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司马迁忍辱著史偿父愿
孔子言:“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即能够继承先人的遗志,并能够继续先人未竟的事业,进而建立功德的人就是谨守孝道的人。这种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由于其远祖皆为史官,再加上其父亲司马谈也是当时的太史令(掌管编写国史的官员),深受家学熏陶的司马迁,自幼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0岁的时候,他就能诵读古文,在同龄人中显得出类拔萃,但志存高远的司马迁并未因此而满足。他在20岁时,便在父亲的同意下开始出游,遍访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在此期间,他还从民间搜集到了许多史料,为其之后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的素材。他游学回来后,被举荐为郎官,因其博学多才而深受汉武帝的青睐。同时,他还利用此机会遍览宫中秘史,更为广泛地搜集史料,为其日后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108年,在父亲司马谈病重之时,司马迁遵其遗嘱,准备继续完成父亲编撰史书的心愿。随后,司马迁又上书汉武帝,表明了其想继任太史令一职,而汉武帝正为此事发愁,见司马迁主动请缨,便顺水推舟应下了此事,而在当上太史令后,司马迁便开始着手准备撰写《史记》。
然而,司马迁在进行了长达近二十年的知识积累,并开始撰写这部历史巨著的时候,李陵事件发生了。公元前100年,苏武在出使匈奴时,被匈奴单于扣留。对此汉武帝大为震怒,并立即派将军李广利带兵征讨匈奴,结果双方互有胜负。到了第二年,汉武帝眼见战事日久未果,又派骑都尉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率五千步军深入匈奴后方作战。不过,李陵为人虽然英勇善战,但他孤军深入,在与匈奴骑兵鏖战数日后,终因弹尽粮绝且无援兵救助而兵败投降。
当此事传入朝廷后,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甚至还有人为了迎合汉武帝将兵败投降之事全都推到了李陵一人身上。汉武帝也知道是因自己筹谋失算害了李陵,但是,作为皇帝他又放不下面子,眼见臣下这么说,便觉得自己有台阶可下了。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污点,他又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关于此事的看法。
司马迁为人正直,再加上私下与李陵的关系很好,深知李陵的为人。因此,司马迁并没有趋炎附势,而是设身处地地为李陵辩解道:“李陵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仍然坚持带兵浴血奋战,并杀死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他完全是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不得已才投降的,说不定日后他还会找机会报效朝廷的。”
结果,他的这番话却触怒了汉武帝,并以其为李陵同伙,且有意对抗朝廷为由,将他关押到了监牢之中待秋后问斩。按照汉时的法律规定,犯了死罪的人,可用50万钱赎其死罪,若是没钱的话还可以腐刑(阉割男性生殖器的刑罚)代替死罪。但司马迁只是一个穷书生,他的祖上虽然世代为官,但都很清廉,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赎金。而司马迁在身陷囹圄之后,也曾想过一死了之。但他一想到自己还未完成父亲交给自己的事业,若是自己就此丧生的话,那将是大不孝。但自己想活命的话,就得忍受腐刑之苦,这两条路无论选哪一条,都会令其痛苦无比。
在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痛苦煎熬之后,司马迁终于悟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道理,同时他又联想到周文王曾被纣王关在羑里,而纣王在残酷地杀害了文王的儿子后还将其儿子的肉做成肉酱让他吃,文王虽知是自己亲儿的肉,但仍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而在狱中写下了《周易》这部书;还有一生困厄不得志的孔子,即便面对重重阻挠,他依旧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并且写下了《春秋》一书传于后世;还有在失明后仍坚持作《国语》的左丘明,以及遭好友陷害而被砍双脚的孙膑,仍能忍辱负重而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等,这些先贤无一不是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历经艰辛磨难而有所大成的。在想通了这些以后,司马迁便决心以这些先贤为榜样,抛弃个人的悲痛与屈辱,效法这些先贤,以实现父亲的遗愿。
虽然腐刑给司马迁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但他却能忍辱负重,以巨大的毅力忍受着从朝廷上下投来的鄙视与嘲讽,历经十数年,终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完成了《史记》这部空前伟大的历史巨著,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