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一夜,到底怎样才能让宋知府坦诚此事,且不伤他的面子。我想,既然他号为“青天”,必定有异于常人的胆魄和见解,既然如此,何不开门见山与他道明此事?说干就干。天一亮,我便出门前往宋府。
宋府的家丁把我带往宋大人的书房,一路上,我看到几个家丁正在院子里打扫,他们嬉笑打闹着,一副欢乐的景象。我又开始思考我即将做的一切是否正确。脚已经迈入书房,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宋大人正在看书,看到我,他立刻放下书,笑容满面地走过来:“哟,袁知县,什么风这么早就把你吹过来了啊?”
我朝他行了礼,说:“宋大人,有件事,我想找您商量一下。”
“好啊,快请坐。”
还没坐下,一个家丁已经麻利地把茶端过来放在了桌上。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将打破这里所有的平静与祥和。不过恩师说得对,这里一切的平静与祥和都是表面的、个别的。
“宋大人,我还是想跟您商量下荒地和熟地那件事。”我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有一个长辈,是朝廷大员,他暗中帮我调查了下,发现那块地的确是荒地。大人,我们可否查下当初究竟是谁误将荒地报为熟地,现在纠正还为时不晚。”
宋大人思考了很久,终于说道:“可是,就算立刻上奏呈报此事,调整税赋至少还得一年半载。村民们现在有人接济银两,不是挺好嘛。”
“那些银两,是宋大人您接济的吧。宋府的这些家丁,就是村里的壮丁吧。”我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等着他辩解,可是并没有。宋大人叹了口气,无奈地笑道:“看来你什么都知道了啊。你知道吗,你的这些话,可真是替我把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给移走了啊。
自从我发现我误将那块荒地报为熟地后,我就茶饭不宁。我想去纠正,可又怕自己晚节不保,心想就这么相安无事就好了。可是,村民们还是上告了。他们告到知县那里,被我压下去了。后来,他们又告到我这里。如果主持公道,等于坦诚我之前的错误,如果压下去,又有损我清官的名声。于是,我不得不出此下策……
我对他们说,我调查过了,那的确是块熟地。然后我立刻问他们,愿不愿意留在我府中做事。我向他们提出了高于市价两倍的工钱,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能回家,不能与家中有书信往来。奇怪的是,他们所有人,几乎都是立刻就答应了。于是,我辞退了府里所有的家丁和婢女,让他们进来干活。我需要支出更多的银两,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但是想到如此能保全我的名节,我和夫人也心甘情愿。
但是没想到,即便如此,村里还是有人家需要靠妇女卖身才能维持生计。你知道当初你对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又多么震惊和后悔吗?即便我拿出所有银两,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我还是不能让所有为赋税所困的人过上正常的生活。”
“那我们就一起致力于免除那块地的赋税吧。我们可以说您刚刚才发现这个问题,况且,你为村民们做了那么多……”
“晚节不保,晚节不保啊。”宋知府痛苦地感慨道:“困苦饥寒,所不忍道,回思一时爵禄,所得几何?而业海茫茫,竟杳无崖岸,诚不胜泣血锥心。泣血椎心啊……”
他看着我,说:“你先回去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在减免赋税这件事上,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努力。”
从宋府出来,我立刻去找了恩师,向他详述了整件事。
“宋大人不愧为清官,勇于承认错误,这很好,只是我担心,他会不会为了名节,自寻短见。”
“赋税的事还没处理好,他怎么可能弃黎民百姓于不顾,自寻短见呢。”我说道。
“你这句话说的好,是为师狭隘了。”恩师说道:“我也会帮助你们尽快促成此事的。”
两个月后,小鄞村的村民们给我送来“匡扶正义”的牌匾,这让我受宠若惊。带头送来牌匾的,是我在宋府见过的两个家丁。跟着一起来的村民里,有曾经与我说过话的老大叔和大娘。大娘的媳妇也来了,她说,税赋取消后,村里人的生活好过了很多,至少一日三餐不用愁了。村里很多人还干起了蚕桑业。
我说:“这一切还得归功于宋知府。一切都是他极力促成的,他在上奏无望的时候,特意留下你们这些壮丁在他府中做事,还给了你们高于市价两倍的银子。要说真正体恤民生的好官,非宋大人莫属啊。”
“那是,那是。”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这就去拜望宋大人。”
我和一干人一起来到了宋府。此刻的宋府显得异常冷清。我们敲了很久的门,管家终于过来开了门,他说:“宋大人积劳成疾,已经回乡静养了。”
是啊,这两个月,宋大人为了减免赋税的事,可谓操碎了心。他日夜辛劳,马不停蹄地给各个相关部门上书,稍得空闲,还得忙着安置府中的家丁。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时,他本就不好的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所幸的是,恩师不知通了什么门路,宋大人误报熟地的事被瞒了下来,他不仅保全了名节,而且因此次致力于减免不必要的赋税还受到了嘉奖。希望这能让他得到些许安慰,尽快恢复健康。