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内,
这这数日以来,内阁与兵部几乎彻夜未眠。
大战结束,便要论功封赏,此战牵扯的将官实在是太多了,陛下又下旨要详细确认,故而工作量极大。
内阁之中,阁臣们与兵部官员吵吵不休。
“陕西总兵周亚夫,率部听命于大将军卫青帐下。草原之战,麾下先登营围杀建奴第一勇士鳌拜。”
“且后续追击当中,击溃建奴郡王硕托所率的殿后大军;辽东之战,周亚夫奉命驻守锦州,麾下麴义率部攻击盛京北门,城破有功。”兵部郎中缓缓念出手中经过核查的奏报。
“诸位,这陕西军此战该当记何等功勋,封赏又该如何。”兵部尚书文天祥开口问道。
“秦兵悍不畏死抵挡建奴八旗之中最有战力的两黄旗,又逼死硕托,功不可没。”次辅魏藻德摸着胡须说道。
“河南督师杨文岳,所率河南军草原之战力抗汉贼吴三桂所部,斩首万余。辽东之战奉命驻守宁远。”
“密云总兵高杰草原之战,击溃蒙古部落精骑。辽东之战奉命驻守松山,残余伏击阿济格所部。”
“宣府总兵周遇吉,草原之战力战尼堪四旗护军,执行夜袭任务。辽东之战护卫大军粮道,所部围剿建奴阿济格。”
“大同总兵王廷臣,草原之战先后与蒙、汉军旗交战。辽东之战负责粮道护卫,围剿阿济格。”
“忠武营封常清,草原之战正面抵挡建奴汉军旗、朝鲜兵等十数万大军,辽东之战主攻东门。”
“勇卫营孙应元,草原之战正面对抗济尔哈朗所部正蓝旗。辽东之战主攻东门。”
“三千营马超护卫青大将军中军,其部白马义从先后与建奴精骑交战,更是夜袭建奴之精锐所在。”
“先锋骠骑将军霍去病,草原之战以少胜多剿灭土默特,击溃永绍不、察哈尔蒙古骑兵。更是阵斩建奴亲王多铎。”
“山西巡抚...邱民仰..草原之战..率部阻截建奴亲王豪格增援鳌拜,为秦兵围剿鳌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说到此处,兵部郎中停顿了一下。
山西巡抚邱民仰,乃是此次北伐大战,大明阵亡的最高官职,一省巡抚,封疆大吏。
“诶,邱巡抚已报国恩。”内阁首辅蒋德璟叹息的说道。
“诸位阁老以上便是兵部核查的征北大军所立战功军功。”兵部尚书文天祥开口说道。”
“大将军卫青之封赏自有陛下钦定,勇卫营、忠武营也皆是天子亲军,我等无权干预,由陛下圣心独裁。”
“大家议议其余人等的封赏吧。陛下已降下口谕,辽东大捷,统兵武将,即使伯爵也不吝封赏。”身为内阁首辅的蒋德璟开口定下基调。
“此战,我大明阵亡将士超过征东大军皆要按照朝廷最高抚恤标准执行。”户部尚书萧何最先开口道,虽然朝廷财政吃紧,可对于阵亡的将士绝不能吝啬。
“陕西总兵周亚夫当封为忠勇伯。”次辅魏藻德也开口道,这些统兵大将本就是一方总兵,又立下如此大功,只能封爵了。
很快殿内的众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对于谁该授予何封爵位商量起来。
“密云总兵高杰,为兴平伯。大同总兵王廷臣为兴安伯。宣府总兵周遇吉为忠武伯。”
三大边军总兵很快便被确定下来。至于三千营马超要被敲定为襄勇伯。
而文官所属的河南督师杨文岳,则无法封爵,加太子少保,领兵部右侍郎。
而阵亡的山西巡抚邱民仰,则追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而众人最后的目光皆集中于骠骑将军霍去病身上,立有大功,以少胜多,更是亲手阵斩亲王。
以兵部尚书文天祥、户部尚书萧何、吏部尚书陈平三人为首认为如此大功当封为侯爵。
而次辅魏藻德等人则认为不妥,霍去病太过年轻,为时尚早,当磨练磨练。
“有志不在年高。霍去病将军少年英才,当为侯爵!”陈平据理力争道。
“陈尚书,并不是本辅吝啬这一个侯爵,只不过这样会害了他,再多磨练两年本辅亲自向圣上表奏进爵一事。”魏藻德毫不退让。
“英国公到!!”
就在内阁要吵成一团时,英国公张世泽竟然来到此地。
“国公怎么有时间来到内阁?”首辅蒋德璟开口说道。
“首辅大人,本公来传达陛下口谕,督师孙传庭、大将卫青、岳飞、骠骑将军霍去病、新城侯王国兴、孙应元、封常清等人的封赏陛下已有定夺,无需再议。”面对首辅张世泽不敢托大的说道。
“臣等谨遵圣谕!”听到张世泽的话,大臣们也不再争论,毕竟不管自己等人如何商量,最后的定夺都还是全看陛下。
“辽东之战,征东大军,山东刑徒军章邯破宁远,攻盛京南门。”
“备倭军苏定方,夜袭松山城破锦州。攻盛京西门。”
“蓟州军张辽破锦州,破盛京西门。兵部郎中快速读出征东大军的战功。
“山海关总兵曹变蛟率部补给建奴,杀亲王尼堪,斩首过万。”
“征东大军斩郡王阿巴泰,围攻盛京杀亲王豪格,俘虏亲王代善、逼的济尔哈朗焚城自尽。”而这最后也是整体大军的功劳不能算在某一个人身上。
言简意赅,给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然而兵部的人却很清楚,这攻宁远,破松山取锦州,看起来轻巧无比。
然而攻城之战,往往是尸山血海,白骨皑皑。
很快众人便将三人和曹变蛟的封赏敲定,也皆为伯爵。
至于其余主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冉闵、麴义、公孙瓒等人都有官职进阶,只不过他们还远远未到封爵的地步。
“既然敲定了,那便明日早朝将名单递交给圣上裁定吧。”首辅蒋德璟说道。
这一战下来大明恐怕有多十几个伯爵侯爵了,这对于文臣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灭国之战大胜,没有人敢去触这个霉头。
再加上,之前成国公谋反,以及南京勋贵大案,大明的勋贵十去其七七八八了。补充一些,文臣们也就捏着鼻子认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