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行礼,道:“万岁,您找我。”
李隆基问:“李相,军器监、国子监、将作监在朝堂上申请的钱,户部都拨了吗?”
李林甫答:“回万岁,臣来之前,正好在处理此事,国子监要的不多,且皇室子孙们学业要紧,已经拨过去了;军器监和将作监要的多,全部拨过去,吏部和礼部便不足三年日常开支的储备,我正想与万岁商议,可否按完工交付的数量分批拨付钱款,缓解户部那边粮储与钱币之间周转的压力。”
李隆基想了想,道:“如此,会不会影响两监生产的时间。”
李林甫答:“回万岁,朝中惯以事项拨发钱粮,我与户部王中丞商议,可用时间为度拨发,用一年时间视结果而定是否持续按照这种方式去拨。”
李隆基问:“安西、安北都护府,年年都有战事,他们要的东西,现在军器监的补给跟得上吗?”
李林甫答:“回万岁,可跟上七成。三省众议的结果是,如果各地都护府要多少朝廷就给多少,一会造成地方挥霍无度,资源浪费;二会造成军器监跟不上逐年递增的供给;三是户部那边结余的粮税周转跟不上三省六部总计的开支需求,压力太大,王中丞每每与下官商议,忧心忡忡,陛下若有空,我叫王中丞和另外两位丞相过来共同商议,请万岁定夺此事。”
李隆基坐得乏了,想必诸位丞相早已商量好如何答对自己,因此并不想多此一举再议一遍。他道:“你就按三省众议的结果拟诏令吧,兵部那边有什么意见,你再来报。”
李林甫鞠躬,回答道:“遵旨。”
李隆基问:“李相若无其他事情,可以回去了。”
李林甫道:“万岁,臣有一事要禀明圣上。”
李隆基道:“何事?”
李林甫道:“回万岁,今日下朝,臣犯了口出狂言的错。”
李隆基道:“李相口出什么狂言了?”
李林甫道:“太常寺和宗正寺的人在下朝路上,一直再聊宫中融金、储金的事情,言谈间诸多不满,此举乃是圣上英明,奉行节俭之风,臣以为至善至贞,因此当着他们的面,指着依仗马,做了个比喻,还望他们能引以为戒,不要再闲话连篇。当时臣等身边路过各司大人,臣过后细思,影响颇多,实在惭愧。”
李隆基半晌没有说话,李林甫心中在打鼓,不知道万岁心里作何感想。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全在圣上一念之间。
李隆基想,这件事,确实触及了皇室成员的利益,他们一肚子牢骚也是正常的,亲王们在他面前也是有意无意地总是提起此事。只是宫中的改革要推进,必须一视同仁地执行下去,否则就等于自己推翻自己,没有意义了。
他道:“若再有对朝廷诏令出言不逊之人,李相按国法治罪即可。”
李林甫出了门,眼神碰上高力士,点了下头,匆匆离开了。有万岁在背后支持,他的脊梁,越挺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