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董仲舒说服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
圣人大多是“无为而无不为”之人,从表面上看,他们并没有做过什么显眼的事情,但他们所成就的却都是凡人难以企及的功业。换言之,他们不是无为,也不是不为,而是择善而行,大有作为,如董仲舒说服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一事。
在西汉初年,虽然以黄老无为之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但儒家的治国思想在叔孙通、陆贾等人的努力下,仍有部分应用到了国家的统治之中。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也达到了空前的强盛,但汉武帝也发现了黄老无为之说极易助长政治分裂。此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们,便趁机提出了一套掺杂了儒、道、法、阴阳等思想的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思想基础,在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后,很快便确立了这种新儒学的正统地位。
董仲舒家中因有大批藏书,所以,他自幼便潜心研究儒家学说,尤其是对《公羊春秋传》下的工夫最多。到了30岁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颇有名气的大儒。不过,他并没有选择仕途这条路,而是开始了其教书育人的生涯,并招收了大批学生,大力宣扬儒家经典,四处传播自己的思想。因此,仅过了几年,他的思想就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学说之一。为此,还有人称他为“汉代孔子”,俨然成了当之无愧的“众儒之首”。
汉景帝在位时,董仲舒被举荐为博士。这个官职虽然没有太大的政治影响力,却让董仲舒得以进入到统治阶级的最高层,并为他以后的主张可以影响到下一代的皇帝打下了基础。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并未像贾谊等人那样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便公开反对黄老无为之说,而是潜心研究儒道等各家学说,为即将到来的儒学独尊的时代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这个时候,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早已恢复,人民生活也都富足安定。精明的汉武帝登基没多久便意识到,黄老无为之说不仅不再适合当时的国情,而且还很容易引起政治上的分裂,他需要一套“有为”的治国思想,以适应国情的发展。为此,汉武帝在即位不久后,便下令召集一批“贤良文学之士”,举行了一次“策问”,即由他亲自提出治国方面的问题,让那些“贤良”应答,以便从中寻求治国良策。此时的董仲舒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在上奏给汉武帝的奏章中,先将自然的变化与上天的意志合为一体,接着又将皇权的统治与上天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对国家的刑罚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向汉武帝提议用儒家的思想来教化万民。
汉武帝在看到董仲舒的奏章后,对董仲舒的主张十分满意,因为他发现董仲舒的主张是最适合当前国情的治国思想,但不够具体。而且,自汉初以来,国家统治者一直奉黄老无为之说为治国思想,再加上十分喜欢和坚持黄老之学的窦太后从中阻扰。所以,汉武帝在实施这套“有为”的方针政策时,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又进行了第二次“策问”,并让那些“贤良”们再出对策。这一次,董仲舒在融合了儒家思想后,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治国方略,并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在这次的对答中,他先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向汉武帝说明了实行“有为”政策的好处,又系统地提出了为君之道及治理天下的方法,这都对汉武帝以后的治国方针起到了不小的影响。不仅如此,他还建议汉武帝兴办太学,从全国范围内选派明师,大力宣扬儒家的思想学说。此外,他还提出了改革吏制的建议,让各地诸侯、郡守等高级官员每年都要向朝廷举荐两个人,若举荐的是贤才便有赏,反之则应受罚。如此一来,便能为国家发掘出大量的人才。在这两次“对策”中,董仲舒逐渐深入而明确地提出了尊儒兴教、德刑并施的政治主张,充分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
不久之后,汉武帝再次就天人感应的问题进行了第三次“策问”。这一次,董仲舒先是阐明了君王虽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代表着上天来治理国家,但若君王的行为不当,上天就会降下灾难来昭示君王的错误;如若君王不知悔改,天意也会发生改变。接着,他又进一步阐述了自己之前的政治主张,并明确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强调了以儒家思想为治理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鉴于秦朝因苛政而覆灭的事实,汉武帝也意识到了“仁政”对于维持整个王朝稳定的重要性,便当即采纳了他的主张。
随后,汉武帝又据此施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促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这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后来,董仲舒在辞官退隐后,便潜心著书研学,并从儒家的思想出发,在自己的著述《春秋繁露》中表达了“仁义”的改良主张,然后又提出了“四权”和“三纲五常”等思想,这些都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董仲舒一生廉洁正直,刻苦钻研,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他所主张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等思想,更是成为了两千余年来治国思想的基础,一举奠定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