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大捷,王师收复宁远!!”
京师城门外,从辽东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传来。三名传令兵贴身护卫将这封奏报护送。多少年了,明军在关外终于送来了好消息。
“快闪开!”守卫城门的士卒连忙驱散眼前的百姓。
“宁远大捷,王师收复故地!”
很快这道消息传遍京师大街小巷。无数文臣墨客喜极而泣。
“苍天有眼啊,我王师定然能一举荡平盛京,收复沈阳!!”几名书生看着疾驰而过的令旗兵喜极而泣道。
“没想到,老头子我有生之年还能听到大明的捷报,死而无憾啊。”铁匠铺旁一名佝偻的老者说道。
“当当当。”打铁的铁匠挥舞着手中的锤子。
“老头,你又来了,嘿嘿,崇祯十五年的时候你就在这感慨呢。”打铁的铁匠说道。
“哈哈哈,活得久,见得多嘛。”老者打趣道。
内阁,兵部最先收到前线的捷报。一班文臣激动不已。
“快,入宫面圣,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陛下!!”陈新甲急不可待的说道。
这是他主事兵部以来,大明在辽东取得的最大的胜利。这些年来,丧师失地,如今能收复宁远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御书房内,内阁六部的重臣全都赶来。
“恭喜陛下,天佑大明。我王师将士奋勇作战,收复宁远!!”次辅魏藻德率先说道。
崇祯看着手中的奏报久久不能言语。自从自己来到大明,局势糜烂。时时刻刻受到建奴、流寇的威胁。
如今荡平关内流寇,外驱关外建奴。可是说现在的崇祯完成了以前崇祯的夙愿。
“中兴大明!!”
“好好好,数十年的耻辱,朕要一朝还给建奴。”崇祯站起来朗声说道。
“传朕旨意,急令三千营马超出关,听从卫青的调遣。”
“命忠武营封常清、勇卫营孙应元即刻进抵宣府。”
崇祯坚定的说道,如今左路大军卫青面对建奴的倾国主力,压力极大。
“陛下圣明!”这一次朝臣们没有再反对崇祯。京师还有五军营足以保卫。
“还有,诸位爱卿眼光不要光放在辽东,草原之上,卫青的左路大军打的也很好。”崇祯高兴的说道并将手中的奏报递给众人。
左路大军的奏报由锦衣卫直接传回,所以崇祯比内阁六部先要知晓。
“这这这这!!”陈新甲吃惊的说不出话来。
“陛下,此事当真?”内阁首辅蒋德璟也表示怀疑的态度。
“千真万确!”崇祯笑着回答道。
“如果是真的,那么霍去病将军真乃神人也!!”陈新甲惊呼。
奏报上写着禁军骠骑将军率领八千精骑纵横草原的事迹。
“待战事结束,朕要论功封赏。”
就在京师众人讨论辽东战事时,岳飞留下了高览修缮宁远城,而自己亲率大军继续向东进逼。
鲍承先从东门突围之后,遭遇到张辽的伏击。一番激战,鲍承先只能断尾求生,抛弃了麾下的士卒。仅率十几名亲卫向松山城逃窜。
明军一路东进,连克塔山、杏山。这两处城池全都在松锦之战时,被建奴纵火焚烧。早已荒无人烟。建奴也并未在此处设防。
“这些该死的建奴,只知道破坏,不会修缮。”看着被毁的塔山、杏山,苏定方怒骂道。
“建奴与我们不同,他们全靠掠夺生存。指望建奴男耕女织,天方夜谭。”章邯回道。
一旁的满达海无地自容,二人说的都是实话。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打下后金这偌大的基业,一路上全靠抢夺。
“大军休整一日,明日进逼松山!!”岳飞下达军令。
而宁远失守的消息也快速传到盛京,留守的八旗贵族惊惧不已。
“礼亲王,宁远失守,快传摄政王回援吧。”大玉儿慌神的说道。
“本王已派信使前往草原,想必多尔衮和豪格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代善一脸阴霾。
“明军攻破宁远,想必不日便会向松山开拔。为今之计当调郡王阿巴泰前往锦州加强防备。”代善缓缓开口。
“那后方的明军水师怎么办。”大玉儿担忧的问道。
“拒不应战,死守不出!”代善也别无他法,后方的明军水师就是狗皮膏药。
“皇后、太子放心,有我正红旗的勇士在,可保盛京无忧。”代善安抚大玉儿和殿内的贵族们。
翌日清晨,明军主力逼近松山城。
守城的建奴得到命令死守松山,为锦州设防争取时间。
“主子饶命啊,奴才绝不是弃城而逃,是阿哈尼堪主子命我突围前来松山报信的。”逃出来的鲍承先怎么也没想到,刚一到松山,就差点被额真阿山祭旗。
正蓝旗的固山额真阿山愤怒的看着鲍承先。
“主子息怒,留鲍承先一条性命,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汉军旗将领霍达劝说道。
“哼,既然如此,贬为守城校尉,便前往城门处守城吧,若再出差错,我绝不饶你!”阿山呵斥道。
捡回一条命的鲍承先如负释重,向霍达投去感激的目光。
明军大营,八九月份的天气,淅沥沥的小雨。
岳飞与各路诸位将领看着不远处的松山城,感慨万分。
松锦之战大明督师洪承畴以身殉国,十三万九边精锐损失惨重。
锦州、松山、塔山、杏山、宁远接连失守。
“便以此松山城内建奴的项上人头,来祭奠洪督师和大明在松锦阵亡的将士吧。”岳飞缓缓说道。
因为雨水的缘故,道路泥泞。神机炮还在大军身后。加之鲍承先逃去松山,有了前车之鉴的他,连夜命人用巨石将城门从内侧堵死。
“鲜血终将被雨水洗刷。传令大军攻城。收复松山!!”
随着岳飞的一声令下,将松山城团团围住的明军对松山城四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进攻东门的是苏定方率领的备倭军。
五万备倭军,苏定方治军有方,严格选拔。短短两年这支当初临时拼凑起来的备倭军有了显著的成长。
士卒们攀登云梯,向着城墙上的建奴冲杀而去。
一时间整个松山城弥漫着血腥的气味。不断的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