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北方屯田
东汉末年,连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萧条。
因为粮食短缺,军队也遇到了粮荒,196年,曹操在许昌进行了大规模屯田。民屯是曹操屯田的主要形式,由设在中央的大司农及地方上的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等官员进行分级管理,最基本的单位是“屯”,每屯50人,设有屯司马管理屯田事宜。为了保证统一战争的需要,曹操还创办了军屯,军屯最基层的单位是“屯营”,每营60人。军屯实行无偿劳役制,所得谷物就地充当军粮。军屯兵士束缚较严且屯兵身份世代相传,成为军户,如果兵士逃亡将罪及其妻子。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还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徕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粮问题,也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使濒于崩溃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屯田制使北方的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加强了曹操的政治经济力量,为其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争取了优势,并为其统一北方霸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不久后官渡一战的胜利,让曹操击溃了他最大的敌人袁绍,统一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