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示范着卖出去几份,其他人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干了。
面善文气的周氏负责招呼客人和盛菜,宋知远帮着收钱记账。
干活麻利的赵大娘则负责收拾桌子和洗碗,顺带三不五时吆喝几声:“便宜大碗的盖浇饭诶!三个菜配米饭只要九文钱!”
众人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宋玉枝还卖出去几份小炒,上完菜之后,她有些累了,就靠在门边上站着,休息的同时顺带看看哪里有需要自己帮忙的。
冷不丁的,她一抬眼又看到隔壁那胖婶过来探头探脑的。
宋玉枝这会儿也有说话的工夫了,便抱着手问她:“婶子摊子上人那么多,怎么还有空三番两次过来瞧我家?”
两家相比,还是自家的生意更好,那胖婶昂着下巴哼声道:“小娘子莫张狂,不过弄出了个什么旁人没听过的盖浇饭,吸引了一些手头不富裕的客人。纵然你这劳什子盖浇饭卖的再好,那你别的菜呢?看你墙上贴了那么些菜色呢,食材准备的不少吧?我倒是想知道你准备的那些菜,是不是道道都适合盖在米饭上!”
怕被能言善道的宋玉枝又给不留情面地顶回来,胖婶跟连珠炮似的说完一长串话后就径自转身离开。
这人虽然说话还是那么刺耳,但有的话确实没错。
别的菜都还好,能做到盖浇饭里头,分成小份销售。
但有些菜却不能,比如她的酸菜鱼和酸菜肥肠。
酸菜固然下饭,但若是盖在饭上吃,酸汤就会把米饭彻底弄酸,还会盖住其他菜的味道,不是特别爱吃酸的人大抵不会接受。
而且草鱼虽然刺不算多,但终归是有刺的,怎么都不适合盖在饭上吃。
说起来还是因为没想到开张第一天,隔壁会杀出来把海鲜卖的那么便宜的程咬金!
以至于食材上选择的不是那么恰当。
好在几条草鱼是活着带来的,现下还养在水桶里,再多养两日也不怕。
只是那肥肠不大能放了,虽然凭宋玉枝的手艺,她完全可以把肥肠放到卤汤里,用卤香味一盖,放到明天早上卖,保管没人吃得出!
但这种事她不想做,更也没必要去做。
反正她会的够多,酸菜肥肠不行,那就换爆炒或者红烧嘛!
不过是更换一下配料和做法的事儿。
宋玉枝让周氏他们多看顾一些,她自己去买菜——也不用走远,码头上卖什么的都有,一来一回都不会超过一刻钟。
也挺巧,她刚回来就看到一行人就直奔着自家摊档过来了!
摊档上其他人都忙得脱不开身,宋玉枝就自个儿上去迎接。
来的也不是旁人,正是晨间才见过的钱镖头和那群半大少年。
不过这次队伍里还多了一人,是一个看着文质彬彬的中年文士。
那中年文士走在领头的钱镖头旁边,穿着翠绿色松江布直缀,还蓄着胡须。
看清了宋玉枝家的情况,他捻着胡须,蹙着眉头道:“钱镖头确定要在这儿吃?我们少爷说了请你们吃饭,钱镖头不必这般吝惜银钱,咱们去城里吃也是一样的。”
宋玉枝听了这话也就明白了。
方才她还在纳闷,钱镖头一行人不过是差了自己八文钱。
就算来还钱,也没必要这般兴师动众,浩浩荡荡全过来了,派个人过来跑趟腿送上就行。
原来是货主还管他们一顿午饭!
钱镖头先跟着宋玉枝颔首打了个招呼,又和那文士解释道:“晨间我们就是在这位小娘子这儿用的。别看这摊档小,小娘子的手艺是真的没话说!这些个皮猴直嚷着没吃够,便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在这儿用也方便些。”
吃过午饭就得动身赶路了,那文士便也没再多说什么。
摊档外头吃盖浇饭的人很多,两张方桌都坐满了,里头吃小炒的客人却挺少,还空着一张桌子,只有三个客人散坐着。
钱镖头请了文士去里头的空桌入座,两人说起话来,而后再让皮猴们自己去点菜。
“摊主姐姐这是弄得啥?好香!”有个晨间和宋玉枝说过话的少年没往里去,站在外头先开口打听起来。
宋玉枝就解释一下自己正在卖盖浇饭和小炒,盖浇饭便宜,一大碗配汤才十文钱。炒菜则是一二十文到三十文不等。
“那我吃这个盖浇饭!要两大碗!”
旁边的人笑他,“没出息的样儿!王管家都说了,不用吝惜银钱的。咱们自然是得照着墙上的菜单点!”
前头说话的那少年这才恍然一拍脑袋,“对哦,可惜我不识字,就也不知道点啥。摊主姐姐快去烧菜,把你们这里最贵的都来一遍!”
宋玉枝对他们并不反感,尤其听着方才的话,他们是特地来照顾自家生意的!
她一边洗手一边道:“最贵的就是我方才说的酸菜鱼和腌笃鲜,一份都是三十文,你们人多,酸菜鱼至少得两盆,腌笃鲜量小一些,得四份才能够吃。光这两样菜就得一百八十钱了。要不要去问一声钱镖头?”
几个少年都摇头说不用,“王家有钱呢,出来之前王家少爷给了那王管家一张银票,让他带我们吃饭。”
大楚的银票面额最小的都有十两,几百文钱当然是不值一提!
也难怪那王管家本来说要带他们去丰州城里吃!
宋玉枝也不多说什么,熟门熟路地开始忙碌,少年们有的找空位坐了,有几个却没地方待,就围在灶台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着她炒菜。
后头宋玉枝帮着炒好了,他们就帮着上菜。
酸菜鱼、红烧肥肠、春笋炒肉、配上绿油油的韭菜和一盅清淡的腌笃鲜,很快就端到了钱镖头和中年文士那桌。
那中年文士初时对这小摊档的嫌弃溢于言表,在里头入座的时候神情也是勉为其难,还用随身的帕子把干净的桌椅擦了又擦。
这会儿看到这色香味齐全的四菜一汤,他脸上的神情这才和缓了一些。
这时候摊档里头的其他客人也吃好了,腾出位置离开了。
十二个少年分成三桌,两桌坐在里头,一桌坐在门边。
宋玉枝这摊档上一个空位都没有了,真真叫一个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