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错失良机以外,汉灵帝的御人之道同样不咋地。这一点就体现在何进身上了。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张焕见到北方边境平稳许多,百姓开始恢复生机,心中的一根弦松了下来,结果便大病了一场,不再适合继续坐镇最北方。
这个时候何进开始四处奔走,把张焕送到了并州刺史的座位上。段颎接替了,护匈奴中郎将的职位。段颎原先的雁门太守,则是被王成接任。
这些话本不应该是由何进来说,但是由于近些年来他十分得汉灵帝的宠幸,所以大家便默认了他牵头的行为。
同时,大家也投桃报李支持他坐稳了私立校尉的职位。
并且已经有不少世家开始投效在他麾下做事,以获得他的庇护,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势力团体。
由于最开始的时候何静对于他们之间的制衡做的非常的好,很得汉灵帝的满意,开始放纵何进。
但是随着手下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何进的能力也逐渐开始捉襟见肘,并且他的心底也有一些不该产生的念头逐渐萌芽。
两人渐渐的都已经忘记了刘遍当初的警示。
曾经的刘辩告诉过汉灵帝,何进可重用,但是不可放任他野蛮生长。
也曾经告诉过何进世家之人永远不会真心待他,唯有跟紧皇帝的脚步才能够永葆荣华富贵。很可惜,有的时候听到了并不代表记住,哪怕记住了也会逐渐的遗忘。
这也告诉了我们,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都不要过度的相信他们能记住你说的每一句话。哪怕是你经过反复确定他当时已经记住了你的忠告,也需要偶尔进行善意的提醒。就比如高中学了两年的学子们还需要一轮、二轮、三轮复习。
刘辩显然是没有注意到这个方面。因此,历史的车轮也逐渐向着它原有的轨迹上开始归位。
当然,这也怪不了刘辩。此时的他也有自己的事情在忙。
根据刘辩的不懈努力,原本大大小小的冀州世家只会偶尔卖他个面子,唯有利益牵头才会听他调动。
但是随着一个个协会的形成,很多时候都可以做到让许多世家相互制衡,又朝着一个方向用力。
虽然他们不一定听刘辩的话,但是至少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冀州的发展。
对于如此局面,并刘辩并没有因为无法大权在握而失落,反倒是相当的满意。
或许他要的永远不是集权和独裁,他想看到的是大汉发展,想看的是华夏儿女不弱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
在这段时间里,大汉除了难民的流动以外,并没有发生类似蝗虫、地震、洪涝等大型灾害,羌胡之乱一直没有闹得太大。就连以前难以解决的匪患,此时也感觉不是那样的显眼,大部分的百姓相对于数年前都过上了一段比较舒心的日子。
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局面下,一个新的生命出现,为这段坎坷的故事线打上了一个新的节点。
是的,二皇子,陈留王,未来的皇帝,刘协,即将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