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永乐皇帝朱棣传
  4. 第十一章 英雄气短 兄弟阋墙
设置

第十一章 英雄气短 兄弟阋墙(1 / 1)


朱棣是一代英雄,他的夫人徐氏也是女中豪杰。两人在婚后几年育有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虽然后来朱棣又和别的妃子生了一个儿子,但还没来得及有封号就夭折。除了四个儿子之外,朱棣还有五个成年的女儿,那么朱棣的五个女儿又有哪些故事呢?

朱棣长女永安公主,嫁给了袁容。袁容的父亲袁洪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官至都督,算是苗红根正。有了这层关系,袁容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成为朱棣燕王府的仪宾(皇帝女婿称驸马,亲王女婿称仪宾)。后来的靖难之役,袁容也随军作战,立有战功。等到朱棣称帝,他也由仪宾晋升为驸马。

朱棣应该对他的大女婿挺满意的,因为史称:

再论功,封广平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凡车驾巡幸,皆命容居?守。(1)

侯爵等于二等功臣,加上负责皇帝的起居护卫,基本等于皇帝警卫团团长。应该也算是朱棣最信得过的人。袁容有了天子这个老丈人也很得意,可人一得意就容易张狂。有一天,袁容发现有个叫款台的小官路过自己家门口没有下马,火气就上来,就差点派人拿锤子把人砸死!朱棣从赵王朱高燧口里听说了这件事,立即派人警告袁容。

自洪武来,往来驸马门者,未闻令下马也。昔晋王敦为驸马,纵恣暴横,卒以灭亡。汝其以书示容,令械辱欸台之人送京师。(2)

这意思是拿袁容比东晋逆臣王敦了!要知道王敦可是反贼!看了警告信,袁容终于老实了。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永安公主薨逝,袁容丢了侯爵的俸禄,直到明宣宗继位才又重新给他发侯爵工资。当然,袁容的工资不是白拿的,因为明宣宗决定让袁容去干一件事情。

先帝友爱二叔甚。汉王自绝于天,朕不敢赦。赵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负先帝也……帝以其词及群臣章遣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持示高燧。

也就是说,朱瞻基处置了汉王,要袁容去敲打赵王。想当年,小舅子警告大姐夫,如今大姐夫教训小舅子!因为有了这项功劳,袁容死后被“赠沂国公,谥忠穆”。也算生荣死哀,寿终正寝。

朱棣二女儿永平公主,和长女同年出嫁,她嫁给了李让。李让的父亲李申是建文帝手下的指挥同知。靖难之役时,建文帝让人给李让带信,让他背叛燕王朱棣,李让不肯,结果李申被建文帝杀死,家人全部被流放。李让死心塌地地跟着老丈人打仗,立下赫赫战功。

帅府兵执谢贵等,取大宁,战白沟河有功,署掌北平布政司事,佐仁宗居守……力战破平安兵。

永乐元年(1403年),李让被封为“富阳侯,食禄千石,掌北京行部事”(3)。不久,李让可能是因伤去世,朱棣还是很疼这个女婿的,于是“赠景国公,谥恭敏” ,把他由二等功臣晋封为一等功臣,并赐予谥号,算是殊荣了。

但是,随后永平公主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谋逆事件,以至于到明仁宗朝,被废为平民。至于与何人谋逆,为何谋逆,准备拥立谁,史书都没有说。

永平公主直到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才去世。

这两位公主都不是徐皇后所生,徐皇后所生两女是安成公主和咸宁公主。这两位公主分别嫁给了西宁侯宋晟的两个儿子宋琥、宋瑛,一生平安,分别在正统八年去世,也算寿终正寝。

但是,朱棣的这个亲家公宋晟不是一般人。宋晟是朱元璋的老乡凤阳人,从小就跟着朱元璋干革命,后来长期驻守西北,任怀远将军、凉州总兵官,是名副其实的大明“西北王”。

晟凡四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绝域。帝以晟旧臣,有大将材,专任以边事。

他曾经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接受过朱棣指挥,两人应该就是在那时认识并结下友谊。在靖难之役中,宋晟借口西北不稳,拒绝建文帝的一切调兵命令,没有为难朱棣,让朱棣很是感激,于是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的儿子,结为儿女亲家,并让宋晟继续驻防西北。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宋晟病逝肃州。

朱棣小女儿常宁公主,下嫁西平侯沐英之子沐昕。但是常宁公主比较短命,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薨逝,年仅二十二岁。

朱棣的孩子大都出生在“靖难之役”前,当了皇帝之后,他反而对女色没了兴趣,以至于纪纲都敢截留皇帝的女人,以至于野史敢借宫女之口骂朱棣:“年老阳衰”。

朱棣的兴趣始终都在巩固基业、征讨四方上。

作为君王和父亲,朱棣也面临所有皇帝要面临的问题——夺嫡。尽管永乐一朝汉王、赵王都起过夺嫡的心思,甚至朱棣自己也准备换太子,但毕竟最后理智战胜了欲望,朱棣并没有像汉景帝、唐太宗那样对待自己的亲儿子。

有生之年,朱棣不用看到儿子们骨肉相残、兄弟阋墙,这也是朱棣的一种幸运。

但是,他死了之后呢?

朱棣生前,朱高煦就准备造反,当然不是反他父亲,而是反他哥哥。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汉王朱高煦被朱棣从青州迁徙到乐安,从二线城市直接被贬到四线城市,他特别不高兴。

他的大哥朱高炽还是对他挺好的,先是在朱棣的盛怒中救下了他的性命,而后又多次写信给他,规劝他不要轻举妄动,可惜朱高煦不听,只当朱高炽的苦口婆心是王八念经。

朱高煦自己积极在乐安联络自己军中的故旧,准备在朱棣死后就发兵谋反。为此,朱高煦将全家都压了上去:“子瞻圻在北京,觇朝廷事驰报,一昼夜六七行。高煦亦日遣人潜伺京师,幸有变。”(4)

可惜,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宅心仁厚,但是不傻,在杨荣等人的辅佐下迅速登基,并派他的太子朱瞻基迎回朱棣灵柩,完全掌握了三大营的五十万精兵,朱高煦的谋反还没开始就已经彻底没了希望。

朱高煦不得不停下来,再次等待机会。因为他知道大哥身体不好,而他身体不错,于是只要熬到大哥死了,他就能学朱棣,夺走皇位。

明仁宗不但没有追究朱高煦的违禁行为,反而“遗书召至,增岁禄,赐赉万计,仍命归籓。封其长子为世子,余皆郡王”(5)。这样对一个摆明了要谋反的人,明仁宗已经仁至义尽了。

但就在这时,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圻怨恨朱高煦杀了他母亲,又和他闹了起来,并跑到明仁宗朱高炽那里举报自己的父亲朱高煦谋反!朱高煦也蒙了,于是他把朱瞻圻从北京发给他的一堆秘密报告交给朱高炽,反告自己儿子谋反。结果,朱高炽仅仅是把这对奇葩父子训诫了一顿,了事。

此时朱高炽已经病入膏肓,无力对抗和管理朱高煦,于是他对这件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为的就是息事宁人,能平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解缙口中的“圣孙”朱瞻基。

这就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比他早死,于是朱棣有了借口“靖难”夺取皇位;如果朱高炽和朱标一样早死,或者朱棣晚死一年(把朱高炽熬死),那么朱高煦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他死在北京,当时,皇太子朱瞻基却身在南京。从朱棣身上学到的本领让朱瞻基比朱高煦先一步到达北京城,继位登基,史称明宣宗。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八月,明宣宗朱瞻基一登基,朱高煦就造反了。他的底牌是军队对朱瞻基没有感情。为此甚至派人前往张辅处,联络感情,结果被张辅抓了送到朱瞻基面前处死。

为了效仿朱棣,朱高煦也在乐安组建自己的部队,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反济南为应。又散弓兵旂帜于卫所,尽夺傍郡县畜马,立五:指挥王斌领前军,韦达左军,千户盛坚右军,知州朱恒后军,诸子各监一军,高煦自将中军,世子瞻坦居守。指挥韦弘、韦兴,千户王玉、李智领四哨。(6)

这支部队集结完毕之后,朱高煦突然没把握:是先取南京奠定基础,还是直捣北京寻求决战?以前这些问题朱高煦从来都不用考虑,因为朱棣都解决了,但是现在,他只能自己决断、自己思考。朱高煦思考的结果是全军集结乐安州,等待将朱瞻基派遣的部队逐步收编过来,再进攻北京。

当然,刚刚登基的朱瞻基本来还和建文帝一样,准备派遣一位将领率兵出征,但是杨荣提醒他“皇上独不见李景隆事乎?”(7),李景隆当年和朱棣关系好,“靖难之役”全程当卧底,最后被朱棣当成一等功臣供起来。

夏原吉也对朱瞻基说:

往事可鉴,不可失也。臣见煦命将而色变,退语臣等而泣,知其无能为也。且兵贵神速,宜卷甲韬戈以往,一鼓而平之,所谓先声有夺人之心也。若命将出师,恐不济。杨荣言是。

朱高煦和部队里所有人都熟啊!谁能保证谁不是卧底呢?朱瞻基立即打消了派人领兵出击的主意。两位元老大臣的支持,让朱瞻基有了勇气。

朱瞻基决定亲征。在张辅等人的辅助下,朱瞻基对第一次亲征做了详细的部署。

乙丑,敕遣指挥黄谦,同总兵、平江伯陈防守淮安,勿令贼南走。令指挥芮勋守居庸关。令法司尽弛军旗刑徒从征。戊辰,命定国公徐永昌、彭城伯张昶守皇城;安乡侯张安、广宁伯刘瑞、忻城伯张荣、建平伯高远守京师。己巳,命丰城伯李贤,侍郎郭松、郭敬、李昶督军饷;郑王、襄王善留守北京;广平侯袁容、武安侯郑京、都督张升、山云,尚书黄淮、黄福、李友直协守;少师蹇义、少傅杨士奇、少保夏原吉、太子少傅杨荣、太子少保吴中、尚书胡濙、张本、通政使顾佐扈行;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先锋。(8)

如此布阵,说明朱瞻基担心朱高煦和蒙古联系或者南下夺取南京。为了确保自己的战略意图实现,朱瞻基一边强化北面居庸关的兵力和守备,确保京城防御,防备蒙古偷袭;一边征调南方水师控制运河,坚决堵住朱高煦南下南京之路;同时集结大军,以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先锋,杀向乐安州。

朱棣亲自培养的儿子和孙子就要兵戎相见了!

朱高煦一开始听说前锋是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摩拳擦掌,以为可以轻松获胜,结果后面又听说朱瞻基亲自出马,这才害怕起来。手下便建议朱高煦立即出兵南下,还有一线希望,至少可以在运动中寻求机会歼灭敌人,朱瞻基初次指挥全军,不可能那么顺手,一定会有破绽。

这个道理是对的,可是朱高煦又犹豫了,决定在乐安州固守!这跟选择等死没有什么区别。

当年,朱棣靖难之役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他敢于和强大的对手野战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在野战中消灭对手,朱高煦远远不如朱棣,自然不肯外出野战。于是,朱瞻基顺利完成了对乐安州的合围。

朱高煦彻底丧胆,准备向侄子投降,换取活命,他的手下鄙视地对他说,开始造反就不可能活啦!“宁一战以死,就擒,辱矣。” (9)朱高煦冒出两个字:“城小。” 朱高煦酝酿了一辈子的谋反,竟然就这样投降了。看来外表看着凶悍的人,可能内心并不强大,幸亏朱棣没有把皇位传给他。

朱瞻基对朱高煦的处理并没有留情,朱高煦本人和儿子们被押送北京,不久全家皆死。“逆党王斌、朱煊等伏诛,同谋伏诛者六百四十余人,其故纵与藏匿坐死戍边者一千五百余人,实口外者七百二十七人”(10)。回师途中,朱瞻基也没有忘记在彰德的三叔赵王朱高燧,顺路收缴了朱高燧的卫队,将他直接软禁起来。永乐年间的夺嫡之争,在宣德年间落下帷幕,大明迎来“仁宣之治”的太平盛世。

“仁宣之治”是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统治的十一年。他们一个是朱棣的长子,一个是朱棣的嫡孙。他们统治的这段时间在中国历史上是可以和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大唐“贞观之治”相提并论的伟大盛世。

和所有的盛世一样,“仁宣之治”实际上就是停止一系列不必、不急的活动,包括北征蒙古,南下西洋,对老百姓轻徭薄赋,统治阶层开明节俭。但是,盛世也埋藏有隐患,而且很多隐患就是朱棣留下的。

首先,内阁成员后来变成“真宰相”。永乐时期的内阁成员普遍比较年轻,权力不小,但官位不高。到了“仁宣之治”,杨荣、杨士奇、杨溥已经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变成了三朝元老。朱高炽和朱瞻基对待他们都不可能像朱棣对待解缙一样,想杀就杀,想埋就埋。

“三杨”不但是内阁大学士还兼任了各部尚书,实际上就是没有宰相称呼的宰相。

明朝中后期甚至出现一些特别猛的内阁首辅,从拥立嘉靖的杨廷和,到嘉靖年间的夏言、严嵩、徐阶,再到隆庆年间的高珙,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严重影响皇权。

其次,太监开始参与大明政务。

朱棣任用太监做事对后代影响也很大。朱棣欣赏和使用的郑和是太监中的异类,太监中的主要成员被朱棣组织成为一个贯穿明末的机构——东厂。

朱高炽和朱瞻基不仅继续任用太监充当东厂首领,还进一步强化了另一个重要的太监办事机构——司礼监。

司礼监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有了,但只负责生活琐事,其中供职的太监都不识字,就不要说操控朝野了,连送上去的奏章写些什么都看不懂。

到了朱棣时代,因为他的信任,司礼监太监可以作为监军,前往前线各个部队监视大将的军事活动。朱瞻基则正式设立内书堂,命令翰林官教授太监读书。大明王朝的内阁中枢都是熟读诗书、擅长考试、博闻强记的读书人,你要和他们打交道就至少要识字。朱瞻基培养读书的太监,就是为了能够用他们制约日渐坐大的内阁。

于是,大明有了一套完全可以把皇帝排除在外的行政体系:由地方和各部官员呈上奏折,再由内阁在首辅的主持下统一提出处理意见“票拟”,呈送给司礼监,司礼监负责批红发还给内阁,内阁最后把这些“票拟”变成圣旨,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下去。

所以,明朝的皇帝嘉靖、万历都可以二十多年不上朝办公,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去办。

朱元璋丝毫不肯予人的权力,不过三十年就被朱棣祖孙三人彻底送了出去。

最后,大明王朝的盛世隐藏着巨大的隐患——瓦剌蒙古。和朱棣在三峡口大战一场的马哈木的孙子也先,已经成年,他麾下的瓦剌骑兵正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北京,三大营在失去了伟大统帅朱棣后,下一次战争中还能保证必胜吗?

(1) 《明史·公主列传》

(2) 《明史·公主列传》

(3) 《明史·公主列传》

(4) 《明史·诸王传》

(5) 《明史·诸王传》

(6) 《明史·诸王传》

(7) 《明史纪事本末·高煦之叛》

(8) 《明史纪事本末·高煦之叛》

(9) 《明史纪事本末·高煦之叛》

(10) 《明史纪事本末·高煦之叛》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