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签好协议后,于莉就带着几瓶雪碧回家了。于莉一回到家,阎解成就开口询问了起来。
“沈安他找你什么事啊?”
“哝”,于莉把手中的雪碧递了出去,随后对阎解成说道:“他最近开了一家食品厂做起了饮料,推出了这个叫作雪碧的柠檬味汽水。他知道咱们家是开火锅店的,便想跟我们合作,让我们进他的饮料来卖。”
“你同意啦?”
“同意啦,干嘛不同意,商量好的,到时候如果货卖不出去他会原价收回去,这样一来我们怎么样都不亏。而且我觉得这饮料肯定会大卖,你喝一瓶就知道我说的不假了。”
听到于莉的话,阎解成也是好奇的开了一瓶尝了一口。
“嗯?味道真不错,比北冰洋要好喝。”只喝了一口阎解成就被惊艳到了。
他本就是喜欢喝汽水的人,自家店里进的北冰洋他平日里就没少喝,如今尝到了一款味道比北冰洋更赞的汽水,他可以说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就这样,没过多久于莉的火锅店就正式开始卖起了雪碧,有点商业头脑的于莉在一开始也是选择给每一桌顾客送上了一瓶雪碧。
“先生你好,这是我们店里最新引进的一款汽水,叫作雪碧,这周内只要来吃火锅就免费送哦。”
餐桌旁的客人接过了雪碧,也是好奇的看了一眼,“一瓶提神醒脑,两瓶不再疲劳。噗,这饮料的标语说的跟仙药似的,真是有意思。”
沈安给每瓶雪碧的包装上都印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的原型是他看的《爱情公寓》电视剧里吕子乔给肾宝做宣传的时候说的。
说起来这句标语跟雪碧其实没什么关联,但是,这句话真的顺口。
一个成功的广告标语,不是要多么的有深意,而是要顺口,像后世要说最成功魔性的广告语,当属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就是这两句再简单不过的话,在那几年可以说洗脑了无数人,随便在大街上找个人跟他说一句今年过节不收礼,他马上就能把下一句收礼只收脑白金答出来。
这句话给脑白金的销量提高多少先不说,实实在在的让脑白金这三个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沈安现在便是想通过这同样的方式让雪碧的名气迅速流传开来。
“好了,谢谢啊。”
客人谢了一声,随后就带着点好奇把雪碧打开了喝了。
“哇,爽!”本来因为吃着火锅有些发热的口腔突然来了这么一口,他感觉整个人凉爽了起来。
“爸爸,爸爸,我也想喝。”看到自己老爸一脸享受的模样,这位客人的孩子顿时叫了起来。
“好好好,爸爸给你倒上。”
比起大人,小孩子无疑对汽水要更加的喜爱,反正这位小孩子是彻底被雪碧征服了。
一小瓶雪碧压根不够父子俩喝的,没几口就见底了。这位客人也是叫来了刚刚给他们送雪碧的服务员。
“这个雪碧还有吗?再给我来两瓶。”
“嗯,这位客人,不好意思,我们每桌目前只送一瓶。”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我要买,你们这应该有提供售卖服务吧?”
“这是有的,我现在就给你拿,对了,一瓶是八分钱哦,提前跟你说一下价格。”
“行,我知道了,你去拿吧。”
顾客点了点头回应,等服务员走后才继续说道:“八分钱一瓶,没想到还比北冰洋便宜,我还以为这么好喝会比北冰洋贵的呢。”
这一桌的情况也是发生在店里的其它地方,渐渐的,雪碧成了火锅店里必点的一种饮料了,每一张桌吃完后都能见到好几罐摆放着的雪碧空罐。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娄晓娥在京城开的饭店中。娄晓娥现在跟沈安是合作关系,所以当沈安找她的时候她很干脆的就答应了这事,直接进了一批沈安厂里的货。
甚至于,沈安还找上了陈雪茹。陈雪茹目前有开一家酒店,也是需要供应酒水饮料的地方,沈安便找她商量了一番,陈雪茹在思考了一番后也是答应了合作。
“呵,这小子,真有才。”
陈雪茹家中,她手上拿着一瓶罐装雪碧,内心对沈安有些佩服。在她看来,沈安能创新出这种新式的饮品可以说十分了不起。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敢打敢拼啊,想着沈安,她突然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有些不争气。
雪碧陆续在这几个地方畅销,于莉也是率先找上门来,跟沈安商谈起了后续进货的事,这一次她的态度比之前要热情的多。
“小安,你这雪碧是真不错,婶子店里面之前从你那进的五百罐一个星期不到就卖光了。”
“是嘛,那感情好,婶子,还打算要吗?”
看到雪碧能受欢迎,沈安的心情也是不错的。这时候,于莉也是继续开口了。
“要,当然要,有了你这雪碧后我店里面的生意都好了很多。婶子今天过来就是跟你谈以后进货的事的,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以后每个月我跟你进三千罐,你觉得怎么样?”
沈安对此自然接受,不过也是提了一个小要求。
“可以,不过每个月要婶子你们自己去我厂里拿,如果你觉得没问题,那现在就可以签合同。”
“行,没问题。”于莉闻言也是直接答应了下来,不就是上门取货嘛,比起雪碧的利润来说完全不叫事。
通过这种方式,雪碧也是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在这个前提下,沈安也是跟好几个大零售商进行了协商谈判,最后跟他们中的一些敲定了一份初期合同。
由沈安提供雪碧,他们进行售卖,雪碧也由此通过超市,供销社等这些正式渠道进行真正售卖了。
而结果也没有让沈安失望,雪碧在进入市场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打出了一番天地,销量与日俱增。
特别是雪碧上那略显魔性的标语更是成为了中学生口中的顺口溜。
销量的提升带来了工厂的升级。沈安陆续设立了包括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工人也由一开始的几十人变成了几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