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沈遇给的那些野菜和菌子,暂且不论,已经是很合宋玉枝的心意。
光是小猞猁一样,就让宋玉枝觉得很有必要做点什么——
养了这小东西两日,宋玉枝才发现它虽然精乖通灵,却娇气的很。
之前沈遇给了宋玉枝一袋子自己烘的肉干,说喂那个就好。
可几顿之后,小猞猁就对那又柴又硬的肉干,表现的兴致缺缺。
反而对宋玉枝做的饭食很是感兴趣的模样。
经常一家三口用饭食的时候,小猞猁就蹲在条凳上,时不时用爪子轻轻扒拉宋玉枝的衣袖。
宋玉枝还是按着养猫的思路来养这小家伙,想着吃太多油盐对它不好,便每次都只作不觉。
后头小猞猁就不缠着她了,改去缠着宋知远。
宋知远喜欢它喜欢的不行,说小猞猁是吓跑那些个野猫的大功臣,还动用了他轻易不舍得用的工钱,给小猞猁买了一把专门的梳子,每天给它梳毛,趁着下午晌天气最好的时候,还一点不嫌麻烦的给它洗澡。
在宋玉枝眼皮底下,宋知远倒是没做什么,但是转头宋玉枝没看到的时候,宋知远却拿了剩菜给它吃。
吃的小猞猁第二天直接窜稀了。
宋玉枝下午晌回来,看它蔫蔫哒哒的,就和宋知远带着它去看了兽医。
好在丰州城里人吃的药贵,兽药倒还是普通价格,花进去几十文钱,配了一副药来,吃着也就好了。
宋知远后悔不迭,用他自个儿的工钱支付了汤药费,保证以后肯定不会心软,再喂小猞猁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宋玉枝倒是没怪自家弟弟,毕竟小猞猁长得那么可爱,圆溜溜的大眼睛不错眼的看着人的时候,连她都觉得心都要化开了。
弟弟抵抗不了这种“攻势”很是正常。
而且这小猞猁虽说是她决定要养的,但她日常忙着摊档上的活计,就已经分身乏术。说来还都靠宋知远来照顾它。
总不能她自个儿啥也没干,反过来嫌弃干实事的人。
她只是在想,她才刚养了小猞猁两日,就差点不注意让他得病了。
这小猞猁是沈遇身边养了好些天才带回来的,据说一开始还受了伤,奄奄一息的,这才被母猞猁给舍弃了。
也不知道那些天里沈遇费了多少心思。
这么想着,宋玉枝给沈遇准备东西的时候就格外用心了。
她提前一天在码头上买了一些人家晾晒好的小鱼干回来。
其中有小公鱼、丁香、鰽白等杂鱼,以小公鱼为多,都是手指长短。
价格倒不贵,毕竟这种小鱼很是常见,做法也十分简单。
通常就是从水里捞起来之后,除内脏和鳃,清洗干净,直接放在鱼架上晾晒,也不会在里头搁什么调料,吃多了整个嘴巴里都犯腥。
同样是家贫又爱吃酒的男人,买回去当下酒菜的。
宋玉枝亲自采买的时候亲自挑选了一番,这些小鱼干整尾完整,在侧面有一条银白色纵带,鱼的肚皮也都没有破。
买回来之后,宋玉枝先把小鱼干洗净,沥干水分。
小猞猁闻着腥味又精神奕奕地围了过来。
宋玉枝想着这东西既不油也没搁盐,就喂了小猞猁一根,又观察了一阵,见小猞猁没有什么不适,后头沥干水分之后,她留下了一小部分给小猞猁当口粮。
剩下的,宋玉枝在锅里多放一些油,下锅煎制。
煎制到小鱼干挺实了,宋玉枝才给小鱼干翻了个面儿。
小猞猁闻着香味就越发不肯走了,宋知远把它抱了出去,它隔了会儿自己又跑进来。
也不是捣乱,就是把嘴馋两个字写在脸上,东嗅嗅西闻闻的,围在宋玉枝脚边直打转。
宋玉枝好笑地看它一眼,“现在不出去的话,一会儿可别跑哦。”
小猞猁歪了歪头,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
宋玉枝把煎好的小鱼干盛了出来,在锅里留了一些油,然后放入花椒和切碎的干辣椒,小火一炒,又麻又辣的香味蹭一下就上来了。
兽类的嗅觉远比人类敏锐,刚还像牛皮糖似的小猞猁,顿时一跳三步远。
一溜烟似的跑出了灶房。
宋玉枝本来就喜欢做吃食,现下有了这小东西调剂心情,越发觉得事半功倍。
很快,当花椒和辣椒香味最浓郁的时候,宋玉枝放入小鱼干,再经过一轮翻炒,焦香酥脆的小鱼干就出锅了。
宋玉枝留了一些自家人吃,其余的都放在一个大盆里。
翌日凌晨时分,宋玉枝又提前一些时间起身,去了隔壁张屠户家,额外多买了一小块五花肉。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葱姜、桂皮、香叶、八角等香料,再加入盐、酱油、米酒等调料在锅里炖煮上两三刻钟,彻底入味之后,夹到新烘好的白面夹馍里,再在其中浇上一点肉汁,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想着沈遇胃口比常人大一些,宋玉枝给他做了三个。
后头她一边再利用那锅卤汤卤下水,一边留心着隔壁的响动。
晨光熹微的时候,宋玉枝依稀听到了赵大娘的说话声,便把肉夹馍和麻辣小鱼干分成两个油纸包装好,带着东西去了隔壁。
上一次沈遇进山,赵大娘以为他几日就回,便没有特地早早地起身相送,更没有额外给他准备什么东西,让他背着弓箭和一个小包袱就出门去了。
谁知道他一趟去了那样久,回来后人还瘦了那么多,让赵大娘心疼的不成。
赵大娘正在给他检查行囊,“干粮,水,换洗衣裳,斗笠,蓑衣……”
如此检查了好几遍,赵大娘仍觉得不够,说不行再背一床被子去。
别看现下天暖,山里昼夜温差却很大,夜间还容易下雨,更深露重的时候,人很容易病倒。
沈遇无奈地低低唤了一声“娘”。
他自然不是嫌赵大娘瞎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自古有之,可是他真带不了那样多的东西——
倒不是提不动,而是大伙儿都乘牛车去的,若是人人都大包小包的行李,板车上都放满了,回来的时候还怎么拉柴火?
宋玉枝就是这会儿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