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4,农历7月初7,是我外婆的生日,所以和哥哥们相约回老家为外婆过生。
早上10点出发,沿着龙泉山脉,2个多小时就到了。路过的街道和以往相似,要说变化,就是沿路多了些堆放的红砖和正在堆砌的新房以及大片荷花的池塘。其它似乎还是老样子。在乡村的小道上遇到的村里人还是老样子。仿佛时间在这里就是会流淌的慢一些,一切也就变化的慢一些。熟悉的味道和环境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乡村上学路,接下来就走近我的初中生活吧!
初中生活
暑假就在不知不觉、毫无记忆中浑浑噩噩的过完了。只记得入学时,我们背着被子,拿着生活用品,带着一周要吃的米和一饭盒奶奶炒了咸菜,坐着村里的拖拉机去的学校。姐姐先带着我去报到,然后帮我把宿舍安顿好,她就消失在人群中,留下我一个人坐在又潮又热的宿舍里,望着不时进出的陌生脸孔。至此,我的初中学习生涯就正式开启了。
之前上小学的时候,偷住在姐姐宿舍里时还没有好好地看一看宿舍楼,因为每次都是天黑了才进去。现在好了,宿舍完完整整的呈现在我的眼前。女生宿舍在进校门口的左手方,和老师们的住宿属于同一片土地。走过锈迹斑斑的铁大门,迎面的一排红砖黑瓦房就是女生宿舍,房前是一排和房子同样长度的水槽,水槽上是一排排锈迹斑斑的水管和水龙头,有些水龙头已经坏掉了,即使关掉水龙头也会滴滴答答的流水,水槽后面靠近红砖房墙根的一片地方被水桶和脸盆占地满满当当。当时我还在疑惑,为什么要将桶放在这里,既不卫生又挡道,直到入学后我才知道,学校里的水并不会随时都有,每天接水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所以一旦有时间就得把水桶接满了,然后用脸盆扣在上面,否则时间一过就没水用了。第二是学校的水水质特别差,必须提前接在桶里,这样才能将杂物沉淀在桶底,以便蒸米饭的时候使用。
宿舍的右边是学校蒸饭的地方,不能说成食堂,那儿最多算是一个小厨房。因为这儿的老板会提供一些现炒的菜供学生们购买,对于大部门的学生还是吃从家里面带来的干菜、咸菜或者泡菜,而我也最多只是在初三的时候在周四去合伙打一份菜(周五一般都不会打菜,因为要回家了,想着回家可以吃点好的,所以周五一般会买一包2毛钱的海带丝就着饭吃),说到米饭,我们是将自己从老家背的米放在饭盒里,自己淘洗干净放好水之后,放到小厨房那儿的铁框子,每个班有一个自己的铁框子,一到饭点大家就围在自己班级的铁框子旁找自己的饭盒(大家都会给自己的饭盒做好标记,我在自己饭盒上套了一根绳子),我常常不喜欢和大家一起在哪儿争抢,每次都等饭点过后10几分再去,但是晚点去的结果就是,要么饭盒被仍在了其它地方、要么饭已经被弄倒了,要么是被其它人拿去吃了,对于最后一种的现象还是较少的,最多的是饭盒被扔到了其它地方。同时又由于这种获得饭的方式,导致没有人敢多放水煮粥,否则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个粘的米汤的空饭盒,因为我试过,导致的结果就是没饭吃······
宿舍的右边还有三间水泥敷了外表的砖瓦房,当时就听说是特供房,专门给初三成绩优异的人配备的,因为这三间房子灯可以使用到晚上11点(我记忆力是这样的,而那一排红砖瓦房的灯9点半就被宿管阿姨直接同一拉闸熄灭了。水泥砖房在往前是男女生的公共洗澡堂和卫生间,不过男生洗澡的挺少的(男生的住宿在教学楼旁边的一排石头瓦房里,感觉条件比女生的稍微要差一点)。
说完了宿舍再说一说我们的教学区域。出了女生宿舍那道铁大门,往背对着校门口的方向往前走就到了我们的操场,操场里有单双杠、乒乓球台和石头砌成的讲台,这里是我们举行各种活动、早操、校长讲话、体育课的地方。讲台的左手边是男生宿舍,右手有个台阶,上台阶后就到了教学楼。在我进校的时候已经新修了一栋二层楼的教室,位于老教室楼的右手边,初一的新生们便被安排在了新教学楼进行上课。老教室是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一排有三间教室,老教室楼的对面就是老师的办公室,左边连接着新教学楼,在新老教学楼的周围栽种着的榕树已经高的超过了教学楼的屋顶,就在在这里我度过了我生命中最苦也是最有色彩的三年。
下面就来写几个色彩鲜明的事情吧,从这些故事里大概就能窥见一部分当时的生活。
? 《滑稽的转变》
? 《风云人物》
? 《数学》
? 《雨季夜晚》
? 《打水洗澡》
? 《运动会》
? 《上学》
? 《放学》
? 《姐姐回来了》
? 《特供房》
? 《他人的情窦初开》
? 《周末的竞争》
? 《绿豆汤》
? 《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