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1642年),松锦之战大明方面基本宣告惨败,局势变得更加危急。此时诸葛道和萧备还有药心道长的徒弟赵青云三人刚刚离开凄凉的道观。天色渐黑,他们只能暂时睡在山脚下的荒野里。
“大明倾颓,奸臣窃命,以蔽圣听。孤不度德量力,吾欲广行正道,匡扶中华,信大善于天下,而吾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不知天下将如何变换?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道答曰:“如今朝廷腐败,乱世将至。东夷自万历末年以来叛乱,盘踞东北至今。兵精粮足,对朝廷以少胜多,后来数次南下,烧杀抢掠,威胁京畿。现如今又正值松锦战役惨败,朝廷边军精锐损失殆尽,清国渐有入主中原之意 。而自崇祯以来,西北年年大灾,百姓无有活路,遂豪杰并起,反抗暴政。其间死于战乱之黎民不计其数。如今北方朝廷兵少,西北将为义军所据。川蜀亦为大西军所占。江东之地,丰富多饶,乃朝廷重臣之家乡。而云贵两广,匪盗横行,朝廷在这里影响力较小。这大概就是当今之势了。”
萧备渐渐地明白,当今天下之势,但他对于未来的前景依旧有些一头雾水。他曾经当过明军的百户长,当过清军的十户长,现在依旧不知未来在何方。
“我们该投奔何方亦或是自立门户?”
“现在我们有三条路。第一条从军。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但我们没有时间,没有天赋,没有关系,没有钱财,不能去读书考官。如果想投靠朝廷,只能带兵打仗,一步一步爬到高位,不过这条路该走不通。现在的明庭已经是一艘破船,内部已经烂透了。想在朝廷的体制内实现自己的理想,孙承宗督师、卢象升将军的下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是如此!不能为朝廷效力。”在明军里当了三年兵的萧备对此深以为然。
“第二条投奔清人。清国朝廷治国效率好,不是很腐败。但其信奉萨满教,与西藏蒙古之伪教越走越近。若是他们得势,则华夏三教(儒、释、道)以及中华千年以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恐被污染。以至正道逐渐衰亡。我们宁愿投奔大明,也不能投奔清国、蒙古。”萧备亦深表同意。
“最后一条,也是鄙人认为最合适的一条道路。便是打着朝廷的幌子慢慢的逐渐拉起自己的军队,再打下合适的地方作为龙兴之地,成为一名军阀,积蓄自己的力量,最后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实现我们的理想,在同化蛮夷,朝世界各地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时天下咸同,善良被弘扬,罪恶则被禁止。不负今日之祸端。岂不美哉!”诸葛道有些激动。
“那该去哪儿发展我们的势力呢?我想着去南方,但在南方朝廷的势力根深蒂固……”萧备望着漆黑的天,叹了一口气。
“北方起义军、清国、朝廷边军都在三方大乱斗,所以不是良好的起兵之地。南方的东南是大明朝廷衮衮诸公的大本营,朝廷势力强大,自然也不是理想的选择。现在川蜀被张献忠的大西军所占据。而云南贵州广西离南京过于偏远。我的想法是广东。”
“广东府?”
“广东府,北连湖广,南濒南海,西邻广西,东结闽浙。辖地广大,自嘉靖以来,在册人口已超500万。实际人口人口大约已有1,000万。虽然没有南直隶、北直隶那样的富饶,但此地饥荒较少,百姓较于安乐,朝廷控制力很小。多是一些匪患,不足为虑。这里简直是我们的风水宝地。可以预见未来闯军和清人还有朝廷肯定会爆发激烈的争斗。我们需要在中原南方之外的偏远之地慢慢发展,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然后作壁上观,观其成败,最后伺机出击,率领仁义之师北伐,一统南北。诚如是, 则霸业可成,中华可兴。”
“甚善!”萧备越发佩服这个足智多谋的军师。
“谋定而后动,现事情已定,应当快马加鞭,速速前往广东!”萧备激昂的鼓舞着二人。
经过商讨后。萧备决定先南下襄阳,经由襄阳进入湖南,再进入广东。不过他们不知道此时襄阳附近州县皆被闯军所占。可惜他们没有马匹,路途遥远,一路上他们见过无数的尸体,无数个家破人亡的惨剧,无数个早已荒凉的村落。他们睡在古老的村邑里,到处断壁残垣,荒野枯骨,杂草丛生,藤蔓缠住了房屋的墙壁,屋子里的瓶瓶罐罐、木椅板凳都散落一地,开始发霉生锈。这一切都是让人无比心惊、哀伤和感慨。
门外所有的树叶都开始泛黄了,逐渐落下,掩盖了旧的尸体、旧的鲜血、旧的罪恶,却又承载着新的尸体、新的鲜血、新的罪恶。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清晨,还下着毛毛细雨,萧备便被诸葛道叫醒继续赶路,他们戴上被丢弃的破旧的布满灰尘的蓑衣,咬着开始发霉的乾坤观的有着独特的中药味的药饼,在泥泞的布满着各色的绿色植物的山路里走着,也一起交流如何打天下。
他们遇到逃荒的灾民,遇到种地的佃户,遇到和官军交战的义军,遇到和义军交战的官军,遇到可爱的兔子,遇到正在猎杀兔子的老虎。萧备开始逐渐清晰起他所要帮助的对象不仅仅是人,更有其他痛苦的生命。
赶了几天的路程,兄弟三人终于到达了荆襄之地,对于萧备来说,这已然是家常便饭。他这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迁徙,从山西到山东,从山东到高阳,再从高阳到沈阳,再从沈阳一路逃到河南,最后到达这里。和乱世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他像被老虎追逐的兔子一样,被这个残酷的世界追逐,颠沛流离,心酸无比,不过开始斗志昂扬。他还有一种莫名的信心,相信他们兄弟三人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