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攀附、勾结外国权贵
吴同根血案
杜月笙的关系网,延伸到了上海的每个角落,几乎大上海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有杜月笙的气息。他不仅在中国的各界权贵名流中混得如鱼得水,而且在外国权贵们中也颇有声望。他在法租界有很多生意,所以他对历任法国驻沪领事都很殷勤,这些人若遇上什么麻烦解决不了,杜月笙都会主动效犬马之劳。范尔迪任法国驻沪领事时期发生的吴同根血案,就是杜月笙“摆平”的。
1928年9月16日,离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还有12天。这天深夜11点,在法租界开电车的司机吴同根收班开着空车回厂。车行至法租界霞飞路和萨坡赛路口时,却被5个喝得醉醺醺的法国水兵拦住了。他们强行登上电车,并用生硬的中国话命令吴同根开快车载他们兜风。
按电车公司的规定,回厂交班的车是不能载客的。吴同根要挣钱养活老婆和9个孩子,他怕违反规定丢了饭碗,就停下电车,向他们说明公司的规定,并再三恳请这5个水兵下车。不料水兵们在车上借酒装疯,怎么也不愿意下车。这时街头的路人还有不少,大家见电车停在那里,车内吵吵嚷嚷的,就围了上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水兵们见车外围了不少人,就更加嚣张胡闹起来。吴同根一直不肯开车,引得一名法国水兵凶性大发,他竟然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弹簧刀,在众目睽睽之下刺向吴同根的左眼。由于刀刺入左眼后,直入大脑,吴同根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抽搐几下后,当场死亡了。而法国兵杀人后,竟然走下电车,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电车内灯光明亮,围观的人都亲眼目睹了法国水兵行凶杀人的全过程。
此事引起了在场所有中国同胞的义愤,第二天一早,大大小小的华文报纸都刊出了整个惨案的经过。一时间,整个淞沪为之震撼!法国水兵的暴行激起了无数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许多工会也发表宣言,严厉谴责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要求严惩凶手,赔偿死难者。
其中上海市工整会的宣言为:“……一切不平等条约的罪恶,租界的罪恶,我们难道真个束手以待残杀么?……我们唯一的方法是:一致团结,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
法商电气电车自来水工会也发出宣言:“……吴同根是为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而死,……不仅是他个人的侮辱,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侮辱!”
中国人群情激昂,同声声讨法国水兵的暴行。中国官方也向法国驻沪总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要求他们向遇害者及其家属道歉并赔偿,同时严惩凶手,并承诺不得再发生类似事件。面对中国人的满腔怒火,法国驻沪总领事范尔迪竟然只用一句话来敷衍:“肇事水兵业已拘禁。”
法国人的嚣张傲慢,更激起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双方矛盾围绕这起血案不断升级。全体中国人同仇敌忾来声讨,这股声势大得惊人,使得法国政坛也为之震动。
法国驻沪领事馆和中国民众僵持不下,而法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政府都不愿出头,这个时候,居然是“民间人士”杜月笙站出来做了“和事佬”。
1928年9月17日,也就是吴同根遇害的第二天,一位名叫樊菊丽的女士造访杜公馆。守门人见她面貌陌生,就拒绝为之通传。但是樊菊丽一直在门口苦苦哀求,守门人最终动了恻隐之心,就禀告了杜老板。
杜月笙听闻有个陌生的年轻女子执意要见自己,不由得有些好奇,就派人将她请进来。两人闲谈几句后,杜月笙才知道,原来这位樊小姐是位热血青年。樊菊丽的父亲就职于长江轮船公司,她自幼家境优裕,并受过良好的教育,毕业于两江专科学校。
樊小姐来找杜先生,就是为吴同根遇害之事。她希望杜先生能代表死难者及其广大中国同胞去与法租界方面交涉,要求法方严惩凶手,赔偿死难者家属。她精通法文,自告奋勇为杜先生当翻译。
杜月笙听了樊菊丽的一番慷慨陈词,并不为所动。他与范尔迪关系密切,何况在法租界,还有他的许多烟馆、赌馆生意呢。要他去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电车司机得罪法国人,这种没有好处的事,杜老板怎么会做呢?于是,杜月笙不理会樊菊丽的要求,反而笑着劝她还是不要去管这种事情好,并敷衍说,自己忙得很,没法管这样的事,再说查案的事交给巡捕房就行了。
樊小姐听了这话,当即就将对杜先生的崇拜转化成了无比的失望,并直言杜老板不过是个欺世盗名之人,根本没有胆量站出来与法国人交涉。杜月笙自出道以来,何曾被人这样挖苦过。于是,当樊小姐扭头走出杜公馆时,杜月笙叫住了她。他一边大赞樊小姐有骨气,一边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一定帮这个忙。
杜月笙出马,自然要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他先派人去调查吴同根惨案的真实情况,很快,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就递交到了他手中。这份报告记述得非常清楚,既包括吴同根遇害的经过、凶手的行凶工具、现场的目击证人等,也包括凶手的真实姓名及职业,还有吴同根的家境及其妻儿的具体情况等。有了这份调查报告,就可谓有了铁证。在樊小姐将它翻译成法文后,杜月笙就带着这份法文报告,和樊小姐一起驱车前往法国驻沪总领事馆。
总领事范尔迪一向与杜月笙关系不错,当然这个“不错”是建立在两人的利益联系上的。杜月笙等鸦片烟商在法租界经营烟土生意,每月都要向总领事大人“孝敬”30万,这样才能安心赚钱。所以二人是互惠互利。杜月笙见到范尔迪后,就直接向他说明来意,并义正言辞地表示自己身为中国人,这件事是管定了。
范尔迪见杜月笙要管这件事,感到十分惊讶。在他看来,一个默默无闻电车司机的死,是不值得放在心上的,更用不着杜月笙出面来与自己交涉。其实,范尔迪已经意识到现在的形势对自己很不妙了。因为不仅大小华文报纸都刊登了声讨檄文,而且义愤填膺的工人们正在酝酿着大规模的罢工行动。现在,前来交涉的杜月笙,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麻烦。
杜月笙在吴同根惨案上,并没有让一腔热血冲昏他那“精明”的头脑。凡事都要留后路,做事情要刀切豆腐两面光,依然是他的处世准则。他用舆论的压力、工人的罢工计划等,来热心提醒范尔迪要及时解决这个“小麻烦”,不要让它转化成大问题。范尔迪当然也想早点解决此事,不过他对法国水兵行凶事件还想包庇。杜月笙就直接拿出了那份证据确凿的法文调查报告,范尔迪看完后再也无话可说了。
杜月笙代表中方就此案向范尔迪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在报纸上刊登道歉声明,正式向中国人道歉;二是严惩凶手,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三是用优厚的抚恤金赔偿死难者家属;四是取缔法租界的外国酒吧;五是取缔法租界内允许外国士兵出入的妓院。
在杜月笙看来,这几条要求已经对法方做出了最大让步了,不料范尔迪还在那里讨价还价。杜月笙也不敢太得罪法国人,就频频对范尔迪让步,最后双方达成的共识是:支付给死难者家属一笔抚恤金,不取缔酒吧和妓院,不登道歉声明,杀死吴同根的凶手将按照法国法律来审判,不过他是醉酒后行凶,将会减免罪刑。如此看来,抚恤金就成了杜月笙与范尔迪达成的唯一共识。
不料在赔偿金额上,范尔迪又开始耍赖!他只肯赔偿抚恤金1000元。吴同根的妻子加上9个孩子,一共10人,1000元实在太少了。再说了,法国人以1000元就想了结一桩血案,显然又要激怒所有的中国人。杜月笙不敢对范尔迪要求过甚,就决定自己来搞定钱的问题。最后,在法国驻沪总领事馆和法商电车公司各赔偿1000元的基础上,杜月笙私人掏了1500元,并承诺支付吴同根家属10年的生活费,每月支付30元。
3500元抚恤金及第一个月的生活费30元共3530元大洋,由杜月笙亲自送到了吴同根的妻子张氏手里。张氏生平第一次拥有了这么大一笔巨款,她自然激动不已。政府都没有为自己主持公道,杜先生却“挺身而出”为自己争取到了赔偿,甚至还私人赠送了一大笔钱,这份古道热肠如何不令她感恩戴德呢?
于是,当各大报纸还在激烈声讨帝国主义暴行的时候,张氏也在杜月笙手下的授意下,在报上登出了大篇幅的启事:感谢杜老板慷慨解囊,感谢法国总领事馆厚恤孤儿寡母。如此一来,舆论攻势悄然瓦解,范尔迪的麻烦就这样消除了。不过收获最大的还是杜月笙,他既讨好了法国权贵,又赢得了中国同胞的拥戴,地位声望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