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②,大有“众芳芜秽”③、“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注解
南唐中主:李璟(916—961),本名景通,改名瑶,后名璟,字伯玉。因国势衰颓,不敌后周,遂去南唐帝位,改称南唐国主。其子即南唐后主李煜。李璟多才艺,善歌诗,其词作亦属上品。
②出自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全词如下: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词牌解:《摊破浣溪沙》,即将《浣溪沙》上下两片结句各添三字,把七字句一句摊破为七字一句、三字一句的两句。乃《浣溪沙》的变体。
③芜秽:意为枯萎、凋零。屈原《离骚》有云:“虽萎绝其亦何伤,哀众芳之芜秽。”又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香草向来被比作君子的高洁品行。
译文
南唐中主李璟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很有屈原《离骚》中“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觉。但是古今众人只欣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句,由此可见,真正能够理解词作的人太少了。
赏析
李璟(916—961),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升元七年(943年)李昪过世,李璟继位,改元保大。957年后周派兵侵入南唐,占领了南唐淮南大片土地,并长驱直入到长江一带,李璟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又为避后周信祖(郭璟)讳而改名李景。庙号元宗。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李璟即位后,改变父亲李昪保守的政策,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皆因继承人争位而内乱的马楚及闽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他的诗词十分有名气,书法也很不错。其中“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李璟死于961年,时年47岁。葬顺陵(今南京市江宁区),他的庙号是元宗,谥号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录入《南唐二主词》中。
这首词是李璟的得意之作。据说有一次李璟拿冯延巳的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开玩笑,说:“吹皱一江春水,干卿何事?”冯回答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平生得意之作获得称许,这话想必是说到李璟心里去了。
李璟的这首词为什么受到推崇而又觉得“知解人”难得呢?
因为这首词贵在塑造了一个完整且感人的艺术形象。全词的灵魂着于一个“残”字:“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以残念观残景,情何以堪;“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多少泪珠无限恨”是思残也。
但是,王国维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句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这话恐不能被认同。的确,这两句细细品味,的确会让人产生有类于此的感觉,但是这个感觉恐怕只限于老王这样的前朝遗老吧。纵观全词,这首词的主旨并非自嗟自叹,隐喻家国之恨。李璟为君之时开疆拓土,后唐国土曾一度达到顶峰,即使后来后周入侵,李璟被迫去帝位,也并无国破之恨,怎会有此一叹?纯粹地把这首词还原为一首怀人之词,而不是生生地把句子从词中割裂出来求其主旨,应该更为合理。“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千古佳句,古今独赏自有其道理。“菡萏香销”、“西风愁起”之句对老王而言也许有特殊感触,但是撇开美人香草之喻,其佳处还是远不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