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开局流放?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4. 第418章 “小娘子留步!”
设置

第418章 “小娘子留步!”(1 / 1)


急着投拜帖当然不止宋玉枝一家。

一时间那代魏先生传话的门房周围,越发人满为患,水泼不进。

场面跟后世人才市场投简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玉枝来得比他们晚一些,倒也没想着插队。

只是她在旁边等了好半晌,递拜帖的手都举酸了,前头那些投好拜帖的人却一直没让开,还在拉着那门房一个劲儿地询问魏家人的喜好。

宋玉枝便逐渐有些不耐烦了。

也幸亏沈遇一道跟了过来。

他将宋玉枝护在怀里,然后摩西分海一般拨开人群。

总算让宋玉枝将拜帖递到了门房手里。

宋玉枝虽没出什么力气,但秋老虎余威尚在,她在旁边站了快两刻钟,额前身上都出了不少汗。

因此递送完毕后,宋玉枝就准备离开了。

却没成想那门房一边耐着性子回答众人的问题,一边随意扫了宋玉枝一眼,然后就猛地转头,高声喊道:“小娘子留步!”

喊话的同时,门房也拨开人群,朝着宋玉枝而去,一副生怕她跑了的模样!

沈遇自然上前一步,挡在自家小夫人跟前。

宋玉枝来过魏宅几次,对魏家人感观都不错,便客气地出声询问道:“可是我家拜帖不合规制?”

门房先说不是,又道:“我敢问,可是宋小娘子?”

说着他又一拍大腿,“这拜帖都写了‘宋记’了,我这问题纯属多余。宋小娘子快里面请,我们老夫人都念叨小娘子好些日子了。”

这话一出,门前其他人顿时就不干了。

“这宋记是哪家?能让魏家下人这般另眼相看?”

“宋记我知道!就是前不久才开的一家食肆,势头猛的很,都快能和吉祥如意两家别苗头了。”

“那更不对了,这宋记今年才开,明显跟咱们一样,从前根本没有赴过宴。凭啥她能进,我们不能进?!”

“对啊!刚这门房还说魏家不会开后门,会根据各家实力考量……”

那魏家门房懒得同他们掰扯,一面道:“你们怎么听话听半截?我都说了,我们老夫人喜欢宋小娘子。这是从前就有的交情!难不成我家承办个宴席,就得六亲不认了?”

一面他招呼来魏家其他下人,合力给宋玉枝开出一条路来。

其他人也不敢真的得罪魏家,便也是光嘀咕,不敢阻拦。

未多时,宋玉枝和沈遇被门房引着进了魏家。

路上,门房总算道出了原委:“早些时候,小娘子送了节礼来,我们老夫人和夫人知道了,当时就怪我没把小娘子请进宅子里。偏中秋那几日也是赶巧儿,我身子不舒坦,教我侄子顶了两天差事,他也没把小娘子给认出来,又阴差阳错了一回。这要是再来一回,夫人少不得要扣我半个月工钱……”

宋玉枝听完这一番话,多少有些受宠若惊。

她是真没想到,将近一年之后,魏家老太太还能记得自己。更没想到,魏老太太会特地叮嘱人留意自己。

至于门房和他侄子几次都没把自己认出来,宋玉枝倒并不见怪。

毕竟一开始来魏宅的时候,他还是套着大黑袄子、脸上生满冻疮的假小子。

魏老太太他们虽知道她的身份,却未必会把她的身份宣扬给阖府下人。

过节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门房正是忙碌的时候,只按着她先前的形象留意,哪儿能留意到呢?

后头他那侄子则更是没见过她,自然更谈不上认出了。

魏宅并不算多大,没走几步,宋玉枝和沈遇就到了厅堂里。

二人落座不到半刻钟,魏老太太和魏夫人婆媳二人便一道过来了。

宋玉枝和沈遇一道起身相迎。

魏老太太还是一如既往的慈眉善目,精神头看着比去年更好了。

她见了宋玉枝就笑,说:“你这丫头,次次都是礼到人不到。我前头都跟你伯母提了,再有下次,可一定得扣门房工钱了。没得让你觉着我家故意要远了你……今日见了,我才知道冤枉那门房了。丫头你这变化也忒大了!”

说着话,魏老太太又笑眯眯地打量了沈遇一眼。

“是我礼数不周全,想着您老爱清静,便没想着上门叨扰。”宋玉枝说着,大大方方地引荐沈遇,“这是我夫婿。前不久我们才成婚。”

沈遇再次抱拳。

他的身材样貌自是挑不出任何不足,跟宋玉枝站在一起,登对的不能再登对。

难得的是,他跟宋玉枝一样目光清正,都是长辈最喜欢的那种孩子。

魏老太太连说了几声“好孩子”,又有些唏嘘道:“我这个年岁,耐不住寒又受不住热。夏日里你伯父伯母带着我住到城外去避暑了,前些日子回来,我才知道错过了你的婚礼……丫头你别置气。”

前头两人成婚,宋玉枝在拟定宾客名单的时候,就想过要给魏家送喜帖。

那会儿宋玉枝就想好不大办,只在家简单置几桌酒席。

魏家人明显跟清水巷的一众街坊四邻不是一路人,真坐在一张桌上吃席,那双方都会不自在。

为此,宋玉枝颇有些伤脑筋。

但她还是来了魏家一趟,结果那次宋玉枝吃了个闭门羹。

跟邻居打听了,宋玉枝才知道魏老太太夏日里身体不适,魏先生和魏夫人带着老太太,连带着魏家为数不多的几个下人,一道去避暑了,得到中秋节前才回来。

那会子水匪作乱才过去不久,丰州城里人心不定。

魏家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家,在那种情况下有别的安排再正常不过。

宋玉枝便没探究太多,只让邻居帮忙转交了喜糖。

说来还是因为婚事太仓促了,毕竟时下的规矩,但凡有些余钱的人家,成个亲至少得忙个一年半载,也会提前月余通知宾客。

宋玉枝自也不会计较这个,还是神色如常笑道:“您老这是哪儿的话?不瞒您说,因着朝廷的诏令,我那婚事筹备的时间短,直到成婚前几日才确定了婚期。您别见怪我不请您才是。”

魏老太太能对宋玉枝另眼相看,就是喜欢她身上顽强的生命力和她的落落大方、坦坦荡荡。

因此说着话,魏老太太干脆让宋玉枝坐到了自己身边,拉着她的手仔细问起她后头做了什么营生?现在住在哪里?家里其他人可都还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