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小淮君大声地朗诵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手里没有任何书籍。
千颖奶奶在一旁听着,手里拿着《古今诗词》,等小淮君朗诵完之后鼓掌夸赞,“小宝真厉害!这么快就会朗诵诗词了呢!”
小淮君嘿嘿一笑,“是奶奶您教我的呀,小宝肯定好好学!”
苏星回坐在躺椅上,吃着水果看,看上去很惬意。
小淮君正是好学的阶段,她并没有去打扰他们。
“嗯…我们光读出来可不行,还要会写,但是不着急,我们家小宝这么聪明,慢慢学着写字再默写。”千颖奶奶和蔼笑着。
“小宝可以写!之前仲爷爷可是教小宝学会了好多字呢!”小淮君非常自信的说。
千颖奶奶听着,有些惊讶,“是这样啊,那小宝就试试把这首诗默写出来吧?”
“那,奶奶您等等。”小淮君说着,往仲爷爷的书房跑去。
千颖奶奶看着他活泼的小身影,有些担忧,本该玩乐,无忧无虑的年纪,却主动学习那么多东西,会不会太累了?
在小淮君来到敬老院之后,一直都很听话懂事,从不让人担心,虽然有时候也会调皮捣蛋,但也懂得分寸。
“星回,你说淮君这么乖的孩子,他的母亲怎么就舍得丢下他了呢?”千颖奶奶叹了口气,心疼地说道。
苏星回闻言,放下手机,看向她,说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现在只要小宝好好的,就好了。”
“也对,我们要好好对待这个孩子。”
不一会儿,小淮君把文房四宝都给搬了过来。
“奶奶,小宝把诗词写给您看,小宝会写字的。”
“好。”千颖奶奶宠溺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随后小淮君把东西摆好,先是研墨,然后拿起毛笔沾上墨水,在宣纸上开始写字,一脸认真。
整个人看上去颇有一种小书法家的气质。
千颖奶奶和苏星回在后面看着他写。
不一会儿,小淮君便把刚才朗诵的诗词写好了。
虽然写得不怎么好,但是字迹工整,书面干净,也没有错别字。
身后的两人看了之后,不由得惊叹。
“哇!小宝居然写得这么好!还一个字都没有错,真棒!”千颖奶奶竖起大拇指,夸赞地说。
“小宝写得很好呢,继续加油哦!”苏星回微笑着,夸赞中带着鼓励。
小淮君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奶奶,大伯母,我会继续努力的。”
“嗯!加油!我们家小宝是最棒的!”
要从小给孩子树立自信心,夸赞和鼓励重要的一部分,即使是做错了事情也不要去指责他,打骂他,而是说出他的错误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耐心地教导他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让他改正。
当然,按照苏星回这个脾气,如果孩子实在说不听,指定免不了一顿揍。
千颖奶奶继续教小淮君念诗词,小淮君也有模有样地跟读。
“叮!信息已解锁,请宿主查看。”
此时,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苏星回吃了一口苹果,不慌不忘地打开面板查看。
千颖,76岁,湘南人,语文教师。
生于书香门第的家族,在家族的影响下,自幼便开始学习琴棋书画,了解古诗古词,九夏历史文献,各类书籍名著。
长大后在江城大学念书,毕业出国深造了几年回国,从事教师行业,在秦州的一所高中担任语文课老师,教导学生,上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们喜爱。
曾被评选为全国“十佳教师”,下定决心,无论年龄多大,都要教导好学生们,但却因为身体原因,六十五岁后退休下来,来到敬老院生活。
丈夫是医生,因前往一线支援抗疫,不幸被感染去世。
有一女儿,十五岁时,回家途中被人骗至角落,残忍杀害,抛尸荒野。凶手已被执行死刑。
苏星回看完之后,对千颖奶奶和她的丈夫十分敬佩。一位是人民教师,一位是抗疫英雄。
同时,也为她女儿的遭遇感到痛惜。
十五岁,花一般的年纪,却因为恶人的歹念,生命却就此停留在那一年……
白发人送黑发人,千颖奶奶当时的心情该有多悲痛欲绝啊……
看了这么多爷爷奶奶们的过去,让她心中也有了很多感慨。
“嫂子,我一会儿要去学校跟同学讨论一些公式,附近新开了一家超级好吃的蛋糕店,我回来的时候给你带几种你爱吃的口味的蛋糕?”杨子芮走过来,笑嘻嘻地说。
“行啊!正好我想吃,嘿嘿。”听到好吃的,苏星回的眼睛都亮了。
“你想吃,那就是孩子也想吃,得给你多带点。那我走啦!嫂子回头见!”
“再…见。”
苏星回还没说完,杨子芮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她有些无奈,“这么着急的吗?”
放假了还这么拼,看来真的是在好好学习啊!
“哈哈哈,她啊,这是着急去找喜欢的人了。”郭凯慢悠悠地过来,笑哈哈调侃道。
苏星回听着,顿时来了兴趣,“哦?你知道什么情况?”
“子芮之前参加竞赛,分组的时候被分到周逸那边去了,所以…你懂的了。总之他俩最近走得挺近的。”郭凯一副说八卦的表情。
那个说话的举动,像极了村里情报中心的大妈。
苏星回一时之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过走的近并不代表什么。”
“你是不知道,我每次给子芮送东西,那小子都一副看情敌的表情。”郭凯无奈耸了耸肩。
苏星回眯眼,“你干啥了?让那小子觉得你是情敌?”
“也没什么,就是给子芮来个摸头杀?主要是这小子行动太慢了,我就小小的助攻一把。”
“……大哥,你这样很容易被其他人误会的。”
“放心放心,我懂得分寸。”
苏星回无奈白了他一眼,继续吃水果。
郭凯拿了张凳子在她旁边坐下,看小淮君和千颖奶奶在那里朗读诗词。
仿佛回到了以前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