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永乐皇帝朱棣传
  4. 第五章 革故鼎新 定都北京
设置

第五章 革故鼎新 定都北京(1 / 1)


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终于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可是,朱棣眼前的大明王朝面临一系列问题:朱元璋时代就准备着手的迁都问题该怎么办?朱元璋时代废除的宰相制度是否应重新确立?北方的蒙古人应该如何应对,南方的安南又要怎么处理?建文帝在哪里?从燕王升级为皇帝的朱棣,所面临的公务繁多,一点也不轻松。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打进南京城的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正式称帝。

藩王“继位”了,朱棣如何处理建文帝的年号等问题就极为棘手。很显然,朱棣并不大度,想掩盖历史真相,他要人为地将建文帝四年的历史全部抹掉。于是,他坐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建文帝的年号,把公元1403年由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六年。

但即便这样,朱棣的想法也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当他问翰林学士王景“葬礼当何如?”(1)时,王景毫不犹豫地回答:“当葬以天子之礼。” 事实就是事实,抹不掉!

但是,朱棣并不善罢甘休,他把朱允炆追封的“兴宗孝康皇帝”、自己的大哥朱标从陵墓中移了出来,改称“懿文太子”。这个谥号是朱元璋给儿子的,朱棣这么干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的是父亲朱元璋,不是侄子朱允炆,从封建宗法上确立自己的合法性。

接下来,朱棣要处理建文帝遗留下来的大臣。他公布的第一波逆臣名单只有29人。

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练子宁,礼部侍郎黄观,大理少卿胡闰,寺丞邹瑾,户部尚书王钝,侍郎郭任、卢迥,刑部尚书侯泰,侍郎暴昭,工部尚书郑赐,侍郎黄福,吏部尚书张沈,侍郎毛太亨,给事中陈继之,御史董镛、曾凤韶、王度、高翔、魏冕、谢升,前御史尹昌隆,宗人府经历宋征、卓敬,修撰王叔英,户部主事巨敬。(2)

这份名单中,大部分都是各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级),都是建文帝朝廷的核心成员。但即使上了榜,只要愿意改换门庭,还是可以活命。比如,“郑赐、王钝、黄福、尹昌隆皆迎驾归附”,朱棣就“令复其官” 。这里面郑赐是工部尚书,王钝是户部尚书,当时中央仅有六个尚书,这就占了两个。随后李景隆又跟朱棣谈话,请他赦免张沈,于是朱棣“并宥张沈,复为吏部尚书”。随后,朱棣亲信陈瑛被调到南京担任都御史。这个名列《明史·奸臣传》榜首的大奸臣一到南京就想对建文帝旧臣大肆屠戮,报自己建文年间被贬广西的一箭之仇。

可是,已经继位称帝的朱棣却不答应陈瑛的请求,他说:

朕初举义,诛奸臣,不过齐、黄数辈耳。其后二十九人中,如张沈、王钝、郑赐、黄福、尹昌隆等,皆宥而用之。今汝所言数人,其身已死,况有不与二十九人之数者,彼食其禄,自尽其心耳。

看来,刚开始朱棣真正想杀的人大概只有齐泰、黄子澄,彼时大屠杀更多是激情犯罪,不是早有预谋。折腾完了之后,作为大明第三代天子的朱棣正式开始皇帝工作。

朱棣主要做的有四件事:“赦免”诸王,分封功臣,休养生息,准备迁都。

(一)“赦免”诸王

反对建文帝“削藩”是朱棣“靖难之役”的“大义”。“靖难之役”成功之后,为被建文帝废了的周王、齐王就必须平反,以证明朱棣“靖难”的合法性。于是,朱棣下诏:“复周王、齐王榑爵。”(3)被建文帝废除的诸王,终于在朱棣的保护下,重新又成了王。

不过,从根本上说,朱棣当了皇帝也需要“削藩”,否则中央政府的权威就要受到挑战。朱棣对待跟随他“靖难”的宁王,就很能说明这个意思。本来拉宁王入伙的时候,朱棣亲自跟宁王朱权承诺:“事成,当中分天下。”(4)这个话一到南京就不提了。朱棣不提,朱权自然也不敢提,但是大宁在跟随朱棣南下的时候已经被朱棣毁掉,再也回不去了。

朱权可能也想开了,不准备再搞兵权,于是他向朱棣请求把他封到南方,准备去个好地方养老读书。朱权看中的地方是苏州,朱棣不同意,理由是苏州在南直隶范围内,不能封,让朱权再选一个地方。朱权又选了钱塘,再次被朱棣否决。朱权没话说,只能被封到南昌。他的下半生一直被朱棣和他的子孙防备,麾下的部队也都彻底被中央政府收编。

朱棣对朱权这样,对别的王也很严格,主要的倾向是位子可以给你,钱可以给你,但兵权和行政权我都拿走。

由此可见,朱棣的“削藩”和建文帝“削藩”完全不同。朱棣是软刀子杀人,只要兵要权就行,对于藩王们则给位子、给待遇;建文帝则是要连根拔起,啥都不给,直接流放。

(二)分封功臣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九月,朱棣开始大封功臣:“论靖难功,封丘福淇国公,朱能成国公,张武等侯者十三人,徐祥等伯者十一人。”(5)这些都是跟着朱棣一路从北京打到南京的功臣,此时正是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帮助朱棣渡过长江的南军水军都督陈瑄,也被封为伯,也算三等功臣。

朱棣晋封主要功臣列表

细看这份功臣表,五军营的五位将军:张玉、朱能、李彬、徐忠、房宽。张玉在东昌战死,追封为王爵,朱能是一等公爵,李彬被封为丰城侯,徐忠被封为永康侯,房宽被封为思恩侯。五军营的主将都是一等功臣或者二等功臣。

在所有武将之中,排名第一的是淇国公丘福。他是个老实人,人狠话不多,实际上是三千营骑兵统帅,也是朱棣最信任的北军高级将领。丘福“起卒伍,事成祖籓邸”(6)。保护着朱棣一起长大,“靖难之役”开始之前他已经从小兵升为“燕山中护卫千户”,等于是朱棣警卫团的团长。后来朱棣以宁王朵颜三卫为核心扩编的三千营,领导权就交给丘福。

(三)休养生息

自己的部将酬谢、奖励后,朱棣下诏与民休息,他颁布诏书:

山东、北平、河南被兵州县,复徭役三年,未被兵者与凤阳、淮安、徐、滁、扬三州蠲租一年,馀天下州县悉蠲今年田租之半。(7)

这就是宣布在“靖难之役”中长期被南北双方蹂躏过后的华北大平原,包括差点杀了他的济南城,全部免除三年徭役。

朱棣脑子很清醒,国家不能折腾,民力必须爱护。秦王朝和隋王朝就是没有能够注意到这个问题,疯狂滥用民力才导致二世而亡。

这三件事情搞完,朱棣开始他继位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准备迁都北京。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元月,朱棣颁诏:“以北平为北京。”(8)

当时朱棣做出这个决定很不容易,尽管朱元璋时期就准备迁出南京,但是没有落实;而且朱元璋时代迁都的最终选择是西安,这是一个相对居中的位置。

而北平作为首都则弊端很多。

其一,距离蒙古游牧区太近。大明王朝的宿敌由北元演变而来的鞑靼、瓦剌、兀良哈等部就隔着燕山山脉。朱元璋时期,每一年都派兵去北平“备边”,所以整个北平区域就是一个军事防御区。

其二,距离核心经济区太远。历史上,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不断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而今要把首都迁回黄河流域就已经很难了,这下一口气迁到永定河流域的北平,离经济重心江南诸省更远。

最后,还有一个心理因素:直到北宋时,沧州一带都是发配罪犯的地方,让皇帝到那边居住,难不成是准备发配皇帝?

但是,朱棣必须选择北平重启,因为他的根基在北京。自朱棣就藩北平起,他在那里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对朱棣而言,迁都北平是衣锦还乡。

另外,迁都北平还和朱棣本人的特点有关。他习惯塞上的金戈铁马,厌烦江南的儿女情长。既然要自己上去砍人,那么离敌人近一点,无疑更方便一些。

当然,朱棣迁都不光是简单地搬家,他还要好好地保护这个家,于是他开始重组明朝的北方边防。解决了防御问题,还要解决生活问题。皇帝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要首先解决住房问题。

北京当年作为大元帝国的首都宫室完备,战争当中北京又是被徐达、常遇春和平解决,损坏不大。朱棣受封燕王之后,这里就变成了燕王府。

现在当了皇帝,回到故地,朱棣决定把旧房子扩建一下,彰显自己天子的威严。于是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闰七月,朱棣下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9)

朱棣给自己修的这个新房子就是今天的紫禁城。紫禁城有两重:里面一重是宫城,这里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家;外面一重是皇城,这里是大明主要行政办公机构重地。

这个新房子有多大呢?紫禁城最初的规划大概是这样的:

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门八:正南第一重曰承天,第二重曰端门,第三重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宫城之外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门六: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

明朝时代的一里大约等于现在的600米,一里为360步,明朝时候的一步,实际上是左右脚各向前迈一步,等于今天的两步约为1.67米。朱棣的家周长3400米左右,占地面积差不多72万平方米!

很遗憾,今天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最初并不在规划中。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修建的承天门是天安门的前身。看来皇帝装修房子也和我们一样喜欢改设计方案。至于天安门的名字,要等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来改了。

整个皇宫的修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项工程前后历时十四年,到了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已初具规模。北征回来的朱棣亲自视察工程后,十分满意,下了迁都的决心。但朱棣迁都的决定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许多家庭基础在南方的官员坚决反对迁都。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一月,朱棣“诏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10)。朱棣不喜欢民主,灵璧决战时讨论是进是退的问题他就是少数派,差点功败垂成。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不再征求意见,上疏反对迁都的直接被他的锦衣卫收拾了。因此,反对的人虽然多,但在永乐大帝面前统统无效。

于是,大明的各级武官一起上疏,齐声称颂。

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实为天府之国,帝王之都。县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云集,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中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11)

紧接着,各级文官也一起上疏。

北京乃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关,西峙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土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实为帝王万世之都,应敕所司营建,以成国家悠久之计,符臣民之望。

果然脖子再硬,硬不过刀。在朱棣的威严面前,文武百官的意见很快统一了。

为了顺应迁都的需要,在行政机构上,朱棣也有改变,把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相呼应,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清朝。

当然,在迁都之前,朱棣必须要打通南北大动脉——大运河。

朱棣迁都北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以文武百官和军队为首的人口大量迁入北京周边之后,如何让这些人吃饱饭?当时,北方的粮食产量远远不足以供给规划中的人口数量,因此必须找到办法把江南粮食转运到北方,保证官员和军队的需要。这就要疏浚大运河,打通南北交通命脉。

大运河是隋炀帝的遗产,但是隋炀帝的运河并没有从头挖到尾,他也把之前历朝历代挖好的运河重新连接起来,形成今天的大运河雏形。

整个唐代,运河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大运河年久失修,出现淤塞,逐渐丧失了联通南北的功能。两宋时期开始,大运河最北端的燕云十六州长期被控制在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手中,整个大运河只有南段被长期利用。因此,大运河北段常年失修,河道淤积严重,不堪使用。

洪武年间,收复北平,军队加上移民,北方驻军粮食需求巨大,运输只能依赖海运:“航海侯张赫、舳舻侯朱寿俱以海运功封,岁运粮七十万石,止给辽左一方。”(12)明初海运可以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是海运的运力有限,一年只能供给北方70万石粮食,这远远不够。

因为运河依然淤积,所以只能继续海运粮食。但是海运无法借助人力,加上海上季风影响较大,导致当时海运粮食的量不能满足北方需求。

永乐大帝朱棣为了增加运输粮食的数量,决定设立“总督漕运总兵官一人。永乐二年,设总兵、副总兵,统领官军海运。后海运罢,专督漕运。”(13)

朱棣特设的总兵官就管运粮的事情。最早担任这个职务的是平江伯陈瑄,这个帮助朱棣渡过长江的水军将领,不光会打仗,更会修河。

陈瑄的做法和洪武年间不同,“令江南粮一由海运;一由淮入黄河至阳武,陆运至卫辉,仍由卫河入白河至通州。是为海陆兼运”(14)。经过他的努力,每年的运粮量增加到了一百万石左右,但仍然满足不了北方日益庞大的人口需要。

为了海运粮食方便得到储存和保护,陈瑄“建百万仓于直沽尹儿湾。城天津卫,籍兵万人戍守”。这个海运粮食的大仓就是今天天津,也叫天津卫。

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永乐初年南粮北运的数额增长到二百五十万石。但是即便是这样,和迁都北京计划中的每年三百万石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朱棣下诏:“命工部尚书宋礼、都督周长开会通河。” 工部尚书宋礼成为疏浚运河的总指挥。

宋礼是河南永宁人,水利专家,他要解决的问题是大运河北段的会通河。会通河是元朝开挖的一条运河:“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 (15)但是当时修会通河所引的几处水源地水资源都不是很丰富,因此这条运河“岸狭水浅,不任重载” ,也就是走不了大船,运力大打折扣。更要命的是洪武二十四年年间,黄河在武原决口,整个会通河彻底淤塞,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礼一改过去清淤的方法,使用了老人白英策之法:构筑戴村坝蓄水。这位在古代历史中留名青史的老百姓,提出了“筑坝东平之戴村,遏汶使无入洸,而尽出南旺,南北置闸三十八” (16)的策略,确保运河水量充足,不再淤积。宋礼在永乐九年八月,完成规划回京复命“论功第一,受上?赏”。

之后宋礼还开出几条新河道,同时增设水闸,最终确定了会通河河道,让整个大运河北段被彻底打通。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宋礼病死在工部尚书任上。就在宋礼打通运河北段的时候,运河南段又出了问题。“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巨。”(17)为了打通运河最后的梗阻,陈瑄再次出马。他和宋礼一样走群众路线,采纳了老河工的建议,“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 ,可惜这位老人没有留下姓名。有理由怀疑陈瑄是朱棣看中的人才,而且早就有交情。因为陈瑄早年曾在大将军徐达幕府中工作,且擅长射雁,和朱棣年龄又相差不多,在徐达幕府中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北平备边的那几年。

原来都是老朋友了!于是,朱棣就把陈瑄长期放在漕运总督的位置上,正是有了他疏通运河的功绩,朱棣才可能调动大规模军队多次北伐。

史称陈瑄在漕运总督任上“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

经过朱棣手下官员的精心擘画,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从江南一直贯通到北京的大运河终于被彻底疏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打通了大明王朝的经济命脉,让大明王朝的心脏北京获得了来自江南源源不断的“输血”,才可以有力量向北方蒙古游牧骑兵发起大规模进攻。

清理漕运为朱棣用兵北方扫清了后顾之忧。不过,朱棣登基之初发现了一个问题:帝国过于庞大,他一个人实在是管不过来。而且朱棣的兴趣不在下马当管家治国,而在上马拿宝剑杀贼。因此,干了几天皇帝,朱棣就不耐烦处理国务杂事。

为了找人来帮忙,朱棣设立了内阁。

早在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八月,朱棣刚刚称帝,就组建了“内阁”这个独特的组织。

八月壬子,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同入直,并预机务。(18)

“文渊阁”本来是皇帝自己学习、读书、做讲座沙龙的地方,由朱元璋首创,在当时奉天门东建文渊阁,收藏全国的藏书、典籍。经过几百年的积累,直到清乾隆年间,将这些典籍一边毁,一边编,修成了举世闻名的《文渊阁四库全书》。

既然文渊阁是皇帝的私人图书馆,那么当时内阁的任务就是帮助皇帝查书,陪着皇帝看书。但是陪的时间长了,内阁大臣就和皇帝有了感情,有了感情也就有了影响力,甚至在某些时候就有了部分决策权。建文帝时期的学士方孝孺就是代表。

明代学士品级是正五品,级别相当于今天的正厅级干部。

朱棣所选的七个人,即侍读解缙、编修黄淮、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清一色的小官,所以当时人称:“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19)且永乐年间的内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所以,严格来说,这时的内阁学士不是皇帝的秘书,真正的秘书是各部尚书,内阁学士应该是皇帝的顾问、老师和学友。到了明仁宗时期,大学士兼任某部尚书,变成可以“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的“真阁老”。

朱棣时代,这些个小官组成的内阁,变成了掌管枢机秘密的重要人物,而这几个人也都非同一般。

明代内阁第一人解缙是举世闻名的大才子。他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23岁就中了进士,是太祖宠臣。朱元璋甚至下过诏令给解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20)。

可惜,解缙这个人年轻,太轻浮,又喜欢显清高,经常标榜自己和朱元璋关系好,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容易被人反感。于是,朱元璋将他遣返回乡:“大器晚成,若以而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看来,朱元璋准备为将来储才了。

结果,过了八年朱元璋就死了,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解缙准备回来继续践行朱元璋的旨意,被大用。结果人一到南京就被人告发,说他违旨,“太祖高皇帝要你十年后回来,你怎么八年就回来了!”一个大帽子扣下来,解缙差点被流放。后来找人说情,最后被留了下来,但朝廷只给了一个翰林侍读的小官。

解缙很不满,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朱棣的怀抱。朱元璋当年储备给孙子的人才,被儿子用了,也不算吃亏。

解缙一入阁就担任最重要的任务:“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及《列女传》”(21)。历朝历代修史书的都是最顶尖的人才,比如唐朝修史的就有宰相房玄龄,宋朝修史的就有宰相欧阳修、司马光,元朝修史的有宰相脱脱,清朝修史的有军机重臣张廷玉。相比而言,解缙受命修史时,年纪小,受重用,他终于担当大任了!朱棣对以解缙为首的七个学士十分看重。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要求他们:“恒情,慎初易,保终难,愿共勉焉。” 可惜,解缙没有听进去。

随着地位上升,解缙开始掺和朱棣立太子的事务,而且借着朱棣的宠信把内阁讨论的机密问题到处乱传,这就是在找死!果然,解缙很快成为朱高炽和朱高煦兄弟相争的牺牲品,渐渐被朱棣厌恶。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特地赐给五个内阁成员二品纱罗衣,此时胡俨在北京跟随皇太孙朱瞻基,内阁就剩六个人,给五个人升级,就没有解缙,简直就是打脸。

果然,第二年解缙就被贬到外地。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缙在朱棣北伐蒙古时,擅自回京拜访太子朱高炽,结果被正在生气的朱棣直接交给锦衣卫拷问,关押。

等到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朱棣突然询问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缙犹在耶?” 这话和逼平安自杀时一模一样,纪纲领悟,于是当天夜里解缙被灌醉后冻死在雪地,时年四十七岁。

解缙的死一方面是封建制度害的他,另一方面是他自己“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22)。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解缙喜欢搬弄是非,在领导面前毫无顾忌乱说,这样的人学问虽好,但无处世智慧。

其他六个经历一番波折后成为大明重臣。

黄淮,史称其“性明果,达于治体”,“然量颇隘。同列有小过,辄以闻”(23)。朱棣生太子气的时候他也被关押十年才再度被重用,但是后来明仁宗、宣宗时代,他因为得了传染病,“淮病瘵,能染人” ,被逐渐疏远,最终以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退休。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卒,年八十三,谥文简。

胡广,本来跟解缙指腹为婚,成为儿女亲家。但是解缙被贬后,一度准备悔婚,被时人认为人品有问题。但他在朱棣面前“性缜密。帝前所言及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 (24)。也就是说,在皇帝面前提的意见建议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显摆过,得到朱棣欣赏。再加上他字写得好,不掺和太子、汉王之间的权力斗争,朱棣很欣慰。胡广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卒,年四十九。朱棣给他“文穆”的谥号。他是明朝所有文臣中第一个获得谥号的人。

金幼孜,是个特别谨慎的人,史称他“简易静默,宽裕有容。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 (25)。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低调、平和、有内涵,所以他也干得不错。他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 。

胡俨是七个人里面学问做得最好的。史称他“馆阁宿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26)。但实事干得不少,职位却不高,退休前只干到礼部侍郎,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卒,享年八十三。

这五位在明史之中合为一传,除了解缙、胡俨之外,最后成为“真宰相”,但他们还不是朱棣内阁中的明星。

朱棣内阁中真正厉害的人物是杨荣、杨士奇和后来被胡俨发掘入阁的杨溥。

三阳开泰中的“泰”是《易经》中极好的一卦:“泰,小往大来,吉亨。”(27)卦象中的三阳,原本指的三次阳卦。而永乐到正统年间,刚好有三位姓杨的明朝内阁大臣辅佐皇帝开创“仁宣之治”,他们就是杨荣、杨士奇和杨溥。时人即以谐音称为“三杨开泰”,预示着大明王朝的盛世离不开这三位杨大人。

杨荣,本名杨子荣,建安人。他是三人中最早得到朱棣任用的。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时,杨荣第一时间拦在了朱棣马前,但他不是要为建文帝保驾,而是劝朱棣一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28)

一句话点醒了既想当皇帝又想立牌坊的朱棣,朱棣立即调转马头直奔老爹的明孝陵,先给爹上坟,再让自己上位。从此,朱棣记住了杨荣,不久便把杨荣召入内阁。

朱棣喜欢打仗,而杨荣的能力类似于曹操身边的郭嘉,史称他“谋而能断”(29),是朱棣特别倚重的心腹智囊。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三十六岁的杨荣就穿上了二品朝服,他的功劳在于对于战场的感知能力特别敏锐。

有一天,蒙古兵围攻宁夏的消息传到京城,朱棣马上召集内阁七人问话,可是七个人有六个都不在,只有杨荣在位。朱棣就要他说说看法,杨荣看完军报,从容回答道:“宁夏城坚,人皆习战,奏上已十余日,围解矣。” 果然,当天晚上宁夏解围的军报就到了。朱棣发现杨荣确实是个军事人才。

于是,朱棣决定让他去接受一下考验。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杨荣受命“往甘肃经画军务,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 。杨荣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京城向朱棣汇报,朱棣特别高兴,亲自为杨荣切瓜。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开始北伐蒙古,杨荣地位更加重要,被他当成最重要的谋士天天带在身边。为了方便杨荣获取情报,朱棣“选勇士三百人为卫,不以隶诸将,令荣领之”(30)。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朱棣进一步授予杨荣更大的权力,命他“兼领尚宝事。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 。也就是说,杨荣成为朱棣身边的总参谋长,朱棣所有的命令都要经过杨荣审核才能发出去。

杨荣在朱棣身边红得发紫,但是他特别谨慎,表面上没有卷入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的夺嫡之争,朱棣也把他看成最重要的大臣,临死前还对他托付后事。

明仁宗登基后,杨荣的地位渐渐不如杨士奇,杨士奇是尚书的时候,他才是九卿序列的太常卿。明宣宗登基后,杨荣再次变成皇帝打仗的总参谋长,伴随皇帝征战,重新得到重用。

杨荣和郭嘉相似,也是个不拘小节的真豪杰,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以悻直取祸,吾不为也。” 可以概括他的行事逻辑。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杨荣卒,时年七十岁,“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 。

杨士奇,本名寓,士奇是他的字,但是字用得多,名用得少,说明大家都对他尊重、亲近。

杨士奇和杨荣不同,反应没有杨荣快,但为人更加“持重”。他比杨荣大六岁。自小家境贫寒,母亲带着他改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士奇少年老成,当得起“持重”两个字。

杨士奇用行动见证了“持重”的个性,史称他“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人有小过,尝为掩覆之”。(31)这样的人话不多,有小毛病帮你遮掩,有大问题立即提醒,当然容易获得同行的尊重。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北伐时,杨士奇奉命和太子一起留在南京监国。北伐回来后,朱棣不喜欢太子,准备找茬,就问杨士奇太子监国监得如何。这个问题极难回答,因为说太好了可能犯朱棣忌讳;但也不能说坏话,因为说坏话容易显得太子无能。于是杨士奇光说孝,不说好:“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32)

这话既说了太子聪明,又说了太子有错,还强调太子错了能改,因为他有爱人之心。什么是爱人?那就是儒家的最高追求“仁”啊!仁者爱人也!同时还夸奖了朱棣:这样的太子还是朱棣您这个皇帝教导得好,托付得对!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第二次北伐回来,太子迎驾出了点问题,结果被人借题发挥,朱棣抓了包括黄淮在内所有太子的属官,眼看太子就要被废,杨士奇毫不慌张,从容地跟朱棣说了一句:“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 这话的意思,一方面说了太子没问题,有问题都是我们这些下面办事的;另一方面,点出了问题不大,就是迟了一点而已。还有就是他再次强调了孝,没有跟朱棣争对错。话说了三分,留了七分,朱棣特别受用,关了杨士奇几天就把他放出来,接着干活。

杨士奇在明仁宗、明宣宗两朝逐渐成为内阁首辅大臣,可惜最后也毁在了自己儿子身上。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他的儿子杨稷仗势杀人,被抓到大理寺问罪,王振的同党趁机弹劾他,杨士奇担忧过度,病卒,时年八十岁,“赠太师,谥文贞” 。

杨溥不是朱棣最早的内阁成员,却是明仁宗朱高炽最早的属下。

杨溥,石首人,和杨荣是同科进士。永乐初年就被选在皇太子朱高炽身边成为太子洗马。“洗马”两个字不是给马洗澡的意思,原本应该写作“先马”,意思是给太子出入开导的开路先锋,是汉代就有官员名称。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太子党被朱棣一网打尽的时候,杨溥直接被赶到牢里去了。

后来,朱棣没事问了问他在牢里干吗。(多亏没问他还在不在)管牢房的跟朱棣汇报“溥益奋,读书不辍”。朱棣想了想就让他在牢里安心读书去了,结果“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33)。也就是在牢房里,读书读了好多遍,算是把学问给做扎实了。

明仁宗继位才把他放出来,继续做官。杨溥真正入阁要到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比杨士奇、杨荣晚了三十多年,只能算个后备干部。当时的人们把这三个人并称“三杨”,认为他们中“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云” 。

朱棣正是和“三杨”以及其他文臣武将一起,开创了大明的“永乐盛世”。

(1)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2)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3) 《明史·成祖本纪》

(4) 《明史·诸王传》

(5) 《明史·成祖本纪》

(6) 《明史·丘福传》

(7) 《明史·成祖本纪》

(8) 《明史·成祖本纪》

(9) 《明史·地理志》

(10) 《明史·成祖本纪》

(11) 《明会要》

(12) 《明史纪事本末·河槽转运》

(13) 《明史·职官志》

(14) 《明史纪事本末·河槽转运》

(15) 《明史·宋礼传》

(16) 《明史·河渠志》

(17) 《明史·宋礼传》

(18) 《明史·成祖本纪》

(19) 《明史·职官志》

(20) 《明史·解缙传》

(21) 《明史·解缙传》

(22) 《明史·解缙传》

(23) 《明史·黄淮传》

(24) 《明史·胡广传》

(25) 《明史·金幼孜传》

(26) 《明史·胡俨传》

(27) 《易经·泰卦》

(28) 《明史·杨荣传》

(29) 《明史·杨荣传》

(30) 《明史·杨荣传》

(31) 《明史·杨士奇传》

(32) 《明史·杨士奇传》

(33) 《明史·杨溥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