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人间词话全集鉴赏
  4. 前言
设置

前言(1 / 1)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作,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是中国近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具有崇高的地位。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它当做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本书将对《人间词话》手稿本一百二十七条逐一赏析,要评说王国维对历代词人的看法和他的其他词论。为方便读者解,本书对于其中的每一条目都作了适当的注解和文白对译。亦将王国维的《观堂词论》和两篇《人间词 序》作为附录书末,并加以注解,以便读者参考。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在品读这本《人间词》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下这本词话的王老先生究竟人也。

王国维生于187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江海宁盐官镇人,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1898年,二十二岁的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我们即将品读的《人间词话》就作于这一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62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民的身份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面。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品禄,赏“著在紫禁城骑马”。这要是在康乾时期,那可不得,策马上朝,何等的威风。清代才子仿佛只有清初朱彝尊才享殊荣。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情,阻于家人而未果。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6月2日午,王国维在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时年五十岁。从他身上,翻出一纸遗书,上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此世变,义无再辱”等字样。有人说,他这个“辱”,为死殉廷,效忠逊帝;也有人说,他这个“辱”,与他亲家罗振玉有什么纠葛。但不管什么缘由,当时及后来,人们都认为不值得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但由于时代和阶层的限,他的一些观点还是不免失之偏颇,这在他的《人间词话》也有所体现。对于其不当之处,我们也将在对其中各条目的赏中进行评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