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却忘了,此行的目的不是吃喝玩乐,而是求一张免死金牌,避免小燕子假格格身份曝光,被乾隆以欺君之罪处死。
各种新奇的事物,不断刺激着几个人的感官,不知不觉间,早把这事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
转眼到了科举的会试。
南方各地的学子,齐聚金陵参加。
相较于院试和乡试,会试规格极大,含金量高,由礼部全权负责,指定专人操办。
礼部尚书潘晓明也是个精干之才,办起事来条理分明。
金凤什么也不用管,只需要下旨,然后当甩手掌柜,静静等着就是了。
大量赶考的学子涌入金陵,使得各个区更加热闹,与过年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随着人流越来越多,金陵城中的酒店、宾馆的价格不断上涨。
有些酒店,甚至出现了一晚十两银子的天价。
部分家庭条件比较落后的学子为了节省费用,只能沿着地铁线,在郊区租房子住。
好在地铁班次密集,没有红绿灯,准时准点,拥有独立路权,不会出现交通堵塞。
就算住在郊区,通过乘坐地铁,也可以在半个小时内抵达市中心。
为了更加方便学子赴考,金凤明谕潘晓明,将考场设置在地铁线附近,做到让学子一出站就能进入考场。
与此同时,地铁集团统一给学子发一枚特制的徽章。
进站乘坐地铁上,遇到早晚人流量高峰,排队来不及,佩戴徽章的学子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绿色通道进站,最大程度避免迟到,错过考试。
如此细心周到的安排,让每一位学子都感受到了金陵这座城市的文明和人文关怀。
见过大城市繁华的人,就很难回到小城市。
这些学子也同样如此。
他们要努力考取功名,出任做官,争取让自己扎根大城市。
就算不能留在金陵,去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城市,那也是好的。
带着全家人的希望,无数学子从地铁站出来,赶赴大炎王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科举。
正式开考的前一天晚上,天公作美,下了一场暴雨,暂时驱散了盛夏的酷热。
次日学子起来,感受到了难得的清凉,只觉得希望更美好了。
这次科考大体内容分为两块,才学和对于经济民生的理解。
才学是基本功,没有才当什么官,
民生与经济则是重中之重,不懂得民情民意,如何为人民服务?
考试分为三场,一场才学,一场民生,最后一场是搞经济与谋发展。
只有这三者都做到优秀,才能成为金凤满意的天子门生。
尽管事先大家都知道考试的内容是才学和经济民生,但这次科考的难度,却比此前大清的要高很多。
因为明清科举考才学,内容圈定在四书五经,八股取士。
金凤深知八股文的危害,这次考才学,指定一个题目,让考生自由发挥,不限体裁,不限字数,只要文章好就能得高分。
这么多年来,学子钻研八股文都成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