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寒挑挑眉,心想白来的法子不用白不用,柳晓月认识慕少白时间比她长很久,说不定因为更了解慕少白的喜好,可以从而对症下药。
她满眼信赖地看着柳晓月,一副见到救世主的模样。
“不知大夫人有什么好用的法子?快说来与我听听。”
看着她急切的模样,柳晓月笑了笑,让春桃将她们之前讨论出来的法子讲给香寒听。
香寒附耳过来,越听神色越凝重,到最后,眼底已有惊疑之色。
“这……能行吗?要是失败了,你我的命可就不保了。”
“凡事不破不立,香寒姑娘若是不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事,不也是杀头的大罪吗?”春桃循循善诱,“我想香寒姑娘绝不是胆小怕事之人,不然陛下也不会让姑娘千里迢迢来西北,何不与我们放手一搏?”
“……也是。”香寒想就算死也能拉柳晓月垫背,如今既然多一个帮手,不如好好利用起来,“我会按大夫人的计划行事,希望你们不要食言,记得帮我推动计划。”
“没问题,香寒姑娘放心吧,等我们一起将姜滢滢除去,就可以一起回主院住了。”
春桃笑容亲切,自以为表现的天衣无缝。
但从京城来的香寒,怎么可能看不到她眼底深藏的冷意。
等她除去姜滢滢去了主院,估计又是一番争宠的明争暗斗……
不过,还是先把眼前事解决了吧。
……
一个月后。
某种奇怪的画册突然在黄沙城流行起来。
画册名为《花妖报恩》,讲的是淫邪花妖日日承蒙做城主的男主人的灌溉,最终得以修炼人形,化身女子以身相许的故事。
这本画册画稿开篇十分正常,看起来只是普通的爱情故事,但是越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剧情越来越……不堪入目,里面有非常多不易传播的禁图,当真是少儿不宜。
而且故事也越发的离奇,淫邪花妖不干好事,不仅吸男主人的精////气,还拉男主人与自己和其他花妖一起共享“人间极乐”。
本来可以大有所为的男主人在花妖的带领下,身体和神智全都垮了。
他开始大肆在城中搜刮民脂民膏,只为博美人一笑。
同时强抢民妻,做尽荒唐不义之事,院子里笑声不绝于耳,但活在院子外面的百姓哭声遍野。
最后敌人趁男主人身体垮掉,向城池进攻,一举将城池踏平……
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深得百姓喜爱,一时间风靡全城,除了小孩子,几乎人人都看过这本画册。
一开始,没有人把故事里的主角往慕少白和姜滢滢身上引,但慢慢的,不知道从谁开始,几种奇怪的言论传播了出来。
其一,有人传画册里的人和姜滢滢、慕少白眼睛十分相似,若是遮住画册人物的下半张脸,就会立刻发现其中的相同之处。
其二,画册女主角是花妖,而姜滢滢自出生便身怀异香,怎么都去除不掉,且拥有凡人难以匹敌的美貌,十分不同寻常。
其三,有人认出了画册里男主人的院子,里面的院门、屏风,都是慕少白别院里的!
一种不寻常可以勉强算作巧合,但多种不寻常叠在一起,可就由不得人多想了!
这到底是抹黑,还是预言?
总不能是巧合!
黄沙城安逸的时间久了,人们不免喜欢聊些闲话。
这件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在有心人的推动下,预言一说渐渐占了上风。
这些画册都是香寒在柳晓月的暗示下画出来的,至于传播则是柳晓月的手笔。
她们见火候到了,立刻安排上新的风言风语。
其一:
自姜滢滢来到慕少白的身边,慕少白就像变了一个人。
从来不好女色的他现在整日围着姜滢滢转,连去军营的次数和时间都少了。
以前副将很容易就可以见到慕少白,现在晚间和凌晨,除非他快马加鞭赶来别院,否则事情都只能白天汇报。
他们完全忘了慕少白也需要私人的生活时间,因为他以前几乎将全部的自己奉献给军营,他们对此习以为常,就忘了这些都是慕少白额外的付出。
其二:
上次姜氏部落遭难,里面超过半数的女子死的死伤的伤,又或者被梁国人带走成了他们的“奴隶”。
作为姜氏部落长相最漂亮的姜滢滢,没道理可以完好无损全身而退。
毕竟梁国人虽然蠢但是都长了眼睛,能分得清美丑。
她一个弱女子可以撑到慕少白找到她,可不就是使用了妖法?
而且听说姜滢滢的占卜从来没有出过错,这一点连姜氏部落的族长都做不到,她一个学术不精的黄毛丫头,怎么可能赶得上老族长?
有古怪,一定有古怪!
其三:
这条风言风语颇有些让人无语。
慕少白自从与姜滢滢成亲就开始变瘦。
他以前也不胖,但是作为主帅,要是瘦的像猴子一样不仅气势不足,还扛不动厚重的盔甲,压不住体力充沛的战马。
因此他的一条手臂赶姜滢滢两条粗,单只手轻轻松松就可以把姜滢滢提起来将她挂在身上进行……房中之事。
后来因为他的手臂、大腿常常在睡觉时压的姜洋洋身体发麻,一红红一片,而且行房时偶尔也会惹的姜滢滢喘不过气,他就开始减重,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两头平衡的状态。
本来这都是夫妻之间的小小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被有心人发现,就传慕少白是被姜滢滢吸了精////气才会这样……
这些都还不足以让百姓确认姜滢滢是妖邪,不过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再被人为的浇浇水,施施肥,后果将不堪设想。
又是一个月过去。
冬日的某一天,大雪刚停,天气放晴。
喜欢在冬季捕捞的渔民来到冰湖表面,准备和朋友一起凿冰冬钓
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直到二十条肚子里藏有不详预言锦缎的鲤鱼被柳晓月的人偷偷扔在用来装鱼的小推车里,又被什么都不知道的渔民带到黄沙城中,买给了当地的百姓。
鱼大家都喜欢吃新鲜的,因此没多久,这些寓意不详的锦缎便出现在了百姓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