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国科这段时间在米国各种折腾的时候,李云龙正带着手下的战士们在忙着挖地道。
他带着独立纵队来到冀省之后,跟鬼子大大小小打了不少仗,但并算不上太顺利。
冀省原本就有边区政府指挥下的多块根据地,129师和115师都有多支部队驻扎在这里,加上地方部队和其他抗倭武装的话,可战兵力达到15万以上,实力并不弱。
鬼子在冀省实际控制的面积,只有大概一成左右,主要是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他们自己叫做治安区,当然华国方面把这些地方称为敌占区。
根据地方面也实际控制了一成的面积,作为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被鬼子称为非治安区。
剩下的八成面积,就是鬼子和根据地的交错存在、互相拉锯的地区,根据地把这些地方称为游击区,鬼子则把这些地方称为准治安区。
原本在这些准治安区里,鬼子的势力更占优势,但在去年的破袭战爆发之后,因为鬼子在华北地区接连吃了几次大亏,兵力损失严重,对冀省的控制能力也开始大幅削弱。
加上冀省的根据地部队们的装备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大量迫击炮和破城炮的出现,让鬼子原本依靠一两个碉堡或者炮楼,就能控制一大片区域的情况不复存在。
不到半年之内,冀省各个根据地的面积就扩大了一倍有余,即便是在剩下的游击区里,也开始较鬼子更占据优势,眼看着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这一趋势,在岗村宁次这个老鬼子到来华北之后,就被改变了。
在他的要求下,倭国的大本营不仅从国内调集新兵,补足了鬼子的华北方面军因为战损造成的缺额,还从华国东北将关东军的第12和第14师团,调到了华北,交由岗村宁次一并指挥。
这两个师团都是鬼子的老牌师团,每个师团的编制都超过24000人,作战能力很强,远超过那些被定位成治安部队的鬼子混成旅团。
手握超过12万人的重兵之后,岗村宁次很快就野心勃勃地发动了所谓的“治安肃正作战”,试图将近期实力出现迅速增加的根据地部队全面击溃,赶出华北。
因为晋省的地形复杂,并且境内大部分的交通线都被破坏,不利于重兵作战,所以岗村宁次的首要目标就放在了冀省。
在他的指挥下,近7万鬼子开进了冀省的游击区,开始大搞“集团部落”,将华国百姓强行全部迁到一处处被高墙和岗哨围起来的区域内居住,然后把原本的村子和庄稼全部烧毁,断绝老百姓们的后路。
这种方式跟以往鬼子运动式的扫荡不同,破坏性极强,凡是建起这种人圈之处,整个区域的经济都被摧毁,老百姓们只能被迫住在自己搭起来的极为简陋的窝棚里,相互连坐互保,不准随便跟外界联络,还必须高价向鬼子来租原本就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来种,生活的极为悲惨。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隔断了根据地游击部队和广大百姓之间的联系,如果真的让鬼子的阴谋得逞,冀省的根据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要么被消灭,要么只能被迫撤离。
冀省的各个根据地自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鬼子们开始行动不久,就派出了大批的部队前去阻止他们的暴行。
不过岗村宁次吸取了自己的前任多田骏的教训,并没有把全部兵力像撒胡椒面一样全部散开,而是把新调来的两个精锐师团,拆分成以大队为单位的作战单位,为那些筹备人圈的鬼子兵和伪军们提供保护。
一旦鬼子兵和伪军遭到攻击,无力抵抗的时候,这些鬼子大队就会迅速出动,反咬住参战的根据地部队,大肆攻击,穷追不舍。
冀省方面的根据地部队虽然装备增强了不少,但是跟鬼子的精锐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正面作战并不占优势。
虽然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埋地雷、打埋伏,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围点打援,各种计策拿了出来,但效果却并不好。
冀省属于平原地带,交通四通八达,哪怕是堵住了大路,鬼子的部队也可以轻易地从其他方向绕过去,在自身兵力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很难限制住鬼子们的行动。
根据地这边尝试过集中大规模的兵力,试图包围消灭其中一股鬼子,但只要短时间之内没办法把他们全部吃下来,鬼子的重炮部队和航空兵就会前来对参战的部队开始狂轰乱炸,其他地方的鬼子大队也会赶过来支援,逼得根据地方面只好无奈撤退。
眼看着鬼子建成的人圈越来越多,自己又无力阻止,冀省这边根据地的同志,只好无奈地向总部请求支援,派出有力部队协助自己,来打败鬼子的这一波攻势。
李云龙的独立纵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到冀中和冀南一带去支援的。同样派到冀省的,还有120师和115师的部分主力部队,总兵力将近两万人。
在刚来到冀省的时候,李云龙打的也不是很顺利。
他自从参加部队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山区跟敌人周旋,习惯了借助地形来进攻、防守、设伏、运动或者撤退。
现在跑到冀省这种平原地带,地形、交通、后勤、通信、作战方式,战斗规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让他和手下的战士们,一时之间都不是很适应。
更麻烦的是,这次的作战目的,也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独立纵队这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协助冀省这边的部队,尽快解救被鬼子困在各处人圈里的华国百姓。
单纯地攻破鬼子对人圈的防守,对独立纵队并不是什么难事。
由原本的精英小队改编成的特种大队,拥有大量的神枪手,凭借着装配了瞄准镜的三八大盖,可以轻易地将暴露在工事外面的鬼子和伪军击毙。
即便是岗哨里还有鬼子幸存,但一发煤气罐改装的破城炮下去,基本上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不过把人救出来容易,想带着里面的老百姓撤退,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个人圈里通常有近千人,因为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绝大多数身体都非常虚弱,行动缓慢,无法快速撤离,而鬼子的援军却来得很快。
而且因为人圈周围的村子多半都已经被鬼子摧毁,百姓们就算被救出来,也没办法再回到自己的家园生活,只能由冀省的同志们带到距离较远的村子,甚至直接带回根据地暂时安置,自然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更长。
为了掩护百姓们撤退,独立纵队被迫跟鬼子的援军硬碰硬地打了几仗。
其实单独跟一个鬼子大队打起来,李云龙根本不怵。
他这次带来的兵力,大概在3000人左右,手下的炮兵大队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和没良心炮有好几十门,再加上还有十门新到手的火箭炮,火力足以碾压鬼子的一个一千来人的大队,甚至就算是同时对付两三个,也未必不是对手。
在第一次战斗中,李云龙就布下了地雷阵拦住鬼子的去路,接着炮兵大队一阵狂轰,穿着防弹背心的步兵大队冲锋,骑兵大队抄了后路,干净利落地干掉了一个鬼子大队,算是取得了一个开门红。
但这次战斗也引起了远在燕京的冈村宁次的注意。
在独立纵队第二次阻击鬼子援军时,战斗刚刚打响没多久,就有七八架鬼子的飞机飞了过来支援。
即便是独立纵队里装备的刺拳数量不少,当场击落了一架俯冲下来扫射的鬼子战斗机,但剩下的鬼子飞机却没有离开,继续盘旋在高空中,不断地对着独立团的阵地狂轰滥炸。
虽然因为高度原因,导致这些炸弹的落点偏差较大,有些甚至落到了正在被围攻的那个鬼子大队里面,但依然还是给独立纵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加上负责外围侦查的特种大队也通过无线电发来报告,有大批的鬼子援军马上就要赶到,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损失,李云龙无奈之下,只好宣布撤退。
再又连续碰到几次同样的情况之后,李云龙觉得不能再这么打了。
“他娘的,现在这些人圈被小鬼子当成鱼饵,来钓咱老李这条大鱼了。”
“我看咱们还是暂时不要去打人圈了,先把剩下的村子保护好,别让鬼子再继续轻易抓走更多人,已经被抓走的百姓可以缓缓再去救。”
“把老甄给我的地道图纸拿出来,我带着你们挖地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