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学盛行
清政府对思想的专制措施引发了两个结果:一是让大部分文人更加埋头在八股文、科举之中,努力做官;二是让很多人专心从事考订古书的工作,称为考据学。如孟森说:“乾隆以来多朴学,知人论世之文,易触时忌,一概不敢从事,移其心力,毕注于经学,毕注于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
考据学在清代被称为汉学,也叫朴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简言之,就是用一本古书来研究另一本古书。
清代考据学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孙等。考据学大体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苏州元和人惠栋为首,他著有《古文尚书考》等书。其治学方法是信家法而尚古训,一切务在恢复汉人的说法。但由于墨守汉人的成说,比较保守,所以其成就不大。皖派以戴震为首,在治学上比较富有创造性,不拘泥于一家之言。采取“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的考据方法,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贡献。
清代考据学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的论著很多,像段玉裁撰写的《说文解字注》,王念孙撰写的《广雅疏证》和《读书杂志》,都是有关训诂、校勘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