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永乐皇帝朱棣传
  4. 第九章 六师屡出 北征鞑虏
设置

第九章 六师屡出 北征鞑虏(1 / 1)


朱棣本质上是个穿着龙袍的将军。他向往的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宫闱,而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沙场。在任命太子朱高炽监国之后,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稳定北方边疆上。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坐上皇帝宝座的朱棣,本来准备和北方蒙古邻居和平相处。一则刚刚经历靖难之役,消耗较大,暂时没有力量远征;二则蒙古雇佣骑兵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双方还在蜜月期。但是,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就在靖难之役时,蛰居大草原的北元政权,彻底瓦解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其中,鞑靼部在东方,瓦剌部在西方。此外,还有兀良哈一部一度投靠大明,在大明边境驻扎。

事情要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说起。

这一年,北元可汗额勒伯克企图更换管理瓦剌部万户。瓦剌部长年定居在森林中,成吉思汗时被称“林中百姓”。在蒙古内部,瓦剌部是与黄金家族世代通婚的贵族,他们已经由世袭的万户统领超过百年。结果,额勒伯克的鲁莽举动激起瓦剌部兵变,他本人被杀,瓦剌部乘机摆脱北元统治。

这样一来,本已衰落的北元政权彻底分裂为两部,即西部瓦剌和东部的鞑靼。鞑靼部的领袖就是鬼力赤,在额勒伯克死后,他拥立坤帖木儿为傀儡,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又将其杀死,给黄金家族对蒙古统治画上了句号,鬼力赤被阿鲁台等拥立为大汗。阿鲁台是蒙古化的伊朗人。他们两人一起控制了鞑靼部。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朱棣派出使者和鬼力赤交好:“遣使赍玺书往谕鞑靼可汗鬼力赤,赐金绮”(1)。鬼力赤只想自己在大漠草原当可汗,不想南下恢复大元,所以立即接受。此时,已经有了被朱棣安置在原大宁卫一线的蒙古兀良哈部作为双方缓冲区,大明北疆一度平静下来。

但是,鬼力赤不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成员,因此他当可汗的正当性就受到瓦剌部的质疑。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蒙古内战再起,鬼力赤和阿鲁台合力击败了瓦剌部马哈木后,和阿鲁台分赃不均,被阿鲁台杀死。阿鲁台本是伊朗人,不能当鞑靼可汗,于是他推举本雅失里成为新的鞑靼可汗,自己当了太师。原本平静的北部边疆再度被鞑靼骚扰不止。

鬼力赤一死,朱棣的投资打了水漂。

朱棣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也暂时没有办法,因为此时运河在修筑、迁都要进行、内阁要稳固、安南在激战,大明无力北伐。于是,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朱棣“遣鸿胪寺丞帖木儿不花以织金文绮,持玺书,谕本雅失里”。(2)看来他想把在鬼力赤的招数再演练一遍。可惜无效,本雅失里还有恢复大元的梦想,坚决不接受。

朱棣不死心,又“遣都督指挥金塔卜歹、给事中郭骥以彩币赍书谕” 。这次本雅失里直接把郭骥杀了!这下双方彻底撕破脸,朱棣再不北伐就不是朱棣!

但是,此时朱棣心中还不准备大规模进攻,决定派一个人带兵北出长城给对手一点教训,他选中的将领是丘福。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七月,朱棣以“福佩征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以十万骑行。”(3)

朱棣很了解丘福,他是从小保护自己长大的亲兵,作战勇敢,又不喜欢争功,朱棣对他的人品、能力很认可,说过“丘将军功,我自知之” 的话。他的弱点朱棣也清楚,那就是容易上当,也容易被蛊惑。

朱高煦和朱高炽争夺储位的时候,丘福就代表全体武将系表态要支持朱高煦,这样仓促又毫不遮掩地对夺嫡发表看法,可见他不是一个心有城府的人。所以,朱棣交给他十万大军还是放心的。

但是,他能够打败鞑靼人吗?其实朱棣并不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他在给丘福的命令中就有这么一段话。

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

这个意思很明白,把敌人赶走,象征性地追一追就行了。这种类似于扫荡作战的任务,让丘福这样老实而又老练的将领去做,无疑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可惜,丘福没有听懂朱棣的话,也没有理解朱棣的战略企图。丘福亲自指挥前部,统率一千多精锐部队作为全军的开路先锋,一路猛追到胪朐河(今蒙古克鲁伦河)南,才碰到鞑靼少数游击骑兵。

结果丘福一击之后,鞑靼部游骑被击溃,还顺手俘虏了一个鞑靼尚书。丘福询问他本雅失里在什么位置,那位尚书回答:“闻大兵来,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4)丘福这个老实人很高兴,他要超额完成任务了!

丘福召集诸将,准备轻装急进,一举攻破本雅失里大本营,干掉鞑靼部的大脑。此时,安平侯李远表示反对,他认为“将军轻信谍者,孤军深入,进必不利,莫若结营自固,以待我军毕至” 。李远的理解非常符合朱棣此次用兵的目的:相机扫荡,不求全胜。

武城侯王聪也出来劝阻,另外两位将领,同安侯火真是蒙古人不好多说,靖安侯王忠也没表态反对,丘福仍然决定继续进军。

从这次讨论来看,李远应该是此次远征军最合适的指挥官,因为他有丰富的敌后作战经验,而且为人谨慎,有很强的判断力。但是他在所有将领中最年轻,只有47岁,丘福已经67岁了!其他三位将领王聪53岁,火真61岁,王忠51岁。看来在军队中论资排辈,是要害死人的!

作战开始,丘福“先驰马挥士卒行,诸将不得已,与之俱行” (5)。结果,明军很快就被本雅失里的部队包围了,李远、王聪见情况不妙,向丘福请示“率五百骑突阵”,在敌人围攻中打开一个突破口,冲出去和后面的主力部队会合。

但人数太少,被鞑靼骑兵消灭。明军为丘福的大意付出了代价:“聪战死,丘福及火真、王忠、李远并被执死,全军皆没。”

朱棣自当兵打仗以来,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败仗,他大发雷霆,决定再战。

得知丘福兵败被杀的消息后,盛怒之下朱棣一边削去了丘福的爵位,并处罚了他的家人,另一边给太子朱高炽写信,准备亲自出征。

比遣丘福北征,以其久在兵间,必能任事,何意福违弃朕言,孤军轻进,安平侯等泣谏不从,遂皆陷没。若不早举殄灭之,边患未巳,今选将练兵,来春朕决意亲征。(6)

朱棣肯定了安平侯李远等人的作用,并且追晋李远为莒国公,谥忠壮。这样做多少表达了朱棣对爱将的惋惜。同时这也说明全军覆没的应该仅仅是丘福的中军,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丘福带过去的那一千多精锐骑兵。如果大明损失十万骑兵,那么第二年春天的亲征是不可能的。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十月,朱棣下诏给主管大明财政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告知来年北征的后勤补给事宜。

近工部所造武刚车,足可输运,然道远人力为难。朕欲以所运粮,沿途筑城贮之,量留兵守,以候大军之发。(7)

这就是说,朱棣此次出征将会在出发前调集筹备粮食事宜,避免孤军深入,又犯丘福那样急于求战的错误,也可以避免徐达北伐失利后无所依托的困境。

夏元吉是明朝著名理财专家,他根据朱棣的意图,制订了具体的后勤方案。

用武刚车三万辆,约运粮二十万石,踵大军行。每十日程筑一城,斟酌贮粮,以候军还。

本来和鞑靼人作战,最难的就是粮食后勤问题,朱棣的这一番准备,为北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正月,朱棣下令明军开始集结。二月,朱棣命令皇太孙朱瞻基和户部尚书夏元吉两人留在北京负责全军后勤供给和后方留守。三月,朱棣亲自统率明军出征,路上重新对部队加以编组:“清远侯王友督中军,安远伯柳升副之,宁远侯何福、武安侯郑亨督左、右哨,宁阳侯陈懋、广恩伯刘才督左、右掖,都督刘江督前哨” 。

同时,随同朱棣一起出征的还有内阁成员:学士胡广、中庶子杨荣、谕德金幼孜。明军浩浩荡荡地杀向蒙古人的老家哈拉和林而去。

奇怪的是,正史当中并没有记录这次明军出兵的兵力。通过朱棣调集的二十万石粮食以及出征的时间来计算,这次兵力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本雅失里感到害怕,决定逃走,避开朱棣的锋芒。于是这次北伐一开始就像朱棣的一次观光旅游,“出塞,次凌霄峰,登绝顶,望漠北,万里萧条”(8)。

朱棣甚至忍不住对胡广吐槽,这里在成吉思汗时代都是居民啊,怎会萧条不堪!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四月,明军继续向北走去,一路走到饮马河,“次长清塞,地极北,夜望北斗已在南矣” 。朱棣是唯一一个到此地的汉族皇帝。但是鞑靼军队在哪里,本雅失里在哪里,阿鲁台在哪里,朱棣依然不知道。

此时,明军在一次巡哨中抓住了一个鞑靼骑兵,审问之后才知道本雅失里在兀古儿札河(今地名未知,应靠近斡难河)附近。朱棣决定把大军留在饮马河,自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带上二十天粮食,直扑兀古儿札河消灭本雅失里。

结果,朱棣“至兀古儿札河,本雅失里先遁”。朱棣判断,本雅失里一定跑到斡难河去了,于是决定继续直扑斡难河。

斡难河就是今天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的鄂伦河。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这里得到了他的封号“成吉思汗”,这里是蒙古民族的母亲河,也是蒙古民族兴起的地方。

200多年后,风水轮流转,大明皇帝朱棣率领麾下精锐骑兵杀到了这里,赶上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

很显然,本雅失里没有在这里得到祖宗的庇佑,打得像成吉思汗的是朱棣。朱棣“麾前锋迎击,一鼓败之,本雅失里弃辎重,以七骑渡河遁去” 。

朱棣在成吉思汗的龙兴之地轻松打垮本雅失里之后,立即转兵飞云壑(今地不可考),迎战企图切断明军补给线的阿鲁台。因为,本雅失里这个挂名可汗兵力不强,鞑靼主力在阿鲁台麾下。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六月,朱棣与阿鲁台在飞云壑展开一场激战。阿鲁台异常悍勇,一度摔下马来,又骑马再战。朱棣也不含糊,趁着阿鲁台落马的机会,亲自指挥精锐骑兵猛攻鞑靼军,一举将对手打垮:“我师乘之,追奔百余里,斩其名王以下百数十人,阿鲁台携家属远遁” (9)

朱棣两战两捷,决定班师回朝。

撤军路上,阿鲁台的部分骑兵试图尾随明军,捞点好处。结果朱棣故意用部分辎重引诱对手,贪婪的鞑靼骑兵上当,结果全部被歼灭。明军轻松剪掉了跟踪自己的尾巴。

明军来到擒胡山(今蒙古境内),朱棣效仿古人封狼居胥、燕然勒石之功,命人雕刻石碑,碑文曰:“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但是,回军的道路并不顺利,部队缺粮,朱棣亲自把御膳房的粮食分给伤兵食用。朱棣“在师中,每日暮犹未食,中官具进膳,上曰:‘军士未食,朕何忍先饱!’”

爱兵如子,跃然纸上。

同时,朱棣采纳杨荣的建议:“军中粮炒多者许借贷,还京倍酬其直,军中赖之。” 也就是说,朱棣让军中此时粮食较多的将士把粮食拿出来,贷给自己,许诺回到北平后加倍奉还,然后重新分配。部队才得以在七月回到开平。

斡难河一战,朱棣打出了自己和大明的威名。鞑靼太师阿鲁台则派人向朱棣求和,朱棣会同意吗?

阿鲁台的求和是有条件的,他向朱棣要求:“请得部署女直、吐蕃诸部。”(10)也就是说,阿鲁台可以投降大明,做大明的藩属国,条件是阿鲁台要同时统领一直居住在今天中国东北的女真人和今天中国西藏、青海的吐蕃人。

阿鲁台的野心暴露无遗。但当时大明内部的主流声音是答应这个条件。只有少数大臣,如黄淮坚决反对:“此属分则易制,合则难图矣。”

黄淮的意见正符合朱棣面对北方威胁分而治之的基本方针。他对所有人说道:“黄淮如立高冈,无远不见。诸人处平地,所见惟目前耳!”你们都没有远见,只站在平地看问题,只有黄淮(也包括朱棣自己)才看得到未来的祸患。

于是,朱棣拒绝了阿鲁台的要求,坚决要求对方无条件归顺。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秋,蒙古内部再次斗了起来。趁着鞑靼部被朱棣重创的关头,瓦剌部首领马哈木杀掉鞑靼系的蒙古可汗本雅失里,然后又立了答里巴为蒙古傀儡共主。

阿鲁台被逼得没有办法,几次想向大明投降,但又怕得罪过朱棣被秋后算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得知阿鲁台想要归降大明的情报,朱棣非常高兴,下诏:“阿鲁台无以丘福事怀虑,比之汉呼韩邪、唐阿史那社尔,赐金锦谕意。”(11)

阿鲁台得到朱棣的保证,再加上被瓦剌打得太惨,只能南下投降大明:“是遣使奉表称臣,贡驼马。”朱棣对阿鲁台的表现很满意,加封他为大明“和宁王”。

鞑靼暂时的归降,让瓦剌成了大明在北方唯一的对手,朱棣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正月,朱棣下诏准备出征:“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12)二月朱棣举行大规模阅兵,并编组出征兵团。

安远侯柳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

这一次朱棣重新编组了部队,把一些年轻将领提到一线岗位,但兵力应该和上次相差不大,总兵力在20万左右,一线用于作战的精锐部队5万左右,其余部队主要用于防御和后勤保障。

这次朱棣出征的队伍里有一个特别的人——皇太孙朱瞻基。

朱棣意识到皇帝光窝在家里读书不行,还得跟着出征,多加历练。

朕长孙聪明英睿,勇智过人。今肃清沙漠,使躬历行阵,见将士劳苦,征伐不易。(13)

让子孙吃点苦,而不仅仅是替他们除去荆棘,儿孙才能知道处事不易,才能更快速成长。在教育儿孙这方面,朱棣要超过他的父亲朱元璋。

这次出征和上次一样一开始也比较顺利:“四月,驻跸兴和,大阅,五军尽出塞。五月,师次杨林城。”

但是六月,明军抵达撒里怯儿(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克鲁伦河上游西),明军前锋在三峡口终于遇到瓦剌军队,先锋刘江迫不及待地冲杀过去,将这一小股敌人消灭干净。明军穿过三峡口,打到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温都尔汗西北)。前锋部队虽然获胜,但朱棣在视察地形后,发现这里峡谷复杂,大部队易进难退。朱棣凭借敏锐的战场感知能力,预感不妙,“度其必大至,严阵以待”。 朱棣命令全军就地驻扎,了解敌情。果然,不久之后明军抓住了瓦剌部的间谍:“知马哈木特距此百里,兼程赴之。”

马哈木这次来者不善,他麾下集结了瓦剌各部骑兵三万人。和鞑靼不同,瓦剌骑兵全是精壮战斗部队,没有老弱,战斗力不容小觑。

朱棣此时三大营全部在手,但是兵力大概在五万左右,其中五军营步兵三万,三千营骑兵一万,神机营一万。其余部队被分散布置在明军漫长的补给线和兵站上。

几天后,马哈木瓦剌大军赶到。马哈木见明军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通过三峡口,觉得朱棣是个劲敌,“顿山巅不敢发”。

朱棣看瓦剌骑兵远道奔来,自己却已经休整数日,遂决定趁对手立足未稳,派出骑兵挑战。马哈木也是狠人,瓦剌三万骑兵从山上冲杀下来,大战开始。

明军神机营面对蒙古骑兵的冲锋,大出风头,“安远侯升以神机炮毙其骑数百” (14) 一顿枪炮招呼之后,马哈木的蒙古骑兵退了回去。朱棣命令武安侯郑亨率中军三千营骑兵发起反冲击。因为按照之前和鞑靼交锋的经验,蒙古骑兵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大不如前,明军只要打退他们几次冲锋,蒙古骑兵就丧失作战意志,四散奔逃。

但很遗憾,马哈木不是阿鲁台,更不是本雅失里,他麾下的瓦剌骑兵战斗力不逊于扩廓帖木儿的部队。在神机营前面退下来的瓦剌骑兵败而不溃,用自己祖先的战术,边退边向明军放箭——“武安侯亨追击,中流矢退” 。

郑亨是朱棣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从封号武安就可以看出了,之前有这个封号的如秦国白起、赵国李牧,均是战神。

可他却被击败了。朱棣这才发现马哈木的瓦剌骑兵和鞑靼不同,于是整顿阵型,让明军五军营展开两翼,向瓦剌发起第二轮进攻。

宁阳侯懋、成山侯通率兵薄其右掖,不动;丰城侯彬、都督青攻其左,敌殊死战,都指挥满都死。

这两翼的攻击全部不顺利,右翼宁阳侯陈懋、成山侯王通攻不动瓦剌军,左翼丰城侯李彬、都督谭青死哉,竟然还死了一个师长!朱棣好多年没有碰到这么强硬的对手了。

他会怎么办呢?

忽兰忽失温之战,双方打成了僵持之局。

朱棣并没有立即做出任何指示,反而亲自登高遥望战场状况。此时,双方在战场上几乎是一比一地拼消耗。朱棣没有急,放任部队拼杀了一段时间,继续下令全线攻击,消耗马哈木的预备队,增加瓦剌军的疲劳程度。马哈木此时别无选择,只能展开阵型与明军硬拼,这样他兵力有限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

随着战斗的进行,马哈木的预备队快耗光了,朱棣亮出了他最精锐的重骑兵。这支重骑兵,“红盔、明甲二将军及叉刀围子手之属,备宿卫”(15)。他们戴红盔、穿明甲,是三千营最厉害的突击力量。

就在双方都已疲惫之时,朱棣亲自指挥这支突击力量向瓦剌军中军杀去:“率铁骑驰击,呼声动天地,马哈木特不能支,大军乘之,遂大溃走。”(16)

但是,马哈木确实是朱棣在战场上遇到的最强劲的敌人之一,瓦剌虽败,但败而不溃。马哈木坚持挺到天黑,然后收拢部队向西撤去。

朱棣第一次和蒙古人正面展开阵地战,“时瓦刺虽大创去,然杀伤亦略相当”(17)。能用劣势兵力、兵器和朱棣打成平手,马哈木真豪杰也!他的孙子也先比他更上一层楼,于土木堡全歼了大明精锐三大营。

当然,朱棣当时还想不到这么多,他被瓦剌的战斗力震惊到了。此战明军胜得颇惨,来锻炼的皇孙朱瞻基,差点被杀。朱棣深感此地不宜久留,立即率军离开忽兰忽失温,通过三峡口,还至饮马河。

这时候本来说好臣服并派兵助战的阿鲁台,却派来使者向朱棣解释。朱棣在忽兰忽失温打得不痛快,但由于阿鲁台部正处于明军返回的归路上,朱棣不能轻易问罪,于是,他好好招待使者,并展示了自己的强大武力,然后“遣使赐之米百石、驴百匹、羊百牵,别赐其部属米五千石,慰抚甚厚”(18)。朱棣有示强威慑对手的意思。这一招十分有效,阿鲁台部不敢乘明军伤了元气,攻击阻断明军归路。

此后,朱棣带着一肚子邪火回到京城,太子朱高炽因为没有及时迎驾,被朱棣当成发泄对象,一顿折腾,差点被废。

这一仗对瓦剌影响也很大。马哈木决定继续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于是,“特遣使贡马谢罪” 。朱棣好歹在面子上赢了对手。

后面几年,朱棣一面积极组织疏浚运河,一面把重心放在迁都,一面还不忘了挑拨瓦剌、鞑靼自相攻杀。等到了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二月,朱棣派出他最信任的将领英国公张辅,筹措粮草准备再次北伐。张辅指挥明军依靠已经修缮好的运河,囤积了大量粮食。

辅等议分前后运,前运随大军行,后运继之。前运总督官三人,隆平侯张信、尚书李庆、侍郎李昶。车运骡运各分官领之,领车运者二十六人,泰宁侯陈愉、都御史王彰等,领驴运者二十五人,镇远侯顾兴祖、尚书赵羾等。后运总督官二人,保定侯孟谟、遂安伯陈英等。各率骑兵千人,步兵五千人护行。凡前后运用驴三十四万,车一十七万七千五百七十三辆,挽车民夫二十三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人。运粮凡三十七万石,并出塞分贮。

张辅的后勤保障作业,囤积的粮草比之前夏元吉多了差不多一倍,朱棣终于可以派出他全部五十万大军进行北伐了!

就在这时,阿鲁台突然和朱棣翻脸,朱棣二话不说,全军出动,杀向阿鲁台鞑靼部。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六月,听说明军五十万出塞北伐的消息,阿鲁台魂飞天外,“所部日忧惧,有散去者”。阿鲁台的老婆、妈妈天天指着他鼻子骂:“大明皇帝何负尔,而必欲为逆?” (19)

眼见部队没打就快跑光了,阿鲁台知道没法和朱棣对抗,于是“尽弃其马驼牛羊辎重于阔湾海,与其家属北走矣” 。朱棣还没怎么着就把这个游牧民族逼得扔了马牛羊跑了!

朱棣带着五十万大军一路扫荡却没人理他,相当无聊。于是回来的路上,朱棣“简精兵还击兀良哈,大破之”。兀良哈表示很无辜,但是朱棣不管,你之前虽然听话,但是很多时候阳奉阴违,此番出来就是要教训教训你。兀良哈只能挨了打还继续赔不是。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八月,在草原上横着走了两个月的朱棣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北京城。

很明显,此次北伐,朱棣并不满意。由于漕运的开通,大明强大的国力已经可以满足朱棣年年出征的要求。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有人给朱棣送来情报——阿鲁台准备入寇,朱棣再次出兵讨伐鞑靼部阿鲁台。

阿鲁台这两年流年不利,上一次被朱棣逼得丢了所有牲口,回头还被瓦剌部新首领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痛揍了一顿,好容易熬到秋天,朱棣五十万人又来了。

阿鲁台听到朱棣来了就跑。明军“追至宿嵬山口,遇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属来归。”(20)朱棣很高兴。

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以其甥把罕台为都督,其部属察卜等七人皆为都指挥,赐冠带织金袭衣。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十一月,朱棣经过宣府、怀来回到北京。在宣府,朱棣等来了一个他盼了半生的消息:建文帝的死活。

建文四年南京宫内火起,建文帝的死活就成了朱棣的心病。之前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他,既然郑和连海外都找了,那么国内自然不可能不找。

为朱棣在国内找建文帝的人叫胡濙。他是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进士,在建文帝一朝担任兵科给事中这样一个七品小官。朱棣登基以后,把他提拔为户科都给事中,算是升了半级。

之所以选择胡濙去寻找建文帝,是因为朱棣发现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话少,能不说尽量不说,能少说绝不多说,而且“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以身下人”(21)。也就是说,他吃苦耐劳,有很深城府,还可以和下面的人打成一片。

朱棣选他去找建文帝是选对人了。

当然,话不能明说,给胡濙的任务是“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22)。也就是说表面任务是朱棣诏书理论宣讲员,幌子是寻访仙人张邋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三丰,最核心的是“隐察建文帝安在” 。

胡濙这一去就是十四年,甚至亲妈死了,朱棣都不准他回去奔丧,非找个水落石出不可。但是,建文帝究竟在哪?谁也不知道。胡濙如同大海捞针。朱棣也知道他很辛苦,把他提拔为礼部左侍郎,相当于副部级领导,算是酬劳他的辛苦和保密。

就这样到了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胡濙“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也就是沿着长江寻找建文帝。这应该是建文帝逃出南京后最有可能躲藏的地方。但是具体在哪,胡濙花了四年时间才找到。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十一月,就在朱棣北征回到怀来的时候,胡濙“驰谒帝于宣府” ,将花费二十一年心血搜索到的结果告知了朱棣。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濙求见朱棣时,朱棣已经睡下了,听到他的名字,立即召他入内。胡濙的汇报持续了“四鼓”,明朝时一鼓大约是5分钟,四鼓就是20分钟。汇报的结果是,原本朱棣以为建文帝从海上逃了,其实没有。

那么建文帝是死是活呢?不知道。

朱棣一直担心的不是建文帝死活而是建文帝是否出海,他在意的是建文帝是否脱离自己的控制。如果担心建文帝死活,那么发现了建文帝必然干掉,永绝后患。如果只是担心建文帝出海与否,那么胡濙的报告就可以告诉他确切的答案。

站在朱棣的角度看,只要建文帝没有出海,他有自信可以把建文帝控制住。至于是死是活,其实无所谓,想当年建文帝贵为天子尚且被朱棣赶下帝位,现在一介平民更影响不到皇位。

得到建文帝没有出海的确切消息,朱棣很兴奋。他刚到北京就准备明年再次出征阿鲁台。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正月,朱棣再次编组大军出征,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北伐。

命安远侯柳升将中军,遂安伯陈英副之;英国公张辅领左掖,成国公朱勇副之;成山侯王通领右掖,兴安伯徐亨副之;武安伯郑亨领左哨,保定侯孟瑛副之;阳武侯薛禄领右哨,新宁伯谭忠副之;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为前锋,从征阿鲁台。(23)

阿鲁台没啥说的,继续逃跑:“秋闻朝廷出兵,挟其属遁。及冬,大雪丈余,人畜多死,部曲离散。比闻大军且至,复遁往答兰纳木儿河,趋荒漠以避。”

上一次是扔掉牲口,这一次是冬天迁徙、直驱荒漠。逃了大半辈子的阿鲁台最后在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被瓦剌部脱欢杀死。

明军四月出发,追到六月,一无所获。朱棣决定班师,七月全军抵达榆木川(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他没有回到北京,永远地留在了榆木川。朱棣向张辅、杨荣、金幼孜安排好后事,这位生于军营的皇帝,也逝于军营。

他的一生,正如《明史》对其的评价: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24)

朱棣历次北伐情况表

(1)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2)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3) 《明史·丘福传》

(4) 《明史·丘福传》

(5)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6)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7)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8)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9)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0)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1)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2) 《明史·成祖本纪》

(13)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4)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5) 《明史·兵志》

(16)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7)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8)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9)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20)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21) 《明史·胡濙传》

(22) 《明史·胡濙传》

(23) 《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24) 《明史·成祖本纪》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