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设置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1 / 1)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经典再现】

【元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④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⑤,故君子慎其独⑥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⑦;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⑨。

【注释】

天命:天赋,指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性:人的自然本性,是上天赋予人的秉性。

②率性:遵循本性,顺应上天赋予自己的秉性。率,遵循,依照。道:本意为路,这里指世间万物的规律。

③修道:按照规律修养身心,形成高尚的品德。教:教化,感化自己达到品德高尚的境界。

④戒慎:警醒自己,使行为谨慎。

⑤“莫见”二句:见,通“现”,显现。隐,隐蔽的地方。微,细微的小事。

⑥慎其独:在独处的时候也言行谨慎。

⑦“喜怒”二句:发,指情绪的抒发。中,内心平静、无所偏向的状态。

⑧“发而”二句:中节,符合法度,合理恰当。和,适时适当,不过度。

⑨“致中和”三句:中和,即和谐。位,即处所,用作动词,意为万物各得其所。育,生长繁衍。

【译文】

上天赋予人类及万事万物的禀赋叫做“性”。遵循这种禀赋行事,使之符合自然规律,就叫做“道”。按照自然规律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用自身形成的德操影响、感化周围的人和物,这就叫做“教”。“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人们一举一动都必须遵循的。如果人们能够随便地离开某种“道”,那这种“道”就不是真正的“道”。正是因为“道”时时处处都在我们身边,所以那些以“中庸”作为行动指南的君子们,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时刻警醒自己言行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也时刻担心自己的行为不合法度。最容易被发觉的恰恰是那些隐藏得最深的事物,最容易显露出来的恰恰是那些细微之处。因此,德行高尚的君子即便是在独处的时候,也对自己严格要求,避免自己言行不当。人人都有喜悦、愤怒、忧伤、快乐这些情绪,在没有受到外界激荡的时候,这些情绪就没有表现出来,它们蕴藏在人的内心之中,这种状态就叫做“中”;当受到外界激荡,需要表现这些情绪的时候,如果表现得恰到好处,那么就叫做“和”。所谓的“中”,就是内心平静,无所偏向,这是世间万物的最根本的规律;所谓“和”,就是适度,这是全天下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果你的一举一动能够完全符合“中和”的标准,也就是说你达到了“和谐”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会各得其所,无所偏倚,万事万物都会按照自身规律生长繁衍。

【名家感悟】

☉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

——孔颖达

☉凡在众人之中,犹知所畏,及至幽隐之处,谓人不见,便即恣情。人皆占听,察见罪状,甚于众人之中,所以恒须慎惧如此。以罪过愆失无见于幽隐之处,无显露于细微之所也。

——孔颖达

☉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言天之付与万物者,谓之天命。

——程颢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朱熹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朱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