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么?是何流派的,可能看出?”
“看不出来,老道我又不是手眼通天之人,如何看得出来?”
“也罢,总归是好的,过些时日,就让尘儿出去走走吧,你们谁护道?”
“我先来吧。”
姑姑有些迫不及待了,着实舍不得少年。
“也罢,头一遭便让你来吧,记住了,除非尘儿生死关头,不然不可现身。”
“一定。”
商量好之后,众人便都回到自己的地方,打坐的打坐,喝酒的喝酒,睡觉的睡觉。
另一边,少年与先生也已经上完了课,二人也沉沉的睡了,只有茅屋外的毛驴,在思忖着什么。
翌日清晨,飘起了小雨,少年打着赤膊,站在院里舞着竹剑,时不时地挨几下,醉酒的三师父容不得有一点瑕疵,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少年从小学的道理。
一连过了半年后,少年的形象也是一天天的在转变着,原先怯弱的少年,经过这些年的成长,也不再是对外界一无所知了,几位师父白天传授武艺,晚上刘先生在传授道理,少年也是越来越憧憬外面的世界了。
“听说外面有好吃的冰糖葫芦,还有杏仁酥,还有还有醉香楼的桂花酿,想想都流口水。”
少年每到躺在老槐树休息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是在幻想着。
直至初冬来临的某天,刘先生终究是要离开了。
“尘儿,你我缘分已尽,他日未必不能相逢,你且记住,他日相逢,你不必识我,我不敢认你,你可知道?”
尽管少年很是不解,为何要这样,但是先生之话,少年只得听着。
“是,先生,他日若相见,绝口不提。”
“如此甚好,走咯。”
刘先生来时一只毛驴驼背而来,走时亦当如此。
“地上住着两种人,
天边朝露与晚霞,
少儿不知家里好,
拼了命的往外跑,
外面虎豹豺狼多,
专吃小孩与贫农,
小孩若想不被吃,
卖的身与豺狼家,
三岁入住古稀归,
归于何处一黄土,
贫农若想吃豺狼,
需得真龙驾群狼,
若问真龙在何方,
百战之师何处藏。”
悠悠的声音越传越远,少年坐在了那棵槐树下,细细的听着先生离别的话语,整个人有些伤感,先生走了,下次再见,不知是何时了。
正在伤感之际,老道士带着几位师父找到了正在休息的少年。
“尘儿,收拾收拾吧,明儿动身,离开吧。”
十岁的洛凡尘瞬间有些兴奋了,但是又有些失落了。
“大师父,你们不跟着尘儿一起走吗?等到了外面,尘儿给你们买吃的,买酒喝好不好?”
看着可怜巴巴的少年,几位师父心里也是十分不舍。
“尘儿,我们便不去了,这是你自己的游历,去吧。”
几人说完,便转身离去,丝毫不给少年挽留的机会。
等走远了,少年握紧了手中的玉佩,谁说少年无心事,只是不愿去想起而已。
翌日,难得的天晴,整个村庄安静极了,村庄里,再也没有人在路上悠闲地散步了,只有一个将背挺的笔直的少年,背着个小小的行囊,还有一把竹剑,一个酒葫芦,一个挂在脖子上的玉佩,孤独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