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了那段历史的“重演”,特别是我和我的朋辈人们能看到以自己经历的那段史实为原型的,感到极大的欣慰。
这部长篇纪实,将我又重新拉回到那逝去的难忘岁月。我坐在沙发上捧读着书稿仿佛在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我在旧梦重温!那梦中好多自己熟知的人物及事件,像潮水般涌到我的面前,使我有机会审度一下自己亲历的历史。这也许即是“纪实”这个时髦文体的功德吧!然而,书中的人物与事件并非就是真实的我及我所为,至少,不完全是。这便是“”的本意了。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些升华了、虚构了、演义了,形成文学的东西,造就了当代人所能接受并乐意接受的艺术样式。
做为过来人,我很喜欢这部书,这倒不是由于书中有“我”存在,实在是因为它把那一时代的国民党军旅中的青年军官的思想、作为通过近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尽管其间有些人难以接受,并可能予以鞭鞑与鄙视的,但那必定是那个“血腥”时代的写真照;书中的故事是国民党内部一直封闭的“秘密”,正因如此,今天揭发出来或许更有它独特的意义。
我,做为一个过来人,经过国民党经心培养、教育的年轻军官,但却一直追随张学良,成为张学良的侍从参谋并被派往“伪满洲国”充任张的秘密特使。迨张遭蒋囚后,成为陈诚的少将侍从参谋兼远征军长官部作战科长。为替张学良报复蒋介石扣押之恨,在国民党军中秘密组织“青年将校团”,但所搞的军事政变未遂,被军统特务破获,遭捕入狱囚于重庆的渣滓洞。最后走上了起义的这段历史,印证了书中的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使人感到可敬、亲切,没有哗众取宠,阉割历史之嫌。
望同辈亲朋好友、海外及港台同胞、大陆的朋友同志都能喜欢这部书,使之成为沟通彼此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王凤起198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