘虏曹共公。因为曹、卫是楚的依附国,晋文公以为楚军必然弃宋而北上救曹、卫。然而楚不为所动,仍全力围攻宋都,宋再次向晋告急。

寒食节

为纪念晋国贤人介子推,人们开始过寒食节,后来演变为踏青的节日。

晋文公感到进退两难:若不救宋,则对不住宋襄公当年的礼遇,而且宋敌不过楚而降之会使晋失去一个盟友,对晋称霸中原计划不利;但若移兵救宋,则使原定诱楚决战曹、卫之地的战略意图泡汤;且南下主动攻楚一来违背了自己在楚国对楚成王的承诺,二来使晋军远离本土,劳师耗财,对手又是强大的楚国,取胜很难。晋文公一筹莫展。这时元帅先轸有了良策,他主张让宋国贿赂齐、秦两国,由齐、秦出面劝楚罢兵;并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于宋,使宋坚定抗楚决心;楚与曹、卫是盟友,看到自己盟国的土地为宋所拥有,更不会放过宋国,齐、秦再善意劝解楚也不会听的;齐、秦这样一定怨恨楚不给面子,就会放弃中立而站到晋国一边,晋国实力就将压倒楚国,楚军就须小心了。

晋文公大赞“妙谋”,立即实行。楚国果然不听齐、秦劝解,继续围宋。齐、秦恼楚眼空一切,于是宣布与晋国结盟抗楚。

楚成王见晋军降曹灭卫,深知其实力非比寻常,而又结盟齐、秦,形势已开始对楚不利,就命令楚军退到申地,并撤回戍守齐国榖邑的申叔军,令尹子玉也被要求撤去宋围,避免与晋军交锋。他训诫子玉,晋文公德高望重,并非等闲之辈,晋军不好对付,凡事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但骄傲自负的子玉对楚成王之言不以为然,坚持要与晋军决一死战,并派伯芬去向楚成王请战,要求增兵。楚成王此时优柔寡断,最后抱着希望楚军侥幸取胜的心理同意了子玉的请求,但他又畏晋强大,怕失败了元气大伤,只派西广、东宫、若敖之六卒等人的少量兵力北上增援。

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带来普遍的灾难。对于夹在大国之间的中小国家来说,灾难最为严重,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弭兵”。春秋时共有两次“弭兵之会”,都是宋国倡导的。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倡导的第一次弭兵运动促成了晋楚两国暂时休兵罢战。三年之后鄢陵之战爆发,宋国大夫向戎第二次倡导弭兵,得到晋楚的赞同。公元前546年,“弭兵会议”在宋国都城商丘召开,晋、楚、齐、秦、鲁、卫、郑、宋、陈、蔡、许、曹、邾、滕一共14个国家参加会议,会议规定,晋的盟国朝楚,楚的盟国朝晋,双方的盟国同时承认晋、楚两国的霸主地位,齐、秦两国则与晋、楚平起平坐。这样,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春秋中期的大国争霸战争,终于以休战而结束。

子玉得到支援,更坚定了与晋作战的决心。他派大夫宛春使晋,提出“休战”条件:晋让曹、卫复国,楚则撤离宋国。晋大夫子犯(即狐偃)认为子玉太无礼,晋应主动南下击楚;晋中军主帅先轸轻轻摇头以示不妥,他再次献策晋文公,表示这回管教楚师铩羽而归。

晋文公私下答应曹、卫复国,但前提是曹、卫必须与楚绝交;并扣留宛春以激怒子玉北上挑战。子玉见曹、卫已附晋,而楚使被扣,认为受到巨大侮辱,勃然大怒,下令撤去宋围,移军北上伐晋。

成得臣先派人要求晋军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条件是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做了。

虎形灶春秋

行军作战时使用的炊具。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这两个国家不讲道义倒先来跟楚国绝交,气得他率领全军直奔晋军大营。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这种做法让许多晋军将领费解。狐偃解释说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许过愿:万一两国交战,晋国会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信守这个诺言啊。

子玉见晋军不战而退,以为晋文公胆怯,不过徒有虚名,于是催军追逐。楚军中有人感到事有蹊跷,建议持重收军,伺机再追;子玉斥责他们当断不断,贻误战机,认为聚歼晋军,夺回曹、卫指日可待。楚军追晋军至城濮。

晋军在城濮屯兵,齐、秦两军和刚被解围的宋成公军队赶来会合。而楚军此时军分三阵,严阵以待。公元前632年的四月四日,晋军向楚军发起攻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马匹蒙上虎皮,突然攻向楚右军——战斗力最差的陈、蔡军,陈、蔡军遭此突袭,加之又被虎皮迷惑,顿时溃散。

大事记

公元前632年,晋、宋、鲁、齐等盟于践土,周襄王派人赴盟,共立晋文公为霸主。

接着晋军又“示形动敌”。晋上军主将狐毛在战车上竖两面大旗,引车后撤假装退却;晋下军主将栾枝也用战车拖曳树枝使尘土飞扬,造成晋后军也退却的假象以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命楚左翼子西进击。晋中军主帅先轸见楚军上当,便命佐将郤臻率最精锐的中军迎击楚左军,而狐毛、栾枝也乘机回军侧击楚左翼。楚左军陷入重围,后退又无路,只能接受被歼的命运。子玉见两翼均被消灭,情知无力挽回败局,无奈下令中军脱离战场,才没有全军覆灭。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不要追杀,把楚军赶跑就是了。成得臣带着残将败兵向后败退,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在半路上自杀了。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晋文公趁机约了各国诸侯开了个大会,订立了盟约。这样,晋文公就成为中原霸主。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后,会合诸侯订立盟约,连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也与晋国成了盟约国。但是,跟晋国订了盟约的郑国,又暗地里跟楚国结了盟。

晋文公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打算再次去征伐郑国,还与秦国约定,一起攻打郑国。

秦穆公一心想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亲自带着兵马到了郑国边界。晋国的兵马在西边驻扎,秦国的兵马在东边驻扎,两军声势十分浩大。郑国的国君忙派辩士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烛之武来到秦国军营,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一定会亡国。但是郑国和秦国相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要是秦国和我们讲和,以后你们有什么使者来往,经过郑国,我们还可以当个东道主接待使者,对您也没有坏处。”

春秋兵阵示意图

秦穆公衡量了一下利害关系,答应跟郑国单独讲和,自己带领兵马回国了。临走之前,派了3个将军带了2000人马,替郑国守卫北门。

晋国眼看秦军走了,非常生气,有的将领便提议追打秦兵。晋文公不同意攻打秦军,众人便想办法把郑国又拉到晋国一边,随后也撤兵回去了。

后来,秦国得知郑国又与晋国订立合约,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忍耐下来。

过了两年,晋文公病死,他的儿子襄公继承王位。有人对秦穆公说道:“晋文公刚死去,还没举行丧礼。趁这个机会攻打郑国,晋国绝不会去援救郑国。”

留在郑国的将军也送信给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一定能成功。”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如何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和百里奚都极力反对,蹇叔认为调动大军偷袭那么远的国家,士兵都精疲力乏,而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根本没有取胜的把握;而且行军路线那么长,怎么能瞒住郑国。

大事记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兵大举进攻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假装使者,智退秦军。

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300辆兵车,悄悄地前往郑国偷袭。

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大军刚刚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便有人自称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使臣”说道:“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说你们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在这里等候三位将军,并让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随后,他献上4张熟牛皮和12头肥牛。

孟明视原来打算趁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看来郑国使臣老远地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已经不可能了。便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不必多虑。”

弦高走后,孟明视对众人说道:“看来郑国已经得知了消息,作好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随后,秦灭掉滑国,回国了。

其实,郑国根本就不知道秦国要去偷袭的事,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个牛贩子,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弦高得知了秦军的用意后,已经来不及向郑国报告,于是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

同时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不客气地向秦国的3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实在供应不起。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3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知道呆不下去了,只好连夜带着人马离开郑国。

秦晋之好

公元前676年,晋献公即位。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时为太子的献公有私情。献公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在此后二十年间,又有过两度“秦晋之好”。因此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公元前628年冬,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奉秦穆公之命率秦军偷越晋境的崤山伐郑。晋国卿大夫先轸得到消息后对晋襄公说:“秦国违背蹇叔的忠谏,因为贪婪中原的土地而劳民伤财,攻打偏远的国家,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不能错过!我们应攻灭它,否则会留下祸患;诚请主公率军进攻秦军。”下军主帅栾枝提出异议:“在秦国的帮助下文公才得以归国即位,我们若进攻秦国,岂不是违背先君的遗命吗?”先轸答道:“秦不为我们国丧而悲痛,反而趁机攻打我们的同姓国家,他们如此无礼,我们还同他们讲什么恩施?我听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为我们的后代着想,不能算违背先君遗命。不遵循天意是不吉利的!”襄公于是同意出兵。

公元前627年春,晋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以先轸为中军元帅率晋军南渡黄河,控制了殽山北麓的险要路段,又联合了姜戎军队,晋军埋伏在原上,姜戎军多伏于沟谷,布好袋形阵以待秦军。

这时秦军已抵滑国境内,值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国贩牛,他判定秦师将袭郑,决定作出点牺牲以求挽救郑国。于是他牵12头牛假托奉郑君之命,犒劳秦军。孟明视等3帅不知是假,还以为郑国已知道秦军来袭的消息并作好了防范准备,他们怕攻郑攻不下来,围困郑国又没有长期的补充资源,遂放弃伐郑计划,灭了滑国后撤军回秦。

郑伯盘春秋

孟明视对晋军埋伏于殽山毫无所知,秦军很自然地进入晋军包围圈。当四月十三日秦师全部进入殽山北麓狭谷隘道时,先轸令旗一挥,埋伏于两侧的晋军和姜戎军蜂拥而出,杀向秦军。秦军哪里来得及布阵防御抵抗?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而兵车又无法回旋御敌,终于全军覆没,无一人得脱,孟明视等3帅全成俘虏。

晋襄公的母亲文嬴原是秦国人,不愿同秦国结仇,她对得胜回朝的襄公说:“秦国和晋国原是亲戚,一向友好。如果把孟明视这些人杀了,恐怕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还是把他们放了,让秦君自己去处置他们吧。”

皮甲胄复原模型

春秋战国时期征战频繁,甲胄的作用非常重要。

晋襄公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视等人释放了。元帅先轸一听让孟明视跑了,立刻去见晋襄公,说:“将士们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把他们捉住,怎么轻易把他们放走呢?”他一面说,一面气得向地上吐唾沫。晋襄公听了,也感到后悔,立即派阳处父将军带领一队人马飞快地去追孟明视等人。

孟明视等3人快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听到全军覆没,便穿了素服,亲自到城外去迎接他们。

孟明视等人跪在地上请罪。秦穆公说:“责任在于我,没有听你们父亲的劝告,害得你们兵败受辱,我不怪你们。再说,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啊!”

孟明视等人感激涕零,从这以后,他们认真训练军队,一心一意要报仇雪耻。

公元前625年,孟明视要求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去报殽山之战的仇,秦穆公同意了。孟明视等3员大将率领400辆兵车打到晋国。晋襄公早有防备,又一次打败了孟明视。

这一来,秦国就有人说孟明视是无能之辈。附近的小国和西戎一看秦国连打败仗,纷纷脱离秦国的管制。但秦穆公仍旧没有治他的罪。孟明视把自己的财产和俸禄全拿出来,送给在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家属。他天天苦练兵马,一心要报仇雪耻。这年冬天,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秦国的边界上。孟明视嘱咐将士守住城,不准随便跟晋国人交战,结果又让晋国夺去了两座城。

大事记

孟明视虽然屡败于晋军,但秦穆公对他仍然信任。终于在公元前624年率秦军攻晋,夺得晋国城池,报了殽之战的仇。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殽山之战后的第三年。孟明视做好一切准备,在国内挑选精兵强将,拨发了500辆兵车。秦穆公还拿出大量的粮食和财帛,安顿好将士的家属。将士们斗志旺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秦军渡黄河的时候,孟明视对将士说:“咱们这回出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想把船烧了,大家看行不行?”大伙说:“烧吧!打胜了会有船的。打败了,就不回来了。”孟明视的兵士们士气高涨,憋了几年的仇恨全在这时候迸发出来。没过几天,秦军就夺回了上次丢失的两个城,接着又攻下了晋国的几座城池。

面对秦国的凌厉攻势,晋国上下惊慌失措。晋襄公跟大臣商量以后,命令只许守城,不许跟秦国人交兵。

看到晋国人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有人向秦穆公建议:“晋国已经认输了,他们不敢出来交战。主公不如埋了殽山兵士的尸骨再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耻辱了。”于是,秦穆公率领大军到殽山,收拾起3年前死亡将士的尸骨,掩埋在山坡上,并带领孟明视等将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师回国。

秦国打败晋国,报了殽山之仇后,一连十几年两国相安无事。这期间,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熊旅继位。当年楚庄王还不满20岁,掌握楚国大权的是他的两个老师——斗克和公子燮。年轻的楚庄王根本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一切事务全由斗克和公子燮两人决断。在他即位的前三年时间里,白天打猎,晚上饮酒作乐,并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来劝谏,就处死谁。

大事记

公元前656年,楚国修建了最早的长城,做防御之用。此后,各国相继兴建长城。

三年过去后,楚庄王毫无悔改之意,仍然日夜歌舞欢宴不止。此时的朝廷政事,混乱不堪,公子燮和公子仪便乘机发动叛乱。幸好朝廷中有庐戢与叔麇两位忠臣,他们当机立断平定了叛乱。但此时,楚国的周边国家陈、郑、宋等小国都依附了晋国。楚国的国势已经危如累卵了。

一天,大臣成公贾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请求面见楚庄王。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钟鼓丝竹之声绕梁不绝,楚庄王的面前几案上摆满美酒佳肴,楚庄王正在一面饮酒,一面欣赏美女们翩翩起舞。庄王一见成公贾便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成公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听说要让他帮着猜谜,觉得挺有趣,便一面喝着酒,一边问道:“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成公贾于是清清喉咙说道:“南山上有一只大鸟,三年里站在大树上不飞不动也不叫,这是只什么鸟?”楚庄王沉思了一会,说:“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鸟。这种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下去吧!”

成公贾以为楚庄王已幡然醒悟,朝政会有新的变化,就兴冲冲地告诉了好友大臣苏从,两人眼巴巴地等待。可是,楚庄王照旧宴饮享乐。

先秦音乐

先秦时,夏、商时代的乐器已较发达,至周代,据史料所记已达70余种。在西周,根据乐器的不同质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草、木等八类,称为八音。八音分类见于《周礼·春官》。编钟属于八音中的金类,最早可溯及殷商,而大盛于春秋战国时期。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有65枚,音域达五个八度,钟身有3000余字的铭文,记述编钟的音律以及当时各国律制情况,是中国最早的乐理专著。曾侯乙为战国初时的人物,由此可见当时编钟所达到的水平。

苏从见楚庄王依旧没有变化,便冒死直谏楚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问道:“先生,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啊?”苏从回答道:“我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很吃惊,便问:“你怎么能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要杀死我。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的灭亡不是在眼前了吗?”楚庄王听罢勃然大怒,抽出佩剑指着苏从心窝说:“你不知我下的禁令吗?”苏从面无惧色,从容不迫地说:“我知道,但是楚国政事已不可收拾,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请大王赐臣下一死!”说罢延颈怒目而视,正气凛凛。楚庄王也用眼珠子紧瞪着苏从。突然,他将宝剑插入剑鞘,上前紧走几步,双手紧紧抱住苏从双肩,激动地说:“你才是我要寻找的国家栋梁呀!”

“一鸣惊人”的另一个出处

成语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除了楚庄王的故事外,还有一个出处,说的是:战国时候,齐国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他以一鸣惊人的故事劝谏齐威王,和成公贾劝谏楚庄王的故事如出一辙。

楚庄王立刻下令罢去乐师鼓手、歌妓舞女。然后与苏从相对而坐,促膝谈心。苏从此时才知道,原来楚庄王因为当时朝政十分复杂,权臣乱政,依附者甚多,忠奸难辨,才故意装糊涂。这样做就是要让奸臣充分暴露,让忠肝义胆的贤臣挺身而出,然后做他的助手。

第二天,楚庄王上朝,召集文武百官,振乾立纲。楚国从此蒸蒸日上,他首先整顿内政,起用有才能的人,将伍举、苏从提拔到关键的职位上去。当时楚国的令尹和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庄王便任命了三个大臣去分担令尹的工作,削弱了他的权力,防止斗越椒作乱。楚庄王一边改革政治,一边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军士,准备与晋国决战,雪城濮之战的恨。

大事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攻伐陆浑戎,兵抵周朝郊野,问鼎中原。

楚国经过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出现了富国强兵的新局面,楚庄王认为与中原诸侯争霸的时机成熟了。

公元前606年,楚国讨伐陆浑的戎族,这是邻近东周的小国。得胜之后,楚庄王令大军在洛邑近郊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式。一时间,洛邑周围旌旗蔽日,枪矛如林,鼓声号声震天动地。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摸不清楚庄王打的是什么主意,慌忙派殿前大臣王孙满前去打探消息。

王孙满见楚庄王后,代表周天子对楚庄王及楚军表示慰问,并送上了犒劳的礼物。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了一会儿后,楚庄王问王孙满:“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从夏传到商,又从商传到周,成为世界上的宝贝,现在放在洛阳。这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孙满听话听音,心中对楚庄王此番阅兵用意也已明白大半了。原来九鼎是用九州贡铜铸成,它既代表了九州,又象征着国家权力。现在楚庄王居然问起九鼎,表明了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王孙满是个善辩的人,面对楚庄王大逆不道的言行,他说:“治理天下的人,主要靠德服人,不是靠鼎的作用。过去大禹有德,远方部落进贡山川珍奇。禹以美金铸鼎,周身饰鬼神和万物图案,护佑小民防祸备荒。后来,夏桀无德,鼎移至殷人之手;纣王暴虐,鼎归于周。由此可见,朝政清明,鼎虽轻不移;朝政昏乱,鼎虽重但必迁。至于九鼎的大小轻重,别人是不应当过问的。”

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话,知道自己还没有灭掉周朝的能力,也就带兵回去了。回国后,楚庄王请来楚国一位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增强国力。

公元前598年,陈国发生内乱,楚国出兵征服了陈国,然后又迫使郑国归附。后来,郑国派人前往晋国,表示愿意服从。楚庄王得知这一消息,勃然大怒,于第二年亲率楚军进攻郑国。

青铜马形饰春秋

楚军很快到了郑国新郑城下。郑襄公命兵士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又派人前往晋国求救。楚国日夜攻城,3个月后,由于晋兵久久未至,楚军最后攻陷新郑。

来救援郑国的晋军主将是荀林父,他听说新郑已被攻克,便下令班师回朝。副将先轸不听命令,偷偷率部分人马渡河追击楚军。荀林父见军队有分裂的危险,他控制不了先轸率领的兵马,于是横了横心,就下令三军渡河,与楚军主力决战。

楚庄王下令对晋军发起进攻,并亲自擂起战鼓助威。楚军将士如排山倒海般冲向晋军。由于晋军将领意见不一致,不能统一指挥,一下就被击溃了。晋军战败,渡黄河时,自相践踏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晋国、楚国都是大国,早晚总得议和,何苦多杀人呢?”说着,立即下令收兵。

大事记

公元前605年,郑国的子公因为食鼈之事与郑灵公产生冲突,遂与子家合谋杀死灵公。

公元前593年,楚庄王又使宋国降服。这样一来,楚庄王就问鼎成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也真不愧把自己说成是一只一鸣惊人的大鹏鸟。

道家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派之一。道家学派以春秋时期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并以此说明宇宙及社会万象的本质、根源、构成及其变化。道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以老子的“道法自然”为基点,主张人们在思想上遵循“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清静无为”的“道”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行为上主张顺乎自然、“守雌守柔、以柔克刚”。由于各自阐发重点的不同,战国时期的道家分化成若干派,其中以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著名。道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极深,并成为传统文化的基干之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东周时曾任守藏史,掌管图书典籍。相传孔子曾向他问过“礼”,他却给孔子讲述许多深奥的道理,使孔子折服于他。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世称“老子”。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场长达5年的内战,最终以王子朝失败告终。王子朝失败后,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管的图书也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老子由于身受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他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世不知其所终。

大事记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为《道经》,讲的是世界观问题;下篇44章为《德经》,讲的是人生观问题。全书文辞简奥,哲理宏富,且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涉及宇宙、社会、人生、军事、政治、医学等各个方面。

《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开篇,提出了一个最高的哲学概念“道”。老子哲学就是由“道”推演出来的,他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始祖。

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成为一个整体,突破了古代哲学以政治和伦理为轴心的局限。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庄子所继承和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崩乐坏

春秋时期,随着宗族政治的日趋解体,传统的礼乐制度也难以继续维持,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各国的政治斗争中,以下犯上的夺权事件层出不穷,不遵循旧有礼制的现象也经常发生。一些从诸侯手中夺取了政权的卿大夫,不仅僭用诸侯之礼,甚至也僭用天子的礼制。有鉴于此,孔子继周公之后对于礼乐制度进行了再次加工和改造,努力要将社会重新纳入礼乐的规范,但是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后,社会变革的加速使传统的礼乐制度被彻底破坏。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从而取代了礼乐的地位,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工具。此时残存的礼乐,已经流于形式,名存实亡了。

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是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世间万物有阴阳、刚柔、强弱、兴废等分别。他还发现对立的事物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了防止物极必反,导致衰落,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像“道”那样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表现在军事战略方面就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同时还要注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他还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比如,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以水攻坚,没有攻不下的,以此来说明柔弱能胜刚强。老子的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他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观念。他认为天地的运行是自然而然、不假外力的。人也应该和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人生必须消除主观和外在的干涉,使其自然发展。

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论。老子把人民的饥荒、贫困看作是多欲的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结果。人民起来为“盗”,轻生冒死,其责任完全在于统治者。老子主张用“天之道”来取代“人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这样就能够解决社会所存在的一切弊端。

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是对统治阶级的“有为”进行的揭露和抨击。老子提倡这种“无为”之治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也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千百年来,老子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文化,甚至是中国人的思维。他的思想为战国时代的庄子等人所继承,形成了道家学派。《老子》也被奉为道教的三大经典之一,尊称《道德经》。

传统医学四大经典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分别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其中《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鄚郡(今河北任丘)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扁鹊年轻的时候,是一家馆舍的主管人,他认识了一个叫长桑君的人。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和了解,长桑君觉得扁鹊人不错,就把自己多年来的医疗经验和珍藏多年的药方都传授给他。扁鹊经过钻研学习,成了一名杰出的医生。

扁鹊此后就在今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行医,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

扁鹊经过虢国的时候,听说虢国公子因血液运行不畅而忽然倒地身亡。他认真询问了公子的病情和症状,认为公子并没有真正死亡,他可以把公子救活过来。于是他求见虢国国君,用针石药剂很快就救活了公子。大家都认为扁鹊能够使死了的人复生。扁鹊谦虚地说,不是我能起死回生,是他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让他恢复过来而已。

扁鹊像

扁鹊经过蔡国的时候,看见蔡桓公气色不好,就很直率地告诉他:“您生病了,病在皮肉之间,现在还比较容易治。”可是蔡桓公自我感觉很好,坚称自己没病。又过了5天,扁鹊见到蔡桓公说,你的病已在血脉里,不治就要恶化。蔡桓公又没有听扁鹊的劝告。又过了5天,扁鹊见到蔡桓公,见他面色灰暗,又说:“您的病已在肠胃之间,再不治的话,就有生命危险了。”这次蔡桓公还是没理会。又过了5天,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见他面色已全无光彩,知道已是无药可救,就走了。没过多久,蔡桓公就发病而亡。

此后,扁鹊开始周游列国,随俗为变,处处为病人考虑。经过邯郸时,那里重视妇女,他就当妇科医生;经过洛阳时,那里尊重老人,他就当起了耳目科医生;在咸阳时,那里人疼爱小孩子,他就做儿科医生。总之,他各种科目都很擅长,努力为天下百姓解除疾病。

任脉图

扁鹊是一代神医,因为名声太大,遭到小人的嫉妒。秦国太医令李醯妒忌扁鹊,觉得自己的医术不如扁鹊高明,就派人把扁鹊杀了。

扁鹊在医学上的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诊断方面,扁鹊采用了望色、闻声、问病、切脉的四诊合参法,尤其擅长的是望诊和切诊。在给蔡桓公看病的过程中,通过察看蔡桓公气色,就知道其疾病症结,就是望诊的体现。因此《史记》中称赞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第二,在经络藏象方面,扁鹊提出病邪沿经络循行与脏腑的深浅,以及病由表及里的传变理论。在诊治虢国公子时,他就深入分析了经络循行与脏腑的关系,并给出了救治的方案。第三,在治疗方法方面,扁鹊提出辨证论治与综合治疗结合。从史籍记载中,我们看出扁鹊已经熟练掌握了砭石、针灸、汤液、按摩、熨帖、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并将其灵活兼用于具体病案之中,综合治疗。第四,在科学预防方面,扁鹊提出了6种病不能治。即“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足,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其中不治“信巫不信医”,反映出扁鹊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大事记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鲁等十四国在宋国会盟,举行弭兵大会。晋国和楚国被奉为霸主,接受各小国的定期朝贡。

把中药制成丸、散、膏、丹、汤剂等品类也是他的创造。他是我国中医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医学家,为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把他比做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后来的中医都尊他为祖师。扁鹊的医学理论,被后人整理成一部医书,名叫《难经》,是中医学的宝贵文献。

综上所述,扁鹊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继往开来的大医学家,他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他对我国传统医学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楚庄王死后,他的孙子楚平王即位。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废掉太子建。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镇守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楚平王怕伍奢反对他这么做,就先把伍奢关进监狱。

楚平王派人去杀太子建的同时,逼迫伍奢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写信,叫他们回来,以便斩草除根。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后,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消息,便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往宋国。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逃离了楚国,他在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久,宋国发生了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他们请求郑国出兵攻打楚国,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情急之中,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取郑定公的权,结果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带着公子胜从郑国逃了出来,投奔吴国。

大事记

公元前515年,专诸刺王僚,公子光即位,是为吴王阖闾。他在位期间重用伍子胥和孙武等人,使吴国国力大盛。

楚平王为了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并用重金悬赏。伍子胥和公子胜逃出郑国后,怕被楚国人发现,白天躲藏起来,到了晚上才赶路,到了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时,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严。传说伍子胥为了过关而忧虑不安,一夜之间,头发都愁白了。幸亏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他同情伍子胥等人的遭遇,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长得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蒙骗关上的官吏。守关的逮住了假伍子胥,而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了,面貌也变了,守关的人没认出来,混出了关。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公子光正在谋划夺取王位。吴王诸樊的小弟弟季札博学多才,吴王十分喜欢幼弟,为了能让他继承王位,死时遗命王位继承实行弟继兄位制。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末死,应由季札即位,季札坚辞不就,结果夷末的儿子僚即位为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认为自己继承王位才合理,于是暗中打算夺位。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与勇士专诸谋刺吴王僚。四月,公子光先于地下室埋伏甲士,然后设宴礼招待吴王。吴王僚戒备森严,为了防止有人将兵器带入刺杀吴王,端菜的人要在门外换穿别的衣服,才可进门。专诸把匕首放在鱼肚子里,然后膝行而入,在上菜时抽出匕首猛刺并杀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甲士乱剑刺入胸膛而死。伍子胥帮助公子光杀了吴王僚,公子光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吴王阖闾。

伍子胥画像镜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处理内政大事。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伍子胥推荐孙武给阖闾,孙武与吴王讨论晋六卿强弱,开始治兵。此年十二月,吴灭徐。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吴王采用伍子胥的谋略讨伐楚国,吴军分为三师,轮流出扰,彼出此归,彼归此出,楚军疲于奔命。吴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楚国的军队一路兵败,吴军乘胜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在吴军到来之前就跑了。伍子胥对楚平王恨之入骨,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地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楚国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往秦国求救兵,秦哀公没有答应。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夜痛哭,一连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派兵救楚国,并击败吴军。

清版《孙子兵法》书影

正式称《孙子兵法》为武经,定孙子为武学教本,应当始于宋代。明代因之,亦列孙子于“武经七书”之首。清时,言兵者亦莫不奉孙子为圭臬。民国初年,蒋方震首以现代兵学为孙子作新释,从而为孙子研究开辟一崭新途径。

孙武,世俗尊称其为孙子或孙武子。孙子的祖先本姓田,是齐国王族。其祖父田书颇有军事指挥才能,曾被封一块封邑,获赐孙姓。父亲孙冯,做过齐国的卿相。孙氏家族后因无法忍受齐国内部激烈的权力纷争,去了吴国。在吴国,孙武一边耕田,一边写作兵书。后得好友伍子胥的7次推荐,被吴王拜为大将,孙武很快就为吴国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来。

孙武不愧为一个有战略思想的伟大军事家,在他的努力下,吴国不但很快从一个贫弱小国,发展为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还实现了吴王阖闾称霸诸侯的梦想。公元前506年,在柏举之战中,孙武仅以3万兵力就击溃了楚国20万大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孙武又辅佐夫差征服越国、讨伐齐国、与晋国争霸,使得吴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吴王也成为春秋时代又一个霸主。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孙武:吴国的胜利是和孙武分不开的,正是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军才能击败强大的楚国,威震齐晋,名扬诸侯。

大事记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营建阖闾城,即今天江苏苏州。

孙武的主要思想都集中在《孙子兵法》中。传世本《孙子兵法》13篇,是孙武一派兵家的著作,其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属于孙武,但经过他的门生和战国兵家的整理补充。该书中所描写的战争规模,似是战国时代的情况。现存的《孙子兵法》是经过三国时代曹操删定编注的,全书分为13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长期战争的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论是孙子军事学说的主体部分。孙武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战略概念——“庙算”,具体论述“安国保民”的最高目标、“五事七计”的全局运筹、“不战屈敌”的止战谋划、“知彼知己”的作战指挥等战略思想。在战略论中孙子提出“安国全军”、“唯民是保”的战略目标,把“重战”、“慎战”作为根本用战原则,并从其对待战争的严肃态度出发,评述了“五事七计”的重要性。“重战”,即重视战争,提高警惕,加强戒备,应取态度是:“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慎战即开始须慎重,其原则是:“非利不动,非地不用,非危不战”。“五事七计”书中详述“道”(治道)、“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度)五要素,及其“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对战备全局作正确估计的七个条件。但孙子并没有认为军事力量越强越好,而是主张顾及国力,有限地发展军事。孙子反复强调要以“伐谋”、“伐交”作为优先的决策,总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而在实战中争取一“军”、一“旅”、一“卒”、一“伍”之“全”仍不失为上策。如此,“谋”“攻”思想已贯彻到底。

孙子关于“知彼知己”和“致人而不致于人”之说,为作战指挥的战略原则,并尽可能“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争取“先机之利”,“致人”、“不致于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春秋制钢技术

春秋后期,楚国已有渗碳制钢技术,长沙杨家山曾出土长38.4厘米的钢剑。

二、作战策略思想

以战略为基础,孙子提出相应用兵策略。其重要策略原则有六:其一,因利制权,因敌制胜。其二,奇正相生,出奇制胜。其三,避实击虚,击其惰归。其四,我专敌分,以众击寡。其五,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六,示形用诈,诡道制胜。

大事记

公元前513年,晋顷公命人铸刑鼎,颁布范宣子所定的刑书。

三、军事哲学思想

孙子论“天”:“阴阳、寒暑、时制也”,是自然界之天;论“道”:“令民与上同意也”,具有民本主义因素。在书中把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放在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的主体地位,并详细分析了战争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关系。孙子重视矛盾的相互依存,尤其重视矛盾的相互转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无恒形”,关键是造成“胜兵先胜”的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方面发展。《孙子兵法》除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又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六韬》

《六韬》与《孙子兵法》齐名,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孙武的战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膑、吴起的兵书吸收了很多孙武的思想;曹操亲自为《孙子兵法》做过注释;唐太宗曾赞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宋神宗颁定《孙子兵法》为“武书七经”之首。毛泽东曾赞誉它“至今仍是科学的真理”。

孙武以及他的《孙子兵法》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唐代时传到日本,1772年,《孙子兵法》被译成法文版本,英国的汉学家称《孙子兵法》为“世界最古的兵书”,美国人则盛赞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的确堪称“百世兵家之祖”。

孙武的军事思想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外交、经济、科技、体育竞赛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孙子兵法》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业竞争中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论语》

《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的互相应答,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编纂成书。它虽然不是孔子的著作,却是研究孔子及其思想主张的原始资料。《论语》内容广泛,言简意赅,尤其是在治学和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千百年来研习传统文化的必读经典。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居住在宋国,后来为了避祸才逃到鲁国,定居下来。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曾以勇敢和臂力过人立下战功。叔梁纥在66岁左右与未满20岁的颜徵在结婚。婚后两人曾到山东曲阜东南的尼山拜神求子;后来生下了孔子,便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3岁时就遭受了丧父之痛,母亲颜氏把他带到当时鲁国的都城曲阜。由于父亲早逝,家中贫困,孔子只好瞒着母亲,辍学在叔孙氏家放牛。叔孙氏家有许多藏书,孔子经常借来,成了知识渊博的人,孔子的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20岁时,孔子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鲁昭公闻信,派人送来鲤鱼,表示祝贺。昭公赐鱼之事,使孔子在曲阜声名鹊起。随后季平子根据孔子的业绩,擢升他为管理计划生育的司职吏。孔子上任以后,施行了五条措施,鲁国人奔走相告,外邦人陆续迁入,鲁国人口剧增。孔子不到30岁,就已经掌握了“六艺”,也就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此外,还掌握了以《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为代表的各种文献资料,真正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这样一来,许多人都愿意拜他为师,他便办了一些私塾,收了许多学生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孔子讲学图清

此图表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图中孔子端坐讲授,弟子们在周围恭敬地聆听。作品因是宫廷绘画,所以特别讲求用色和整体结构。

孔子在34岁时,赴洛阳会见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聃。这一次会见,使孔子学到了周朝的礼乐及文物制度。孔子对老子的道家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云中之龙。公元前513年,鲁国发生“三桓”之乱,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把鲁昭公轰下了台。这时,孔子也在鲁国呆不下去了,只好来到齐国。这一次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向孔子询问了治国的道理。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应当名副其实,各自都按等级名分的要求行事。齐国宰相晏婴认为孔子学说不过是书生之见罢了,并非齐国的当务之急。齐景公听从晏婴的话,决定不用孔子。这样,孔子便离开齐国,又回到鲁国教书,跟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部宰,后来又提升为司空、司寇。这时,齐国要与鲁国假意会盟的事引起了孔子的注意。他建议鲁定公防备齐国的阴谋,多带一些大将和兵马前去。在夹谷会盟上,孔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使鲁国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鲁定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天下太平了,便不过问政事,整天吃喝玩乐。孔子想劝说他,但他总是躲着孔子。无奈之下,孔子便离开了鲁国。

孔门四科

“孔门四科”,意为孔子所传授的4门学术,指的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相关的记述见于《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在此分别举出了4个学科门类之下最为优秀的学生。唐代开始,“孔门四科”的提法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明清时期,“孔门四科”演变为“儒学四门”——义理、辞章、经济和考据。

孔子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期间,孔子曾经在陈、蔡之间受困,7天没吃上饭,但孔子依旧不改其初衷,坚持讲诵弦歌,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公元前484年,孔子又回到了鲁国。鲁哀公和大臣们多次向孔子问政,但最终还是没有起用孔子。此后的5年里,孔子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经》,修《春秋》,授徒多达3000多人,其中,道德高尚精于六艺的就有72贤人。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孔子死后,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孔子强调仁,这是充满人道主义的光辉思想,也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客观反映。经孔子编著整理保存下来的诸如《春秋》、《尚书》、《诗经》等书籍,对后世的学术思想影响极大。

晋国在邲打了败仗,霸业开始衰落。楚国渐渐强盛起来。此后,晋楚争霸,各不相让。后来,经宋国调停才罢兵讲和。

在中原局势渐趋平静的时候,南方的吴越争霸开始了。吴国的国王阖闾,依靠伍子胥、孙武等人的辅佐,在桕举之战中打败了楚国。但就在吴军攻入郢都的时候,越国军队向吴国发起了进攻,从而揭开了吴越争霸的序幕。

吴王阖闾得知越国攻吴的消息,立即从前线回师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发兵攻打越国,两军在槜李展开大战。结果,吴军大败,阖闾中箭受了重伤。阖闾临死前,对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要忘记越国的仇恨。”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

夫差即位后,发誓一定要打败勾践,为父亲报仇。他任命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励精图治,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勾践探知夫差昼夜练兵,就想先发制人。吴王夫差率兵迎战,双方大战于夫椒。结果,越军大败,勾践战败逃到会稽山上,被吴国追兵围困起来。

勾践以为局面已临近最后关头,准备杀妻与吴王决一死战。他手下有两个很有才能的人,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他们认为一味蛮干,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先贿赂吴国权臣伯嚭,以求生路。便暗中派人把一批越女和奇珍送给他,托他在夫差面前说好话。伯嚭果然接受礼物,在夫差面前劝说一番。

邗沟

吴王夫差在位时开凿的邗沟,连接江淮水道,用来运送兵、粮,是我国最早的南北运河。

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条件,但要勾践到吴国去赎罪。

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后,就带着夫人与大夫范蠡去了吴国。夫差派人在其父阖闾墓旁筑了一个石屋,将勾践夫妇、君臣赶进屋中,换上囚衣,去做喂马的苦役。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叫勾践牵马,叫范蠡伏在地上当马镫。

这样过了两年,勾践在吴国吃尽了苦头。文种又给伯嚭送去珍宝美女,请他在夫差面前进言放回勾践。夫差对伯嚭一向唯命是听,又觉得勾践这两年的表现的确是真心归顺了他,也就微笑点头了。

勾践剑与夫差剑

出土于湖北江陵的越王勾践剑和出土于湖北襄阳的吴王夫差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为艺术上之超越成就”。

勾践在吴3年,受尽苦难。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吴王夫差赦勾践归国。自此,勾践广纳贤士,立志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屈辱,磨砺志气。他自己身穿粗布衣服,不吃肉食,住在简陋的屋子里,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做褥子;在吃饭的地方悬挂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先尝一尝苦胆,然后大喊一声:“勾践,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不断激励自己,振作精神。这就是“卧薪尝胆”故事的由来。

勾践亲自与百姓一起共同劳作,让夫人织布裁衣,与民同甘共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最终从失败中重新崛起。

面对越强吴弱的发展态势,伍子胥忧心如焚,他对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与百姓同甘共苦。”夫差不仅不听,反而疏远了伍子胥。又过了两年,夫差带兵进攻齐国,得胜而归。文武官员全说恭维话,只有伍子胥在夫差面前批评说:“这次进攻齐国,只能算是一次小胜利。如果越国不灭,才是心腹大患。”吴王夫差大怒,赐伍子胥一把宝剑,令他自杀了。不久,勾践留下文种处理朝政,自己与范蠡率精兵五万袭击吴国,打败吴国守军,杀了吴国太子。

公元前473年,勾践再次进攻吴国,把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随后,越军消灭了吴军。勾践封给夫差一块地方甬东,在会稽东边的一个海岛。夫差痛悔自己相信伯嚭之言,而忠言却听不进去,于是他以布蒙面,伏剑自杀了。勾践以国王的礼节埋葬了夫差,又诛杀了伯嚭。

吴越战争是春秋时期的尾声。到了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开始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