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互助社对于起义与否,北上还是南下有着太多的争论了。
有的想要南下,觉得自己南下为大同天下尽一份力,添砖加瓦。
有的说南下不行,他们没钱没路子,人少了路上出事怎么办?人多了泄密怎么办?至于跟着商队走,那更是扯淡,不知道这年头车马航都是坏人吗?
有说北上的,毕竟现在北疆的汉军打了一场大仗,地盘扩大了,需要大量的读书人。
有的说北上也不行,现在天下这么乱,北疆更乱,边关说不定都过不去。即便过去了,那么就一定能够到汉军的地盘吗?
所以,有人觉得还是蛰伏,稳扎稳打的好,这样在汉军和大同社到来的时候,能够快速拿下徐州!
可是,还有人觉得应当主动出击,主动想办法接触大同社和汉军,要南下、要北上。
于是,讨论又是一个轮回,吵吵嚷嚷,各有各的道理,反而因为没有一个强权的人物,倒是显得大同互助社是一盘乱沙!
不过这种事情终究是有人看的清楚的,或看够了互助社的争吵,一气之下选择单独北上或南下,又或者几个人凑一凑壮壮胆子,再北上南下。
而剩下的,有理想的,想着要在互助社内统一声音,这样力量才能使用到一处,就是人比较多,又隐隐开始分派系了。
最后更多的便是奢望稳定的,最喜欢的便是讨论国家大事,然后搞宣传,搞串联,搞团结。
所以大同互助社,看似心向大同社和汉军,但是纲领并不完整,混乱颇多。
思来想去,一众互助社的人觉得,统一思想先不说,现在尽可能的先学大同社建立军队。
只是这些人终究是不曾接触过军队,也弄不来铠甲,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一群人以其他的名义集合起来习练武艺,摸索一下所谓的军阵,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人指导,他们每走一步都真的很难,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大致,他们认为的打仗,就是一声令下,然后一群人提着刀子集体冲锋。
所以,他们又陷入如何说服他人,如何统一的怪圈。
不要看他们参考了所谓军制制定了职位,但管理上却是十分的混乱。
可以说这大同互助社,就是一个组织不严密,管理松散的志愿组织。
那真就是看着不断壮大,看着风生水起,但就是什么都不行。
搞一个集合,不是他有病就是家里的鸡要生了,不是参加葬礼就是参加婚礼,结果就是统计能来的有一百来人,结果最后来了二三十人,当真就是恍恍惚惚。
而这,也就是他们一直不曾被汉军情报人员所注意到的原因。
这里固然有情报人员少,有他们所谓的‘组织严密’,但更多的是他们没搞出什么事情,看不见他们啊!!
不过话虽如此,有理想者还是奔波不断,为大同互助社而努力,为了大同社而努力。
所以大同互助社几乎都在争吵中和忙碌中度过,完全就是升斗小民,每天为了生活所忙碌一般,没有被任何人、任何势力所留意。
伴随着力量的积蓄,未来或许会因为他们所产生大变动。
.................
而与此同时,朝廷的使团已经回到了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针对北疆汉军的挑衅,朝廷在出不出兵的问题上,出哪里的兵的问题上进行了争吵。
若是不出兵,岂不是助长汉军嚣张之气焰!!
可若是出兵,那是出边军还是京营?
出边军,边军主要防御罗刹蛮,打汉军不可能用少量的兵力,抽调的兵力多,岂不是给罗刹蛮所趁!
若是出京营,可是京营只有十万人,战斗力很多人都清楚,也就是那样,似乎也不行。
最重要的是,十万人肯定不够,出多了京城兵力空虚,出少了还不如不出。
于是有人提议出江北大营,战斗力绝对很厉害。
对此,吕轻侯直接反驳,道:“江北大营震慑江北十三州,与江南大营遥遥相望,一旦离开,江北必乱。”
“本来江南就够乱的了,江北再乱天下就危险了!”
最终,大乾朝廷争来争去,最终决定。
北疆的汉军厉害,那是跟罗刹蛮打过的,我承认我对其没有办法。
但是江南的汉军,区区半州之地,三年多以来没有什么战绩,最多就是打败了原江南大营,况且原来的江南大营覆灭还是白莲教干的。
所以想来想去,讨论来讨论去,大家一致决定。
“打江南的汉军!”
“命令谍子在白莲教内宣传汉军有多么多么厉害,使白莲教投鼠忌器。”
“然后,跟白莲教和谈,暂时休战。”
“最后集中优势兵力同汉军决战!”
“区区半州之地,弹指间便可让其灰飞烟灭!”
“对了,为了保证安稳,朝廷要增兵!”
“不仅如此,还要加饷。”
“对对对,再苦一苦百姓,一切以大局为重。”
所有人谈论的都很兴奋,你一言我一句,很快便详细了作战的大方向,就是有一点不当人了。
什么踏马的再苦一苦百姓!
什么以大局为重!
呸!
说这些的都踏马的是一群坏胚!
伴随着大战略的制定,很快就有人放声大笑,很是自豪道:
“哈哈哈,老子打不过北疆的汉军,还打不过你们江南的汉军吗?”
“哇哈哈哈!”
众官员扭头看向这个失态的傻子,你这是话里有话,再说谁呢?
是不是缺心眼?
然后.........
“启奏太后、陛下,臣弹劾李侍郎圣前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