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车所过之处,百姓纷纷尾随其后,待到抵达刑场之时,已是人山人海…
身为应天知府,涂节早已率全体衙役率先抵达刑场,维持现场秩序!
“微臣涂节,率应天府全体衙役,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百衙役当即紧随其后,“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而太子朱标在民间的声望,在其力主诛杀长庆天皇的那一刻,早已达到了历朝历代太子储君,皆须仰视的高度,
全场百姓如同浪潮一般,纷纷跪拜,“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万人叩首,声震寰宇!
这极具震撼的一幕,让主掌弹丸小国半壁江山的长庆天皇,精神恍惚之余,不由的想起了往日高坐庙堂时,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华夏中原王朝,人数虽众,然上至君王、朝臣,下至汉人百姓,皆崇尚天下太平,
好颜面,轻实利,不喜杀伐,只知防守,无丝毫开拓之心!
看似强壮无匹,实则如同一头食草的耕牛,甚为好欺!
即使大明受痛,只要事后放低姿态,假惺惺的道个歉,不仅可保大和安然无恙,大明为施恩感化,或可赏赐加身,
此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一念至此,即将承受千刀万剐之痛的长庆天皇,恨不得仰天长啸,
“八嘎牙路,若不是整日受你们鼓噪,朕,何至于有今日之痛!”
“免礼平身!”
在刑部尚书周斌,及众将士的鏃拥下,太子朱标从容自若的走向了监刑台,性虽儒雅温和,然不动如山的气度,却足以冠压全场,
“谢太子殿下!”
待到在场众人尽数起身,朱标大步向前,伫立于监刑台边缘,朗声道,
“蒙上苍庇佑,君臣同心,百姓同德,将士无惧生死,勇于征战,
今,外灭残元,内安西南,远征倭国,势如破竹,连战连捷!”
“时至今日,标,感慨万千,万语千言,皆为标之肺腑之言!”
今日之菜市口虽人潮汹涌,然此刻却是异常的寂静,在场的百姓唯恐疏漏了一字一句!
万众瞩目之中,微微停顿了片刻的朱标缓缓环视了一圈之后,长吸了口气,
其掷地有声握拳高举的言语中,令今日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大明之风向,也就此转向!
“标,自小受儒家熏陶,曾天真的认为,举兵征伐,远不如以仁德教化天下,无须流血,无须杀戮,便可保天下太平!”
“然放眼古今,无数残酷的事实证明,标曾经的想法太过天真,大错特错矣,
今放眼回眸,历朝历代之仁德,也尽数喂了不知感恩的虎狼!
咱们的仁慈,皆被异族蛮夷视为了软弱可欺,视为了一个予取予求的大冤种!”
“标,直至近来方才幡然醒悟,尊严,唯有用武力来捍卫,屈辱,唯有用敌人的鲜血才能洗刷!
唯有踩踏着敌人的无数尸骸,方能真正实现,万世之太平!”
停顿了一下,再次深吸了口气的朱标,直至被押上刑台的长庆天皇,
“标,今日来此,只为一事,那就是以倭皇之血肉,敬告苍天大地,日月乾坤,以及我大明六千万众...”
寂静无声的菜市口,只见素来性格内敛的朱标眉头高耸,将骨子里的那份决绝、刚烈,展露无遗,
“从今往后,我大明,将不再仁慈!凡冒犯我华夏天威者,凡欺凌迫害我炎黄子孙者,
即使山高水长,相隔万里,我大明也..势..必..诛之!”
朱标话音刚落,在场无数屏气凝神的百姓,唯有以山崩海啸的欢呼呐喊,来宣泄心头那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激动…
“万岁...”
“大明万岁...”
“陛下万年,大明万岁...”
“太子殿下万年,大明万岁...”
“……”
“……”
可想而知,随着太子朱标今日的这番霸道绝伦,堪称恒古未有的宣言急剧扩散,朱标那本就令人望尘莫及的声望,必将再次暴涨,
即使是千古一帝朱元璋,今日之后,只怕也难以废除东宫太子之尊!
所谓众虎同心,当凝聚力达到一种恐怖之境,其势,可移山填海,可颠倒乾坤!
更何况,今时今日本就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大明,其强横无匹的实力,本就威加天下!
大明之崛起,已势不可挡!
“与大明帝国相比,我大和,何其渺小,
所谓的武士道,比之今日之骇人景象,何其渺小...”
身为弹丸小国的君主,这一幕于长庆天皇而言,...堪称恐怖!
被绑上刑架,渔网缠身的它,被迫喝下了一碗参汤之后,精神恍惚之间,
竟忍不住再次想起了屠戮大和子民已过百万的绝世凶兽,曾以一种极为阴森恐怖的口吻,说过的一句话,
“倭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因方便百姓观刑,菜市口虽地形开阔,却仍旧无法满足今日之需求,
也正因如此,凡毗邻此处之高楼,无不是人满为患!
特别是最为近邻刑场的一处人头攒动的酒楼,若非足够坚固,怕是早已塌陷,
“大快人心,太子所言当真是大快人心呐,俺虽然没读过书,却也明白一个道理,
谁若欺我大明,就得以牙还牙,绝不能做那等以德报怨的蠢事儿!”
“说的好,以德报怨有个屁用,咱大明现如今的太平,那可是以无数场的搏杀,用无数人的性命,生生杀出来的!”
“店家,赶紧上酒,上最好的女儿红,此情此景,当痛饮一番!”
以德报怨的蠢事儿?
屁用没有?
若换作以往,仅凭此言,定会招来在场文人学子的批判,然今时不同往日,
凭栏眺望的一众文人墨客,若有所思的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脸上竟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缕红晕!
事实胜于雄辩,再光鲜亮丽的道理,也比不过明晃晃的事实!
毕竟,洪武十二年如今所展露出的盛世之景象,大明之内外,堪称翻天覆地之变化,...有目共睹!
一位卓尔不群,负手而立,似有满腹才华的年轻学子,时刻盘旋在太子朱标身上的目光,无比的炙热!
“刚过易折,须以绵劲中和,待黄某此番高中,太子殿下您若信得过我...
子澄必将倾心辅佐,助您成就一番...旷世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