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人间词话全集鉴赏
  4. 人间词话·手稿本·拾捌
设置

人间词话·手稿本·拾捌(1 / 1)


原文

冯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②之“流萤渡高阁”③、孟襄阳④之“疏雨滴梧桐”⑤不能过也。

注解

冯延巳《醉花间》全词如下: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词牌解:《醉花间》,唐教坊曲。

②韦苏州:韦应物(737—约790),中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官苏州刺史,故世称韦苏州。韦应物少年时任侠负气,十五岁成为唐玄宗的三卫近侍,后因遭人轻视,入太学折节读书。二十七岁出任洛阳丞,军士中有倚恃宦官势力专横虐民的,被他扑打,治之以法,他因此而被迫辞职。后来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故世称为韦苏州。韦应物少年时的诗作刚健张扬,中晚年的作品则散淡冲和,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②出自韦应物的《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全诗如下: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③孟襄阳: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年轻时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歌自娱。后往长安,应进士试不第,随后南下吴越,寄情山水。张九龄出镇荆州,曾入其幕,三年后病疽死。孟浩然终身布衣,其诗作自然平淡,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造诣。

④《全唐诗》卷六:孟浩然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浩然尝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译文

冯延巳的词除了《鹊踏枝》、《菩萨蛮》等十几首最为著名外,他的《醉花间》“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也很好,我看韦应物的“流萤渡高阁”和孟浩然的“疏雨滴梧桐”都不能超过它。

赏析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渡”字用在这里是颇见功夫的。船渡于水,船尾的水面会有一道水波,但船过就消失了。

萤光也正是这样。飞萤是留下一道微光,而非一个光点,正如船渡于水的情形。另外,萤光“渡”是在楼阁之间的高处平平滑过,而非上下纷飞。古人的用词,是很有意思的,仔细想想,这个字一用,成千上万个汉字里就再也寻不出个更好更形象的。寒雨入夜,高处的楼阁之间萤光滑过飘逝,雨声与流光交错,让人怔怔入定。“流萤渡高阁”让人如临其境,不愧为韦氏名句。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这句写得近似白描,但也最见功夫。夜雨初霁,夜空中只留下几抹微云飘在银河之间,疏落的雨滴偶尔滴落在梧桐叶子上,静谧中天地更显旷远清朗。这句笔调清和平淡,但意境极佳,纵观孟浩然诗句,此句也是上上之作。难怪一时间“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高树鹊衔巢”,细微的声响和动作更显出静谧的氛围,与“疏雨滴梧桐”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此句稍显生机,更衬清寂;“斜月明寒草”,清冷的月光落在依依寒草上,冷清凄美。仔细体味一下,清冷宁谧的意境之中浸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落寞与孤独,这种带有情绪的氛围正是前面两句写景之作所没有的。冯正中落笔举重若轻,白描之中蕴藏极深的情致,非因景而生感,而是将情带入景中,这是与前两句最大的不同。

总的来看,流萤句意韵流动,但境界稍小,未有悠长疏远之感;疏雨句意境疏朗高远,景致清新如画,但却稍显静寞,少了一份生机。唯有“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集二者优点于一句,意境超然而不失生机。如果把这三种境界画成国画,三幅画中的动静生机就会体现得很明显了。王国维认为好的作品应该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对比来看,“流萤渡高阁”和“疏雨滴梧桐”两句虽都是意蕴别致,各有特色,都属难得一见的佳作,但有所感而无所悟,“景”未落实到“情”上,而冯词在清静之中更蕴涵无言的落寞,深情款致,暗藏于近似白描的画境之中,这应该就是王国维推崇此句的原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