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驻守边疆这么多年的人,却败在了一个武行教头的手里。
这也让邓凯自己都抬不起头。
当然若是秦大人他们愿意收留自己,他也不介意直接前去投靠。
先不说,自家将军便在岛上,就说他在岛上看的那一切便只为令他震撼。
试问这是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秦大人那般?
如今在岛上居住的人不在少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大人还能做到这一点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当然若仅仅只是如此的话,或许他还不至于如此震撼,真正令他没有想到的是……
在岛上秦大人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而这样的平等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思绪间,远处已经出现了道道传影,在看到海平面上出现的那些战船时,邓凯知道这一战算是正式打响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上一次的缘故,如今的邓恺心中已然有了阴影。
他并不知晓这一次钱来的人会不会还是李阳。
可以说如今的邓肯心中极为矛盾,既希望来的人是李阳,又不希望。
至于为何,会希望来的人是李阳,那便是想要能够一雪前耻。
可怕也怕在再次败在李阳的手中,面对这样复杂的情绪。
一时间,邓凯也陷入到了茫然当中。
若不是因为身旁的老赵,拍了拍他的肩膀,或许此刻的他还尚未回过神来。
回头看向老赵,到此刻的脸色也格外难看。
毕竟当初乃是老赵与他一同前往,老赵自然知道,那叫李阳的人有多厉害。
老赵见邓凯忘了过来,忍不住开口问道。
“老邓,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说到这里老赵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
“难道我们真和秦大人的手下再次开战吗?”
对于这个问题,邓凯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想了想,邓凯还是开口说道。
“先看情况吧。”
邓凯在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十分无奈。
一旁的老赵自然也知晓其中的缘由。
若是他未曾跟随前往或许他也不会这般担心。
可正因为知道秦大人手下的那些民兵厉害之处,眼下心中的担忧反倒是无法平复下来。
以他们如今在海上的作战能力,想要赢过秦大人手中的民兵,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这一战最终的结果依旧是输。
哪怕之前已经有过海战上面的经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便能够赢下这一场战争。
更重要的是上一次秦大人手下的民兵也只不过是展露出了冰山一角罢了。
他们还不知晓,到底还有多少的手段在后面等着他们?
若是可以的话,两人皆有避战的想法。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即便是想要避战,也不可能。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一次有谢家的人前来督战。
当然来的人并不是谢东成,而是他手下的仆人。
像这样亲自披挂上阵的事情,谢东成自然不会亲自前来。
他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凶险。
如今能派一个仆人前来,已经算是不错。
事实上,就连那谢家的仆人也不愿意过来。
若不是因为谢东成的命令,怕如今早就已经离开。
当然这样的事情大家也只是心知肚明,没有说出。
……
李阳所在的战船上。
此刻,李阳正站在甲板上,遥遥望向前方。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已经出现了营地战舰的身影。
在看到的那一刻,李阳脸上的表情不禁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上一次一战过后,这么快又组织新一轮的进攻。
要知道上次他们输的可谓是体无完肤。
不好生商议一下该如何应对。
反倒是召集再次进攻。
至少换作是他自己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当然李阳并不会知道如今在营地当中传开的消息,是当初那一战,邓凯率领的邓凯名官兵毫发无损的获得了胜利。
当然对于这样的情况,李阳即便是知道了,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毕竟既然要前来一战,那他也并不畏惧。
不过眼下对于李阳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才能减少营地当中那些官兵的伤亡?
要知道秦哥儿可是下了死命令,让他不能造成大量伤亡,毕竟营地当中的那些官兵他还要留着。
对于李阳来说,如今最难的问题便是这个。
打仗又怎么可能不出现伤亡,再加上这一次营地当中,可是足足派遣了三千多人的官兵。
面对这样规模的战争,想要减少伤亡,除非双方都刻意避战。
否则的话伤亡自然在所难免。I
李阳自然不可能白白让对面的人打。
想到此处,李阳便不由得一阵头大。
正当李阳想着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下意识的李阳便回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等看清来的人是谁时,李阳便恭敬的迎了上去。
“毕将军!”
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毕翰林。
毕翰林在得知了营地当中,再次前来攻打时,便第一时间跟了过来。
他也很好奇,在秦河那小子的要求下,这李阳要如何应对?
尽可能的减小营地官兵的伤亡,这件事情做起来可并不是那么容易。
看着一脸恭敬的李阳,毕翰林微微点头,开口道。
“日后不必称呼我为将军,远下我也不再是什么将军。”
听到毕翰林的话,李阳不由得微微一愣。
随后还是点了点头。
“能说说这一次你打算怎么做吗?”
说到此处毕翰林摸了摸下巴,这才再次开口。
“说实话,我很好奇你这小子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面对接连两次的问话,李阳却是露出一抹苦笑。
因为眼下的他确实也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办法。
想要减小伤亡,并不是想的那般简单。
更何况这一次双方交战的规模也不小。
加起来足足六千余人。
可以说李阳这么久以来,这还是第一次面对这样规模的海战。
要知道,即便是在面对倭寇的时候,也不过数十人,再多也不过几百人。
什么时候又出现过这样上千接近万数的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