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人间词话全集鉴赏
  4. 人间词话·手稿本·壹贰零
设置

人间词话·手稿本·壹贰零(1 / 1)


原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而但有修能,则白石耳。

注解

出自屈原的《离骚》。内美:指美好的心灵;修能:指用文学写作的才华。

译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关于文学创作,内美和修能,缺一不可。但是词是抒情性的文学体裁,所以尤其注重内美。如果没有内美而只有修能,就只是姜夔的水平。

赏析

王国维极为重视“内美”。他在《文学小言》中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又说:“天才者,……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由此可见他对高尚人格的重视。

“无内美而但有修能,则白石耳。”不难看出,王国维是把姜夔的人品与文品结合在一起,同苏轼、辛弃疾 的人品、文品对比着进行评论的。他认为苏、辛有雅量高致,苏旷辛豪,苏之旷在神,辛之豪在有意境。姜白石则无内美而有修能(实际指的就是无德有才);“白石之旷在貌”即浮于表面,思想境界低俗,故白石似蝉蜕于尘埃之外,然终不免局促于苏、辛辕下。王国维认为“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所以他对“旷在貌”的姜夔不怎么喜欢,认为他无“内美”,心中无“境界”,所以即使有“修能”,也显得肤浅而“可鄙”。那么,姜夔的词是否真的只有“修能”而无“内美”呢?

来看这首《鹧鸪天》: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此词题作“正月十一日观灯”,写的是灯节前游赏的情景。

但此词的主旨不在于描绘灯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叙写节日的愉悦心情,而在于抒写漂泊江湖的身世之感和情人难觅的相思之情。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真切地写出满市花灯,皓月当空的时候,回忆少年时灯夕同游之乐事,而此时风光依旧,情事已非,翻成老来之悲。 “花满市,月侵衣”,乃是乐景乃是热情,“少年情事老来悲”则是哀情、是冷笔。以乐景写哀,更显其哀,以冷笔处理热情,凄凉心境更显凄凉。

这首《鹧鸪天》并不是姜夔最得意的作品,姜夔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暗香》、《疏影》、《惜红衣》以及他的自度曲《扬州慢》等词,而奠定姜夔在词学界地位的则是他在豪放与婉约之外又开清空一派,因此王国维赞其“修能”确是无可厚非的。

王国维说姜夔无内美,但是我们发现姜白石有德有才,他的词作除寄托羁旅愁思、身世之感的作品,也有表达对国事衰微的感伤情绪,“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他重友情,“长恨相随未款,而今何事,有对西风别离”(《八归湘中颂胡德华》);他重爱情,年轻时在合肥认识了勾栏两姐妹,二十年后也难挥手斩情丝:“当初不合种相思”、“人间别久不成悲”(《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他还关心国事,虽为布衣,却“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在这些词作中,白石唯一不变的是那透骨的哀伤之情。然而他又不喜欢直抒胸臆,无论情有多深他都藏于“若即若离”的景色之中,“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白石喜欢将这深情以“冷”的笔调表现出来,因此,若只看其词的表象,自然以为白石冷而无情。然而在这个“气貌若不胜衣”,一生穷困落魄的清瘦书生心中,又掩抑着多么深沉的情感!王国维只用其境界鲜明的观点来评白石,其结果只能是认为他“无内美而有修能”了。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姜夔的看法是偏激的,不切实际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