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南宫宸突然驾崩,死得粉身碎骨。
不,连尸体都没有,就更别说留下什么传位诏书之类的了。
所有人震惊之余,迅速做出了反应,这个时候,时机稍纵即逝。
整个梁国都暗流涌动,德妃的身后是镇国公,贤妃的身后是宣平侯,他们各自手握二十万大军,一个在炎国边境驻守,一个在宁国边境驻守。
而皇后的父亲是丞相,太子毕竟是正统,得到了朝中大多数人的拥立。
但是二皇子与三皇子身后,都是二十万大军,太子虽然拥立者众多,却没有实际的兵权在手。
皇宫里,丞相与皇后正在想办法。
皇后急迫的说出自己的忧虑:“眼下最关键的并不是二皇子和三皇子,而是夜王。这个时候,只要他登高一呼,或者是直接逼宫篡位,谁都阻止不了他!”
“他手中握有皇上的印章,可以调动皇城5万御林军和所有暗卫,他手上还有十万兵马,全部都是精锐的骑兵,能以一当十。”
“只要他想,没有人能够阻止!”
“父亲,有没有办法,让他与二皇子和三皇子打起来?等他们互相残杀了,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皇帝死得蹊跷,当初可是夜王进宫带走了皇帝。
皇帝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就跟着夜王走了,然后就这么死了,连尸体都没有。
尽管真相公布出来了,是洛子殇拉着南宫宸一起同归于尽了。
可所有人都不信啊,要说夜王没有私心,简直不可能,他可是战神啊!有他在,皇帝怎么可能会死?皇帝是他带出去的,他却让皇帝死了,他必须为皇上的死负责!
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轻易得罪夜轻寒,甚至都盼着对方去说出这句话,然后就此与夜王干起来,自己好坐山观虎斗。
皇后恨死了夜轻寒!
丞相拧眉思索道:“我们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这是下下策,真要到了这一步,我泱泱大梁也就完了!且不说自相残杀,如此内耗,大伤元气,以后如何抵御外敌?”
皇后咬着后槽牙道:“如果皇上还在,太子就还是太子,不管是二皇子还是三皇子,谁也不敢造次,不出意外的话,太子以后肯定会顺利登基。”
“都是夜轻寒搞的鬼,一定是他将皇上骗了出去,让皇上陷入险境,以至于丢了性命。现在皇上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诏,二皇子和三皇子就有了机会。”
“而且,夜王手上还有个五皇子夜明钰啊!就算已经过继给了夜王,但若他以此为借口,拥立夜明钰为帝,谁又能阻止他?”
“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地方,皇上当初也是五皇子,如今这个夜明钰也排行老五,都跟夜轻寒有关,我总担心历史会重演。”
“太子虽然是正统,可我们手上没有一并一卒,连这5万御林军都号令不动,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么?”
皇后一口气说了一大串的话,想来这些问题她早就想过千百遍了。
丞相镇定的道:“你先不要自乱阵脚,明日皇上出殡,夜王一定会来,届时我探一探他的态度。”
“以我对夜王的了解,他为人坦荡磊落,并不擅弄权势,在朝中也从不结党营私,即便皇上各种明里暗里的打压,他对皇上的衷心却从未改变。”
“这样的人,绝不会贪恋权位。”
“所以我这次进宫是来告诉你,千万不要莽撞,万万不可擅自对夜王出手,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切忌自乱阵脚。”
“只要我们能取得夜王的支持,则梁国无忧矣。”
皇后却没有那么乐观,“父亲,您为何对夜王如此看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时正是绝好的机会,他怎能放过?”
就在这个时候,有宫侍来报:“启禀皇后娘娘,夜王求见,这是夜王送来的信物。”
皇后接过一看,惊讶不已:“这是...我送给夜王妃的玉佩啊!夜王这是什么意思?他难道是...”
要支持太子?
皇后简直不敢置信,“他怎么会放过如此绝佳的机会呢?”
丞相低声责备:“你这是小人之心了,亏得我悉心教导于你,而你却只学会了后宫里的那些阴诡算计,你眼界格局都不够,自然看不清人。”
皇后一时不敢置信,因为她眼中的皇帝,就是这样的人啊!
丞相见她如此,直接道:“也罢,你不要出面了,我替你去见夜王。”
直到丞相离去了,皇后才大喜,一颗心才落了下来,如果夜王真的支持太子,那就没别人什么事儿了!
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都看轻了夜轻寒。
这也不能怪她啊,皇上怕重蹈先皇的覆辙,故意平衡后宫,甚至暗中煽动德妃与贤妃跟皇后作对,事事都要争个高低。
这些年来,皇后,德妃,贤妃,斗得你死我活,从不停歇,没有真正的赢家,皇帝今天偏袒皇后,下一次就会偏袒德妃,再下一次就护着贤妃。
总之,不让任何一方坐大。
后宫的女人们,就这样被局限在这一片天地之中,只争朝夕,只看当下。
这才是皇帝的高明之处,免得她们眼界格局打开了,迟早成长为第二个薛英华,皇帝一早就未雨绸缪。
有了夜王的明确表态,梁国的动荡迅速平定下来,不管是镇国公还是宣平侯,对夜轻寒的态度竟都十分重视,他们原本也在观望。
如果夜王撒手不管,梁国可能真就内部先打起来了。
朝中大臣这才真真切切的看清楚,夜王虽然没有结党,看似孤身一人,但他的威望却如此之高,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而且他竟然会支持太子,而不是拥立夜明钰为傀儡皇帝,自己做太上皇,这份胸襟也让人敬佩,凭一己之力,大公无私之心,让梁国避免了一场浩劫。
战神之名,更加深入人心。
太子以国之储君的身份为皇帝南宫宸扶灵,并带领众皇子守孝祭天。
7日后,太子登基为帝,册封夜轻寒为摄政王,以皇叔之礼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