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
  4. 第二十二章 接班和传位
设置

第二十二章 接班和传位(1 / 1)


乾隆晚年,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接班人的选择问题。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巡视东北,回来途中,走到锦县的时候,有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跑到御路边上给皇帝上书。上书说什么呢?请求乾隆皇帝立太子。

原来,这一年乾隆皇帝已经六十八岁,年近七旬,在古代,这已经是很老了。可是这时候,大家还不知道他的接班人是谁。所以金从善替天下人着急,说自古以来,储位问题都是关乎天下安危的重大问题,可是从来没听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安排。你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天下可怎么办呢?于是有了这样一道上书。

收到上书,乾隆非常生气。因为接班人问题,岂是普通老百姓主动可以和皇帝讨论的吗?于是他将金从善以“狂诞悖逆”的罪名斩决了。

杀掉了金从善,乾隆感觉有必要和天下万民解释一下他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想法,于是他下达了一道上谕,说我大清立储的原则,和历代不同:

朕历览诸史今古异宜,知立储之不可行也。盖一立太子,众见神器有属,幻起百端。至于立嫡立长之说,尤非确论。汉之文帝最贤,并非嫡子。又如唐太宗为群雄所附,明永乐亦勇略著闻。(《清高宗实录》)

就是说,我熟读历史,认为立太子这个办法不好。因为一立太子,别的兄弟往往就琢磨着把太子弄下去,容易酿成大祸。至于立嫡立长之说,更是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嫡长子往往不是最能干的。你比如汉文帝、唐太宗、永乐帝、都很厉害,都不是嫡长子。

其实乾隆这里所说的,是他后来的想法。乾隆早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可是曾经一门心思,想立嫡长子。

乾隆一生,许多方面都创了历史第一,不过在皇子数量上,他可不是第一。他的祖父康熙共有过三十二子二十女,而乾隆一生共育有二十七个子女。其中十七男十女。其中五子五女早殇,因此长大成人的是十七人。这个数量在清代排名第二。

在十七个儿子当中,乾隆最喜欢的,当然是结发妻子孝贤皇后所生的两个嫡子了。我们以前提到过,乾隆皇帝和孝贤皇后感情非常之好,爱母及子,这是第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这两个嫡子确实出众。乾隆评价第一个嫡子永琏(liǎn),说他“聪明贵重,气宇不凡”,评价第二个嫡子永琼(g)则是“出自正嫡,聪颖异常”。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刚即位的时候,乾隆元年(1736年),他就把第一个嫡子,年仅七岁的永琏封为太子。当然,因为雍正皇帝立下了秘密立储的先例,所以他是亲书密旨,当着诸王大臣的面,将其缄密封固,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

乾隆为什么那么早就密立太子呢?那个时候,乾隆年轻气盛,对接班人问题还没有考虑得特別成熟。他认为,大清王朝建立以来的一个最大遗憾是没有一个皇帝是以嫡长继位的,不符合传统文化嫡长为贵的原则,因为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都认为立太子的时候,应该以嫡长为先。所以立志事事超越前人的乾隆在即位之初他就暗下决心,“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清高宗实录》)。一定要在接班人问题上做到比祖先都完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密旨下了后,永琏就不幸得病死了。乾隆皇帝大受打击。不过他还不死心,又打算立第二个嫡生的皇子永琮为太子。不料还没有来得及亲书密旨,这个孩子就在两岁头上夭折了。孝贤皇后也因此悲痛过度,于次年去世。乾隆皇帝立嫡子的愿望,至此落空了。

元后嫡子相继去世,对乾隆皇帝是极为沉重的打击。非常相信天命的乾隆认为这是上天对他欲挑战天命的报应。他后来在谕旨中说:

复念朕即位以来,敬天勤民,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殇,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清高宗实录》)

也就是说,我即位以来,做事没有得罪天地祖宗的地方,但是嫡子一再夭折,实在不可理解。我想来想去,可能是本朝以庶子继统看来竟然是上天为大清规定的家法,挑战不得。我一心想超越祖宗,行上天不允行的事,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

乾隆这个想法当然是很迷信的,但是从此之后,他就断了想立嫡子的想法。那么,接班人问题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是天下所有人都关心的。不立嫡子,那就得立庶子。孝贤皇后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时,庶出皇子当中,有两个比较年长:皇长子永璜(huáng)二十一岁,皇三子永璋十四岁。接连两个嫡子去世,显然使他们两个继承储位的概率大增。

乾隆这个人,在政治上戒心比谁都重,所以他对皇子们管束极为严厉。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前,他的皇子,不论年龄多大,结没结婚,都只能规规矩矩待在宫内成天读书,不得到宫外去住,更不能与外界任意交往,犹如高级囚徒。乾隆朝皇子的限制之严,待遇之低,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为什么呢,我们讲过乾隆的政治原则是“防微杜渐”,防止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皇权。所以有时候,他对儿子的提防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所以永璜、永璋这两个人,虽然他们在皇后的丧礼中行礼如仪,中规中矩,乾隆却怎么看着都不顺眼。乾隆认为,他们一定认为,嫡长子死了,皇位最有可能就是他们的了,因此在心里偷着乐,所以怎么看他们,怎么觉得他们的悲痛是装出来的。

皇后丧期刚满百日,乾隆当着满洲王公大臣的面痛责大阿哥对嫡母之死“并无哀慕之愧”,三阿哥“于人子之道毫不能尽”。乾隆皇帝杀气腾腾地挑明说,大阿哥三阿哥这样不孝,绝不能成为太子人选:“大阿哥、三阿哥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把他们诛杀。但朕百年之后,皇统则二人断不能承继!大阿哥、三阿哥日后若心怀不满,必至弟兄相杀而后止,与其让他们兄弟相杀,不如朕在今日杀了吧!”

这一番训斥,其实只是乾隆在皇后死后,情绪反常而已。然而他这通发火,却把大阿哥给吓坏了。大阿哥永璜因为这番惊吓,竟然患了重病,并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忧惧而死,离乾隆批评他不过一年零九个月。

闻听大阿哥惊惧成疾,从皇后之丧中清醒过来的乾隆也十分后悔。弥留之际,乾隆亲临皇子寝处视疾。为弥补心灵上的不安,皇帝追赠永璜为定安亲王,终其一生,乾隆对皇长子一支都给予了特殊的关爱。

不过,虽然因为防范过甚痛失亲子,乾隆此后并不在防范子孙方面有丝毫放松,而是真的做到了防微杜渐。清代规定,皇族不得结交官员。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皇长孙绵德与一个礼部郎中私下“相见送礼”。按理说,皇孙与京城官员见个面,接受个小礼物,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在皇帝眼里却是无法原谅的。老皇帝严厉处分,革退了绵德的王爵,废为庶人,罚他去守泰陵。正是由于乾隆皇帝的严厉果断,使诸子诸孙十分注意约束自身的行动,终乾隆一朝未发生争储之事。

自从连丧两个嫡子后,二十多年间,乾隆皇帝没有再提立储的事。不过,皇帝不提,不等于天下人不想。在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来说,“储位空虚”是国家之大危险。皇帝一旦有故,则天下必然动荡。所以金从善拦路呈词,提出了这个问题。

那么乾隆也借着这个机会,向天下人公布了自己的接班人计划。乾隆皇帝说,这个问题,我早已经有所安排。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他就已经秘密立储。不过此事他只告诉了几个军机大臣,没有向天下公布,所以天下人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

乾隆皇帝本以为这样一说,天下就太平了,大家就安下心来,不再操心储位问题了。没想到,这道谕旨一下,关于谁是继承人的猜想在民间进行得更热烈了。为什么呢?因为乾隆相当于给大家出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他的这些儿子当中,谁是下一个皇帝。对于市井小民来说,这当然是极好的谈资。

那么,这个谜怎么猜呢?说难则难,说简单也很简单。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之时,十七个儿子中,已经死去了十个,只剩下七个。七个人里头,十二阿哥因为他的生母是那拉皇后,也就是被乾隆废掉的皇后,因此根本没资格列为皇储人选。四阿哥和六阿哥被乾隆过继给别的亲王为后代了,因此也没机会立为皇储。皇帝真的要决定立储大事,就只能在八、十一、十五和十七阿哥这四个人中做一抉择。

八阿哥永璇(xuán)年龄最长,他文才不错,但是他为人轻躁,做事颠倒,所以他希望不大。

十一子永瑆(xīng)更具文艺天分。他的诗文精洁,尤工书法,在清代与铁保、翁方纲、刘墉,与成王并称四大家。但是这个人武功不行。乾隆皇帝对接班人要求文武双全,他很讨厌满洲贵族当中那些沾染汉族文化人习气的人。所以他希望也不大。

至于十七阿哥永璘恐怕是兄弟几个中最不成器的。这个老儿子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年纪稍长,就常常溜出宫禁,一身便服去外城狭路曲巷寻花问柳。所以他根本没戏。

所以希望最大的,只有十五阿哥永琰(yan)。

永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乾隆五十岁那一年。他的生母魏氏,是汉军出身,系内务府包衣,身份并不高贵。但这个孩子有其他几个不及的优点,“以勤学闻名”。学习起来异常用功,三九寒冬,深更半夜,还经常手不释卷。而且他品格端方,为人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朝野之间,绝少关于他的负面传闻。当时出使天朝的朝鲜使臣回国后,向他们的国王汇报见闻时多次说:“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聪明力学,颇有人望”,“皇子见存四人,八王、十一王、十七王俱无令名,唯十五王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于禁中,声誉颇多”。和其他三个皇子比起来,皇十五子永琰不是最聪明的一个,却是缺点最少的一个。(《朝鲜李朝实录》)

所以年过花甲的乾隆最终选择了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六十三岁的老皇帝又一次亲书密旨,秘立十三岁的永琰为储。

密立之后,乾隆当然一直在观察这个孩子,看他能不能担当大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孩子的表现,也越来越得到乾隆的肯定。在乾隆心中,为这个接班人打了八十分。

让乾隆皇帝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自制力强,富于恒心和毅力。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待人真挚,富于同情心,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永琰的成绩非常突出。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他也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我们看画像,永琰中等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他皮肤白皙,五官端正,骨肉均停,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脸和圆脸之间,显示出他性格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定自如。

所以在对永琰观察期过了之后,乾隆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什么决定呢?活着就把皇位交出去。他说,早在刚刚登上皇位之际,他就已经向上天默誓,只当六十年皇帝,而把在位时间最长的纪录留给祖父康熙:

朕此举天下无由共闻,未尝无窃议朕为贪恋宝位,不肯立储。不知朕践阼(zuò)之初,曾焚香告天云: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卷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jī)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清高宗实录》)

就是说,天下人也许会窃窃议论我贪恋宝位,不肯立储。岂不知我登基之初,就曾焚香祷告上天说:我皇祖在位六十一年,我不敢相比,如果我能统治六十年,一定会在八十有五岁时传位皇子,自己退休下台。

乾隆的这个决定,让天下人都很意外。因为清代还没有一个皇帝是“禅让”的。我们知道,“禅让”当然是一个很好听的词儿,因为尧舜都以禅让闻名。中国古代权力一般都是终身制,那么你要是禅让了,就说明你风格很高,不贪权不恋位,当然是好事。但是“禅让”这个事也是很有风险的。我们看历史书,除了传说中的尧舜之外,自古以来,大部分禅让其实都是被迫的,绝大部分太上皇下场都很惨:

唐高祖李渊还没当够皇帝,就被儿子李世民用刀逼下了皇位,当了九年寂寞的太上皇之后,悄无声息地死去。唐玄宗成了太上皇后,日日在儿子的猜忌中胆战心惊地生活,身边的大臣和朋友一个个被流放,最终自己被儿子软禁,郁郁而终。中国历史上的另几个太上皇,比如宋徽宗、宋高宗、明英宗,也无一不是悲剧人物,下场都十分悲惨。

那么,精明的乾隆为什么偏要这样做呢?

这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他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解决继承问题,可以把权力交接的震动降到最低,使大清王朝的稳定不受任何威胁。权力交接一直是中国专制政治制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终身制下,权力交接必然出现在统治者病危或者死亡之时,这个时候临终者的手已经无力有效挥动手中的权柄,在交接棒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意外。所以,中国历代以来权力交接之际,经常是血雨腥风,雍正皇帝时候就是这样。所以乾隆这样做,把历代王朝权力交接之际的风险降到最低。

第二,这样可以博得空前的美名。

禅让这个事,我们知道,是尧舜时代的事。我们一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就说他像尧舜一样。这说明什么?说明尧舜是君主的最高榜样。如前所述,乾隆皇帝是史上雄心最炽、最自负的君主,他时时处处,要超越历史,创造纪录,把自己大大地写在历史上。在举行传位大典之前,乾隆皇帝终于得意扬扬地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秦始皇以后,禅让都是徒有虚名。三代之时,虽然有过尧舜禹禅让的盛事,但是授受者都是异姓,充其量可称为“外禅”。只有他举行的禅位大典,是空前绝后的“内禅”,“以视尧舜,不啻过之”。比尧舜都厉害。他因为这个举动,超越了尧和舜。因此,归政之时,乾隆皇帝直言自己“今明足授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乾隆认为,这一举动,标志着他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不,世界历史上,最最最伟大,最最最光荣,最最最有福气的皇帝,是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完人。

所以本来应该是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被改成了嘉庆元年。这一年正月初一日,乾隆举行了“禅位大典”。上午九点整,头戴玄狐暖帽,身穿黄色龙袍衮服、外罩紫貂端罩的乾隆,坐上了太和殿宝座。老皇帝那双慈祥中透着威严的炯炯有神的双眼缓缓扫向殿前广场,殿前广场上,翎顶辉煌、朝服斑斓的上千名王公大臣在庄重的“中和韶乐”中,如潮水一般拜兴起跪。九时三十二分,随着坐在宝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颗宽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宝”微笑着递到跪在他面前的嘉庆皇帝手中,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空前的纪录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力交接顺利完成。

那么,传位之后,乾隆的太上皇生活过得怎么样呢?他是否像其他太上皇一样,落入囚徒境地呢?

当然没有,虽然号称“禅让”,但是精明的乾隆事先已经做了无数准备:

在退位之前,他就明确宣布,自己只将那些接待、开会、祭祀、礼仪之类的日常工作交给皇帝,至于“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他“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听我训导,将来知所遵循,不至错误,岂非天下之福哉”。(《清高宗实录》)

在退位之后接待朝鲜使臣的时候,他又明确向各国宣称:“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

他规定,退位之后,他仍称朕,他的旨意称“敕旨”,文武大臣进京陛见及高级官员赴任前都要请示他的恩训……

一句话,虽然退了位,他还是处处昭示自己仍然是一国之主。

握了一辈子权柄的老皇帝对权力爱如自己的眼睛,防卫过度,眷恋到了近乎失态的程度。他既要禅让之名,又要权力终身之实。

事实证明,太上皇乾隆过虑了。直到真正禅让了皇位之后,乾隆才发现他选的这个接班人选得太对了。

嘉庆皇帝

正当盛年,三十五岁,血气方刚的嗣皇帝嘉庆远比乾隆想象的还要聪明,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他十分恭谨地做着大清国的皇帝每天早睡早起,勤勤恳恳地所有奏折,准时上下班,认真出席每一个他应该出席的活动,却从来不做任何决定,不发任何命令,不判断任何事情。他十分得体地把自己定位为老皇帝的贴身秘书,所有的事情,他都是一个原则:“听皇爷处分。”

朝鲜使臣的记述里,把嘉庆韬光养晦的状貌描绘得跃然纸上:“(嘉庆帝)状貌和平洒落,终日宴戏,初不游目,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于此亦有可知者矣。”(《朝鲜李朝实录》)赐宴之时,嘉庆“侍坐上皇之侧,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朝鲜李朝实录》)。《清史稿·仁宗本纪》也记道:“初逢训政,恭谨无违。”

儿子如此“懂事”,乾隆的心很快放了下来。整个大清朝也很快明白,所谓“嘉庆元年”,不过就是“乾隆六十一年”。所以乾隆太上皇生活,一方面大权仍在;另一方面,没有繁杂的日常事物,比以前轻闲多了。那么乾隆在忙着做什么呢?

他有更多时间从事他喜欢的收藏与鉴赏活动。

乾隆帝秋景写字图

乾隆皇帝对文学艺术都非常感兴趣,他从十九岁开始学画,功底不错,他的生母崇庆皇太后每年过生日,他都要画上几幅画。乾隆元年(1736年)初临御天下时,他曾经画过题为“松竹梅”“桂菊”“牡卉”“梨花白燕”“梔子花”和“凤仙石竹”的六幅花鸟彩图。从这些画来看,乾隆还算是个不错的画家。

乾隆帝《临王羲之贴》

书法上头,乾隆也下了很多功夫。他最崇拜王羲之的书法,称其《快雪时晴帖》为“千古妙迹”,日理万机之余,临仿不下千百回。同时也临过许多董其昌的书法。乾隆的字有自己的风格,方圆兼备、刚柔相济,但是总体来说,水平一般,算不上书法家。不过乾隆这个人特别喜欢题字,现在我们到许多古迹,都可以看到他的题字。

虽然算不上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但乾隆肯定能称得上清代最大的收藏家。乾隆朝经济繁荣,他手里有很多钱,所以他一生所搜集的稀世珍品数量之巨,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晚年乾隆最喜欢的事,就是鉴赏书画。把一幅幅稀世珍品一一打开,细细观赏,然后在上面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印章,有的上面,还题上字。所以我们现在看很多古画,上面都有乾隆那并不太漂亮的题字。乾隆还把自己的收藏品,分门别类,编为目录,编印成书。所以现在收藏界很重要的一些经典书目,都是他编的,比如古铜器目录集《西清古鉴》,古砚目录集《西清砚谱》,历代书画目录集《石渠宝笈》,都是乾隆编的。当然,乾隆皇帝最引以为自豪的,当是对书法名帖的搜集。他把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恂《伯远帖》收集到一起,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把这间屋子改名为“三希堂”。就是说,这里有三件稀世之宝。所以乾隆刻的一部书法名帖集,就叫《三希堂法帖》。

乾隆在文物鉴赏上,确实有一定的眼光。紫禁城内所藏古玉器甚多,过去的皇帝和专家,已经给它们分了等,标上甲、乙、丙三等。有一天,乾隆把玩古器,在仓库角落里发现一枚土渍尘蒙的玉斧,标列“丙等”。乾隆一搭眼,感觉形制古朴,很不一般,遂命人洗去尘垢,一看,是上古精品。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乾隆对玉器鉴赏非常有眼光。

除了收藏之外,乾隆朝皇家造办处制造的艺术品,现在也很有名。乾隆朝的玉器、瓷器等,现在是屡创拍卖新高。确实,乾隆朝内务府制造的奢侈品,在整个清代水平是最高的,因为乾隆一是有艺术修养,二是不惜血本。比如现摆设在故宫博物院乐寿堂后间的“大禹治水玉山”,就是由内务府下属养心殿造办处与内廷如意馆合作设计,然后将蜡样、玉料运往扬州制作,这座玉山重一万零七百多斤,堪称玉器之王。

乾隆朝瓷器也很有名,乾隆瓷盛行锦上添花、大红、大绿、金银辉耀,在风格上反映出盛世之中人们喜欢热闹富丽的审美情趣。乾隆瓷器的造型在我国陶瓷史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小到“二寸”“三寸”之瓶,大到“五六尺”之瓶,无论大器小器巨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乾隆御窑厂制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清代最高的水平。所以也成为今天收藏家追捧的对象。

乾隆皇帝收藏之富,制作之精,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朝留下的这些文物,要以说是乾隆时代特有的产物,它不仅体现了乾隆朝国力的强盛,也深深打上了乾隆皇帝追求宏伟气象、追求超迈古今的审美情趣的烙印。

当然,除了享受生活,欣赏艺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乾隆也有很多遗憾和烦恼。最大的遗憾是陷入了一场没能取胜的战争。那就是平定白莲教起义之战。

白莲教起义其实是乾隆朝社会危机的一个集中体现。

陕西四川湖北的交界处,有一片著名的原始森林,称南巴老林。乾隆中叶起,大批流民涌人这片森林,伐树造屋,开荒种地。这些流民来源极广,不但有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还有广东湖南安徽江西之人。大批移民的出现,说明了乾隆中叶人口压力的严重程度。

流民杂居之地,向来是民间宗教的温床。在其他地方被乾隆严厉打击的白莲教迅速在这里滋生起来。乾隆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刚刚完成禅位大典,宣布自己成了“千古完人”,正月初七,就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起义在陕西四川湖北的交界处爆发,很快迅速蔓延到川、陕、鄂、豫、甘五省,共涉及府、州、县、厅、卫等二百零四个。

所以在当太上皇这几年,乾隆除了欣赏书画,享受生活,其他精力就都用在了镇压起义上。仅三年时间,动用的军队已经十万,花掉饷银已经七千万两。虽然“犹日孜孜”,一日不停地调兵遣将,起义的烈火却越烧越旺。

原来,上至军机大臣和珅,下至小小吏员,厕身这场战争的每一个人,都把战争当成了捞钱的机会。军队贪污腐败得非常厉害,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掌握权力六十年来,乾隆还是头一次这样一筹莫展。野史记载,一日早朝已罢,嘉庆帝和和珅入见。“至,则上皇(指乾隆太上皇)南面坐,仁皇(指嘉庆帝)西向坐一小几,每日召见臣工皆如此。跪良久,上皇闭目若熟寐,然口中喃喃有所语,上(嘉庆帝)极力谛听,终不能解一字。久之,忽启目,曰:‘其人何姓名?’应声对曰:‘高天德、苟文明(皆白莲教首领姓名)。’上皇复闭目,诵不辍。移时,始挥之出,不更询一语,上大骇愕。他日密召和珅问曰:‘汝前日召对,上皇作何语?汝所对六字又作何解?’对曰:‘上皇所诵者,西域秘咒也,诵此咒则所恶之人虽在数千里之外,亦当无疾而死,或有奇祸。奴才闻上皇持此咒,知所欲咒者必为教匪悍酋,故竟以此二人名对。”(《春冰室野乘》)

戴逸先生点评说:一个叱咤风云的英明君主,晚年对农民起义无可奈何,独自念咒,意欲制敌于死地,这种行为典型地反映出一个意志昏瞀的孤独老翁的心理状态,别人几乎不能理解。

这次起义,彻底撕掉了“盛世”的最后一层面纱,宣告了乾隆盛世的无可争议的结束。大清王朝在这场战争中元气丧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荣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