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凛的堂妹先是赞赏了一番叶婷婷寄过去的糕点,继而说道,“收到你的信后,我第一时间找凛堂兄打听了一番,他说三天前,冶堂兄留下一封信后不知所踪,信上只说自己去当兵了,希望伯父不要找他,他想凭借自己的真本事闯荡出功名,目前伯父已暗暗去打听消息了,暂时还没有收到回复”。
“我看伯母神色十分不好,凛堂兄也是支支吾吾,总觉得冶堂兄突然退学当兵另有隐情,你那边知道什么消息吗?”
“对了,凛堂兄让我转告,请替冶堂兄给一位名叫明华的姑娘道个歉,请她珍重”。
.....
两人读完信,面面相觑。
“所以,冯冶居然退学去当兵了?”,叶婷婷满眼震惊,有些结巴道,“他他他..胆子这么大吗?”
林妙摇了摇头,“大概是他意识到,想要在家说了算就得有真本事吧”。
听着她的话,叶婷婷罕见的沉默了片刻,半晌唏嘘道,“这么看来,他跟明华大概是缘分已到了”。
说到这里,林妙有些头痛,杵了杵叶婷婷的胳膊肘道,“转告明华这件事,你去吧”。
“我去?”,叶婷婷有些不理解,“你们不是一个寝室吗?比我找她方便些吧”。
“她搬走了”,林妙撇撇嘴,“再说我也不想见她”。
“行吧,那我明天去你们上课的地方等她”,见好友的不情愿都写到脸上,叶婷婷只好答应。
-
翌日,大教室外,叶婷婷无聊的靠着墙。
林妙她们班今天拖堂了,眼看分针走到了5,教室的前门才被人推开。
叶婷婷连忙站直身子,眨巴着眼睛在人群中寻找明华的身影。
“等林妙呢,她在后面呢”,有认识她的人路过,笑着说道。
叶婷婷点点头,来不及回复,就见明华微微仰着下巴、目不斜视的走出教室。
“明华!”,她喊了一声,挤出人群走了过去。
“有事?”,明华一怔,用下巴指了指教室,淡淡道,“林妙还没出来”。
“我找你”,叶婷婷的脸色比她更冷,直截了当道,“冯冶当兵去了,让你珍重,别等他了”。
说完,她不顾明华瞬间惨白的脸色,扭头就走。
下一秒,一只冰凉滑腻的手掌一把握在了她的手腕上。
“你...你说什么?”,明华颤着声音,连握着她的手都在颤抖。
“我说冯冶当兵去了,让你一个人好好过”,叶婷婷转过身,加重了嗓音。
“你怎么知道..?你为什么会知道这些?这是你和林妙编出来骗我的吧?”,明华抖着嘴唇,双眼紧紧的盯着她,试图在她的眼睛里看出一丝哄骗的痕迹。
“我俩吃饱了撑的?骗你有什么好处?”,叶婷婷拧起眉心,像看傻子一样盯住她,“是冯凛让我转告的,你不信就去问他好了”。
明华毫无血色的薄唇颤抖几瞬后,脱力般的松开了叶婷婷的手腕。
见她泪流满面,整个人摇摇欲坠,如风中残叶般站在原地,叶婷婷叹了口气,怜悯的望了她一眼,转身走了。
之后的一周,林妙都没有见到明华来上课,听她寝室的同学说,人好像是病了,一句话也不说,只失魂落魄的躺在床上。
“你们在长沙不还是室友吗?你不去看看她吗?”,有人撞了撞林妙的肩膀。
林妙沉默的摇了摇头。
她同情明华,也曾经试图拯救明华,但无法认同。
-
再次和明华并并肩坐在一起,已是毕业典礼上。
去年,叶钧顺利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军区,成为林治军所管辖的部队的一名新兵。
冯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任何的消息。
明华在疯了一样每天给他寄信一段时间后,好像终于意识到冯冶已离开她的事实,大病一场后更加孤寂,每天独来独往,连林妙这种同班同学,也只有在大课上才能远远的看到她。
今天她们能坐在一起,是因为两人都考到了文工团,现在正作为优秀毕业生,听院长发言。
繁琐冗长的发言终于结束,林妙松了口气,站起身对着坐在后几排的叶婷婷使了个眼色,两人埋着头小跑出礼堂。
“可算是结束了...”,叶婷婷甩甩头,“你东西收拾好了吗?”
“差不多了”,林妙仔细回忆了下,基本生活用品都带了,其余的部队大概也不让带,“明天一起走吗?”
“好啊”,叶婷婷点点头,有些怅然的挽住她的手臂,“进了部队,咱俩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林妙听着,心里也十分不舍。
俩人都进了同一个部队,可林妙分进了文工团,叶婷婷去了侦察连,不能再像现在一样,爬个楼就能看到对方了。
“没事”,林妙压下心中的惆怅,勉强打起精神,“女兵宿舍应该离得不远,咱们一定可以经常见面的”。
“嗯!”,叶婷婷用力点点头,“差点忘了,我可以看你们文工团演出呀!”
“对”,林妙笑着挽紧她,“等我当上首席,你来给我捧场!”
“好!一言为定!”
-
林妙被飞扬的尘土呛的咳了几下,眯起眼站在第38军的门口。
叶婷婷同样咳了几声,拎起背包对林妙说道,“走吧?”
两人步行至门口的站岗处,经过了一番谨慎的搜查后,顺着警卫的指引,找到了新兵报到处。
这里已经有几十张陌生的面孔,操着不同口音普通话的新兵在交流了。
女兵人少,漂亮的女兵更少。
两人迎着一道道惊艳的目光和压低声音的讨论声,尽量面不改色的办完了手续。
“叶伯伯没有把咱俩的底儿透了吧?”,林妙压低嗓门小声问道。
“没有”,叶婷婷凑过来,“我爸说了,跟上学的时候一样,低调行事!”
“那就行”,林妙松了口气,“我可不想被人说是靠爹进来的”。
“彼此彼此”,叶婷婷笑着附和了一句,就听好不容易沉寂下去的人群又传来一阵熙熙攘攘的讨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