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们听到吴关的命令后紧急生火,从车上取下木炭,可是雪山之上哪有枯草来引火,急切之间几个炮兵从衣服上扯下布条和棉花来引火。
这些棉花还是吴关特意要求加进去的,怕得是遇到极寒天气。
好容易才引着火,然后再把木炭点燃。这一折腾,许多吐蕃兵卒已经冲到三四百米的距离。
一些吐蕃兵卒开始射箭,但因为距离太远,箭矢都落在阵前。
望着黑压压从四面八方围过来的敌军,吴关一直等到接近二百米的距离才吹哨开火。
吴关把保安队员分为两派轮流开火。第一排枪声过后,只有十来个吐蕃兵卒倒地。原来在高原环境中,连弹道都发生了改变。
吴关高喊让保安队员把枪口抬高一些。果然第二排枪声就射倒了三十来个兵卒。
吐蕃兵卒被枪声震动,看到翻倒在地的兵卒鲜血直流,立即就没了气息,顿时害怕起来,攻势缓了一缓。
洛桑早有准备,令人数众多的督战队持刀驱赶兵卒前进,有停顿的立即砍死。
吐蕃兵卒在严厉的驱赶下,又拥了上来。
李备带领官兵们也开始射箭,但是前面的吐蕃兵卒都穿着铠甲,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作用不大。
只有保安队的燧发步枪,才能在二三百米的距离上有效杀伤吐蕃兵卒。
随着一排排枪声的响起,阵地前已经滚满吐蕃兵卒死尸。
枪管都打得火红,和冰雪接触,冒起阵阵白气。
牛强看着越来越近的吐蕃兵卒,虽想拿起陌刀冲出阵地砍杀,但是此时感觉胸腔中空荡荡的,心脏跳得厉害,身上却没有了一丝力气。
“看来这个什么‘高原反应’真是厉害,害得我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牛强心里感到莫名的恐慌。
吐蕃兵卒虽然人多,不断向上进攻,但是始终进不了大唐军队防线一百米之内的距离,如此就无法和大唐军队直接砍杀,发挥不了人多的优势。
洛桑怒吼连连,不断追问飞鸟使:“坎达布带领的大军还没到吗?”
几个刚刚回来的飞鸟使回道:“坎达布将军吩咐要将唐军牢牢困住,他会在半日之内赶到。”
洛桑急躁的叫道:“半日!再有半日我的兵卒就都死光了!你再回去催促坎达布将军,要求急行军。”
这时,有人向吴关报告,炮弹已经能够放进炮筒了。吴关下令每一门炮向人群密集之处各开一炮,视弹着点进行校正后再各开五炮。
现在迫击炮弹已经用去大半,要节约使用。
正好洛桑组织了第二次冲锋,迫击炮弹落入了冲在前面的吐蕃军队中。
积雪被炸的四处飞扬,山鸣谷应。冲在前面的吐蕃兵卒血肉横飞,鲜血在白茫茫的雪上甚是刺眼。
“唐军又使妖法了!”
“唐军召唤天雷了!”
吐蕃兵卒惊慌起来,纷纷向下逃去,督战队都弹压不住了。
此时,炮兵们已经调整了炮口,数十发炮弹落入了吐蕃人群密集的地方。
巨大的爆炸声,四处乱飞的弹片和断臂残肢,把吐蕃兵卒都吓得魂飞魄散,叫嚷声连成一片。
洛桑见队伍已经乱了,心急如焚,害怕唐军趁势冲下山来。经过督战队的不断弹压,吐蕃兵卒才在山脚下稳住了,只是围着山脚,不敢再向上冲锋。
此时已经激战半天,有几个官兵由于缺氧和激动已经晕了过去,其他人都是勉力支持。吴关让大家休息,拿出压缩饼干吃。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有保安队员用大锅融雪烧了一些热水,每人勉强分得半碗。
这时派出去爬到雪山顶上探路的保安队员也回来了,探明半山腰上有一片向内凹进去的空洞,虽然很浅,但是地方很大,足以容纳数百兵马,但是没有下山的道路。
吴关心内沉思,难道真的是绝路?
此时天色已晚,吐蕃军队早已停止攻击,在等待援兵的到来。
吴关命令趁夜色将马匹和受伤的及高原反应厉害的官兵都转移到山洞里。在里面生火,救治伤员。
其余人在阵地上搭起帐篷,就地防守。
迫击炮兵们则在帐篷中生起火堆,将迫击炮管都放在火堆旁,防止再出现卡弹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就听到山脚下人声鼎沸,原来是坎达布亲自率领的四万多骑兵和步卒到了。这些人携带了上百架投石机,正缓慢地向山上推来。
除了投石机外,几十个吐蕃兵卒抬着高半米,长约一丈的厚重木板向上一步一趋的走着。
如此巨大的木板竟然有上百块,形成了一堵长长的“围墙”。
吴关估计这是防弹用的。
天色阴沉沉的,又飘起了雪花,并且越下越大,地上的死尸和战斗痕迹很快被大雪掩盖。
有几只像鹰一样的大鸟,在战场上空盘旋,偶尔发出“嘎”的一声大叫,令气氛更加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