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统一天下后,创设“皇帝”的头衔授予自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废分封、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文字、货币与度量衡。这些秦始皇的功绩,我们在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可是秦始皇一手创建的伟大帝国,却在他死后仅仅三年就轰然倒塌,不复存在。
秦王政灭六国前秦国版图示意图
秦人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奋斗了数百年,从一个西陲小诸侯一步步成长为天下的主宰。数百年的奋斗,熬死了多少对手,击垮了无数死敌。一个创作无数第一与奇迹的帝国,瞬间就灰飞烟灭,无疑震撼了天下所有人。
古往今来有无数分析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很多人化身事后诸葛亮给秦帝国总结出很多避免灭亡的方法。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人,而这个人却被当作腐儒嘲笑了两千多年,他就是——郭于越。
公元前213年,秦统一天下八年后。此时已是皇帝身份的嬴政在咸阳宫殿内招待群臣,其中有七十多位博士向秦始皇献酒颂祝寿辞。
有一位叫周青臣的马屁精开始拍始皇帝的马屁。
“从前秦国的土地只不过千里,可是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天下归一,击退蛮夷。凡是日月照过的地方,没有人不臣服于陛下。陛下设郡县,废分封,从此天下再也没有诸侯国,百姓不再遭受战火困扰。陛下的功绩,古今第一!”
秦始皇哈哈大笑,此时一个直男郭于越站出来,他曾是齐国的儒生,在秦国担任博士,他说了一段让嬴政想掀桌子的话。
郭于越:“殷商与周朝统治天下长达一千多年,这两个王朝分封自己的亲属功臣为诸侯,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陛下你富有四海,可是您的子弟却没有权力。一旦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皇帝没有外援,必有祸患。周青臣刚才是阿谀奉承,这是奸臣的行为!”
秦始皇听完脸色沉了下来,郡县制是秦国的国策,更是自己的意志。自己贵为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竟然有一个博士敢质疑自己。
此时已为秦国左丞相的李斯看出老板脸色不对,立刻进行驳斥。
“儒家一提都是上古的五帝,你们儒家到底有没有见过啊?时代在发展,夏商周三代不也在不停地改进制度,寻找适合自己的。现在陛下开创了万世基业,哪是你们这些愚蠢的儒生所能理解的。现在天下太平,所有法令都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就应该认真耕种,读书人就应该以吏为师,学习秦法。现在儒生不与时俱进,反而要效法上古,诋毁大王伟业,蛊惑民心。”
郭于越:“好歹你的老师是儒家大师荀子,李斯,你、你、你!”
李斯义愤填膺地说道:“你什么你,我过去是荀子的弟子,现在更是大秦的丞相。”
李斯转向秦始皇,说道:“丞相李斯冒死谏言,古代天下之所以没有统一,就是常有人借古讽今,指责朝廷确立的制度。我建议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了博士官署之外,家敢藏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一律收缴。谁敢谈论禁书,一律处死示众。借古讽今一律满门抄斩。如有官员知情不报,一律同罪。医药、占卜、农业方面的自然科学书籍不用焚烧。如果有人想学习知识,可以拜官吏为师。”
秦始皇听完后龙颜大悦,把郭于越给子弟分封的提议当屁一样放了,可是焚烧人类文化结晶的行为,酿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惨案。
后世很多人认同李斯郡县制是正确的,郭于越的分封制是历史大倒退。
其实李斯未必对,郭于越未必错。
思想路线之争,往往左右天下的走向。
郭于越建议分封秦始皇的子弟,而分封地方在哪里?我们来分析一下。
公元前236年前,秦国正式发动统一战争,在此之前秦国已经占据了全天下一半的领土,总计有十五个郡。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施行郡县制已有一百多年,那是相当的成功。很多被征服的领土上的百姓虽然曾有反抗之心,在授田制与军功授爵的高福利诱惑下,已经从心里完成了秦人的转化。智力障碍者都知道秦国故土不可能搞分封。
公元前221年后,秦统一天下,初设三十六个郡。其中二十一个郡是新征服的领土,这些地方上的百姓,从心里就不认同自己是秦人。
郭于越在秦国统一天下前是齐国人,他知晓即使秦统一天下后,原东方六国的百姓与贵族,心里并不想臣服于秦始皇,只是迫于秦帝国强大的武力。只要时机合适,他们迟早会起兵造反。
郭于越也看出支撑庞大秦帝国的基石,是秦统一前西半部分那十五个郡。以一半的国土承载全天下的重量,迟早有崩塌的危险。
所以郭于越建议秦始皇分封子弟的地方,是原来的东方六国的领土!那里的人既然习惯了当诸侯国的百姓,那就分封秦皇室子弟去那里,建立自己的诸侯国,分而治之。既维持了秦帝国的统一,又降低帝国运营的风险。
秦始皇难道不知道东方六国故土上的人有造反之心吗?
嬴政心里跟明镜一样,他知道东方六国的百姓,打心眼里就不臣服于自己。为了震慑原东方六国的民心,秦始皇成为一位执着的公款旅行者,他巡视天下,走的路程跟徐霞客有一拼。
两千年前,可不像现在旅行有大巴可以坐,即使现在有大巴坐,出去玩一趟,回来也要累个半死。秦始皇数次巡视天下,那可是满世界跑。有赖于秦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驰道,驰道是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秦始皇在天下畅通无阻。
每次秦始皇巡视完后,回咸阳。也许心里在唱:“坐上我心爱的小马车,它永远不会堵车,坐上我心爱的小马车,我马上就要到咸阳了。”
结果咸阳没到,病死在半道了。
秦始皇生前想从制度与基建上创建一个传至千秋万代的帝国。毁灭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追求完美,毁掉一个帝国也是。
战国没结束,它又开始了。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秦帝国东半部的国土失陷,起义大军如同野草一样疯狂生长。而西半部的仍在秦帝国掌握之中,可是帝国的野战军分成南北两支大军,北方长城军团戍守长城,南方大军在遥远的岭南拱卫新征服的国土。秦帝国的内部极其空虚,处于不设防状态。
起义大军如同开闸的洪水攻破函谷关涌入关中,好在一位在秦始皇陵当总工程师的章邯力挽狂澜。带着卫戍咸阳的部队和骊山修建陵墓的刑徒,在戏水打败起义军,杀出函谷关,打得起义军抱头鼠窜。
接着秦帝国的长城军团在王离与章邯汇合,杀向巨鹿,眼看就要逆风翻盘,平定起义军时,项羽出现了。他作为战神,以弱势兵力击败王离的长城兵团。见势不妙的章邯也降了项羽。
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从此项羽与秦人结下深仇大恨!
就在项羽获得惊天战绩时,刘邦已经率先攻入咸阳。
刘邦是平民出身,跟贵族出身的项羽不能比。他的开局只有一个亭,可是他的结局是获得全天下。
刘邦获胜的原因是他和他重要的帮手萧何,在秦朝时都是秦吏!
刘邦是亭长,萧何是主吏掾。作为秦帝国的公务员,他们深知秦法的好处。所以刘邦一进入咸阳,就约法三章,萧何去抢重要的文档资料。在他俩看来,获得秦人的信任,手上有完备的政治制度,这才是统一天下的必备条件。
作为起义军领袖的项羽也进入关中,他大封十八路诸侯,天下再次回到战国时代。刘邦被封到偏远的汉中,当了汉王。
有人会替刘邦打抱不平,可是对刘邦集团来说,这是天赐良机。
因为那里是秦国故地!这里才是刘邦真正的龙兴之地。
刘邦向南取得蜀地,向北暗度陈仓,拿下关中沃野。刘邦手里的版图与秦国高度相似,秦国再现人间,只不过这次老板不姓嬴,而姓刘!
刘邦与萧何熟知秦制,知道如何开动这台庞然大物。秦国故地成为刘邦远胜于任何诸侯的战争基地。
《伊索寓言》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蝙蝠对鸟说自己是鸟,对野兽说自己是野兽。
刘邦是汉王,却可以说是蝙蝠王。汉王刘邦在与项羽打楚汉战争时,他有两副面孔。
对待秦人,刘邦化身解救他们于水火的天使,保护他们、尊重他们,运用秦制,驱动这台战争机器,带领秦人向项羽复仇。对待东方诸侯故土的百姓,刘邦运用自己楚人的身份,又有曾经抗击暴秦的功绩,来笼络人心。
汉初,汉朝中央与异姓诸侯王并立示意图
正是由于刘邦的双重身份,才获得全天下的支持。
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万里江山。
刘邦把秦灭东方诸侯的统一战争,又打了一遍。自己建了汉帝国!
刘邦打败项羽后,分封了那些曾和自己一起打败项羽的异姓诸侯。
可是刘邦也知道,让异姓诸侯存在,无异于埋下叛乱的种子。
接着刘邦又剿灭了异姓诸侯,他把秦灭东方诸侯的统一战争,打了第二遍。
打累了,不想打了。刘邦本身就是楚国故地的百姓,他知道东方诸侯故土的百姓,并不认同一个天下,一个政府,一个君王。就像人吃惯了米饭,突然让他天天吃汉堡,他也受不了。
怎么让汉帝国不再重复秦帝国的悲剧呢?
刘邦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他理解问题的能力远高于秦始皇。
分封老刘家的子弟吧!
如果你翻开汉初刘邦分封刘家子弟的地图时,你明白了郭于越才是对的。
刘邦把东方诸侯故地分封给了自己刘姓的子弟;自己只保留西方秦国故地,并施行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这两种矛盾的制度,在汉朝前期,一直共同存在。
而刘邦自己治下的土地,与秦王政发动统一战争前秦国的领土高度相似。刘邦在秦国故地,“复故爵田宅”,再次确立秦国二十级爵位,并承认秦人在秦帝国时期的爵位与田宅。
刘邦只是把当初郭于越没有被秦始皇采纳的意见,重新采纳而已。
其实,也不能怪秦始皇与李斯,毕竟大一统,谁都没有经历过,试错是难免的。可惜秦始皇试错的成本太高。刘邦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统一应一步步来。
汉初,帝国中央控制的区域与东方诸侯的控制区域,仿佛又回到了秦灭六国之前的态势,只不过皇帝与诸侯王都姓刘,一家人,还是客客气气的。
可是时间久了,感情生疏了,再亲的人也要为利益而争。
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刘启时期,东方诸侯爆发七国之乱,刘启把秦灭东方诸侯的统一战争,打了第三遍。
到了汉武帝,他对残存的诸侯国施行推恩令,过去诸侯王死后,国土由嫡长子继承。现在儿子们都有继承权。残存的诸侯国越分越小,最后就没了。
再也没有独立皇权之外的诸侯国存在了,汉武帝时期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先秦时,各地方的人见面会说自己是某国人,他们意识里自己从属于一个诸侯国。汉武帝时,各地方的人见面会说自己是某地人,他们意识里自己从属于伟大的汉帝国。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历经无数政治家反复论证与实践,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统一是中华文明的主旋律,任何阻挡统一步伐的对抗势力,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成齑粉。
汉承秦制,汉帝国并不是对秦帝国拙劣地模仿,更是对秦帝国进行了救赎。
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高潮,大师层出不穷。可是作为文化毁灭者的秦始皇,禁锢思想,让中华文明就要变成荒芜的沙漠。
到了汉代,文化思想再次繁荣,这和作为皇室的老刘家不无关系。
《史记》里虽然把刘邦描绘成好酒及色、不务正业、一副流氓无赖的样子。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刘邦如果真是不学无术的人,肯定得不了天下。刘邦写过两首诗,分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风歌》与《鸿鹄歌》。随便去中文系拉一学生,让他现场写诗,未必有刘邦写得好。刘邦的弟弟刘交更是汉初著名的文人,熟读《诗经》与先秦典籍。所以刘邦家庭的文化氛围是一点儿也不差。汉帝国尊重文化,汉赋、散文、音乐、诗歌蓬勃发展,大量散失的典籍被重新发现。
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着一乱一治的死循环,每次乱世对于百姓来说是黑暗的,可是哪个乱世有战国如此辉煌夺目,大量有才华的平民百姓得以登上历史舞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篇章。
秦帝国只有一个贵族,那就是秦始皇自己,他的政府官员几乎都是平民出身的人。可惜他追求一个完美的帝国,并亲手葬送了它。
建立汉帝国的人全是草根平民,一个从未见过的平民政府出现在地球上。而地球上的其他国度,还是由王族、贵族统治着。
所谓的贵族,早就在两千多年前,跟着秦帝国一起埋入黄土。
普普通通的平民才是历史真正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