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霍光觉得龟兹太远,才没让傅介子杀龟兹王。这一回,常惠和乌孙国大破匈奴之后,刘病已派他去乌孙国嘉奖那些有功劳的将士。常惠在临行前,向刘病已提出:西域的龟兹国,对汉朝很不顺,龟兹王曾杀了扜弥国太子赖丹,而赖丹是汉朝任命的负责在轮台屯田的校尉。好几年过去了,这龟兹王始终没受到惩罚,必须收拾一顿才行。
常惠所谓的收拾龟兹,那自然不是批评教育了,因为汉朝批评过龟兹很多回,每次龟兹王都一副小公举模样表示会乖乖听话,可总是说一套做一套。
但刘病已不同意。
刘病已不同意就办不成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还有霍光,要是霍光想办,刘病已不同意也得办。在常惠临行前,霍光就专门找到常惠:去了之后看着办!
霍光此举,虽然没有嘴上说别听皇帝的,但常惠怎会不明白霍光在支持自己呢?
常惠得到大将军的允许,就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刘病已做梦也想不到,霍光给常惠说了什么,更想不到这个只带了五百多人的常惠要弄出多大的动静。
乌孙在龟兹的西面,常惠去乌孙时,路过龟兹的时候什么也没表示,但当他绕了一圈,从乌孙向东回去的时候,手下就有了两万人马。
当时,常惠到处游说龟兹西边的小国,要求他们出兵攻打龟兹。每个国家都害怕汉朝,纷纷出动军队。西域国家虽小,但数量众多,每个国家给一点儿,很快就凑齐了两万人。
在常惠到处召集兵马的时候,他留在龟兹以东的副使也在游说龟兹周边的国家。现在,副使手上也有了两万人。
龟兹的西面,是常惠和他发动的两万人,东面,是副使发动的两万人。更加让龟兹头疼的是,乌孙也派出了七千大军,从北面对龟兹发动了进攻。一个小小的龟兹国,受到了三路大军合计约五万人的围困,这很可能是龟兹建国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
在发动攻击前,大军“统帅”常惠先派人责备龟兹王,要他对前些年刺杀汉使一事给个说法。
龟兹王看到常惠这么大的阵势,吓得腿都软了,连忙向汉朝赔罪,他知道这一回不能再玩虚的,于是交出了“罪魁祸首”:“出现这个误会,都因为先王听了贵人姑翼的鬼话,我没有罪啊!”(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
军事往往是在其他方法都失效后才不得不用的手段,常惠也不是真的想打仗,他不过是希望震慑龟兹,使其臣服,同时宣扬国威。所以他当即表示,只要龟兹交出姑翼,就免了龟兹王的罪过。
龟兹王毫不含糊,很快就把姑翼五花大绑了交给常惠,常惠也毫不含糊,一刀把姑翼砍了,之后就宣布罢兵。
这件事做得漂亮,比七年前那次阴险的暗杀强多了。常惠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能够凭借一张嘴,在刘病已不知道的前提下,在西域那片土地上横行霸道,这里面固然有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但常惠的个人能力和魄力是不容小觑的。
汉宣帝三年(前71),龟兹王绛宾被常惠狠狠敲打了一番,吓得够呛,他决定和汉朝改善关系。可能绛宾知道自己的国家太弱小,入不了汉朝天子的法眼,因而就没有直接向长安求亲,而是派人去乌孙国求娶乌孙国解忧公主的女儿。解忧是以汉朝公主身份嫁到匈奴的,那么和解忧的女儿结婚,就自然和汉朝攀上亲戚了。
然而就在求亲使者还未从乌孙回来的时候,绛宾得知解忧公主的长女弟史来到龟兹国了。
这绛宾的魅力也太大了吧。
那倒不是。解忧公主的女儿是到汉朝学习鼓琴,回家时恰巧经过龟兹。
龟兹王觉得这是个绝佳机会,就把弟史留在了龟兹。他一面对弟史施以“糖衣炮弹”,把弟史迷得神魂颠倒,一面派人去乌孙向解忧公主报告:你女儿在龟兹国幸福得很。
那应该是一个浪漫故事。风尘仆仆的公主,在异国他乡,被高大潇洒的国王看上,一个白雪公主,一个白马王子;公主风情万种,国王含情脉脉;公主含羞而笑,国王真诚勇敢;国王骑着高头大马,将公主揽入怀中,天高云淡,芳草萋萋,清风拂面……这场景就算不美,也一定能被文人演绎成一个美丽故事。
解忧公主同意让女儿嫁给龟兹王绛宾。之后,解忧又上书给长安,希望汉朝能允许自己的女儿也去长安朝拜天子。同时,绛宾也上书表示,自己能娶到弟史是天大的福分,希望可以去一下长安。
刘病已答应了这个请求。
绛宾和妻子去了长安。然而去过之后,绛宾在西域人眼里就成了骡子。
绛宾应该是个白马王子般的人物,怎么变成“骡子”了呢?
汉宣帝九年(元康元年,前65),绛宾和夫人去了长安,在那受到了礼遇。绛宾做梦都没想到汉朝居然如此繁华,汉朝天子是那样具有气派,更想不到汉朝有那么多新奇的玩意儿,他被汉朝的文化和社会迷住,有些乐不思蜀了。这个国王,竟然在汉朝住了一年,才依依不舍离去。
他回到国内,觉得龟兹国的什么都不好,就考虑着改革。他开始像长安一样修筑宫殿,安排巡逻卫士,他觉得汉天子出行时太有排场,就要求自己外出时也有人传呼撞鼓。他一有时间,就跑去长安考察,每次回来都带些新鲜事物。
但汉朝的那一套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和文化基础之上的,龟兹国小国寡民,肯定不能完全照搬,绛宾不考虑国情,一味模仿汉朝的举动引来许多人的讥笑:龟兹王这个人,驴非驴,马非马,简直跟骡子差不多!
在龟兹王第一次从西域去长安的那年(元康元年,前65),一个叫冯奉世的人也从西域赶回长安,他刚刚弄死了西域一个国家的国王。
这件事仍然和乌孙国的解忧公主有关。
解忧和翁归靡结合后,生了三男两女,长子名叫元贵靡、次子名叫万年,三子名叫大乐;长女弟史就是龟兹王绛宾的妻子,次女名叫素光。
在乌孙国的南边,有个莎车国,治所莎车城(今新疆莎车县)。汉宣帝三年(前71),乌孙配合汉朝五路大军合攻匈奴且大获全胜的事情让乌孙在西域荣耀了一把,那之后乌孙国在西域也有了地位,西域诸国对乌孙,都不由得高看一眼。
于是等莎车王死后,莎车国大臣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立乌孙王子——解忧公主的次子万年为新的莎车王。至于原因,也简单得不行:第一,莎车王死后膝下无子,而他活着时喜爱万年;第二,立万年为国王,可以和乌孙、汉朝都建立良好关系。
莎车国人觉得找个外国人当领袖的想法非常妙,立即上书汉朝,请求汉朝把尚在长安的万年送回来给自己当国王。
汉朝君臣的脑袋除非被门挤了才不答应这种请求,很快就派使者奚充国送万年到莎车国登基。
只是这万年太让莎车人失望。他从长安到了莎车,突然有了巨大权力,就深陷其中,为所欲为起来,其暴虐残酷的作风让莎车人非常心寒。
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前莎车王的弟弟呼屠徵就发动政变,把万年和汉使奚充国整死,自立为莎车王。
呼屠徵知道,他私自杀死万年和奚充国就是和汉朝翻脸,想到迟早会遭到汉朝报复,他决定抢占先机,在汉朝动手之前就形成一股对抗汉朝的力量。
我们知道,汉朝前往西域,有南北两条道,莎车处在南道。那几年,汉朝正与匈奴在北道争夺车师,于是呼屠徵就放出风声,说北道已经被匈奴控制,汉朝在西域已经没有什么作为。与此同时,呼屠徵开始胁迫南道诸国,要求这些国家和汉朝绝交。
西域诸国,大都是非常小的城邦,没有多大的军事力量,谁对它有威胁,它就听谁的,所以呼屠徵很快就基本控制了南道诸国。
恰在此时,出使西域的冯奉世来到了鄯善国,他听说了呼屠徵在南道诸国跳腾的事情。
冯奉世和副手商量一番,觉得必须在呼屠徵壮大前将他解决了。
可他们根本没有兵马,怎么收拾呼屠徵呢?
他们想到了几年前围攻龟兹的常惠。于是他们拿着天子使节,到处奔走,要求西域诸国必须在莎车和大汉之间站队。
西域诸国不敢得罪莎车,但如果非要它们在莎车和汉朝之间二选其一的话,它们更不敢得罪汉朝,所以在冯奉世等人的恩威并施下,许多国家都同意听从冯奉世的号令。
冯奉世一共邀集了一万五千兵马,从南北两路夹击莎车。莎车能欺负拥有几百上千士兵的小城邦,却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数万人的大军,一击即溃。莎车王呼屠徵见败局无可挽回,也无法指望汉朝原谅,就自杀了。
龟兹王变成“骡子”,龟兹安定了,莎车王被冯奉世逼死,莎车也安定了。龟兹和莎车,都和乌孙国有着很深的关系。龟兹王绛宾娶了乌孙解忧公主的长女弟史,莎车国曾一度将解忧公主的次子万年奉为国王。
而我们也知道,乌孙国是汉朝的铁杆盟友,西域诸国中,乌孙最先和汉朝通婚,而且在几年前,乌孙还和汉朝一起攻打了匈奴,大获全胜。
乌孙觉得,应该深化和汉朝的关系,于是在汉宣帝十年(元康二年,前64),乌孙国王翁归靡上书一封,希望乌孙能再娶一个汉朝公主,以方便两国更好地合作,只要汉朝答应,他愿意死后将王位传给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
刘病已也觉得和乌孙合作得甚美,心想乌孙要的公主也不是真公主,就让人通知翁归靡来长安下聘礼。翁归靡得知汉朝同意,心花怒放,立即带着三百多人的求亲团赶赴长安。
刘病已对翁归靡非常满意,当即答应将解忧公主的侄女刘相夫嫁到乌孙。
但刘相夫肯定不能立马跟翁归靡走,因为她言语不通,去了乌孙什么也干不成。
翁归靡下完聘礼就回去了,刘相夫则留在汉朝学习乌孙话,等学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出发。
刘病已派了四个使者送刘相夫出嫁,其中一个使者我们很熟悉,他就是常惠。
然而,出嫁队伍刚至敦煌,他们就听到一个爆炸性消息:那个即将迎娶刘相夫的乌孙国王翁归靡归天了。
这个消息还没让常惠等人缓过神来,他们又听说,乌孙人没有遵循当日翁归靡在汉朝的承诺,立刘解忧的长子元贵靡,而是立了先王军须靡之子泥靡。
乌孙人为何出尔反尔呢?
其实不是乌孙人言而无信,而是那翁归靡信口开河罢了。
第一个和汉朝通婚的乌孙国王叫猎骄靡,是刘邦时代就存在的人物,曾和张骞有过一番交锋。两国通婚后,猎骄靡娶了刘细君。猎骄靡死后,其孙军须靡继位,军须靡又娶了刘细君。军须靡临死前,念及与胡妇所生之子泥靡年龄幼小,就将王位传给了堂兄弟翁归靡,并嘱咐翁归靡:等泥靡长大了,把王位归还给他哦!
只是翁归靡终其一生都没有把王位还给泥靡,不但如此,他还许诺汉朝,死后会把王位传给亲生儿子元贵靡。他却没有想到,乌孙臣子没忘记先王军须靡的遗言,因此在他死后就立即将本该当国王的泥靡扶上了王位。
泥靡当国王一事让汉朝非常不满,于是刘相夫止步敦煌就又被拉了回去,这场和亲行动只有告吹。
但汉朝和乌孙也不至于因为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就水火不容,泥靡知道汉朝的实力,所以当上国王后,立即娶了刘解忧为夫人,乌孙和汉朝仍然保持着姻亲关系。
后来,汉朝又派了两个使者去乌孙。使者知道汉朝不喜欢泥靡,去了乌孙还发现,刘解忧和泥靡关系不睦,遂与刘解忧合谋,诛杀泥靡。哪知道诛杀不成,反而被泥靡的人围攻,幸亏西域都护郑吉及时出现,他们才免遭屠戮。
泥靡没有被刘解忧杀死,但翁归靡的另一个儿子乌就屠(翁归靡和匈奴女子所生)不满泥靡,把泥靡杀了,还自封国王。
后来,汉朝派人去威胁乌就屠,乌就屠也很害怕,遂表示自己当个小昆弥就行了(也就是乌孙国二把手)。
最终,汉朝同意在乌孙国保留两个国王,一个元贵靡,即刘解忧之子,号称大昆弥,一个乌就屠,号称小昆弥。
又过了几年,元贵靡死了,刘解忧的另一个儿子鸱靡(刘解忧和泥靡所生)也死了,而刘解忧已年近古稀,她突然有些想家,遂上书请求刘病已允许自己归国,死后能葬于故土。
刘病已被刘解忧感动,同意刘解忧回来。
汉宣帝二十三年(甘露三年,前51),70岁的刘解忧终于回到了让她魂牵梦萦的故乡。刘解忧走之前只是个普通的女子(故楚王刘戊的孙女,但刘戊因谋反被诛了),回来后受到了极大的礼遇,地位和公主一样。
西域诸国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